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外科手术是小儿难治性癫癎的重要治疗手段,年龄已不再是手术的禁忌,这也对麻醉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儿无法配合术前检查,麻醉需要围术期全程介入,癫痫的特点要求在保证麻醉深度的同时,不能影响癫癎异常放电的观察。当前常用的镇静全身麻醉药物对呼吸、循环干扰大,且随剂量增大明显抑制全脑放电,故都不是小儿癫癎手术的理想药物。右托咪啶作用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突触后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起镇静、镇痛作用,其对呼吸、循环干扰小,既不激发也不抑制癫癎灶异常放电,是较为理想的小儿癫癎手术麻醉用药。本文就右托咪啶在小儿癫癎外科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癫癎 右美托咪啶 儿童 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纳芬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4例,入院后随机分为纳芬治疗组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颅内压变化、觉醒时间,治疗后第7天的GCS及伤后90d的GOS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纳芬组患者的心律异常呼吸异常者的比例明显减少(P〈0.05),出现高颅内压的比例明显减少(P〈0.05);纳芬组觉醒时间为(10.1±1.45)d,对照组为(12.4±2.58)d,两者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的GCS及伤后90d的GOS比较也差异显著(P〈O.05)。结论纳芬可有效改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纳美芬 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纳芬对高血压伴脑肿瘤患者术后血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85例高血压伴脑肿瘤病人根据术前血压控制情况分为平稳控制组(98例)非平稳控制组(87例)。按照投掷硬币法随机将两组又分为纳芬治疗组(稳压治疗组52例,非稳压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稳压对照组46例,非稳压对照组45例),前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芬治疗6d,后者术后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常规监测血压,在术后检测患者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术后第3、5、7、14、60天进行GCS评估。结果纳芬治疗组的患者血清COR在治疗后4、6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6dACT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意识改善状况在术后一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非稳压治疗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非稳压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伴脑肿瘤患者术后使用纳芬能显著改善应激状态、血压与预后。

  • 标签: 脑肿瘤 纳美芬 高血压 应激
  • 简介:目的评价瑞隆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用瑞隆与阿米替林进行对照研究观察40例抑郁症患者。结果两药均有明显抗抑郁,抗焦虑效果。结论两药对抑郁症效果明显,瑞隆副反应明显低于阿米替林。

  • 标签: 瑞美隆 阿米替林 治疗 抑郁症 副反应 情绪
  • 简介:目的探讨氟哌噻吨利曲辛联合多虑平治疗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69例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4例,两组在针对脑卒中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接受氟哌噻吨利曲辛联合多虑平抗抑郁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多虑平,疗程为6周。治疗前及治疗6周对所有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标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结果观察组抗抑郁治疗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有效率为70.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为88.57%,对照组为67.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均增加,且两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氟哌噻吨利曲辛联合多虑平治疗卒中后中重度抑郁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多虑平抗治疗,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轻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多虑平 脑卒中 抑郁
  • 简介:目的:研究右托咪定对肿瘤化疗患者睡眠、焦虑及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4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观察组在每晚睡前为患者行1.0μg/kg右托咪定持续静脉滴注,1次/d,持续3d。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滴注,时间与剂量均同观察组。对2组患者睡眠、焦虑及恶心呕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治疗后焦虑情况、恶心呕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右托咪定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治疗,改善不良心理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肿瘤化疗 睡眠 焦虑 恶心呕吐
  • 简介:目的探讨右托嘧啶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气管拔管反应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I~Ⅱ级颅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D1组[于气管插管后持续泵注右托嘧啶(1μg/kg/h)至手术结束前1h停药],D2组f于气管插管拔管前10min输注右托嘧啶(1μg/kg)]C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三组患者应用丙泊酚(5.10mg/kg/h)、瑞芬太尼(10-20μg/kg/h)和顺式阿曲序铵(0.1~0.2mg/kg/h)维持有效麻醉深度。观察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变化以及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总量、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质量评分、躁动评分术后24h咽喉疼痛发生率。结果D1、D2组拔管期间MAP心率明昆低于C组(P〈0.05);D1组D2组拔管质量评分、躁动评分以及术后24h咽喉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O.05);D1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显著短于D2组C组(P〈0.05);D1组镇静镇痛药物总量显著少于D2组C组(P〈0.05)。结论右托嘧啶可以有效预防减少颅脑手术患者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和呛咳、躁动的发生程度,降低术后24h咽喉疼痛发生率;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右托嘧啶不影响苏醒质量,且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

  • 标签: 颅脑手术 右美托嘧啶 气管拔管反应 苏醒质量
  • 简介:儿童青春期垂体腺瘤多数指16或18岁以前经手术证实的病例.全面评估内分泌、影像学改变是诊断的关键、治疗的基础.儿童青春期PRL腺瘤与成人PRL,腺瘤在对溴隐停有效性方面相同.甲介型或气化不良的蝶窦并不是经蝶手术的禁忌症.关于Cushing's病的治疗,首选经蝶手术,治愈率可达80%~98%.放射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尽可能减少延迟性的垂体功能低下的发生.术后可以发生各种垂体下丘脑功能障碍,长期、正规的随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儿童 青春期 垂体腺瘤 诊断 治疗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小剂量异丙酚复合右托咪定在脑血管造影术中镇静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局麻下择期行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小剂量异丙酚复合右托咪定(P—D组)、异丙酚(P组)氟哌利多一芬太尼合剂(C组)镇静。观察并记录镇静给药前(R)、给药后5min(T1)、给药后15min(T2)、给药后30min(T3)、术后5min(T4)、术后30min(T5)等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Ramsey镇静评分及SpO2值。结果三组患者T1~T4时MAP、HR均明显低于T0时(P〈0.05);C组T2~T3时、P组T1~T3时SpO2明显低于T0(P〈0.05);三组患者T1~T3时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R时(P〈0.05)。组间比较,P—D组、P组在T1-T4时MAPHR明显低于C组(P〈0.05),P—D组患者R~B时SpO2显著高于C组(P〈0.05)。T2-T4时P—D组患者Ramsay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C组并发症显著多于P组P—D组(P〈0.01),C组P组术中的总干预次数明显多于P~D组(P〈0.05)。结论小剂量异丙酚复合右托咪定用于脑血管造影术中镇静安全、有效。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右美托咪定 异丙酚 氟芬合剂
  • 简介:眩晕是由于前庭系统(几乎总是周围性)疾病引起的一种旋转幻觉,任病也方面需要与晕厥的状态、癫痫惊恐发作相鉴别。持续≥1d的急性孤立性自发性眩晕的单次发作通常由前庭神经炎或小脑梗死所致,两者的鉴别需熟练掌握转头试验(headimpulsetest)。反复发作性眩晕多见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Meniere病偏头痛。根据可靠的痫史、位置性试验、听力图温度试验,一股可以鉴别以上3种疾病。BPPV是最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眩晕的原因,颗粒复位法通常能够使之立即治愈。后循环缺血极少会导致孤立性眩晕发作,其导致的眩晕是短暂反复发作的,且病程较短。

  • 标签: 治疗 诊断 鉴别 试验 复发 偏头痛
  • 简介:目的:分析格列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睡眠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2型糖尿病病患,随机分为治疗组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研究组选格列脲+胰岛素联合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2组睡眠改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为73.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66%(P〈0.05)。结论:格列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佳安全性高,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状况,因此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 胰岛素
  • 简介:人体的平衡是由前庭器官、视觉本体感受形成的感觉输入组成的一种精密而又复杂的机制。这些输入信号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被小脑、锥体外系、边缘系统大脑皮质的活动进行整合调节,然后提供头部身体姿势在空间、眼球运动控制以及恰当的静态动态姿势功能方面的感觉。感觉输入、整合机制或效应器的改变均能导致头晕或眩晕、眼球运动紊乱以及失衡或不稳定感。有非常多的病理学过程可以导致头晕,因此患者可能去不同的科室就诊,但最普遍的是耳鼻喉科神经科(表1)。

  • 标签: 患者 中枢神经系统 评价 身体姿势 运动控制 大脑皮质
  • 简介:3.1适应证与禁忌证近几年随着神经影像学显微神经外科的迅速发展,对脑干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有不同的认识,国内许多单位开展脑干肿瘤的外科治疗,但由于各医院条件技术水平不同,临床效果也不相同,主要还须根据不同类型的脑干肿瘤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目前认为手术适应证有:(1)脑干各部位的局限性肿瘤;(2)脑干囊性或结节状肿瘤;(3)长入四脑室、枕大池、桥小脑角斜坡外生性脑干肿瘤;(4)CT扫描或MRI检查显示肿瘤为局限性,边界清楚,有占位效应;(5)肿瘤病程缓慢,病人神经系统稳定。

  • 标签: 脑干肿瘤 外科治疗 手术适应证 诊断 显微神经外科 神经影像学
  • 简介:清晨,随着广播体操最后一节音乐的结束,护士们衣帽整齐地开始了繁忙而有序的工作。转眼已到上午10点,1位大妈手拿一张检验报告向护士站张望、寻找着。护士杨蓓连忙迎上前去询问:“您需要什么帮助吗?”“我找苏护士,我的化验结果出来了,想让她帮我看看。”听到外面的对话,小苏热情地与老人打着招呼从屋里走出来,耐心地老人攀谈起来。原来这是1位空巢老人,小苏对她进行过针对性的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指导,老人想请护士查看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情况。

  • 标签: 健康指导 空巢老人 居民 护士站 广播体操 检验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其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美托洛尔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心功能 睡眠质量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在脑血管病的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外资料表明,约25%的脑血管病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卒中的机制主要为不稳定斑块脱落导致远端血管栓塞以及血管狭窄引起局部脑组织低灌注。目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法包括:(1)药物治疗:通常包括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抗高血压药;(2)手术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颅内外血管旁路术等;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禁忌 支架 成形 药物治疗 抗高血压药
  • 简介:目的为了研究已婚未婚女性在性发育、婚姻个性上的差异。方法采用填写自编问卷16PF人格测定。结果未婚组的初次作爱时间人流时间明显早于已婚组,前者人格特征也不同于后者。结论未婚组的年龄与文化较低,外地人口居多,说明未婚组客居他乡,过早参与社会竞争,接触面较杂,人格自律性差,在缺乏家庭关爱和约束的情况下,容易对性行为采取不慎重态度,以致过早作爱。

  • 标签: 已婚妇女 未婚妇女 女性 性发育 婚姻 16PF
  • 简介:作者署名单位,置于题目下方。作者姓名要全部依次列出。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城市邮政编码。在每篇文章的作者中,未标明通信作者时,视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在论文首面脚注第一作者姓名以及E-mail。

  • 标签: 作者署名 投稿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通信
  • 简介:缺血后适应作为缺氧耐受现象的一种,可以显著地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后适应,可以明显缩小脑梗死的体积,改善缺血后的神经功能。脑缺血后适应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本文主要从脑的微循环基因水平和分子水平角度来阐述脑缺血后适应可能存在的机制。

  • 标签: 缺血后适应 缺血预适应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基因扩增状态,并分析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westernblot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60例不同级别原发性胶质瘤25例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EGFR蛋白水平和基因扩增状态,并分析其与肿瘤凋亡蛋白P53的相关性。结果在不同级别的原发性胶质瘤组织中,EGFR的阳性表达与扩增程度不同,I~Ⅱ级组与Ⅲ~Ⅳ级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原发性胶质瘤中EGFR免疫组化阳性率基因扩增率分别为85%40%,显著高于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28%2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GFR过表达与基因扩增状态并不一致,在有EGFR扩增的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均有EGFR过表达,在EGFR过表达的肿瘤中仅有31.03%EGFR扩增;在胶质瘤中EGFR阳性表达与P53呈正相关(r=14.22,P:0.001)。结论EGFR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差异性过表达扩增,且与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其基因扩增状态在原发性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存在差异,EGFR可作为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

  • 标签: EGFR 胶质瘤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