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6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身高:172cm,体重:67kg。因“胸痛胸闷3月余”入院。CT检查提示:纵隔巨大肿瘤,超过12cm,且完全包绕上腔静脉及左右无名静脉,与周围组织呈胶冻状(见图1)。各项肿瘤学指标正常水平。

  • 标签: 纵隔肿瘤 人工血管 搭桥 上腔静脉置换 开胸手术切除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1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的经验,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openappendectomy,OA)治疗阑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3例阑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LA组和OA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以及切口脂肪液化感染、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LA组367例,中转开腹3例,OA组436例,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两组的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及平均住院时间,LA组明显低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A组(P〈0.05),但住院费用高于OA组(P〈0.05)。结论LA较OA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手术治疗
  • 简介:肝尾状叶切除是治疗尾状叶恶性肿瘤的首要手段.由于尾状叶位于肝脏深面,显露困难,周围重要血管结构较多,因此曾被认为是外科手术的禁区.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尾状叶手术也得到了长足进步.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肝脏的质地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中熟练处理和保护周围重要的血管结构是尾状叶手术主要的技术原则和难点.肿瘤外科无瘤技术原则在手术中也仍然不能忽视.

  • 标签: 叶切除术 尾状 状叶
  • 简介:腹腔镜肝部分切除(laparoscopicpartialhepatectomy),该式具有局部创伤小,全身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适用于良性疾病包括有症状或最大径超过10cm的海绵状血管瘤,有症状的局灶性结节增生、腺瘤,有症状或最大径超过10cm的肝囊肿,肝内胆管结石等,以及肝脏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及其他少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步骤包括:游离肝脏,解剖第一肝门,解剖第二肝门,标志切除线,离断肝实质,处理肝断面,移除标本。

  • 标签: 半肝切除术 肝脏恶性肿瘤 第二肝门 继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海绵状血管瘤
  • 简介:腹腔镜肝部分切除(laparoscopicpartialhepatectomy)具有局部创伤小、全身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适用于良性疾病包括有症状或最大径超过10cm的海绵状血管瘤,有症状的局灶性结节增生、腺瘤,有症状或最大径超过10cm的肝囊肿,肝内胆管结石等,以及肝脏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及其他少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脏恶性肿瘤 半肝切除术 继发性肝癌 肝内胆管结石 原发性肝癌 HEPATECTOMY
  • 简介:肾上腺手术由于解剖位置和其生理功能特殊,术前诊断及中处理较复杂,目前开展此项手术有一定手术死亡率.因此,如何提高手术安全性,是影响疗效的关键.作者就本院1997年7月至2000年11月期间收治的各类肾上腺肿瘤15例的诊治情况总结报告,并对术前诊断、预防中意外和相关血管损伤的体会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因"体检发现胰腺占位6天"于2009年4月1日入院。18年前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在外院行左肺全切。术前查体无特殊,腹部CT示:胰腺颈体2cm×1cm乏血供占位病变,术前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指标、肝肾功能、血常规、血糖等正常,糖耐量实验阳性。

  • 标签: 胰腺中段切除术 ROUX-Y吻合术
  • 简介:1研究背景层次解剖的概念是基于局部解剖及胚胎发育生物学衍生而来的.体腔内无论是实质或空腔脏器均由来自于不同胚层、不同细胞学类型的组织构成。由于胚胎发育过程的连续性.使的各个脏器的结构均是可以按层次划分的。根据体腔内胸膜或腹膜及其衍生的系膜、筋膜解剖.按层次解剖设计径路进行手术,不仅可以减少中出血量.

  • 标签: 层次解剖 膜切除术 胚胎发育过程 应用 食管 腔镜
  • 简介:肝门胆管癌是指发生于胆囊管开口水平至左右肝管二级分支开口之间的胆管癌,又称Klatskin肿瘤。肝门胆管癌切除是患者可能获得最好效果和最佳生存质量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及肝胆外科手术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其切除率及1、3、5年生存率都有明显的提高。肝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胆肠内引流、单纯胆管外引流和同种原位肝移植等。以下将重点介绍肝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

  • 标签: 根治性切除术 肝门胆管癌 同种原位肝移植术 胆管癌切除术 肝胆外科手术 姑息性切除术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经腹会阴联合切除(abdominoperinealresection,APR)与低位前切除(lowanteriorresection,LAR)两种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APR和LA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结直肠癌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9(Qualityoflifequestionnaire-ColorectalCancer29,QLQ-CR29)对APR组和LAR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最终有完整问卷的患者有164例(APR组50例,LAR组114例)。APR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LAR组,APR组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线距离显著短于LAR组(P〈0.001)。两组患者在性别、体质指数、ASA评分及术前临床分期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排尿情况,APR组在术后1个月明显优于LAR组,术后6、12个月两组无差异。大便情况,术后1个月APR组明显优于LAR组,术后6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但术后12个月LAR明显优于APR组。主观感受术后1、6个月LAR组明显优于APR组,但术后12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APR式优势在于术后短期内排尿、排便,而LAR的优势也在于术后短期内主观感觉方面。低位直肠癌患者行APR手术后长期生活质量不逊于LAR式。

  • 标签: 直肠癌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低位前切除术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切除后少见并发症的原因及诊治体会。方法对山东省成武县人民医院胸外科1995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食管切除后少见并发症1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9例,胸腔胃穿孔2例,远期膈疝2例,吻合口主动脉瘘1例。结论食管切除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行胃肠减压、药物调理、营养支持等治疗,效果是确切的。胸腔胃穿孔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技术有关,术后早期发生,应与吻合口瘘鉴别,宜及时二次开胸修补。术后并发膈疝较少见,与膈肌缝合不严密、术后胸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一经确诊,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吻合口主动脉瘘多继发于吻合口瘘的基础上发生,病情凶险,出血量大,短时间内可致患者死亡。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少见并发症 诊断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三切口食管切除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行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后共发生吻合口瘘3例,均治愈。结论彻底的颈部引流,充分的胃肠减压,足够的营养支持,适宜的抗感染治疗是治疗吻合口瘘的关键。

  • 标签: 食管癌 吻合口瘘
  • 简介:在1995年,Chung报道保留胰腺的十二指肠切除Pancreas-SparingDuodenectomy,PSD)手术后,许多外科医生对PSD手术进行了尝试和总结.PSD的适应症为:①没有侵犯胰腺的良性十二指肠疾病或癌前病变,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绒毛状腺瘤;②很少转移的低度恶性的十二指肠肿瘤,MALT淋巴瘤、平滑肌肉瘤;③晚期十二指肠癌的姑息性切除;④无法修补的严重的十二指肠损伤.以下内容为PSD手术视频录像的图解.

  • 标签: 保留胰 十二指肠切除术 头十二指肠
  • 简介:腹腔镜结肠癌的根治性手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其优势在于放大视野、多角度、高亮度和高清酒度;其劣势在于丧失了手的触觉.和传统开腹手术一样,腹腔镜手术要求包括:①接触技术;②整块切除;③足够的切除范围.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是以肠系膜上静脉(SMV)为主线,以融合筋膜间隙为主要手术操作平面.主要步骤及操作要点有:①张紧小肠系膜根,牵引回盲部张紧回结肠血管蒂,显露辨认回结肠血管汇入肠系膜上血管的夹角处,从此夹角处开始沿小肠系膜根右侧、向患者头侧解剖分离;紧贴SMV前方切开结肠系膜,解剖sMV主干,直至越过十二指肠水平段前方和胰腺钩突前方,到达胰颈下缘.

  • 标签: 右半结肠 根治性右半 结肠切除术
  • 简介:完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pure-TaTME)是一种真正符合微创发展理念的手术。从手术切口而言,微创发展追求的极致就是消除切口,即经自然腔道完成体腔内手术(naturalorificetransluminalendoscopicsurgery,NOTES)。完全经肛完成直肠全系膜切除不仅符合NOTES的概念,而且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经肛的中低位直肠癌TME手术中,远端切缘、环周切缘、标本完整性等指标较经腹手术有一定优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此种手术方式可能会成为经典的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ENDOSCOPIC 根治性手术方式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中低位直肠癌 ORIFICE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后子宫经阴道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娩出宫体、肌核剜除、碎解等缩小子宫体积的方法,对50例子宫增大如6~17孕周,重150~570g的子宫肌瘤,肌腺病病人,行经阴道子宫切除。对手术方式、时间、出血量等进行分析。结果47例成功经阴道切除,3例改开腹手术。中膀胱损伤1例,大出血1例,子宫粘连2例。手术时间为30~210min。除1例大出血外,手术出血量30-300mL。术后住院时间4—9d。术后随访2-48mo,均康复好,无远期并发症。结论对部分因良性病变子宫≥6孕周、150g的子宫,如活动好,估计无粘连,阴道宽松,者具备足够的阴道手术经验,通过先娩出宫体或适当缩小子宫体积均可经阴道安全切除

  • 标签: 子宫肿瘤 改良子宫切除术 阴道式 平滑肌瘤
  • 简介:目的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贲门癌的短期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贲门癌根治的患者46例,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式组(全胃切除组)26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式组(近端胃切除组)20例,比较两组中情况、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肠梗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端胃切除组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全胃切除组高(P〈0.05);全胃切除组患者在整体健康状况、情绪功能、呃逆等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近端胃切除组(均P〈0.05)。结论对比腹腔镜近端胃切除,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在治疗贲门癌中能够获得更好的近期生活质量。

  • 标签: 贲门癌 腹腔镜 胃切除术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ofgastro-esophagealjunction,AEG)全胃与近端胃切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2010年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40例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临床效果及分析影响AEG复发的因素。结果全胃切除组民切除例数、远端切缘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检出数均高于近端胃切除组(均P〈0.05)。全胃切除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液TBi1、胃液IBi1、胃液胆汁酸、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均短(低)于近端胃切除组(均P〈0.05)。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术后血清CEA水平、中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检出数目、R1切除例数是SiewertⅡ/Ⅲ型AEG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β=0.30~0.52),相对危险度1.91—3.12。结论全胃切除治疗SiewertⅡ/Ⅲ型AEG的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均优于近端胃切除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运用在食管癌根治术后治疗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12年1月至3月行食管癌根治,术后采用早期下床活动干预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处理的71例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7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肺部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仅1例发生吻合口瘘。术后住院时问11~21天,均痊愈出院。结论食管切除后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能加速患者的康复,加强护理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病床周转率,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川。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食管癌手术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