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性道德教育是一个敏感而全新的课题,又是回避不了的,性道德具有社会性、自然性和隐秘性,大学生的性道德出现了新变化,加强对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身心健康的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 标签: 性道德 教育 社会性
  • 简介:由中国工程院陈洪铎院士作序,我国著名皮肤性病专家秦万章、刘季和、邵长庚、钱戌春教授审阅,广东医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吴志华教授主编的《皮肤科治疗学》,近日由科学出版社隆重出版。

  • 标签: 科学出版社 治疗学 皮肤科 吴志华 主编 皮肤性病
  • 简介:2例患者(分别为从牙买加和巴巴多斯旅行归来的35岁女性和33岁男性)表现为罕见且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皮肤幼虫移行症合并毛囊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毛囊及毛囊周围广泛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2例患者口服阿苯达唑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临床表现不典型 幼虫移行症 毛囊炎 皮肤 中性粒细胞浸润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简介:目的:考察局部中晚期宫颈癌辅助化疗对凋亡细胞因子Fas/FasL表达水平影响。方法:将5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病理情况、治疗前后Fas/FasL表达水平和生存期。结果:观察组患者淋巴结转移、脉管受累和宫颈深层间质浸润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3.947,x2=5.094,x2=7.219,P〈0.05,P〈0.01)。两纽患者治疗前Fas/FasL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as表达水平显著升高、FasL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3.947,P〈0.05)。结论:局部中晚期宫颈癌辅助化疗对凋亡细胞因子Fas/FasL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原因之一。

  • 标签: 局部中晚期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FAS FASL
  • 简介:目的:探讨CA125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癌辅助化疗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辅助化疗卵巢癌患者114例,所有入组患者均于辅助化疗前后分别检测CA125水平及测定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相关指标,分析CA125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化疗前后的差异,计算、比较二者在辅助化疗效果监测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辅助化疗后CA125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监测敏感性为63.26%,特异性为56.25%,准确率为62.28%;辅助化疗后,卵巢癌原发灶瘤体体积明显缩小,血流最大速度明显降低,同时血流阻力指数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监测敏感性为83.67%,特异性为81.25%,准确率为81.58%。CA125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监测敏感性为94.89%,特异性为68.75%,准确率为91.22%,与单独应用CA125及经阴道多普勒超声监测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A125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显提高卵巢癌辅助化疗监测的准确性,能更好的评估辅助化疗的效果,为临床评估奠定基础。

  • 标签: 卵巢癌 CA125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新辅助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进行辅助化疗(NAC)前后血人附睾蛋白4(HE4)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预后的价值。方法:以2010—2014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NAC前后血HE4的变化规律,随访28~50个月(平均44个月),得出HE4与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生存期等预后指标的关系。结果:NAC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HE4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后期随访中,HE4≤114.9pmol/L组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率低于HE4〉114.9pmol/L组,复发时间(19.5±2.3)个月长于HE4≤114.9pmol/L组的(8.3±2.6)个月,且两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114.9pmol/L组与HE4〉114.9pmol/L组总生存期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1.0)个月(95%CI:23.05~26.95)及(36±1.8)个月(95%CI:32.48~39.52),HE4≤114.9pmol/L组生存率明显高于HE4〉114.9pmol/L组(P〈0.05)。结论:NAC能显著降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HE4水平,监测HE4变化水平对卵巢癌患者预后评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HE4指标可辅助判定肿瘤复发情况、评估生存状况,指导下一步的治疗。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卵巢癌 HE4 预后
  • 简介:注射美容是指应用经皮注射的方法,把特定的注射物注射到目标位置以达到年轻化、美丽化效果的一种医学美容手段。注射美容最常用的两类制剂是A型肉毒毒素和透明质酸类填充剂。A型肉毒毒素用于额前、眼周、口周和颈部区域的除皱,以及面部形态不对称和面肌抽搐的治疗;透明质酸类填充剂用于矫正皱纹和凹陷、美化面部器官及调整面部轮廓。虽然已有的报道显示两类制剂在注射美容方面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但不可忽视对其使用后并发症的防治。

  • 标签: 注射美容 A型肉毒毒素 透明质酸 并发症
  • 简介:光电物理治疗技术是现代皮肤科学必备治疗手段之一,许多难治性的损容性皮肤病得益于光的热效应及其它相关生物学效应得到很好的治疗,但这些光与组织的相互作用仍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皮肤皮脂膜、皮肤“砖墙结构”等损害,破坏皮肤的正常结构,使皮肤屏障功能损伤。文中就皮肤性病学科常用的强脉冲光、铒激光、点阵激光、调Q激光和超脉冲光对皮肤屏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解读。

  • 标签: 光电治疗 皮肤屏障 强脉冲光 铒激光 点阵激光 调Q激光
  • 简介:收治11例偏离性手淫异物症患者,采取去除异物治疗,并进行性健康教育。结果显示11例患者均取出异物,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成功戒掉了偏离性手淫习惯,说明长期科学的性健康教育,对防治偏离性手淫异物症是必要的。

  • 标签: 手淫 异物症 性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母婴阻断干预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方法,对两组干预后阳性孕产妇及所产婴儿的母婴阻断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所生婴儿37例(74.0%),婴儿失访1例(2.7%),婴儿存活36例(97.3%),婴儿HIV阳性1例(2.7%);对照组分别为43例(86.0%),9例(20.9%),34例(79.1%),4例(9.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IV阳性产妇中孕期发现率72.0%,终止妊娠率26.0%;对照组分别为30.0%,14.0%;研究组HIV阳性产妇中孕期发现率、终止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期服药率58.0%,产时服药率86.0%,婴儿服药率96.0%;对照组分别为18.0%,54.0%,58.0%;研究组孕期服药率、产时服药率及婴儿服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发现HIV阳性病例,开展针对性综合干预措施,是降低HIV母婴传播的重要手段,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艾滋病感染 母婴阻断 综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