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犬类超强的嗅觉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地震废墟中搜寻幸存者,协助查找毒品爆炸物。它们的这一特性是否能够帮助人类查找癌症的踪迹呢?

  • 标签: 早期癌症 气味 幸存者 爆炸物
  • 简介:刘端祺教授现任《癌症康复》杂志副主编,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康复部主任,北京癌症康复与姑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近十余年主要从事肿瘤的综合治疗,尤其是肿瘤的姑息治疗。

  • 标签: 大肠癌 早期 预防 息肉 癌症康复 中国抗癌协会
  • 简介:6年来在384例癌贲门癌手术中共发生早期吻合口瘘21例,占5.5%,治愈18例,死亡3例,占14%,对所发生吻合口瘘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提出术中安置三条橡皮管引流的必要性,并注意拨管时间,以防止发生瘿时图引流不畅而造成腹腔感染,其至治疗失败。本组病例无一例出现广泛性腹膜炎和腹腔积脓。并提出了早期吻合口瘘的治疗原则。由于重视监测和治疗方法得当。18例早期吻合口瘘获得自愈,治愈率高达84%。

  • 标签: 胃癌 贲门癌 早期瘘 三管引流 术后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高危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查健康教育,更好地预防乳腺癌。方法对10254名妇女进行了乳腺癌普查:填写调查表、乳腺临床检查、钼靶X线检查、超声检查、普查知识健康教育。结果年龄、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史、生育哺乳史、饮食习惯等和乳腺癌发生有关。通过健康教育,第二次普查体检妇女中查出1例早期乳腺癌。结论开展乳腺病知识的健康教育、40岁以上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定期进行乳腺癌普查有利于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标签: 乳腺癌 普查 高危因素 乳房保健 健康教育
  • 简介:大家都知道,欧美人乳腺癌的发病率大大高于东方人,但我国每年患乳腺癌者多达15万人,且发病率有继续升高和年轻化的趋势。现不论城乡,癌症已列为死亡原因的首位。众所周知,乳腺癌与遗传有关,即与基因有关,但原来掌握的只有BRCA1和BRCA2基因。据美国癌症研究所报告,全美国每年有19万多人查基因,携带此基因者不过5%-10%。

  • 标签: 人乳腺癌 新基因 科学家 BRCA2基因 癌症研究所 BRCA1
  • 简介:近年来,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arlyenteralnutrition,EEN)日益受到医务人员重视,术后科学规范地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被认为是一种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本文就食管癌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优势、时机、方法护理要点作一综述。

  • 标签: 食管肿瘤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本报讯(记者吴春燕、通讯员陈芳)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兼肿瘤中心主任罗荣城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肖华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基因缺陷能够同时诱发肝癌和糖尿病。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NCOA5基因缺陷导致了男性肝癌和糖尿病的同时发生。NCOA5是一种在男性和女性均有表达的抑癌基因,男性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而NCOA5表达缺陷既可以导致雄性小鼠糖耐量减退(一种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的前期病态),

  • 标签: 2型糖尿病 基因缺陷 诱发肝癌 中西医结合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 男性肝癌
  • 简介:近10a来,世界范围内胃癌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在许多国家,胃癌仍是常见的引起死亡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指肿瘤局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不论其范围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术后5a生存率可达85%以上,明显高于进展期胃癌,粘膜内癌5a生存率可达95%,因此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胃

  • 标签: 胃癌 诊断 肿瘤 免疫组化 癌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后早期并发症(术后90d内)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共185例因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的临床资料,术后90天内对患者随访,并应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常见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90天内185位患者中有74位(40.0%)出现了不同的早期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依次为肠梗阻、泌尿系感染、切口方面并发症。在回归分析中发现年龄(≥65岁)、肥胖(BMI≥25kg/m2)、术中输血、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糖尿病是发生RC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肠梗阻、泌尿系感染、切口方面并发症较常见,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充足的术前准备是降低膀胱癌根治术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膀胱癌 早期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Dixon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手术时机的选择防治体会.方法自2008年5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行直肠癌Dixon术的患者458例,其中18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出现机械性肠梗阻,经过积极保守治疗并影像学检查,其中13例接受了手术治疗.结果18例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患者,CT检查发现扩张肠管坠入盆腔12例(66.7%).13例患者再手术,手术探查明确梗阻原因,盆底腹膜裂孔疝3例,小肠坠入盆底并粘连成角9例,小肠间单业粘连1例.手术方式包括内疝复位、重新关闭腹膜裂隙3例;盆底粘连松解9例,其中1例行坏死肠管切除,1例行小肠短路手术;小肠单班粘连松解1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内与切口感染各1例,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直肠癌Dixon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小肠坠入盆底并粘连成角、盆底腹膜裂孔疝、腹腔单纯肠粘连,再手术时机选择极为重要,预防主要以关闭盆底腹膜以及避免肠管坠入盆底为主.

  • 标签: 直肠癌 DIXON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研究术后早期予以灌肠对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行胃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定义术后3日内肛门自主排气为早期肠功能恢复组,余为非早期肠功能恢复组。采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逐步法)研究影响胃癌术后早期肠功能恢复的因素。按灌肠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早期灌肠组、非早期灌肠组未灌肠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10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糖尿病、是否行腹腔镜手术、吻合方式、是否早期启动肠内营养和是否灌肠为早期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影响因素,结果证实是否行腹腔镜手术、吻合方式、是否早期启动肠内营养和是否灌肠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因素。比较三组不同灌肠情况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资料,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灌肠组、非早期灌肠组未灌肠组患者术后自主排气时间分别为(3.61±0.83)d、(4.09±1.12)d、(4.58±0.91)d,P〈0.05,术后自主排便时间分别为(4.11±1.85)d、(4.96±1.52)d、(5.74±1.50)d,P〈0.05。而对三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总体并发症比较时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影响胃癌术后肠功能恢复因素为是否行腹腔镜手术、吻合方式、早期启动肠内营养和灌肠。灌肠有助于胃癌患者术后排气排便,但是否早期灌肠对肠道功恢复未见明显差异。

  • 标签: 胃癌术后 肠功能恢复 影响因素 灌肠
  • 简介: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联合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在肝癌诊断病情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检测健康体检、肝良性疾病、肝脏癌患者的血清标本各60例。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RP血清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CEA血清水平。结果肝癌组CRP、AFP、CEA血清水平明显高于肝良性疾病组和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P、AFP、CEA在肝癌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肝脏良性疾病正常体检组(均P〈0.05);血清CRP水平随着肝癌临床病理分期加深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AFPCEA水平与各临床病理分期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在对疑似肝癌或肝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时,可以考虑将CRP设为检查项目之一,同时与肝癌生化标志物AFP、CEA联合检测,优势互补,以期发现早期肝癌病例。并且,CRP与肝癌不同的临床病理分期有一定的关联,可能较早的对病情的恶性程度做出判断。

  • 标签: 肝癌 诊断 C-反应蛋白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血清学检查
  • 简介:胃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第二位癌症死亡原因[1],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诊治技术不断发展,早期胃癌的诊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并先后出现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等一系列针对早期胃癌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内镜下切除早期胃癌长期预后良好,而且可明显提高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早期胃癌新的治疗方向.本文就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进展作一介绍.

  • 标签: 内镜治疗 早期胃癌内镜 治疗进展
  • 简介:为加强中国与国际之间在肿瘤预防与治疗方面的交流,促进我国肿瘤研究领域更快的发展,中国医师协会、欧洲肿瘤预防协会(ECPO)和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将于2006年4月21-24日在北京联合举办'2006北京国际肿瘤预防与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大会'。

  • 标签: 北京国际 国际肿瘤 大会通知
  • 作者: 郭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肿瘤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5期
  • 机构: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重庆梁平 405200
  • 简介:宫颈癌是最容易通过常规筛查与随访预防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现后可治愈性较高,还能早期发现接受治疗。9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伴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均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营养不良、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妇女免疫功能低下、不良的精神因素等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宫颈癌疾病发展到中期以及晚期后,治愈难度成倍增加,并且治愈的概率相对于早期来说,更低,因此,早期有效诊断宫颈癌患者,意义重大。

  • 标签: 宫颈癌;预防;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胃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实施D2根治术且资料完整的109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早期胃癌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2%,96.3%和9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患者预后与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其中组织学类型(RR=19.171,95%CI:5.767~63.736,P=0.000)和淋巴结转移(RR=13.988,95%CI:2.618~74.753,P=0.002)是早期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早期印戒细胞胃癌伴(或)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差,应行D2手术,并应接受综合治疗严格随访。

  • 标签: 早期胃癌 预后 影响因素 淋巴转移 组织学类型
  • 简介:目的研究胸腺肽联合胸腔镜根治术对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疗效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老年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采用胸腺肽联合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免疫细胞水平以及生存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两组患者免疫细胞CD4^+、CD8^+、CD4^+/CD8^+、CD3^+、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免疫细胞CD4^+、CD8^+、CD4^+/CD8^+、CD3^+、NK水平均较本组手术前下降,且对照组患者CD4^+、CD8^+、CD4^+/CD8^+、CD3+、NK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出血量少,免疫细胞水平波动较小,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腺肽 胸腔镜手术 老年早期肺癌 根治术 免疫功能 生存期
  • 简介:目前惟一被证实能够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检查方法是乳腺X线摄影。较为著名的乳腺癌X线摄影的临床研究结果来自美国、瑞典和荷兰进行的一项数万人参加的临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进行乳腺X线摄影可以使乳腺癌的死亡率降低。在瑞典进行的双郡实验中,

  • 标签: 乳腺癌早期诊断 乳腺X线摄影 临床实验 临床研究 死亡率 瑞典
  • 简介:胃癌曾是继肺癌之后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普遍下降趋势.目前已排在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之后,成为第四位常见肿瘤,其中42%的病例发生在中国[1].据WHO统计,至2005年,胃癌仍是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首位肿瘤.如何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已成为临床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 标签: 外科手术进展 早期胃癌诊断 诊断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