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如果试验涉及两个试验因素,当各因素在试验中同时实施且所处的地位基本平等,两个因素之间存在一级交互作用,且需要加以考察时,所采用的一种试验设计类型就是两因素析因设计。若观察指标只有一个且是定量的,相应的资料类型即为两因素设计一元定量资料,这时我们可以采用两因素设计一元定量资料方差分析处理该资料。本期讲座,我们向读者介绍两因素析因设计一元定量资料方差分析时样本含量与检验效能估计。

  • 标签: 析因设计 定量资料 检验效能 样本含量 方差分析 交互作用
  • 简介: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其呈浸润性生长和手术切除后易复发等生物学特性,预后较差,病死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患者预后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微透析技术,自1972年Delgado发明第一根微透析探针以来,被用于多种研究领域,

  • 标签: 微透析 胶质瘤 神经递质 细胞因子类
  • 简介:目的研究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后继发脑损伤的机制。方法雄性成年家犬12只,随机分为ICH组(n=6)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6),ICH组于额叶注入非抗凝自体动脉血,对照组动物在相同部位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在模型制备后2h、6h、24h、3d、7d、14d进行血肿周围脑组织间液微透析,监测葡萄糖、乳酸、丙酮酸、甘油和谷氨酸浓度。结果ICH组葡萄糖浓度无显著变化;乳酸浓度在注血后24h和3d升高;丙酮酸浓度在注血后6h、24h和3d升高;甘油浓度在注血后24h升高:谷氨酸浓度在注血后升高,3d达到高峰,至14d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基础值。结论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代谢变化提示存在“生化半暗带”区域,兴奋性氨基酸的聚集可能是加重和维持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颅内出血 颅脑损伤 继发性 微透析
  • 简介:目的:调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容量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APD患者容量管理量表及身高标化细胞外液(ECW/h),对146例规律门诊随访的CA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患者容量管理总分为(17.38±3.7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性别、教育程度和是否在职是容量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组CAPD患者容量管理能力尚有待提高。护士应针对不同性别、教育程度和工作状态的患者,予以差异化的容量管理教育,提高其容量管理能力。

  • 标签: 腹膜透析 持续非卧床 容量管理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实施QCC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效能感的影响以及提升其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术前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基本护理,观察组行QCC护理,对比其结果。结果:护理前,2组普外科术前患者的治疗效能感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实施QCC护理模式,可以提高其治疗效能感与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普外科 手术患者 QCC护理模式 效能感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强化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与治疗效能感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辽宁省军区丹东第一干休所卫生所收治的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按照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睡眠情况(AIS评分)及治疗效能感(GSES评分)。结果:护理前2组的AIS评分及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的评分持续改善,且观察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与治疗效能感的影响相对更好,在本类老年患者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强化心理护理 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 睡眠障碍 治疗效能感
  • 简介: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脑胶质瘤术后病人自我管理效能感和生命意义的影响。方法以82例脑胶质瘤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应用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和癌症病人生命意义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管理效能感及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感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命意义及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感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能够提高脑胶质瘤术后病人的自我管理效能和生命意义水平,促进病人康复。

  • 标签: 脑胶质瘤 聚焦解决模式 自我管理效能感 生命意义
  • 简介: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以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行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自护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2周、4周的PSQ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以及自护技能等各项评分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能够对患者睡眠质量起到改善作用,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睡眠质量 自护能力
  • 简介:本期讲座中,我们将向读者介绍单组设计、配对设计、交叉设计定量与定性资料差异性检验时的样本含量与检验效能估计。一、单组设计定量与定性资料差异性检验时样本含量与检验效能估计单组设计是指对来自某个总体的一个随机样本在一个特定条件下观测其定量或定性指标的取值。

  • 标签: 差异性检验 配对设计 样本含量 检验效能 定性资料 交叉设计
  • 简介:目的:观察心理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5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而后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心理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心理状况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睡眠质量的影响颇深,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老年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加巴喷丁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及其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随皮肤瘙痒及失眠患者88例,以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给予加巴喷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2%,对照组为79.54%,观察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为(4.13±0.98)分,对照组为(6.21±1.25)分,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加巴喷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及睡眠质量,具有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睡眠质量 加巴喷丁
  • 简介:对于成组设计一元定量资料,人们常用成组设计一元定量资料的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假设检验。事实上,这里所提及的常用的假设检验都属于一般的差异性检验方法。然而,在新药或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研究中,还有3种特殊的假设检验方法,即非劣性检验、等效性检验和优效性检验。本文将介绍这3种特殊检验的样本含量估计方法。

  • 标签: 样本含量估计 检验效能 定量资料 成组设计 假设检验方法 非劣性检验
  • 简介:目的:开发适合我国腹膜透析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方法:在需求分析基础上,依据教学设计系统方法模型、教育学理论、指南和文献,借鉴国内已有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的设计方法,开发课程初稿,并组织专家会议确定课程终稿。结果:形成由医护共同实施的标准化课程终稿,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及评价等。结论:课程具有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并且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 标签: 糖尿病 腹膜透析 结构化教育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液添加尿激酶对尿毒症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60例尿毒症并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腹膜透析液添加尿激酶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同时选择同期年龄在40岁以上的正常人30例为健康对照组(无肝肾脑等疾病),两治疗组基础干预相同,尿激酶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腹膜透析液添加尿激酶,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SOD、MDA、ET、NO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用比色法测定血清MDA和SOD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的变化,NO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结果①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尿激酶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SOD活性降低(P〈0.05),NO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血浆内ET水平升高(P〈0.01)。②治疗8周后,常规治疗组和尿激酶治疗组可降低血浆ET水平和升高NO;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尿激酶治疗组在降低ET和升高NO方面疗效更为显著(P〈0.01)。③常规治疗组未见SOD、MDA的变化,尿激酶治疗组能够回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与健康对照组及常规治疗组有明显差别(P〈0.05,P〈0.05)。结论腹膜透析液添加尿激酶可降低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浆ET和升高NO水平,对尿毒症并发脑梗死患者有治疗作用。

  • 标签: 腹膜透析液 尿毒症并发脑梗死 内皮素 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 简介:目的:探讨5E康复模式(教育、鼓励、工作、锻炼、评价)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以基本护理,观察组给予5E康复模式护理。比较2组满意率;住院的平均天数、患者对5E康复模式的掌握程度;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评分、生命质量评分(QualityOfLife,QOL);尿毒症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住院的平均天数、患者对5E康复模式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护理前2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命质量QOL评分相似,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命质量QOL评分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尿毒症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尿毒症腹膜透析者实施5E康复模式效果好,可改善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命质量QOL评分,减少尿毒症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5E康复模式 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 睡眠质量 护理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我们通常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处理结果为二值变量的单因素两水平设计定性资料(也称为四格表资料),这些方法属于差异性检验。在新药或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研究中,还可能需要采用非劣效性检验、等效性检验、优效性检验这3种特殊的假设检验方法中的某一种来处理此类资料。上期讲座中,我们介绍了结果为定量变量的单因素两水平设计三种特殊检验的样本含量估计,本期向读者介绍结果为二值变量的单因素两水平设计三种特殊检验的样本含量估计。

  • 标签: 样本含量估计 检验效能 试验研究 单因素 设计
  • 简介:在2011年第4期和第5期的讲座中,我们介绍了成组设计三种特殊检验的样本含量估计问题,本期讲座中将为读者介绍成组设计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差异性检验的样本含量估计。所谓差异性检验,研究目的是分析两组样本所代表的两个总体均数(或总体率)是否相等。对于定量资料,若资料满足参数检验的前提条件(独立性、正态性和方差齐性),可采用成组设计定量资料检验进行分析;否则,需要采用秩和检验。对于定性资料,可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分析。

  • 标签: 样本含量估计 差异性检验 成组设计 定性资料 检验效能 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