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脑卒中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病死率居世界人口病死原因的第2位。下呼吸感染是脑卒中患者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往往加重脑血管病的病情,也是导致脑血管病死亡的重要因素。老年脑卒中患者往往具有一般情况差、基础疾病多、免疫力低下等特点,术后较易发生下呼吸感染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脑卒中患者 开颅术后 老年人 临床分析 脑血管病
  • 简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意识障碍,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等因素,导致不能有效地将呼吸内的分泌物和异物排出,常因呼吸梗阻而加重原发性损伤或死亡,故保持呼吸通畅是救治中的关键因素之一.Frenst等分析116例入院时神志尚清的头部损伤患者最终死亡的原因,发现74%死于低氧血症、低血压及延误治疗等.而导致低氧血症最常见的因素之一是呼吸不畅.本文分析了94例(1998年至2004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情况,认为早期保持呼吸通畅,尤其对气管切开若无手术禁忌证应持积极态度,可以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 简介:卒中是一种可治之症,神经影像学和溶栓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缺血性卒中的超早期治疗成为可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存活率和功能转归。然而,卒中发病后5年内的复发率高达40%,因此,二级预防是卒中防治中的一个主要任务。卒中二级预防目的是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防止卒中事件再次发生。其干预对象为卒中患者,在急性期病情控制后,针对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 标签: 预防 二级 控制 血压 危险因素 影像学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对《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治疗指南》(2007)(以下简称《指南》)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从护士角度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北京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92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率92%。ICU护士对《指南》知识的得分平均为(15.72±2.33)分,及格21人(22.8%)。不同工龄段的护士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10年以上的护士相比,工龄≤2年及工龄3~5年的护士得分较低(P〈0.05)。结论:ICU护士对《指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护理管理者应对护士开展《指南》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知识水平,以便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运用知识,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 ICU护士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控制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255例卒中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原学检测确定院内肺部感染并对其危险因素予以分析.结果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4%.引起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住院时间、呼吸机运用、气管切开及是否存在基础病等.结论加强对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可能是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卒中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比较应用不同浓度庆大霉素冲洗液及甲硝唑冲洗液预防后颅窝开颅手术颅内感染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方法,对2012年1月到2013年3月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9例后颅窝开颅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30例,甲硝唑组29例,生理盐水+庆大霉素8万U组30例,生理盐水+庆大霉素16万U组30例。每组患者年龄范围、手术暴露时间及冲洗液总量,术前术后静脉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方法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各组术后发热、细菌培养及术后颅内感染情况。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发生感染7例(23.33%),甲硝唑组发生感染6例(20.69%),生理盐水+庆大霉素8万U组发生感染1例(3.33%),生理盐水+庆大霉素16万U组发生感染1例(3.33%)。结论生理盐水+庆大霉素8万U组及生理盐水+庆大霉素16万u组冲洗液预防术后颅内感染明显好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甲硝唑组(P〈0.05),生理盐水+庆大霉素8万U组生理盐水+庆大霉素16万U组无明显差别(P〉0.05)。

  • 标签: 后颅窝手术 庆大霉素 颅内感染
  • 简介: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涉及到多种疾病,这些对于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有着重要的影响。古代中医虽没有涉及睡眠呼吸障碍的相关病名,但在有关文献中对此类疾病有所描述,尤其是其中外治阻塞的方法仍然值得我们借鉴。本文就中医古文献中对于呼吸类疾病的描述进行报道,以飨读者。

  • 标签: 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中医学
  • 简介: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实践中经常会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若干年前,我们认为血液是干净的。但是,随着医院感染感染性疾病研究的进展,我们认识到,血源性病原体感染是医护人员面临的严重职业危害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健康职业忠诚度。2009年9月1日起实施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实施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的国家标准(全文见本刊网站:WWW.nursingmanagement.com.cn)。它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是我国职业病职业卫生事业发展的里程碑。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患病率的上升,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引发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趋加重。故加强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教育管理,减少职业暴露和保障职业安全迫在眉睫。本栏目特邀请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负责此项标准起草工作的研究人员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进行解读,介绍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风险及预防的国际进展;并邀请有关专家就护理实践医院感染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挑战进行分析讨论,以帮助大家了解《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的内容,指导工作实践。

  • 标签: 血源性病原体 预防控制策略 职业危害 风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神经系统(NS)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患者并发NS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研究AIDSNS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性.结果6例分别表现为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带状疱疹、结核性脑膜炎(2例)、结核性脑、脊髓膜炎和脑脓肿,考虑AIDS所致NS机会性感染.6例患者中5例预后不良.结论HIV具有亲淋巴性的特点,可造成机体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和体液免疫缺陷,较易并发NS机会性感染,且多数预后不良.对NS感染久治无效时,应考虑AIDS可能.

  • 标签: 艾滋病 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对ICU病房及各科需使用呼吸机治疗的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周围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和转归进行比较。方法2003年8月至2005年8月使用有创性呼吸机治疗的全部226例患者分为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周围性呼吸衰竭两组,回顾性分析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及机械通气治疗后的转归。结果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120例,机械通气的平均时间为(9.1±19.3)d,周围性呼吸衰竭患者106例,机械通气时间为(5.4±10.9)d,P=0.038,前者死亡率为50%,后者死亡率为21.3%,P〈0.005。结论周围性呼吸衰竭患者相比,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长、死亡率高。

  • 标签: 机械通气 中枢性呼吸衰竭 周围性呼吸衰竭
  • 简介:窒息是颅脑创伤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外伤后引起的意识障碍、后组脑神经损伤、脑干损伤或消耗体弱,以及镇静药物过量使用等原因引起的咳嗽或吞咽功能障碍,或颌面部颅底骨折大量出血、呕吐物及痰液聚集、不当进食等均可以引起窒息。发生窒息后如不及时处理呼吸衰竭以及随之出现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短时间内即可因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我院自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共救治颅脑创伤后各种原因引起的窒息并诱发急性呼吸左心衰竭患者15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颅脑创伤后 呼吸衰竭 窒息后 临床分析 诱发
  • 简介:水痘-带状疤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感染可引起中枢和外周的血管病变。VZV感染后脑血管病变是导致儿童期脑、脊髓缺血/缺氧性坏死,动脉瘤,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近几十年来,有关VZV感染后缺血性卒中的病例报道有所增加,其原因尚不清楚,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其相关治疗措施仍有待深入研究。

  • 标签: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血管炎 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单纯性肥胖患儿1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同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2组儿童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多导睡眠监测,比较2组儿童的OSAHS发生率、BMI标准值、AHI、OAI、MSaO2、LSaO2、CAI、睡眠效率,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情况,分析肥胖、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OSAHS、AHI、OAI、LSaO2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OSAHS发生率为59.23%(77/1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15%(34/130)(P〈0.05);观察组BMI标准值、AHI、OAI、CA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SaO2、MSaO2、睡眠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SAHS组非OSAHS组在性别分布、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BMIZ值、肥胖数、扁桃体肥大数腺样体肥大数均显著高于非OSAHS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肥胖、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儿童OSAHS的发生、AHI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LSaO2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结论:小儿肥胖睡眠呼吸综合征存在显著相关性,是重要的致病危险因子,临床上要重视对肥胖儿童的OSAHS临床症状PSG监测,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小儿肥胖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导睡眠监测 相关性分析
  • 简介:酒店服务实习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技巧。然而,酒店毕竟与学校不同,实习中,从单纯的学生角色到学生酒店员工双重角色的变化,往往使一些学生不知如何应对,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本文结合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酒店服务实习的实际,分析了学生在酒店服务实习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提出了在实习的前、中、后整个实习过程中预防和调适学生心理障碍的做法。

  • 标签: 学生 酒店实习 心理障碍 预防 调适 旅游管理专业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平均寿命得到显著地提高,我国人口寿命已从建国初期的近40岁增加到70多岁,大型城市,如上海,人口平均寿命已达80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迅速增加,我国已进入了老年社会。相应地,老龄相关的脑卒中、心血管疾病也就日益增多,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脑卒中 人口平均寿命 预防 心血管疾病 人口寿命
  • 简介:目的:了解ICU护理人员对人工气内吸痰护理知识、态度的情况,分析护理人员知识得分和态度得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8所“三甲”医院ICU中为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人工气内吸痰护理的148名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调查对象的人工气内吸痰护理知识平均得分为(51.55±18.21)分,73.7%的护理人员得分低于60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ICU工作时间〉5年的护士其知识水平高于在ICU工作时间〈1年的护士沪〈0.05)。②调查对象对人工气内吸痰护理的态度整体较好,年龄〉30岁、工作时间〉10年的护理人员态度更好些(P〈0.05)。③调查对象人工气内吸痰护理的知识得分态度得分无相关性(r=0.077,P=0.351)。结论:应注意引导护士积极的工作态度,为护士提供分层次、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途径,丰富护士的人工气内吸痰护理知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吸痰 护理人员 知识 态度
  • 简介:脑室外引流是治疗和缓解神经科一些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是,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尤其是继发感染临床处理很棘手。因此,外引流后预防、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感染,是减少病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我科自1997年9月~2009年9月共行各种涉及脑室系统的手术145例,行脑室外引流28例,5例出现脑室系统感染,报道如下。

  • 标签: 脑室外引流 术后感染 脑室系统感染 有效治疗 2009年 临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