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的意义。方法对1091例北京市户籍社区居民,通过填写调查问卷、体格检查、颈动脉彩超检查的方法,对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四位可变的危险因素为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此四种危险因素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62.0%、45.7%、28.7%和17.3%。吸烟(10.6%)、饮酒(12.6%)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占较大比例。在1091例参与者中,颈动脉彩超结果显示455例(41.7%)内膜中层增厚、326例(29.9%)单发斑块、324例(29.7%)多发斑块和90例(8.2%)颈动脉狭窄。结论①社区脑卒中能够了解本辖区人群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隋况,为高危人群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②填写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这种社区的方法是检脑卒中高危人群可行有效的方法,对社区脑卒中的防控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筛查 社区
  • 简介:目的分析颞浅动脉植入联合脑膜反转治疗烟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烟雾病患者,均采用颞浅动脉植入联合脑膜反转手术的方法治疗。结果16例患者随访6~18个月,未再发生脑缺血或脑出血,所有病例都没有新脑梗塞出现,临床症状均好转,复查见颅底血管网增加,血液供应有明显改善,伴侧支血管形成。结论颞浅动脉植入联合脑膜反转是治疗烟雾病的一种选择。

  • 标签: 烟雾病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颅底脑膜瘤全切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显微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68例颅底脑膜瘤的影像资料、手术入路、手术技巧及疗效等资料,总结经验教训.结果肿瘤切除达到SimpsonⅠ级或Ⅱ级58例(85.29%),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2例;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脑膜瘤;术后主要原有症状较术前改善64例(94.12%),无改善4例,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6例,死亡1例;随访6个月至5年,2例复发,二次手术切除.结论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依靠娴熟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处理好手术细节,严密监测术中术后并发症,积极谨慎的切除颅底脑膜瘤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前颅底 脑膜瘤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眶上锁孔入路神经内镜下夹闭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3例循环动脉瘤病人经眉弓小切口眶上锁孔入路进行夹闭手术,全程应用神经内镜.13例病人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43~71岁.13例病人共14个动脉瘤,3个后交通动脉瘤,7个交通动脉瘤,4个大脑中动脉瘤.3个未破裂动脉瘤,11个破裂动脉瘤.根据病人手术前的临床表现进行Hess-Hunt分级:1级2例;2级10例,3级1例.结果手术中均能广视角显露动脉瘤、载瘤动脉及周围的走行血管,无误夹闭、载瘤动脉狭窄及夹闭不全情况发生.结论眶上锁孔入路可以提供充分的手术空间,神经内镜下夹闭循环动脉瘤,可以广视角观察动脉瘤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效果.

  • 标签: 眶上锁孔入路 前循环动脉瘤 神经内镜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循环动脉瘤夹闭术前预见术中动脉瘤破裂有效预见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的预见因素如动脉瘤位置、动脉瘤子阜、顶颈比、指向、术前Hunt-Hess评级、高血压病史及手术时机等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在75例患者的88个动脉瘤夹闭术中,有16例患者的16个动脉瘤发生术中破裂(占动脉瘤18.2%,占患者22.9%),所有患者术后Rank评分为0分51例,2分8例,3分5例,4分3例,5分5例,6分3例.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史(P=0.036,优势比(OR)=0.408),术前Hunt-Hess评级(P=0.041,OR=0.426),动脉瘤指向(P=0.008,OR=0.341),瘤体是否具有小阜(P=0.008,OR=0.517),手术时机(P=0.000,OR=0.316)以及动脉瘤顶颈比(P=0.028,OR=0.163)都是IAR发生的预见性因素,动脉瘤的位置(P=0.187)不是预见性因素.结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术前Hunt-Hess评级为重症,动脉瘤指向术者,瘤体具有小子阜,早期手术以及顶颈比在1.97±0.67范围内的动脉瘤在术中较易发生破裂,术中破裂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标签: 前循环动脉瘤 显微动脉瘤夹闭术 术中破裂
  • 简介: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卒中患者的精神和神经功能恢复,甚至会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常规影像在PSD的相关解剖学部位与边缘系统-前额叶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神经解剖环路假说的确立和巩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能对PSD进行早期的预测,功能磁共振在PSD的早期识别上具有优势,为PSD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 标签: 抑郁 卒中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一例术中破裂交通血流动力学特征的分析,探讨动脉瘤破裂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危险因素。方法重建患者的三维影像资料,建立病例特异性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流场特征、瘤壁压力、壁面切应力(WSS)、剪切震荡指数(OSI)等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动脉瘤破裂点受到局部较高速度的血流冲击,具有低壁面切应力、高剪切震荡指数的特征,局部压力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动脉瘤破裂与血流冲击、低壁面切应力及高剪切震荡指数密切相关。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破裂 血流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3例颅窝底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2、56和23岁,头昏1例,额叶血肿1例,硬脑膜下出血1例,3例均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窝底DAVF,3例均经开颅手术灼闭瘘口,全部治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颅窝底DAVF较为少见,手术灼闭瘘口安全、有效,是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前颅窝 显微手术
  • 简介: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生招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医学研究生的年平均供需比愈发严峻。我院是以神经科学为重点的大型综合型医院,近年来,神经病专业研究生的就业人数逐年递增,目前神经病专业研究生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培养形式,相应的培养方向分别为侧重基础研究和临床技能。大多数研究生在毕业后都从事临床相关工作,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生相对较少。如何拓宽神经病专业研究生就业途径,更好地帮助他们合理定位,实现学有所用,人尽其才,做到高质量就业,是目前我们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神经病学研究生 就业 教育
  • 简介:颅内动脉瘤(A)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IA的发生机制涉及解剖、组织、分子生物、血流动力学和免疫诸方面。加强对IA的发生机制研究,可以促进IA的临床研究。IA的神经影像检查能发现临床上无症状的IA(AIA)。IA的神经影像检查是IA诊断的主要手段,也决定着采用何种治疗方案。IA的神经影像检查对减轻破裂造成的严重后果及预防再破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广泛地开展IA的神经影像检查,尤其是在有IA家族史的人群中。IA的神经影像检查项目有多种,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相机选择。CTA具有无创、简捷、诊断率高等特点,应成为选择的重点。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易感基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CT血管成像
  • 简介: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是一组因小脑后下动脉(PICA)或椎动脉(VA)受累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和预后有很大的可变性,主要由于其血管形态及侧支循环的差异性所致。因此,了解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正常血管解剖、血管形态变异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可能为其临床诊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WALLENBERG综合征 椎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血管形态学 侧支循环
  • 简介: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培养现代医学生的要求。北京天坛医院在血管神经病临床教学中引入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结合课程的内容与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与转换,以便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血管神经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体会。

  • 标签: 多元化教学模式 血管神经病学 临床教学
  • 简介:随着神经病的发展以及多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正被更广泛地用于神经病领域,我们所能获得的学习材料越来越多而各种电子文件的管理可能要比传统纸质文件更为复杂和困难。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面临的尴尬是:电脑里存储了无数似乎有用的文件真正想用时却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资料。

  • 标签: 教学 科研 文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