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得应用效果,观察其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本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1月至7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2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各组41例。结果 FTS组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输液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三个指标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快速康复 护理 外科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安全性。方法:研究时间 2018 年 10 月-2020 年 2 月, 收治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 12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观 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眼压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在肺小结节(SPN)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6月170例患者191个SPN于VATS术前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并统计该技术的成功率、定位时间、并发症、VATS转开胸手术率、住院时间及所需费用、SPN平均大小及其距脏层胸膜距离、病理学检查等。结果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为100%,平均定位时间为(11±4)min;平均VATS楔形切除时间和肺叶切除时间分别为(16±2)min和(95±30)min;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77±2.1)d,平均治疗费用为(44469.02±12916.63)元;定位后无症状气胸发生率为10.0%,无症状出血发生率为35.9%,无症状气胸合并出血发生率为5.9%,7例(4.1%)患者由VATS转开胸手术,2例(1.2%)发生脱落;SPN平均大小为(13.5±6.4)mm,距脏层胸膜平均距离为(11.1±9.7)mm;恶性SPN占75.9%;磨玻璃密度影(GGO)的恶性率比实性结节大。结论CT引导下hook-wire术前定位降低了开胸手术比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治疗经济负担,对不典型SPN具有巨大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 标签: 肺小结节 HOOK-WIRE 定位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实施体位护理干预对患者非切口疼痛与腹胀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本院在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期间共收治的78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数据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体位干预护理,观察患者非切口疼痛、腹胀的发生情况。结果:轻度腹胀12例,中度腹胀6例,重度腹胀2例,腹胀发生率为25.64%(20/78);背部疼痛26例,肋间痛42例,膈痛15例,颈肩痛32例,无主诉疼痛症状者29例,非切口疼痛发生率为62.82%(49/26)。结论:体位干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对减轻患者腹胀与非切口疼痛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 标签: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体位护理 非切口疼痛 腹胀
  • 简介:目的:评价食管内照射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口腔将捆绑式碘-125内照射支架沿超硬导丝推送至病变部位释放.术后每3月复查血常规、免疫指标、胸部CT和食管钡餐摄片检查.结果:10例患者支架均释放到位,患者进食困难症状完全缓解,复查食管钡餐支架通畅,病变段未发现瘘及出血现象.血常规及免疫指标未见明显变化.所有患者全身一般状况明显好转.结论:内照射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易杀灭肿瘤细胞,控制病变,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内照射 支架治疗 患者 钡餐 临床应用价值 中晚期食管癌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胃食管超声造影、胃镜、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价值。方法:对50例主诉胃灼痛、反酸、反食、胸背部疼痛等经临床拟诊GERD的患者同时进行胃食管超声造影、胃镜、X线钡餐造影检查,比较3种方法对GERD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结果:胃食管超声造影检出38例GERD(阳性率76%),未检出12例(阴性率24%);胃镜检出19例GERD(阳性率38%),未检出31例(阴性率62%);X线钡餐造影检出16例GERD(阳性率32%),未检出34例(阴性率68%)。3种方法之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食管超声造影与胃镜、胃食管超声造影与X线钡餐造影比较,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食管超声造影可直观、实时显示有无反流,较胃镜、X线钡餐造影诊断GERD更有价值,可作为GERD的筛查手段。

  • 标签: 对比研究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 简介:二尖瓣反流(mitralregurgitation,MR)是由于二尖瓣叶、瓣环、乳头肌、腱索等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所导致的二尖瓣前后叶吻合不良。目前认为,外科手术仍是二尖瓣反流的标准治疗方法。但由于部分患者高龄且合并其他疾病,导致外科手术风险较高,围期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因此,一种微创、高效、安全的导管装置MitraClip系统应运而生,成为这些患者的最佳选择。1主要技术原理MitraClip系统是新近研发的经皮二尖瓣膜修复系统。

  • 标签: 二尖瓣修复术 导管装置 三维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反流 二维 食管
  • 简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5%~5.9%。其常见原因为:①术后纤维增生瘢痕性狭窄;②术后吻合口肿瘤复发;③术后吻合口放疗纤维瘢痕性狭窄。以往的治疗手段如再次手术、激光切除、旁路再造及橡胶金属材料扩张器扩张等,但因多种原因效果不太理想。1983年Frimberger首次报道采用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获得成功,近几年相继开展的食管球囊扩张或金属自膨式食管支架置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已成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临床应用及有关文献报道,现将我院36例病人资料对比分析如下。

  • 标签: 食管癌术后 吻合口狭窄 介入治疗
  • 简介:钡餐造影可以准确地显示食管癌的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并可进行放射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现将我院自2004~2010年有完整资料的77例食管癌放疗前后的X线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放射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近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 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进行治疗。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并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显著高于对照组 的 70.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0%(4/5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8.0%(9/50) ,上述两组指标差异均具备 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化内科门诊 胃食管反流病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16例经内窥镜及病理证实为Barrett食管的钡餐检查表现,初步探讨Barrett食管及其并发症放射学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Barrett食管的内窥镜和气钡检查的记录及表现,着重探讨气钡检查的X线表现。结果:食管内窥镜和组织学检查全部病例均有炎症改变,其他可见胃食管反流、食管溃疡和食管腺癌。放射学钡餐检查结果:Barrett食管炎4例,Barrett食管溃疡7例,Barrett食管癌5例。结论:Barrett食管及其并发症至今无明确放射学征象,改进对“Z”线的检查技术和方法,有可能提高其发现率。钡餐发现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同时并发食管炎、食管溃疡及食管癌者均应考虑到本症的可能。

  • 标签: BARRETT食管 食管气钡造影术 内窥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7月期间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4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随机等分为对照组(n=24)和试验组(n=24)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中治疗显效、有效例数分别为14、9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5.83%(23/24),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显效、有效例数分别为10、8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5.00%(18/2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评价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进行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在围期采取整体护理手段,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癌18F-FDGPET/CT显像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max)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食管癌患者PET/CT显像数据,研究食管癌原发病灶SUVmax与病灶大小(横径和长度)的相关性、不同长度原发病灶之间SUVmax的差异及原发病灶SUVmax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相关性。结果:60例患者食管鳞癌病灶SUVmax与病灶的横径、长度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5,P=0.000;r=0.420,P=0.001)。不同长度病灶间SUVmax比较,<3.0cm与3.0~5.0cm病灶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0,P=0.007),<3.0cm与>5.0cm病灶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6,P=0.005),但3.0~5.0cm与>5.0cm病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4,P=0.251)。SUVmax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无相关性(F=1.256,P=0.293)。结论:食管癌SUVmax对评价肿瘤原发病灶的大小具有重要价值,但SUVmax无法预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 标签: 食管癌 PET/CT 18F-FDG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全方位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 2018 年 2 月一 2019 年 3 月在 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 120 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 例)和实验组(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 室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则给予全方位手术室护理方法。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患 者的不良情绪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9.48?.42)h 和住院时间(8.12?.34)d 均短于对照组(48.18 ± 12.38) 人和(13.16?.22)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全方位手术室护理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病例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影像特点,探讨PET/CT监测食管癌复发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2月—2014年12月食管鳞癌术后于本院行18F-FDGPET/CT检查的病例,对166例有复发和(或)转移的病例分析其复发或转移部位、频数及代谢程度。结果:166例患者中,局部复发45例,80%为吻合口原位复发,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病灶厚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149例转移病例中,单纯淋巴结转移占72.5%、单纯血行转移占4.7%、混合转移占22.8%。淋巴结转移以纵隔(66.8%)、锁骨上(39.2%)、腹膜后(21.1%)、腹腔(11.4%)为多,少数出现肺门、盆腔、颈部、腋窝、内乳区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以骨、肺、肝、胸膜为主,少数伴有肌肉、腹膜、脑、脾、心包、肾上腺转移。PET/CT可检出小于1.0cm的转移淋巴结(57例),淋巴结短径大于等于1.0cm组与小于1.0cm组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Vmax与淋巴结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鳞癌术后复发以吻合口局部为主,转移以淋巴结为主,少数为血行转移。PET/CT易检出复发转移病灶,在探测小于1.0cm淋巴结转移、非常见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血行转移方面独具优势。

  • 标签: 食管癌 术后监测 复发转移 18F-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需行脊柱骨折内固定的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康复情况、神经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运动、痛觉、触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加快行脊柱骨折内固定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脊柱骨折内固定术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患者使用压疮贴对压疮发生的影响,降低脑外科手术中压疮发生率。方法:收治脑外科手术患者 968例,均采用综合的压疮防护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全部使用无边型压疮贴,观察组选择性使用无边型压疮贴。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应用循证护理理念,观察组根据患者体重指数使用压疮贴的压疮发生率降低。结论:在采用综合的压疮防护措施的基础上,选择性使用无边型压疮贴,不同患者使用不同类型压疮贴能降低脑外科手术中压疮发生率。

  • 标签: 压疮贴 脑外科 术中压疮防护 循证应用
  • 简介:目的:通过猪肺激光消融实验探讨激光消融在活体肺组织消融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取健康广西巴马小香猪3只(1号、2号、3号),于24h和48h对其左、右肺叶共7个部位行激光消融,术后复查CT,观察不同时间及不同部位的并发症及进展情况。结果:于24h行消融术后出现3例气胸,1例血胸。于48h行消融术后2例气胸消失,1例气胸的肺组织出现消融灶周围挫伤,1例血胸未见好转。结论:CT引导下激光消融是安全的,常见并发症是气胸与血胸,改进方法可避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激光消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动物实验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早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及中出血量影响。方法:纳入本院确诊早期乳腺癌患 者共107 例,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研究时间为 2018 年 7 月~2020 年 6 月。根据手术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 54 例行改良根治、 观察组 53 例行保乳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本中失血量差异。结果:统计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失血量、术后住 院及引流量均明显较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早期乳腺癌 临床疗效 术中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