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RC)后早期并发术后90d内)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共185例因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RC)的临床资料,术后90天内对患者随访,并应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常见早期并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90天内185位患者中有74位(40.0%)出现了不同的早期并发,常见并发依次为肠梗阻、泌尿系感染、切口方面并发。在回归分析中发现年龄(≥65岁)、肥胖(BMI≥25kg/m2)、术中输血、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糖尿病是发生RC术后早期并发的危险因素。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早期并发发生率较高,其中肠梗阻、泌尿系感染、切口方面并发较常见,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充足的术前准备是降低膀胱癌根治术术后早期并发的关键。

  • 标签: 膀胱癌 早期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少见并发的原因及诊治体会。方法对山东省成武县人民医院胸外科1995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切除少见并发1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9例,胸腔胃穿孔2例,远期膈疝2例,吻合口主动脉瘘1例。结论食管癌切除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行胃肠减压、药物调理、营养支持等治疗,效果是确切的。胸腔胃穿孔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技术有关,术后早期发生,应与吻合口瘘鉴别,宜及时二次开胸修补。术后并发膈疝较少见,与膈肌缝合不严密、术后胸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一经确诊,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吻合口主动脉瘘多继发于吻合口瘘的基础上发生,病情凶险,出血量大,短时间内可致患者死亡。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少见并发症 诊断治疗
  • 简介:胰十二指肠切除(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主要用于胰头、胆管下端、壶腹周围以及十二指肠降段肿瘤的切除,涉及范围大、器官多,解剖复杂,切除后需要完全重建上消化道,加之患者往往年龄较大,又常伴有较长时间的梗阻性黄疸使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受损,以及因胰液/胆汁分泌和排出受阻而造成营养不良和机体抵抗力低下等,使得PD手术目前仍然是现代腹部外科学中最棘手最复杂的手术方式,每1例手术都可能面对严重或潜在致命性的并发

  • 标签: 胰瘘 壶腹周围 并发症预防 器官功能受损 十二指肠降段 上消化道
  • 简介: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肝切除并发的相关因素并筛选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肝切除的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无术后并发组与术后并发组。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肿瘤学特征以及术前、术中相关指标,分析腹腔镜下肝切除并发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38例患者分为并发组(38例)和非并发组(100例),术后并发发生率为27.5%(38/138)。术后并发与患者性别、年龄、ASA评分、AFP升高(〉400mg/ml)、恶性肿瘤、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大、输血显著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肝恶性肿瘤(OR=8.8,95%CI:2.1~36.6)、手术时间(OR=1.010,95%CI:1.005-1.012)及术中出血大于1000ml(OR=3.1,95%CI:2.0-7.5)是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并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肝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大于1000ml是腹腔镜下肝切除并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肝切除应该在大的医疗中心并由富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施行,以降低术后并发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肝切除 外科手术 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自1991年Reich[1]成功施行首例腹腔镜肝切除以来,因其符合现代外科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理念,一度受到关注和期待。然而,在最初的十余年时间里,该技术并未获得广泛的认可和应用,适用范围局限在肝脏左外叶及容易显露的肝脏边缘区域的病灶。

  • 标签: 肝切除术 腹腔镜肝切除 血流阻断 微创理念 腔镜 肝实质
  • 简介:目的比较乳腺癌乳房切除两种不同即刻再造方法的并发和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选取女性乳腺癌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组(腹直肌组)和带蒂横行背阔肌肌皮瓣组(背阔肌组),每组各64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发生情况、骨转移、全身多处转移、局部复发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直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发生率和局部复发率均低于背阔肌组(P〈0.05);两组患者的骨转移率、全身多处软组织转移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乳房切除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即刻乳房重建术较背阔肌临床效果好.

  • 标签: 乳房切除 并发症 腹直肌肌皮瓣 背阔肌肌皮瓣
  • 简介:手术在胃癌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根治性手术是能够达到治愈目的的重要方法.胃癌根治性切除的手术原则为整块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胃壁在内的胃的部分或全部,按临床分期标准清扫胃周围淋巴结,重建消化道.

  • 标签: 少见并发症 并发症防治 根治术少见
  • 简介:目的探讨75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术前合并疾病、临床病理情况以及术后并发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施行胃癌根治手术的337例患者,其中年龄≥75岁的患者40例,占11.87%,其余小于75岁的患者29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合并等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并发情况.结果老年组患者术前合并心脏、肺部疾病及低蛋白血的比例分别为37.5%、12.5%、30.0%,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的15.5%、5.8%、12.8%(P<0.05).老年组患者分化型胃癌、ASAⅢ级、UICC分期Ⅲ+Ⅳ期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术后并发肺部感染37例、心率失常6例.老年组术后肺部感染、心率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2.5%(9/40)、7.5%(3/40),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的9.4%(28/297)、1.0%(3/2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合并心肺疾病患者术后心肺并发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未合并心肺疾病患者(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肿瘤分化较好、临床分期较早,但合并基础疾病较多,易导致术后并发心肺并发,应在围手术期积极处理,减少并发,尽量根治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胃癌 根治手术 老年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1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的经验,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openappendectomy,OA)治疗阑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3例阑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LA组和OA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以及切口脂肪液化感染、腹腔脓肿等并发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LA组367例,中转开腹3例,OA组436例,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两组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及平均住院时间,LA组明显低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组的并发发生率低于OA组(P〈0.05),但住院费用高于OA组(P〈0.05)。结论LA较OA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并发发生率低等优点,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前颅底肿瘤术后并发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对38例前颅底肿瘤经额颅内入路手术或颅面联合入路手术,并对颅底缺损进行修复。结果肿瘤全切除35例,近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2例(5.26%),经加压包扎后控制,颅内出血2例(5.26%),经开颅再次手术处理后治愈。脑水肿1例,1例术后失语、1例颅腔积气。均无手术死亡、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发生。结论术前对患者全身状况的正确评估,安全、有效地分隔颅腔和鼻腔的前颅底手术重建,术中彻底止血、术后严密观察和细致护理,是预防和处理前颅底肿瘤术后并发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肿瘤 前颅底 手术 并发症
  • 简介:背景与目的:目前临床上仍强调全切除儿童颅咽管瘤,但其术后并发多且较严重。本文探讨儿童颅咽管瘤全切术后并发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14岁及14岁以下颅咽管瘤全切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儿童颅咽管瘤全切术后并发有:电解质紊乱18例(100%),其中先高钠后为低钠血症或者先低钠后高钠者14例(77.78%)、单纯低钠血症3例(16.67%)、单纯高钠血症1例(5.55%);垂体功能低下18例(100%);术后出现尿崩症18例(100%),术后半年内尿量均恢复正常;高热13例(72.22%);癫痫发作10例(55.56%);额部硬膜下积液7例(38.89%);意识障碍5例(27.78%),经处理后出院前神志均转清醒;生命体征异常3例(均为4岁以下的婴幼儿),对症处理后均在48h内恢复平稳。结论:儿童颅咽管瘤全切术后可出现严重的并发,主要表现为电解质紊乱、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症、高热、癫痫等。经过严密观察和积极处理,均可获得满意控制。

  • 标签: 儿童颅咽管瘤 手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并发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004年-2006年手术治疗186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发生并发的原因,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186例乳腺癌术后并发发生率为24.7%,其中皮瓣坏死14例(7.5%),皮下积液11例(5.9%),患侧上肢轻度肿胀21例(11.3%),经治疗均获痊愈。结论:手术前合理的设计切口,术中仔细操作,适当加压包扎,保持引流负压通畅,术后合理上肢康复训练,对于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淋巴水肿的防治十分重要,可使乳癌术后并发的发生降低,使患者及时进行后续治疗。

  • 标签: 乳腺癌手术 并发症 预防 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医用蛋白胶在乳腺癌术后减少并发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作用。方法将12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同时在手术创面喷医用蛋白胶5ml,对照组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两组术后3d皮下引流量、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情况,以确定医用蛋白胶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并发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3天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应用医用蛋白胶,可有效地减少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促进创面愈合。

  • 标签: 医用蛋白胶 乳腺癌术后 并发症
  • 简介:在骨折治疗过程中,并发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预防并发以及在并发出现后如何进行合理的处理,是骨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骨折的并发种类繁多,与患者的因素、骨折的部位等密切相关,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分类方法。有些并发与患者的年龄和身体健康情况密切相关,例如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容易出现认知能力甚至意识的障碍、心血管或肺部问题、泌尿系感染、电解质紊乱、褥疮等并发。有些并发和骨折的治疗方式及个体差异有关,如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有些并发则与手术密切相关,例如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创伤后关节炎和关节僵硬则是关节内骨折的常见并发

  • 标签: 骨折 创伤和损伤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食管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乌司他丁组在术前3天至术后3天,每天给予乌司他丁20万U,观察术后并发的发生率、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乌司他丁组术后并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肺部并发最有意义(P〈0.05),且ICU留置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应用乌斯他丁,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而且缩短ICU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乌司他丁 食管癌 术后并发症 预防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手术方式术后主要并发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26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资料。结果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77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1例(占1.3%),低钙血1例(占1.3%);患侧腺叶及峡部+对侧大部切除137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4例(占2.9%),低钙血9例(占6.6%);甲状腺全切术50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2例(占4.0%),低钙血11例(占22.0%)。结论甲状腺全切术、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与患侧腺叶及峡部+对侧大部切除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率无统计学差异;甲状腺全切术术后低钙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与患侧腺叶及峡部+对侧大部切除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喉返神经损伤 低钙血症 术后并发症
  • 简介:一、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因'呕血4小时'于2012年11月2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约6次,每次量约100ml,色暗红,发病前患者自觉无明显不适,大便未见异常。该患者于1年前因胃溃疡行全胃切除,20年前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查体:T38.3℃,P93次/分,R20次/分,BP130/88mmHg,痛苦病容,推入病房,腹部隆

  • 标签: 术后肠套叠 全胃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 肠管缺血 Braun 血运障碍
  • 简介:背景与目的:儿童第四脑室肿瘤术后易出现的枕部皮下积液或假性脑膜膨出、切口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本文探讨儿童第四脑室肿瘤手术计划的制订,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006年5月以来26例第四脑室肿瘤患儿在切除肿瘤前均行右侧脑室-前额Ommaya囊安置;术中及术后通过Ommaya囊持续外引流;经膜髓帆入路手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结果:所有患儿在切除肿瘤前均行右侧脑室-前额Ommaya囊安置;术中及术后通过Ommaya囊持续外引流;肿瘤全切23例,次全切除3例,无一例出现缄默,本手术组无死亡病例。6例颅内感染者得到有效控制,无一例出现脑积水而需要行分流术,未出现一例枕部假性脑膜膨出及切口脑脊液漏等并发。结论:多数儿童第四脑室肿瘤患者可经膜髓帆入路在不需要切开小脑蚓部的情况下予以肿瘤切除,仅少数患者为了充分显示肿瘤上极而切开小脑下蚓部。术前安置Ommaya囊术后持续外引流,可以有效地预防并发的发生。

  • 标签: 第四脑室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OMMAYA囊 侧脑室外引流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术后早期并发及其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发生的原因,探讨其处理.结果术中并发14例,包括术中出血5例,皮下气肿3例,高碳酸血2例,横结肠系膜损伤4例;中转开腹2例,中转率为3.17%,1例为术中血管损伤引起出血,1例为严重高碳酸血;余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处理.术后早期并发11例,包括术后腹腔内出血2例,戳孔感染2例,戳孔血肿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出血1例,淋巴漏1例.结论了解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并发的原因和种类是减少术中和术后早期并发的关键.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并发症
  • 简介: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s,PIcc)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容易发生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甚至败血等严重并发,本文就PICC的并发及其护理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 化疗 PICC置管 并发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