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史毓灵
  • 学科: 医药卫生 > 肿瘤
  • 创建时间:2022-12-12
  • 出处:《系统医学》2022年第24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观察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10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中随机挑选70例,且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个小组病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从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情况来看,观察组分别为(16.50±4.30)min、(0.70±0.49)mm、(12.20±4.50)ml、(3.40±0.95)d,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要更好一些(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来看,观察组为2.86%,和对照组的25.71%相比,观察组要更低一些(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应用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且中出血量较好,切口愈合较快,术后很少出现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旋切术;传统手术;乳腺良性肿块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系统对乳腺良性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5例856处乳腺病灶进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通过病理检查与随访评价其对乳腺病灶的诊治效果。结果Mammotome手术成功率达100%。每个肿物的平均切除时间为15min,平均次数18次,肿物长径(1.5±1.0)cm,皮肤伤口微小,仅3~5mm。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的Mammotome系统对乳腺良性病灶成功进行切除,其操作简单,准确,安全,损伤小,美观效果好,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乳腺技术。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MAMMOTOME 微创 超声引导
  • 简介: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运用麦默通(Mammotome)系统行皮下乳腺切除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宿迁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在超声引导下运用麦默通系统对23例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施行了皮下乳腺切除,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的切口瘢痕、胸壁外形及乳头乳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中并发症。手术时间30~65min,平均42min;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裂开或愈合不佳;术后住院3—5d。随访6—15个月,患者手术部位瘢痕小且隐蔽,乳头乳晕处无明显凹陷,外形美观,乳头感觉正常,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较满意。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运用麦默通系统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胸部外观及功能等方面效果较好,瘢痕隐蔽不明显,患者满意率高。

  • 标签: 男性乳腺发育症 乳腺切除术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 超声引导 乳房整形
  • 简介:目的探讨Mammotome乳腺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2月至2008年2月应用Mammotome对262例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切除和活检,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病理诊断乳腺纤维腺瘤192例,乳腺癌4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2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3例中皮肤破损,5例出现较大血肿,1例术后2d切口及针道发红经抗感染治疗后消退,5例皮下轻度青紫,4例肿瘤残留。结论Mammotome乳腺系统具有手术、定性准确、切口隐蔽、不需缝合、康复快等优点,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MAMMOTOME 微创 乳腺疾病
  • 简介:1987年由法国外科医师PhillipeMouret首次在人体施行腹腔镜胆囊摘除,自那以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很快被欧美国家的患者所接受,手术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胆囊切除,而发展至急腹症腹腔镜检查、阑尾切除、疝修补,甚至用于一些消化道肿瘤手术,成为外科治疗的一支新秀.

  • 标签: 微创手术 治疗 肿瘤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非肿块乳腺钙化病变在动态增强MR(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images,DCE-MRI)图像上的表现及DCE-MRI联合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对该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非肿块型单纯钙化的乳腺病变在MG及MRI上的影像学特征,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G及DCE-MRI的诊断结果差异。结果:102例病变中,良性病变43例,恶性病变59例。良恶性病变的钙化形态及分布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病变以单发点状钙化为主(13/43,30.23%),恶性病变则以成簇分布的点状钙化为主(22/59,37.29%)。DCE-MRI图像上,可疑良性钙化病变多表现为无强化,可疑恶性钙化病变以非肿块样强化多见,TIC曲线以平台型为主(P<0.001)。DCE-MRI检查对非肿块乳腺钙化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于MG,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外,DCE-MRI检查的灵敏度明显优于MG(P=0.012)且具有较高特异度(P=0.5)。与单用MG检查相比,MG与DCE-MRI检查相结合可显著提高灵敏度(P=0.001)。结论:不同钙化形态及分布的病变在MRI上的表现不同。对于MG检出的非肿块乳腺钙化病变,结合DCE-MRI能够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的效能。

  • 标签: 乳腺病变 钙化 乳腺X线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脑胶质瘤的治疗,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手段。手术切除程度与病人预后密切相关,已得到公认。然而,在侧裂区的胶质瘤,由于血管与肿瘤密切相连,侧裂血管往往贯穿于肿瘤中,所以,神经外科医生手术时多持比较保守的态度。因而此部位胶质瘤病人的预后大多较差。近年来,我们对侧裂区的胶质瘤如何最大限度的切除进行了探讨,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共享。1.侧裂血管解剖学:侧裂血管主要由大脑中动脉及大脑中静脉组成。大脑中动脉进入外侧裂沟内,分出若干皮层支并随此沟向后外方,供应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岛叶、额中、额下回、中央前、中央后回的大部、顶叶下部、颞上回及枕叶一部分。大脑

  • 标签: 脑胶质瘤 侧裂区 手术切除 大脑中动脉 肿瘤 外侧裂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GerhardBuess教授研发出一套独特的手术用直肠镜系统,即经肛门内镜手术(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TEM)技术。TEM技术通过其巧妙、精细的设计,使者可在扩张的肠道内,通过双目镜所带来的放大、清晰、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或内镜成像系统显示器画面和运用精细的器械,实现腔镜手术中的各种操作。

  • 标签: TEM 直肠指诊 立体视觉 双目镜 成像系统 专家共识
  • 简介:背景与目的:手术是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要求,计算机神经导航系统使手术更精确。本文探讨了神经导航在颅内病变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最小的手术创伤来达到最好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7例颅内病灶患者进行3mm层厚的CT或MRI扫描,利用导航工作站进行术前计划、切口设计、中指示病灶部位及重要颅内结构。结果:所有病灶定位准确,全22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神经功能保留良好。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以达到准确定位及切除病灶,减少功能损害的目的。

  • 标签: 神经导航 微创显微手术 颅内病变 神经外科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介绍开展18例电视胸腔镜辅助胸壁小切口手术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对18例患有不同胸部疾病的患者,均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VATS辅助胸壁小切口手术。结果本组患者创伤明显减轻,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胸外科理念指导下,VATS辅助胸壁小切口手术有其明显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微创伤 胸外科
  • 简介:随着导航技术和技术的进步,脊柱手术得到了持续的发展。传统中影像系统(如C型臂透视系统)目前在脊柱手术中应用广泛,而更为先进的影像系统如三维X线透视、锥体束CT、中CT/MRI等,则被研究证实具有更为安全和准确的内植物置入水平,同时还可以显著减少医护人员的放射线暴露剂量。

  • 标签: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在独立门诊中心应用内镜辅助技术行腰椎减压、椎间盘摘除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观察43例在我门诊中心行内镜腰椎手术并当日出院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采用统一问卷行电话随访,随访结果送至华盛顿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75h,出血量均〈50ml,其中34例〈5ml。29例为单节段,14例为双节段。平均疼痛评分从术前7.27降至术后4.3,6例降至2以下,3例术后6个月降至0。39例(90%)6个月内重返工作,33例(76%)减少了阿片类药物服用,30例(70%)“满意”或“非常满意”。88%的患者愿意再次接受这种手术,而86%的患者愿意推荐给他人。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在独立门诊中心应用全内镜辅助技术行腰椎后路手术安全、有效。患者可以当日出院。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腰椎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椎间盘退行性变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内窥镜
  • 简介:目的评价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2009年1期)、MEDLINE(PubMed1965-2009.5.2)、Embase(1974-2009.5.2)、CBM(1978-2009.5.2)和CNKI(1979-2009.5.2)等有关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个研究,一个是随机对照试验,另一个是半随机对照试验,共343例患者。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在5年生存率、死亡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年死亡率和远处转移率保乳手术比改良根治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10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无瘤生存率方面,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分期为T1、T2、T3a和N0、N1a、N1b、M0并能耐受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两种式的单发乳腺癌老年女性患者,保乳手术是较改良根治更好的选择。目前比较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研究尚缺乏,有必要开展和设计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老年人 系统评价
  • 简介:传统的大肠癌手术创伤大,出血多,肠道功能恢复慢,应用技术可以克服这些不足。技术已成为当前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对大肠癌的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方法。1大肠癌内窥镜切除主要用于治疗早期大肠癌,也可用于晚期大肠癌的姑息性治疗,以前者为主,内镜包括直肠镜和纤维结肠镜。传统的经内镜切除包括圈套器热凝切除、热活检钳切除及电凝器凝除等,但易造成出血、穿孔及肿瘤残留,特别是对于较大、基底宽广、扁平无蒂及凹陷型的大肠癌,更易发生。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创了一些新的经内镜切除大肠癌的技术。1.1内镜粘膜切除(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主要针对基底宽广的无蒂息肉,及扁平或凹陷的病灶。在内镜下先在病灶部位的粘膜下注射生理盐水,使原来低平的病灶隆起,明显高于粘膜平面,同时肌层与病灶间距离也增大,这样便于圈套器完整地套住肿块根部,减少了肿瘤残留的可能性,同时热凝时圈套器离肌层较远而减少了肌层的损伤,因而减少了肠壁穿孔的发生。对于直径较大的肿块,Kanamori等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六边形圈套器,这种圈套器顶端有一针头,当粘膜下注射完成后,针头可刺入肿块远端的粘膜,使圈套器顶端固定,然后将圈套丝从操作通道向前推入即可扩大圈?

  • 标签: 大肠癌 微创治疗 内窥镜切除术
  • 简介:肾癌的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美观性好等优势。肾癌腹腔镜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与开放性手术相当,是目前肾癌治疗的主要选择。初步研究显示射频和冷冻治疗有一定的短期疗效,但应进一步验证,可作为有外科手术禁忌证患者的治疗选择。其他治疗方法如高强度超声聚焦、放射外科、化学消融、激光热消融及微波热疗等仍处于实验阶段,疗效不确定、需更多探索。肾癌的治疗代表着肾痛外科治疗的掐向.

  • 标签: 肾癌 微创治疗
  • 简介: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北道恶性肿瘤之一,据我国最新研究报道,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里上升趋势。对于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尽管放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及综合辅助治疗愈发成熟,但目前最核心的治疗手段依然是规范性的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癌 微创技术 手术中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国内期刊发表的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与开放甲状腺切除在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方面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累计腔镜组702例,开放组854例。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MD=4.48,95%CI:3.00~5.97,P<0.05),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MD=-22.70,95%CI:-23.40~-22.01,P<0.05),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放组(MD=-2.38,95%CI:-2.49~-2.28,P<0.05),术后引流量少于开放组(MD=-5.32,95%CI:-6.01~-4.6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开放组(OR=0.31,95%CI:0.21~0.48,P<0.05),住院费用多于开放组(MD=1497.65,95%CI:1403.86~1591.44,P<0.05)。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且美容效果好,是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的理想入路选择。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META分析 腔镜 胸乳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后内收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共对39例后内收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20~65岁,平均45.15岁;其中左踝18例,右踝21例;1例为开放性骨折。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4周,定期复查。结果32例术后获得平均随访16(10~24)个月。伤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骨折愈合时间为10~16周,平均11.2周。患者术后平均14(11~18)周时可完全负重行走,无明显疼痛不适。术后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mericanorthopa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踝关节-后足评分标准,评分为平均84.1(72~100)分。结论对旋后内收型踝关节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和正确的内固定,是恢复踝关节正常形态及良好行走功能的基础。

  • 标签: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 矫正装置
  • 简介:本期刊出的“关节外科”专题的论著都与关节外科的与精准理念有关。“”指在不降低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缩小手术切口,减少组织损伤,降低对机体和心理的干扰损害。“精准”指诊断准确、手术精细,精确辨别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界限,无多余操作,避免人为损伤。与精准二者密切关联、相辅相成。是实现精准的手段,精准是的前提条件。其目的都是以最小的手术损伤,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这正是现代关节外科追求的目标。

  • 标签: 关节外科 微创 手术切口 治疗效果 组织损伤 正常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