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炒麦芽血清对体外培养的MMQ大鼠垂体瘤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催乳素(PRL)分泌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以不同剂量、15%给比例的家兔炒麦芽血清和阳性对照药物溴隐停血清及正常血清对体外培养的MMQ大鼠垂体瘤细胞进行干预,连续检测4d,以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NGF和PRL分泌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炒麦芽各剂量血清组、溴隐停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培养液中NGF和PRL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正常血清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炒麦芽血清剂量的增加,MMQ垂体瘤细胞NGF分泌量逐渐升高,并伴随着PRL分泌量逐渐下降,炒麦芽剂量、NGF、PRL分泌量三者间呈显著相关(P〈0.05);阳性对照药物溴隐停血清对NGF和PRL的分泌均具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低剂量炒麦芽促进PRL分泌和高剂量炒麦芽抑制PRL分泌的双向调控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NGF分泌实现的.溴隐停抑制PRL激素分泌的原因可能与NGF分泌无关。

  • 标签: 炒麦芽 血清药理 MMQ细胞系 垂体瘤 催乳素 神经生长因子
  • 简介:非典型抗精神病使用中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代谢方面的异常表现,即代谢综合征,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对既往该方面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试图发现其间的临床特征及相互关系,为今后基础研究或临床实践等提供帮助。

  • 标签: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血脂 血清催乳素
  • 简介: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40%。大部分胶质瘤由于具有浸润生长及恶性变的特点,即使通过手术、放疗甚至化疗也难以治愈。有资料显示,胶质母细胞瘤经确诊后1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平均生存期仅53周。化疗是恶性脑肿瘤综合治疗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的存在,98%的小分子化合物和几乎所有大分子物质不能进入脑病变部位,限制了对化疗药物的选择。有研究表明纳米载体能携带药物穿透BBB,

  • 标签: 原发性脑肿瘤 靶向给药 纳米 恶性脑肿瘤 化疗药物 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去甲基5-氮杂胞苷、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化疗联合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SY(SYSY)凋亡的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氮杂胞苷作用前后SYSY细胞caspase-8的表达;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TRAIL、5-氮杂胞苷+TRAIL、5-氮杂胞苷+caspase-8抑制剂zIETD-FMK+TRAIL及5-氮杂胞苷+化疗+TRAIL对SYSY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结果SYSY细胞不表达caspase-8,5-氮杂胞苷作用1、3、5、7d的SY5Y细胞caspase-8表达逐渐增加。SY5Y细胞对TRAIL不敏感,经5-氮杂胞苷诱导表达caspase-8的SY5Y细胞对TRAIL敏感;化疗可增强SYSY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结论5-氮杂胞苷可通过上调SYSY细胞caspase-8表达而逆转SYSY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耐受,化疗可进一步增强TRAIL对SYSY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5-氮杂胞苷 化疗药 TRAIL caspase-8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亚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ractalkine(FKN)浓度的变化。方法: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OCSP分型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组、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组、后循环梗死(POCI)组和腔隙性梗死(LACI)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发病1~3d、7d、14d和28d时血清FKN浓度,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分析FKN浓度与相应时间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3个月时Barthel指数(BI)的相关性。结果:各种亚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KN浓度均升高,TACI组最为显著;在不同时间点,血清FKN浓度变化大致为TACI〉PACI〉LACI〉POCI,与相应时间点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与3个月时BI呈负相关。结论:血清FKN浓度的变化可能提示急性脑梗死各OCSP亚型患者炎症损伤的差异,并影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患者3个月时的转归。

  • 标签: 脑梗死 分类 FRACTALKINE
  • 简介:目的测定脑梗死及脑出血疾病血清NO含量并探讨它们的关系.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35例脑梗死病人,35例脑出血病人及35例正常人血清中NO的含量,以探讨三者之关的关系.结果显示脑梗死组血清中NO含量为(144.0±22.9)μmol/L,脑出血组血清中NO含量为(138.0±24.6)μmol/L,正常人组血清中NO含量为(768±8.9)μmol/L.本实验所测定样本均数间比较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后得出:P1(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0.01,P2(脑出血组与正常对照组)<0.01,P3(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0.611.结论脑血管疾病(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发病后NO即迅速升高;二者血清中NO含量与正常人血清中NO含量比较有极显著差异,而二者之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这是由于发病后二者由于不同原因导致脑细胞缺血,导致谷氨酸(Glu)释放增加,使N-甲基-天冬氨酸(NMDA)受体激活,Ca++通路开放,大量Ca++内流并与钙调素(CaM)结合,激活NO合成酶(NOS),其中iNOS的激活无需Ca++,生成大量的NO.它在脑梗死疾病早期起到保护作用,而在脑出血疾病及脑梗死疾病后期产生毒性作用.

  • 标签: 血清 NO 脑梗死 脑出血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是否为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以及Lp(a)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类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分型标准分为心源性脑栓塞(CE)、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小动脉卒中(SAA)、其他原因引发的缺血性卒中(SOE)和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SUE)。以同期入院的非脑卒中患者(经头颅CT或磁共振排除)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和对照组均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Lp(a)及其他各项血脂指标,并于入院及病程两周时分别行NHI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Lp(a)与卒中类型及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Lp(a)浓度及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Lp(a)进入大动脉粥样硬化卒中患病因素的回归方程Lp(a)水平与卒中患者的NIHSS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高浓度Lp(a)可能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并且可能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但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和早期功能修复无关。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脂蛋白(a) TOAST分型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PK、LDH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Monarch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脑梗死患者分别于急性期(发病后第3天)和恢复期(发病后第14天)的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进行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中CPK、LDH水平高于恢复期(P<0.05),脑叶梗死的LDH水平高于基底节梗死(P<0.05),随着梗死体积的增加血清酶水平也升高.结论测定血清CPK、LDH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损害的程度,对脑梗死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血清 CPK LDH 肌酸磷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活血化瘀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摘要总结了几种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及其相关的一些研究。同时,还简要介绍了这几种活血化瘀药物的一些作用机制。

  • 标签: 丹参 川芎嗪 活血化瘀
  • 简介:目的筛选有效的MRP1siRNA序列,为RNAi的体内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Dharmacon公司的RNA在线工具,设计了4对针对MRP1基因不同区域的siRNA序列,分别转染至U251等三种肿瘤细胞,采用荧光转染试剂观察转染效率;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MRP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siRNA1、siRNA2、siRNA3、siRNA4四对序列分别转染上述三种肿瘤细胞后的RT-PCR实验结果说明siRNA2和siRNA4对MRPmRNA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siRNA2、siRNA4是可有效抑制MRP基因表达的序列.

  • 标签: SIRNA MRP1 多药耐药 肿瘤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erythropoietin,r—huEPO)对颅脑创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表达的影响,评价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纳入住院治疗的颅脑创伤患者32例,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于规定时间皮下注射r—huEPO。对照组不予r—huEPO处理,其他治疗两组相同。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颅内压及脑水肿变化情况;两组均在研究时间静脉采血,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法分析各组NSE变化。结果从临床征象比较,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恢复较好;两组患者血清NSE均随时间变化表达不同,治疗组血清NSE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E是较为敏感特异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损伤的指标,利用r—huEPO进行红细胞动员,可通过各种机制抑制颅脑创伤后的继发病理损害及其过度炎症反应,对神经系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颅脑创伤 促红细胞生成素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保护
  • 简介:目的探讨万拉法新对抑郁症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测定42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6周末血清催乳素(PRL)、促滤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抑郁症组男性LH、E2和女性PRL、FSH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治疗后1、6周末男性患者PRL、T、E2和女性PRL、T有显著差异.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内分泌异常,万拉法新可引起抑郁症患者性激素分泌变异.

  • 标签: 抑郁症 万拉法新 药物治疗 性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siRNA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的多耐药的影响,为RNAi的体内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已初步筛选有效的MRP1siRNA序列,转染U251等三种肿瘤细胞,采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MRP1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改变。结果细胞转染siRNA2和siRNA4,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CR,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转染后多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resistanec-associatedprotein1,MRP1)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未转染组均明显下降;药敏结果显示,转染后肿瘤细胞对表柔比星和长春新碱的敏感性增加,而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没有明显改变;RT-PCR、Westernblot和MTT实验证实siRNA2是最有效的siRNA序列。结论siRNA2是体外实验中筛选出的最有效的抑制MRP基因表达的序列,针对MRP1的siRNA通过降低MRP1mRNA和蛋白的表达,可使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强,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耐药。

  • 标签: SIRNA MRP1 多药耐药 U251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病人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sICAM-1)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3例脑梗死病人急性期、恢复期和2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GF、sICAM-1的水平。结果脑梗死病人急性期血清HGF、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在轻、中、重型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在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病人急性期血清HGF、sICAM-1水平升高,推测HGF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参与脑梗死后脑损伤的修复,sICAM-1作为炎症/免疫因子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过程。血清GHF、sICAM-1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脑梗死 肝细胞生长因子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
  • 简介:在动物模型中,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1和G-CSF介导了脑出血后的修复过程。本研究目的在于发现脑出血预后与血清生长因子水平之间的联系。前瞻性收录了症状发生12h内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95例[男性66.3%,平均年龄(67.8+9.8)岁]。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出血患者 预后相关 血清 G-CSF
  • 简介:目的研究犬颅脑枪弹伤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18只杂种犬,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火器伤组。用德国小口径步枪制作犬颅脑火器性切线伤(TBI)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伤后30min、6、24、48h血清TGF-α和NSE的水平。结果伤后30min血清TGF-α开始下降,NSE开始增高(P〈0.05);伤后6hTGF-α下降明显,NSE明显增高(P〈0.01);伤后24hTGF-α呈最低值,NSE呈最高值(P〈0.01);伤后48hTGF-α呈现回升的趋势,NSE开始下降(P〈0.05)。在测定时间内火器伤组伤后血清TGF-α呈持续低值,NSE呈持续高值。结论测定血清TGF-α和NSE含量可以评估颅脑火器伤的损伤程度和预后。

  • 标签: 颅脑火器伤 血清 放射免疫法 转化生长因子-Α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目的观察IgG-ACA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94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水平,(IgM-ACA和IgG-ACA).结果94例MG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gM-ACA均为阴性;94例MG患者中30例IgG-ACA阳性(30/94,31.9%),40例健康对照者中仅2例阳性(2/40,5%),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清IgG-ACA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型均无关(P>0.05),而与胸腺病理密切相关(P<0.01).30例胸腺瘤患者中,14例阳性(14/30,46.7%),64例不伴胸腺瘤的MG患者中,16例阳性(16/64,25%),二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IgG-ACA阳性患者中,1/3滴度较高(至少为正常值的2倍).结论通过对IgG-ACA的测定,不仅对MG是否合并胸腺瘤起初步筛选作用,而且是MG患者并发凝血机制方面异常的一个警惕性标志.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血清 抗心磷脂抗体 抗体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Titin抗体及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的检测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81例MG患者和80例对照组成员进行Titin和AchR抗体的检测。结果Titin抗体对MG具有特异性,它在合并胸腺瘤的MG(MGT)、晚发型MG患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分别为80%、69.4%)和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早发型MG患者的阳性率(25%)和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发型MG患者中AchR抗体阳性率比晚发型MG患者明显增高,并且早发型MG患者的AchR抗体水平也明显高于晚发型MG和MGT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抗体检测为MG诊断和病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联合检测可以提高MG诊断的灵敏度。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TITIN抗体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对72例老年AIS患者和56例健康查体者,检测血浆hsCRP水平,以多项临床及生化指标为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AIS组的hsCRP水平(4.68±3.16)mg/L明显高于对照组(1.65±1.89)mg/L,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sCRP是AIS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高hsCRP(≥1.5mg/L)发生AIS的OR值为6.9.且随hsCRP水平的增高,AIS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年龄、BMI、总胆固醇、HDL-C以及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与hsCRP显著相关,但校正年龄和BMI后,只有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与hsCRP仍保持显著相关.结论老年AIS患者的体内炎症反应水平是升高的,hsCRP是老年AIS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 老年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