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护肤品对敏感性皮肤环境污染损伤防护及修复功效。方法按照敏感性皮肤入选标准纳入广州、北京成都敏感性皮肤受试者,每天早晚使用净柔洁肤摩丝清洁面部颈部,早上出门前将日间隔离乳均匀涂抹于面部颈部。使用产品前及使用后第21天同一时间点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医生评估(皮肤受污染指标、产品抗污染效果指标、皮肤光泽及色斑变化)及无创性皮肤生理指标[L*a*b*值、经皮水丢失(TEWL)值]检测。结果研究发现洁摩丝对污染清洁效果非常好占42.75%,效果好占46.58%;隔离乳对环境污染隔离效果非常好占32.29%,效果好占53.6%;使用产品前后双侧面部无斑区ΔEab值从2.31±1.3降为2.15±1.2,有斑区ΔEab值从1.95±1.31降为1.92±1.19(P=0)。产品使用前后面部TEWL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该研究护肤品可以有效清除粘附于皮肤污染、隔离化学污染直接接触人体皮肤及物理性污染源(紫外线)对皮肤损伤,且不会影响敏感性皮肤屏障功能。

  • 标签: 皮肤 敏感性 环境污染 护肤品 活泉水
  • 简介:细菌是皮肤表面最常见微生物,皮肤细菌感染也是最常见感染之一.这类感染可以来之凶险,也可以慢性迁延.因此,诊断处理皮肤细菌感染所致疾病是皮肤科医师重要基本功.本文旨在从整体上阐述细菌性皮肤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诊断治疗.

  • 标签: 皮肤 细菌感染 病理 治疗
  • 简介:皮肤病摄影是指通过各种摄影技术与摄影器材拍摄并保存皮肤病原始形态学表现,真实记录不同断面疾病静态或动态皮损特点临床特征专业摄影过程,属医学摄影一个分支,目的是获取皮肤大体摄影、皮肤镜摄影、显微摄影等皮肤病影像学资料,具有真实直观特点,在原始影像资料记录存档、记录疾病现状转归、评价疗效、临床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发表论文、期刊建设出版专著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为皮肤病专业领域宝贵资源财富。

  • 标签: 皮肤病摄影 记录 现状 转归
  • 简介:目的探讨嫩肤、换肤术后面部敏感皮肤治疗。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仅外用保湿剂,2次/d;B组: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d,外用保湿剂2次/d;C组: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d,外用吡关莫司乳膏1次/d及保湿剂2次/d;D组: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d,用马齿苋煎液局部冷敷15min,2次/d,后外用吡美莫司乳膏1次,d及保湿刺2次,d。疗程4周,进行皮损症状体征评分。结果各症状评分均值由高向低排序为D〉C〉B〉A(P〈0.005)。A、B、C、D4组间有效率分别为46.34%,55.81%,77.27%91.49%(P〈0.005)。结论马齿苋冷湿敷配合吡美莫司乳膏外涂,加用抗组胺药物可以明显提高本病治愈率。

  • 标签: 面部敏感皮肤 换肤和嫩肤术后 保湿剂 中药 吡美莫司
  • 简介:皮肤病皮损暴露性、疾病复杂性多数使用外用药物特点导致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相应更需要医生具备较高同理心,从而能够更好地与患者沟通。该文从皮肤特点论述了同理心训练培养在皮肤科教学过程中重要性。

  • 标签: 皮肤科学 教学 同理心
  • 简介:一、邮书:①马振友主编《最新皮肤科药物手册》88元,②《国际皮肤病分类与名称》766元,③《皮肤美容化妆品制剂手册》50元,④《中华皮肤性病学博览》30元,⑤《尖锐湿疣》20元;⑥徐汉卿主编《微量元素与皮肤病》168元;⑦朱文元,倪容之主编《疑难皮肤病彩色图谱》238元;⑧谭升顺主编《皮肤病治疗经验荟萃》78元。

  • 标签: 皮肤病 皮肤科 药物手册 皮肤性病学 皮肤美容 化妆品制剂
  • 简介:皮肤癣菌为嗜角质丝状真菌,为人类最主要浅部致病真菌,主要累及皮肤角质层、甲板、毛发等,可引起体股癣、手足癣、甲癣、头癣等多种疾病。此外,还可引起真皮、皮下组织甚至多脏器深在性、侵袭性、播散性感染,尤其在免疫抑制人群中多见,威胁人类健康生命。本文将从皮肤癣菌引起深在感染临床分型、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

  • 标签: 皮肤癣菌 深在感染 临床分型 发病机制
  • 简介:皮肤镜是一种无创性诊断工具,携带使用方便。在毛发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疗效判断工作中意义重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理活检概率。应用于斑秃与其他非瘢痕性脱发如拔毛癖、头癣鉴别诊断、瘢痕性非瘢痕性脱发鉴别、急性弥漫性脱发如弥漫性斑秃急性休止期脱发鉴别诊断等。总结介绍了皮肤镜在非瘢痕性脱发中应用经验意义。

  • 标签: 皮肤镜 脱发疾病 非瘢痕性脱发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制剂对甲醛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影响。方法选择甲醛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阳性患者96例,首次斑贴试验结束后先后给予不同剂量及不同剂型甘草酸苷制剂进行干预。中剂量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每日3次口服,连续治疗2周;2个月后给予高剂量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每日3次口服,连续治疗2周,均在治疗干预后2周进行斑贴重复试验;2个月后给予静脉干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d),于治疗干预后1周进行斑贴重复试验,并分析不同剂量及剂型复方甘草酸苷制剂对甲醛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影响。结果中剂量干预后92例斑贴试验阳性,其中15例为弱阳性(+),75例为强阳性(++),2例为极强阳性(+++),无阴性检查结果,反应程度Z=-3.367,P=0.001。高剂量干预后79例阳性,其中40例为弱阳性(+),39例为强阳性(++),10例为阴性(-),反应性质Z=-5.792,P=0.000;反应程度Z=-8.774,P=0.000。静脉干预后23例阳性,其中11例为弱阳性(+),12例为强阳性(++),36例为阴性(-),反应性质Z=-8.024,P=0.000;反应程度Z=-9.683,P=0.000。结论复方甘草酸苷高剂量采用静脉注射可对甲醛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并对诱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一定临床疗效。

  • 标签: 皮炎 变应性 接触性 复方甘草酸苷 斑贴试验
  • 简介:背景:老年性雀斑样痣(SL)是一种主要发生在手背、前臂颜面的色素沉着性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SL皮损组织学特征是表皮色素沉着表皮突延长。诸多因素如α-促黑素细胞激素、内皮素-1或干细胞因子均涉及色素沉着发生与发展。然而,SL真皮层改变尚无详细分析。目的:为了研究SL皮损皮肤老化真皮黑色素发生与分布,对12例个体活检标本经光镜电镜进行形态学分析,并与未受累皮肤相比较。方法:12例男性或女性、年龄52~81岁志愿者,其SL毗邻皮肤钻取活检标本经光镜电镜进行形态学、形态测定学、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分析。结果:SL皮损表皮显示特征性形态学改变诸如基底层细胞色素沉着表皮突延长。基底层S100^+黑素细胞未见明显增加,提示色素沉着主要是由于黑素合成、分布或更新发生了变化。SL皮损表皮细胞表达增殖标记Ki67定量分析未显示此参数增加,提示至少在皮损内细胞增殖未启动。作者将进一步研究集中在真皮层,并观察到SL皮损中存在大量颗粒状细胞。电镜组织化学分析显示这些细胞颗粒来源于黑素小体,多数存在于大黑素小体复合体中。应用针对CD68及因子ⅩⅢa(FⅩⅢa)抗体免疫组化技术显示这些噬黑素细胞主要是FⅩⅢa^+真皮树突状细胞,大约为CD68^+巨噬细胞六倍多。结论:与同一个体未受累皮肤相比,SL皮损中噬黑素细胞数量增多。这些噬黑素细胞经鉴定是FⅩⅢa^+真皮树突状细胞。由真皮树突状细胞提取大量黑素,其可能功能尚待讨论。

  • 标签: Α-促黑素细胞激素 干细胞因子 皮肤老化 雀斑样痣 真皮层 老年性
  • 简介:为了提高皮肤科临床诊断技能实战,需要提高广大皮肤科医师对伍德灯认识,根据切身临床工作体会并结合文献,探讨总结了伍德灯在色素性感染性皮肤病中应用。伍德灯临床应用价值在于对某些皮损进行快速无创性诊断鉴别诊断,是皮肤科医师需要掌握一门简单、方便、实用临床诊断技能。

  • 标签: 伍德灯 色素性皮肤病 感染性皮肤病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