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接受贝伐单抗结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患者生存情况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接受贝伐单抗结合化疗治疗的60例晚期结肠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探讨治疗时间、心血管副反应、K-ras基因型、单器官转移部位及贝伐单抗维持治疗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接受治疗超过半年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长于治疗时间半年以内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P=0.043)。出现心血管副反应的患者中位PFS及OS长于未出现心血管副反应的患者(P=0.014;P=0.032)。K-ras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的PFS及OS有统计学差异(P=0.024;P=0.039)。单器官转移至肝脏的患者与单器官转移到卵巢的患者,其PFS及OS无统计学差异(P=0.853;P=0.835)。行贝伐单抗维持治疗的患者,其OS长于未行维持治疗的患者(P=0.013)。结论:在贝伐单抗和化疗联合治疗的晚期结肠患者中,治疗时间和出现心血管副反应可能是患者的预后因素。行贝伐单抗维持治疗可使患者生存受益。

  • 标签: 结肠癌 贝伐单抗 化疗 生存分析 预后
  • 简介:黑龙江省名中医刘松江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结肠,常从病机出发,认为发病根本原因是正气亏虚、阴阳失调,主要病理因素是痰、湿、瘀、毒、虚,强调“肝”及地域饮食因素的影响。治疗从证候要素角度出发,以恢复阴阳平衡为治疗目标,运用复法大方,兼顾全局,使中医药治疗贯穿从“防”到“治”的各个阶段,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结肠的特点和优势,笔者随师侍诊,对刘师诊治该病的要点在本文中进行了总结。

  • 标签: 结肠癌 中医药 经验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71岁,因"腹泻伴高热,尿中混有粪渣样物半月余"来我院住院治疗。B超检查示:肝胆脾胰腺及双肾未见占位性病变,右下腹部至膀胱底部可见大小为6.3cm×5.7cm的中等强度光团回声,内可见片状低回声(图1)。

  • 标签: 乙状结肠癌 结肠膀胱瘘 超声表现
  • 简介:125Ⅰ粒子植入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治疗肿瘤的新技术、新手段,通过125Ⅰ粒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的杀伤,而正常组织不受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最终达到治疗目的,具有靶向治疗作用和损伤轻、全身反应少等优点。目前已被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取得较佳的临床效果。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其原发病灶行姑息性植入治疗,可达到减轻肿瘤负荷,消除局部症状,从而提高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的作用。

  • 标签: 粒子植入 结肠癌 淋巴结转移 姑息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结肠Cape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中筛选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的52例晚期结肠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CapeOX),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mFOLFOX)。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各完成3个疗程的化疗后,试验组客观有效率达57.69%,优于对照组的23.0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eOX方案新辅助化疗用于晚期结肠的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 标签: 结肠肿瘤 新辅助化疗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氟尿嘧啶
  • 简介:目的探讨结肠自发性穿孔的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例结肠自发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仅3例术前诊断明确,7例手术探查明确诊断。术中行肿瘤切除I期肠吻合1例,肿瘤切除近端肠造瘘Ⅱ期吻合8例,单纯结肠造瘘1例。术后3例切口感染裂开,4例肺部感染。经治疗,6例顺利出院,4例死亡。结论结肠自发性穿孔病情危急,及时诊断、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和恰当的术式选择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肠癌 自发性穿孔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基因在人结肠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结肠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人结肠组织中Her3基因的表达,利用siRNA技术下调结肠细胞系中Her3的表达,利用体外细胞模型分析相关机制。结果Her3基因及蛋白在人结肠组织中的水平较正常组织显著增高;Her3的表达与AKT信号的激活呈正相关。体外研究表明,随着Her3基因的表达下调,结肠细胞株SW480及Lovo的增殖显著下降,凋亡显著增加;且Her3表达下调后,AKT及MAPK的激活显著下降。结论Her3基因在人结肠中高表达,且与结肠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其机制可能是Her3增强了表皮生长因子的信号传导。

  • 标签: Her3 结肠癌 增殖 凋亡
  • 简介:目的探究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吉奥对晚期结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晚期结肠患者112例,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卡培他滨组和替吉奥组,每组各56例;给予卡培他滨组患者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进行化疗,给予替吉奥组患者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进行化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miRNA(miR-21)水平及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HFS)、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PLT及miR-2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PLT及miR-21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组间比较卡培他滨组患者的PLT高于替吉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卡培他滨组患者HFS及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替吉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吉奥均可对晚期结肠患者起到明显治疗效果,两者均可作为结肠的临床治疗方案.

  • 标签: 结肠癌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替吉奥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估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mesocolicexcision,CME)在右半结肠根治术中实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CME手术(35例)和传统手术(3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平均手术时间亦无明显差异.CME手术组术中平均出血量(138.3±82.5)ml,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的(181.9±53.7)ml(P<0.05).CME手术对术后病理分期如T分期、N分期以及TNM分期无影响,CME手术组平均活检淋巴结数目为(17.7±5.8)枚,而传统手术组为(13.6±2.5)枚,CME手术可提高术后活检淋巴结的数目(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以及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CME手术治疗右半结肠患者安全、可行、有效,可保证切除系膜的完整性和清扫更多的淋巴结,并不增加手术的风险.

  • 标签: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右半结肠癌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mesocolicexcision,CME)疗效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126例右半结肠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66例,开腹手术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根治性及近期疗效。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开腹组(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右半结肠CME术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似的肿瘤根治程度,其近期疗效优于开腹CME手术。

  • 标签: 结肠癌 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 简介:随着精准医学发展,多学科团队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team,MDT)诊治模式对传统诊疗方式提出了挑战,并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详细阐述1例结肠肺转移患者的MDT诊治过程。此例患者先行手术切除肿瘤解除梗阻,术后再予以辅助化疗。化疗过程中曾多次出现病情进展,经反复多次MDT讨论,使用包括XELOX、FOLFOX、FOLFIRI及联合靶向药物等化疗方案,最终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结肠癌 肺转移 靶向治疗 手术 化疗 多学科团队协作组
  • 简介: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典型症状包括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血便等。然而,结直肠癌侵犯到临近组织器官形成脓肿并作为首要症状临床较少见([1-4])。这些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难准确诊断,故常常延误诊治。本文报道2例结肠合并罕见脓肿的病例来总结探讨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治经验。1临床资料1.1病例1患者为74岁女性,因"右下腹反复疼痛2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

  • 标签: 结肠癌 结直肠癌 临床诊治经验 器官形成 大便习惯 影像学
  • 简介:目的探讨右半结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5例右半结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将同期60例右半结肠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和预后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中发热、不全肠梗阻、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均P〈0.05);研究组与对照相比白细胞水平更高、肿瘤直径更大(均P〈0.05)。研究组术后吻合口瘘和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均P〈0.05)。研究组中位生存时间57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58个月,两组5年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48.4%VS.45.4%.P=0.573)。结论右半结肠合并急性阑尾炎容易误诊漏诊,术前应全面分析,重视围术期处理.术中应争取完整切除肿瘤并且清除感染灶。

  • 标签: 结肠癌 急性阑尾炎 手术 预后
  • 简介:目的:提高对急、慢性阑尾炎及阑尾脓肿(以下简称:阑尾炎性疾病)并存结肠的认识。方法:回顾近15a来在阑尾炎性疾病手术前中后发现的32例结肠患者的诊断经过,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32例结肠患者中术前检查发现癌肿14例(43.75%),术中发现12例(37.50%),术中不能判断4例(12.50%),漏诊2例(6.25%),拒绝检查2例(6.25%)。病理分期:DukesB期13例、DukesC期16例、DukesD期3例:其中根治性切除26例(81.25%)、姑息性切除4例(12.5%)、肿瘤旷置2例(6.25%)。结论:提高对40a以上阑尾炎性疾病患者可能合并结肠的认识,加强术前术后肠道检查及术中的探查,可较早发现结肠,增加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有助于提高大肠癌的5a生存率。

  • 标签: 结肠癌 诊断 阑尾炎 阑尾脓肿 合并症
  • 简介:目的:探讨miR-520a在结肠腺瘤性息肉、结肠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miR-520a在结肠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30例结肠腺瘤组织和55例结肠及其癌旁组织中miR-520a的表达,分析结肠中miR-520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miR-520a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结肠腺瘤,而结肠腺瘤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在结肠中,miR-520a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TNM分期、远处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miR-520a在结肠中低表达,提示其可能发挥抑癌基因的功能。

  • 标签: miR-520a 结肠癌 表达 意义
  • 简介:目的:运用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阻断结肠细胞系LOVO中livin基因的表达,并研究livin基因沉默后对LOVO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产生的影响。方法:用真核转录载体pSilencerTM4.1-CMVneo构建针对livin基因的重组RNAi真核转录载体pSilencer4.1-L1和pSilencer4.1-L2,脂质体法转染结肠细胞系LOVO,通过RT-PCR、免疫印迹实验检测livin的表达变化,并用克隆形成实验、MTT法检测转染后LOVO细胞在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等方面的变化。结果:重组载体pSilencer4.1-L1有效地阻断了LOVO细胞中livin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P〈0.01)。pSilencer4.1-L1转染LOVO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其细胞数在72h时与对照组相比减少约30%;克隆形成率仅为15%,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约70%。结论:成功构建了可有效沉默livin基因的RNAi干涉载体,初步证明livin基因在结肠细胞的分化增殖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阐明livin基因与结肠的关系以及以livin基因为靶点的结肠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RNA干扰 LIVIN 结肠癌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72例结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术期处理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的39例患者纳入加速康复外科组(ERAS组),采用常规处理方案的33例纳入常规组。观察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平均静脉输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与常规组相比,ERAS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f28.52±5.53)hvs.(46.15±7.91)h,P=0.003]、首次排便时间[(50.63±10.34)hvs.(78.01±3.64)h,P=0.004]、平均静脉输液时间[(4.33±1.41)dvs.(6.73±1.81)d,P=0.017]、术后住院天数[(4.95±1.32)dvs.(9.56±2.32)d,P=0.006]均缩短;住院费用减少[(24276.5±2335.3)元vs.(29263.6v2552.4)元,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5.12%vs.30.31%,P=0.001);术后hs—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在结肠根治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加速患者恢复.

  • 标签: 结肠癌 围术期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结肠根治术大网膜清扫方式对术后生存及肿瘤复发影响.方法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实施左或右半结肠根治术的病人123例,术前随机分入半网膜切除组(A组62例)和全网膜切除组(B组61例).统计学比较三年生存率和总复发率.结果116例完成三年随访.A、B组三年生存率和总肿瘤复发率分别为74%,72%和32%,31%,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手术时间、脾包膜撕裂例数及住院费用分别为117.87vs.147.29分钟;0vs.3例:7810vs.8754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网膜切除术未延长结肠患者三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增加了住院费用及脾包膜撕裂副损伤危险.

  • 标签: 结肠癌根治术 大网膜切陈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