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抑癌基因PTEN在人脑星形瘤的表达及二者与人脑星形细胞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和10例正常人脑组织的MMP-2和PTEN蛋白的表达,并且分析二者与人脑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MMP-2和PTEN在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和高度恶性星形细胞瘤组织中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星形细胞瘤恶性度增高,MMP-2的表达强度呈上升趋势而PTEN表达强度逐渐下降;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人脑星形细胞瘤MMP-2和PTEN之间呈负相关(Rs=-0.518,P〈0.01)。结论MMP-2和PTEN是人脑星形细胞瘤分化程度和转移的潜在生物学指标,联合检测MMP-2和PTEN更有利于判断星形细胞瘤生物学行为和病理分级。

  • 标签: 人脑星形细胞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第10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IA)破裂出血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最主要原因,约占SAH的70%~90%,临床病情严重,致残率致死率极高。对于脑动脉瘤的家族性特点,芬兰和日本报道较多,国内也有个别的报道。而一家系均为多发动脉瘤未见报道,现将一家系2例报告如下。

  • 标签: 多发动脉瘤 家族性 家系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破裂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环氧化酶-2(COX-2)在人脑膜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0例脑膜瘤(侵袭性脑膜瘤16例,非侵袭性24例)患者和10例健康人血清OPN、MMP-9和COX-2的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上述40例脑膜瘤组织及10例正常脑膜组织OPN、MMP-9和COX-2的表达。结果健康人血清OPN、MMP-9和COX-2浓度为0,正常脑膜组织OPN、MMP-9和COX-2表达阴性。侵袭组OPN、MMP-9、COX-2的血清浓度显著高于非侵袭组(P〈0.01)。OPN、MMP-9及COX-2蛋白在侵袭组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非侵袭组(P〈0.01)。在侵袭性脑膜瘤MMP-9、OPN和COX-2三者的表达互为正相关(P〈0.01)。结论OPN、MMP-9、COX-2的血清浓度升高和在脑膜瘤组织的表达上调与脑膜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评价脑膜瘤侵袭性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 标签: 脑膜瘤 骨桥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环氧化酶-2 侵袭性
  • 简介:目的探讨慢病毒干扰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2(Chk1、Chk2)基因表达对脑胶质瘤细胞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基因库数据提供的Chk1及Chk2基因核苷酸序列,各选择设计一条适合转录短发夹RNA(shRNA)的DNA序列,构建慢病毒并转染胶质瘤细胞系U87细胞进行传代扩增。用实时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测定Chk1及Chk2的表达。转染后U87胶质瘤细胞经X线照射48h后,进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检测。结果成功包装慢病毒后转染U87细胞,实时PCR检测Chk1和Chk2的干扰效应,其抑制率分别为73.74%和85.12%。细胞周期检测显示照射组和照射干扰Chk2组的细胞大部分阻滞在GYM期;照射干扰Chk1组细胞放射治疗后的凋亡率较对照组和干扰Chk2组细胞明显增高(P〈0.05)。结论慢病毒转染细胞可以有效的将干扰Chk1和干扰Chk2基因带到U87细胞并发挥作用,干扰Chk1和Chk2可以增加U87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 标签: 胶质瘤 U87细胞 RNA干扰 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 放射治疗
  • 简介:脑微出血作为一种具有出血倾向的脑小血管病变,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越来越高。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脑微出血与缺血性卒、脑出血和溶栓或抗栓治疗后症状性脑出血关系密切。本文旨在探讨脑微出血与上述疾病的相关性,将有利于脑微出血患者卒防治策略的制定。

  • 标签: 脑微出血 缺血性卒中 脑出血
  • 简介:儿童卒的危险因素及病因与成人显著不同,与成人卒相关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在儿童卒很少见。而与儿童卒相关的危险因素及病因主要包括脑动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镰状细胞贫血和血液系统异常等。虽然儿童卒中发病半较低,但其复发危险率及致残致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惠儿及家庭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儿童卒的流行病学、发病危险因素及病因、治疗现状及预防建议做一综述。

  • 标签: 卒中 儿童 危险因素 病因 治疗
  • 简介:干细胞移植可能是将来治疗卒的理想方法之一。无创示踪干细胞在脑中的存活、增殖分化、迁移,以及与宿主的整合是确定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有翅陛及安全性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材料科学的发展,愈来愈多的无创模式和与之相应的新型造影剂被用于移植细胞的活体示踪,并已在动物模型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对应用纳米造影剂在卒干细胞治疗活体示踪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干细胞 卒中 超顺磁氧化铁 量子点 多模态造影
  • 简介:论文的写作前言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等。有些研究还说明该研究开始的具体时间。前言必须开门见山、简要、清楚、切忌套话、空话、牵涉面过宽、详述历史过程或复习文献过多等。不应涉及本研究的数据或结论,不应与摘要雷同。未经检索,前言中不可写“国内外未曾报道”等字样,也不可自我评价达到“XX水平”或“填补XX空白”等。前言通常不需要标题。论著文稿的前言一般不超过250字,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前言作用。

  • 标签: 医学论文写作 自我评价 国内外
  • 简介:手术操作对神经系统的损伤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在正常与不可逆损伤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神经功能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的区域。而在此区域内,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通常都是可以监测的。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停止损伤神经系统的操作或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可以使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基于这种认识与术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术神经监测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使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 标签: 神经电生理监测 神经系统功能 手术中 脊髓 神经外科患者 手术操作
  • 简介:后抑郁(PSD)作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对卒的预后十分不利,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既往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在PSD与急性卒病灶的关系,结论不完全一致。近年来人们发现脑小血管病(SVD)与缺血性卒密切相关,且很多研究表明SVD为血管性抑郁的重要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标准。但其在PSD发病机制的作用还不明确。本文主要通过介绍SVD的相关知识及其在PSD发病中的作用,来探讨SVD与PSD的关系。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影像学表现 临床特征 卒中后抑郁
  • 简介:《中国卒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主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承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医学专业高级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国内外研究成果、诊疗技术及临床指南,涉及多学科,包括神经内科学、神经外科学、

  • 标签: 博士论文 中国 杂志 卒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 神经内科学
  • 简介: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是临床常见疾病,有症状的慢性硬膜下血肿行手术治疗已成共识,多可获得痊愈,但仍然有部分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钻孔引流术后易转化为顽同性硬膜下积液或血肿复发,致使患首需反复、多次手术。我科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改用“Ommaya囊植入穿刺外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5例,均获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 标签: OMMAYA囊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专业特色为神经学科,在医药分开试点工作,神经内科作为重点科室,以“中国第一死亡原因”的脑血管病为试点,探讨科学规范施治、施教举措。

  • 标签: 医药分开 健康教育 卒中
  • 简介:2012全国微侵袭神经外科和神经内镜技术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微侵袭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联合年会)将于6月1~3日在美丽的海滨花园城市福建厦门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大会主席张亚卓教授、于春江教授,田新华教授担任执行主任。

  • 标签: 微侵袭神经外科 神经内镜技术 学术研讨会 专家委员会 神经外科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
  • 简介:后疲劳是卒恢复期的常见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的康复及远期预后。本文就卒后疲劳的药物治疗与康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进行药物与康复治疗之前,应全面识别引起疲劳的可能原因,包括精神心理、躯体疾患及药物的潜在因素。迄今尚未有药物被证实对卒后疲劳确切有效。认知及分级活动训练是目前唯一经过随机对照试验证实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脑卒中 疲劳 康复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平均寿命得到显著地提高,我国人口寿命已从建国初期的近40岁增加到70多岁,大型城市,如上海,人口平均寿命已达80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迅速增加,我国已进入了老年社会。相应地,与老龄相关的脑卒中、心血管疾病也就日益增多,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脑卒中 人口平均寿命 预防 心血管疾病 人口寿命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总体人群AF发生率为1%~2%,而在年龄超过80岁老年人中,其发病率高达5%~15%[1]。AF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导致卒中风险是窦性心律患者的5倍[2]。

  • 标签: 心源性卒中 心房颤动 筛查 预防 优化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包括迟发性颅内血肿21例,弥漫性脑肿胀13例,长时间脑疝(2h以上)4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3例,术中低血压或低氧血症2例。出院后半年按GOS评定预后:恢复良好14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0例。结论术前详细了解受伤机制,认真研究影像学资料对术中脑膨出的预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病因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开颅手术 急性脑膨出 原因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