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4C模式在日间手术治疗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延续护理中应用及效果。方法:对120例日间手术治疗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实施全面性、合作性、协调性、延续性延续护理并评价效果。结果:1术后7dVAS评分为(3.75±0.91)分;术后7d便秘例数为41例(占34.17%)、尿潴留26例(占21.67%);腹胀持续天数为(2.39±1.92)d。2出院时、出院后1周、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MBI得分分别为(74.02±14.68)分、(73.59±11.87)分、(79.26±10.59)分、(80.47±9.54)分、(82.35±8.21)分。结论:4C模式有助于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日间手术后早期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延续护理 日间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4R危机管理理论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方法:从缩减、预备、反应、恢复4个阶段对护理风险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各阶段护理风险应对策略,提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结果:4R危机管理理论为护理风险管理提供了新视角,对护理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4R模式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患者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脑梗死部位、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方法测定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90名健康人血清hs—CRP含量,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分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不同部位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比较没有差异。脑梗死轻、中、重型患者血清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血清CRP水平越高脑梗死患者病情越严重,临床预后差。结论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梗死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而与病变部位无关。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C-反应蛋白 病变部位 预后
  • 简介: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其代表人物海德(F.Heider)和维纳(Weiner)。归因理论认知心理学上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它是研究如何推测、判断、解释人们行为及其行为结果原因理论。在管理学中,归因理论侧重于研究个人解释行为成功与失败原因认识过程,并力图通过改变人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人行为。它认为人们对行为结果主要归结于四个因素,即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而人们也都会把自己行为成败进行归因,归结不同原因会引起不同心理变化,而影响以后行为。

  • 标签: 归因理论 人的行为 认知心理学 认识过程 失败原因 自我感觉
  • 简介:苯妥英(PHT)为临床上最常用第一线抗癫痫药,但个体间对PHT代谢呈现较大差异.目前证实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2C9/19体内参与PHT羟化主要代谢酶.人群CYP2C9/19遗传基因呈多态性,从而引起对PHT代谢个体间较大差异,部分人群对PHT呈强代谢(EM),另一部分人群呈弱代谢(PM),了解这些知识对临床用药十分重要.本文试对该方面内容进行综述.

  • 标签: 个体剂量差异 癫痫 苯妥英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基因多态性
  • 简介:针刺伤临床医务工作中最常见一种职业性损伤,医务人员在完成病人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工作中存在着被医疗锐器物刺伤潜在危险,特别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完成大量注射、采血、输血、输液等操作,被注射针头刺伤发生率更高。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最大职业风险感染血源性传染病。医学文献中1903年就有了这样报道。

  • 标签: 职业暴露感染 护士 临床护理工作 引发 案例 血源性传染病
  • 简介:1病例报告A先生,42岁,国家公务员,已婚,个性外向。2004年下半年因为工作紧张出现失眠,并且有心烦、高兴不起来、做事没有兴趣,自我评价下降,觉得做任何事情效率下降,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并且有早醒。就医后诊断抑郁症,服用帕罗西汀20mg/d,1周左右自觉精神状态好转,心情改善显著,思维活动“比平时想得多,想得快”,自我描述为“比平时状态要好”,唯一不满意“勃起不行”,求助医生后,考虑轻躁狂出现,建议停用帕罗西汀,改服碳酸锂,但患者要求仅改善“性问题”,为此停用帕罗西汀换用米氮平30mg/d,同时联合碳酸锂0.75/d。随后患者性问题逐渐好转,同时原来比较兴奋状态也逐渐消失,如此1年时间,期间基本正常,偶有失眠,能适应工作,工作效率正常。1年后擅自停用碳酸锂,仅服米氮平,约1月后出现入睡困难,但并不感到累,且感觉精力充沛,性情变得急躁,想法多,咨询医生,建立停米氮平,重服碳酸锂,1月后基本恢复正常。

  • 标签: 双相Ⅲ型抑郁 诊治
  • 简介:由大熊辉雄教授编写《脑电图判读stepbystep》(第4版)中文翻译版已于2009年1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其《入门篇》有14章、124节,详细地介绍了脑电图基本要素、记录方法、伪差辨认、诱发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成人及小儿觉醒时正常及异常脑电图、正常及异常睡眠脑电图、老年人脑电图等阅读方法;《病例篇》共12章,详细介绍了癫痼、意识障碍及睡眠觉醒障碍、脑肿瘤、脑血管病、脑炎性疾病、颅脑创伤、其他慢性脑器质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障碍性疾病和服药时脑电图阅读方法。该书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图文并茂,导联标注清楚,易读易懂,使读者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脑电图基本原理、操作技术和诊断方法,并了解脑电图领域最新进展。其脑电图均为等比例,可供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小儿科医师,脑电图工作人员阅读,也可作为临床其他科室医师、进修实习人员及大专院校学生参考书。

  • 标签: 异常脑电图 科学出版社 判读 代谢障碍性疾病 睡眠脑电图 阅读方法
  • 简介:磷脂酶C(phospholipaseC,PLC)肌醇磷脂信号通路关键酶,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以来,在哺乳动物中已鉴定出六个族:PLCβ、PLCγ、PLCδ、PLCε、PLCζ、PLC-η,至少13个同工酶。除PLCζ外其他各种PLC同工酶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器官。它受G蛋白耦联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和非酪氨酸激酶受体等活化,

  • 标签: 磷脂酶C 信号转导 RAS
  • 简介:在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教授学术思想指导下,经过近二十年学用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和临床实践,发现花生叶"昼开夜合"――与人体寤寐有共同物质基础,提出"五脏皆有不寐",立从肝论治法新观点,以"治未病"思想,指导康复、预防,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新经验,树立正确对待以失眠为主症及其相关疾病治疗、康复和预防科学观点。

  • 标签: 天人相应理论 昼开夜合现象 失眠症
  • 简介:卒中后1周内,脑水肿引发水快速流动导致脑组织膨胀引起患者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对这个过程治疗困难主要还是因为其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1988年第一个水通道蛋白发现,似乎为认识和治疗缺血后脑水肿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又称水孔蛋白,一个同源水通道蛋白家族,在许多上皮和内皮细胞丰富表达,参与液体转运。目前已发现AQP有11种,其分布有相对组织特异性,主要存在于脑内并且研究较多AQP1和AQP4

  • 标签: 水通道蛋白4 脑水肿 缺血后 靶分子 AQP4 组织特异性
  • 简介:目的探讨硬脊膜外脓肿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3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4例硬脊膜外脓肿患者(男1例,女3例)临床资料。其中2例完全瘫痪患者未行手术治疗,予以抗感染、脱水等对症治疗;另2例未完全瘫痪患者行手术治疗。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该病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4例患者均表现脊柱疼痛、发热、肢体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2例未完全截瘫患者经手术及药物治疗后,症状均改善;2例完全截瘫患者治疗后无明显效果。结论硬脊膜外脓肿治疗效果及预后与病程缓急、患者全身状况及脊髓受压情况、手术是否及时等有密切关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硬脊膜外脓肿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极为重要。

  • 标签: 硬脊膜外脓肿 抗生素 手术治疗
  • 简介:正在修订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中,有学者建议将第五章“精神与行为障碍”更名为“大脑障碍”,而将神经科疾病定义为“大脑及外周神经系统疾病”。这说明精神科与神经科所关注对象是相同,只是关注视角不同而已。一百年前科学进步导致了两个新学科——神经科和精神科诞生。今天科学进步同样借助一个新学科神经精神科将大脑与心灵(brainandmind)相融合。

  • 标签: 神经精神科 神经科疾病 中国 国际疾病分类 神经系统疾病 行为障碍
  • 简介:《中华现代护理杂志》(CN11—5682/R、ISSN1674—2907)-T2008年1月18日正式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本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承办、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社出版,护理学科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主要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护理工作者、高等医(药)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中与护理学科相关教学、科研人员及护理专业学生为主要读者、作者对象,报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现代护理》 护理杂志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新闻出版总署 齐齐哈尔医学院
  • 简介:1病例简介例1,中年女性,因“头晕、言语不清14d”于2009年5月1日入院。患者14d前突然出现头晕,自觉言语不清,恶心,未呕吐,饮水偶有呛咳,全身乏力,肢体活动基本同前,在当地卫生室应用丹参、苦碟子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14d,病情无缓解,以“脑梗死”收入院。既往史:15年前出现不明原因低热、面部盘状红斑、双手指关节疼痛肿胀,脱发,

  • 标签: 狼疮 神经精神性 症状和体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高分辨率3D-FIESTA+c成像及图像处理技术显示脑神经及其病变价值。方法采用3D-FIESTA+c对20例健康志愿者和20例临床疑是因血管等原因压迫相应脑神经具有临床症状患者进行扫描及图像后处理。由2名神经放射学医师根据20名健康志愿者480支脑神经显示清晰程度分为清晰、较清晰、不清晰3个等级,清晰和较清晰定义为显示,不清晰定义为未显示;临床病例中,脑神经与血管关系分为无接触、接触、压迫。结果12对脑神经显示率分别为:嗅神经84.3%,视神经100%,动眼神经100%,滑车神经43.8%,三叉神经100%,外展神经100%,面神经100%,前庭蜗神经100%,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复合体100%,舌下神经47.1%。20例脑神经症状患者,16例确诊为脑神经与周围血管接触或压迫,且均被临床治疗证实。结论高分辨3D-FIESTA+c成像与图像后处理技术相结合可显示脑神经及其病变,能准确定位血管走向及其与脑神经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全面的影像学资料。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仿真内镜 多层面重组 脑神经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代谢综合征与初发脑卒中关系。方法选择905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和500例正常对照,计算各组代谢综合征现患率。测定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初发卒中患者代谢综合征现患率对照组3倍;伴代谢综合征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卒中(80.75%)所占比例显著超过出血性卒中,CRP和FIB(均P〈0.05)均明显高于同组不伴MS患者及对照组。结论代谢综合征脑卒中危险因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凝血纤溶系统、炎症等方面有关。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脑卒中 纤维蛋白(原)(FIB) C-反应蛋白(CRP)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对72例老年AIS患者和56例健康查体者,检测血浆hsCRP水平,以多项临床及生化指标为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AIS组hsCRP水平(4.68±3.16)mg/L明显高于对照组(1.65±1.89)mg/L,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sCRPAIS发生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高hsCRP(≥1.5mg/L)发生AISOR值为6.9.且随hsCRP水平增高,AIS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年龄、BMI、总胆固醇、HDL-C以及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与hsCRP显著相关,但校正年龄和BMI后,只有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与hsCRP仍保持显著相关.结论老年AIS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水平升高,hsCRP老年AIS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一个敏感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 老年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