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5月~2017年5月1051例G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6例,观察组525例,对照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血糖干预。结果:观察组血糖变化、新生儿状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剖宫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血糖干预治疗GDM病的效果比较显著。

  • 标签: 早期血糖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GDM) 围生儿结局
  • 简介: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配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抵挡汤早期干预组,抵挡汤中期干预组,抵挡汤晚期干预组,二甲双胍组,辛伐他汀组。Western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PEDFIL-1β蛋白含量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PEDFIL-1βmRNA的表达。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抵挡汤早期干预二甲双胍组大鼠视网膜组织PEDF蛋白表达含量明显上调(P〈0.05),而IL-1β蛋白表达含量不同程度下调(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抵挡汤早期、中期干预二甲双胍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PEDF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IL-1βmRNA的表达均不同程度下调(P〈0.05)。其中,以抵挡汤早期组效果最显著。结论:抵挡汤早期干预可通过调节PEDF和IL-1β等的平衡状态,影响内皮祖细胞动员,而延缓DR的发展。

  • 标签: 抵挡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炎症反应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内皮祖细胞
  • 简介:2009年7月9日,“卫生部糖尿病早期干预行动计划”专家启动会暨讲师团培训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标志着我国糖尿病的综合防治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 标签: 早期干预 糖尿病 卫生部 综合防治工作 讲师团
  • 简介:早期(DN)并(MS)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给中药复方(即黄芪,黄连,葛根,桑寄生,杜仲,山楂,决明子,白术,半夏,茯苓,甘草组方)水煎至150ml,每日两次口服,对照组给替米沙坦(帮坦)80mg日三次口服,用药六周。结果:两组在降低血压尿MA上均有显著疗效(P〈0.05、P〈0.01),治疗组在降低TG、LDL-C升高HDL-C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

  • 标签: 复方中药品糖尿病肾病(DN) 微量白蛋白尿(MA) 代谢综合征(MS)
  • 简介:将2015年全院发生的81例严重低血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论通过对严重低血糖的案例分析,提高临床对低血糖的预警意识,有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 标签: 严重低血糖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从根源入手糖尿病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血糖、血脂紊乱造成的微血管病变。高血糖、血脂紊乱导致肾脏微血管弹性变差、极易破裂出血;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等,造成肾脏病变、功能下降甚至衰竭。

  • 标签: 肾脏病变 高血糖 保护 血脂紊乱 糖尿病肾病 微血管病变
  • 简介:采取随即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菏泽城区居民;对2002年发现IGT人群436例实施3年的护理干预,分组分别给予饮食、运动饮食加运动干预。结果运动、饮食加运动干预组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5.8%、5.9%,与对照组(1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饮食组糖尿病发生率为11.3%,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型率。

  • 标签: 糖耐量受损 护理干预 生活方式 2型糖尿病
  • 简介: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在常规性控制血糖等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和厄贝沙坦,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持续12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SCr)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DBP、SBP、FBG、UAER、β2-MG明显下降,TG、TC、SCr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UAER、β2-MG、TG、T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1例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更好的降低患者的尿白蛋白,血脂,保护肾功能,且临床安全性高。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辛伐他汀 厄贝沙坦
  • 简介:六十多岁的张先生患2型糖尿病已经十多年,近三年为控制血糖,每天需要注射胰岛素两次。半个月前,因参加单位组织的外地旅游,张先生考虑旅游时注射胰岛素不方便,就自作主张把胰岛素停了。旅游后期张先生开始觉得食欲减退,随后口干、多尿的症状也变得明显。回来后他因为头痛、恶心、呕吐,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立即收入院进行治疗。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危险信号 注射胰岛素 早期 厌食 2型糖尿病
  • 简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16例自愿病人进行调查并评定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的几率明显高于非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合并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亦明显困难于非合并抑郁症者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影响血糖的平稳控制,应进行合理的干预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抑郁 分析 干预
  • 简介:以76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低血糖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饮食、用药不合理等因素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结论加强教育,提高对低血糖的认识。

  • 标签: 老年病 糖尿病 低血糖 护理
  • 简介: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36例老年糖尿病伴发低血糖的诱发因素对其采取的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实施干预后患者在合理饮食、合理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监测等方面的依从性显著改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伴发低血糖患者采取适当干预措施,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减少并预防低血糖发生。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低血糖 干预 遵医行为
  •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应用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该院自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均分两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设为参实验组,予以肠外营养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最后对两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短,从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来看,实验组相对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工具检验后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效果理想,不仅加快肠道功能恢复速度,同时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得以控制,与此同时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 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选择2016年2月到2018年3月82例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平分为对照组施以早期肠内营养常规护理,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施以整体护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血红蛋白、血糖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糖尿病昏迷 早期肠内营养 整体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饮食生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该院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以抽签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组间人数相等均为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关药物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再实施饮食生活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包括患者的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h血糖值(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值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P〈0.05)。组间比较而言,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值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生活干预对促进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饮食 生活护理 血糖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透析患者透析期间对血糖以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并进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终末期患者8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试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透析期间血糖以及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透析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透析期间对血糖以及血压的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透析 血糖 血压
  • 简介:将6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尿毒清颗粒组),每组33例,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FBG、TC、TG、SCr、BUN、UAER等。结果治疗组TC、TG、SCr(P〈0.05),UAER(P〈0.01)均下降,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UN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

  • 标签: 糖尿病肾病(DN) 尿毒清颗粒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糖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83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就患者腰椎(L2~L4)Troch、ward三角Neck等股骨上端骨密度给与测量,并对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空腹血糖(FPG)予以检测。结果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对其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举措,可显著提高此病所引起的骨密度降低状况,还可对各种并发症予以有效防止。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血糖 骨密度
  • 简介:将血压正常的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控制血糖、糖尿病教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5粒,3次/日,均治疗12周。完成治疗后观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肝功能、血尿常规等指标以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治疗后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且药物使用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中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国内发病率达20%左右。如何有效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已受到临床广泛关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怡开为微循环障碍改善剂,近年来投入临床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有良好而广泛的使用范围,我们观察怡开对照组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36例,治疗显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糖尿病早期肾病 治疗方法 疗效评价 怡开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