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性,6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发热3年余,再发并胸闷1月余入院。患者于2007年初受凉后出现咳嗽、咳较多黄黏痰,伴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摄胸片提示"左侧肺炎",给予"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输液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复查胸片"左上肺片状阴影部分吸收"。其后反复出现类似症状,每年2~3次,摄胸片均提示"左上肺片状阴影",

  • 标签: 支气管脂肪瘤
  • 简介:1H-MRS通过对活体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较早地探测脑胶质瘤代谢异常。1H—MRS不仅为胶质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分级、浸润范围及肿瘤预后判定等提供更加科学、精确及敏感的依据,更为临床的诊治开辟新的途径。

  • 标签: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脑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LT)对小鼠肿瘤细胞自噬信号通路的影响,从而阐述褪黑素发挥抗肿瘤效果的机制。方法:构建H22肝癌模型小鼠30只,每组10只,分别为生理盐水组、10mg/kg褪黑素组、20mg/kg褪黑素组。将小鼠肿瘤组织制备成切片后于光学显微镜和电镜下观察切片。利用荧光免疫组化检测每个视野中的阳性细胞数平均百分比,以该切片阳性细胞百分比为基础进行计分。通过蛋白印迹试验对蛋白进行定性及定量测定,最后利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的绿色荧光,记录图像,分析计数LC3阳性细胞与总细胞数的比例,反映细胞发生自噬的程度。结果:MLT处理的动物其自噬形态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多。随机成像后MLT处理组自噬液泡总数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经MLT处理的H22荷瘤小鼠的肿瘤组织中Beclin-1、LC3-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MLT处理的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LC3亮点有所增强。MLT处理的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Akt和mTOR磷酸化水平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褪黑素在H22荷瘤小鼠中诱导自噬,褪黑素能够诱导自噬过程标志蛋白Beclin-1和LC3的表达,并且能够抑制H22荷瘤小鼠中的Akt/mTOR信号通路。

  • 标签: 褪黑素 细胞自噬 细胞信号转导 自噬因子 肿瘤细胞
  • 简介:nm23-H1作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在多种实体肿瘤中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植入,与预后呈正相关,但在造血系统肿瘤研究中却发现,nm23-H1是一种分化抑制因子,具有抑制造血细胞的分化成熟,参与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与预后呈负相关。

  • 标签: NM23-H1 白血病 淋巴瘤 预后
  • 简介: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骨肉瘤组织中H19基因的特异性表达模式,探讨其在骨肉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并筛选出2009年至2010年就诊的骨肉瘤患者手术切除标本30例,采集临床指标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大小、Enneking分期、组织病理学分型、有无肺转移及术后随访患者生存情况。应用PCR、RT-PCR及限制性内切酶(AluI)酶切等方法,检测30例骨肉瘤组织中H19基因的印迹状态,分析H19基因印迹丢失及其与骨肉瘤各临床病理因素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H19基因印迹丢失率在骨肉瘤组织中为41.67%,瘤近旁组织中为16.67%,瘤远旁组织中为8.33%。Kappa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不同组织中H19基因印迹丢失的发生频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H19基因的印迹丢失与骨肉瘤患者Ennecking分期、肺转移灶的存在与否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大小和病理分型无关(P>0.05)。(3)Log-rank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H19基因印迹丢失、肿瘤分期、病理学分类及转移灶的存在与否和骨肉瘤患者预后相关(P<0.05),而性别、年龄、发病部位与患者预后无关(P>0.05)。H19基因印迹丢失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肉瘤组织中H19基因印迹状态的改变,对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起重要作用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可能成为预测患者预后情况的新靶点。

  • 标签: 基因表达调控 肿瘤 骨肉瘤 预后 H19基因
  • 简介:Preliminaryobservationsontheresultofinfectionbyparvovirusofprimaryculturedcellsofhumanhepatomaandparahepatomatissuewerereported.Humanhepatomaandparahepatomatissuewereobtainedbytheculturemethodoftissuefragmentplating.ItwasobservedthattheirrespectivesensitivitytoparvovirusH-1wasdifferent.H-1hadinhibitoryeffectonepithelialcellsofhepatomatissuebutwithoutanysignificanteffectonfibroblastssimultaneously,H-lhadnoeffectonepithelialcellsandfibroblastsofparahepatomatissue.Furtherinvestigationoftherelationshipbetweenparvovirusandhepatomawouldbehelpfulnotonlyinelucidatingthemechanismofcarcinogenesisanditssuppressionbutalsointhesearchofnewapproachforthetreatmentofhepatoma.

  • 标签: HEPATOMA CARCINOGENESIS suppression PARVOVIRUS cultured EPITHELIOID
  • 简介:目的:研究B7-H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51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切除的肿瘤标本的B7-H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年龄、肿瘤类型、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激素受体表达情况、Her-2/neu状态的相关性。结果:B7-H4可表达于乳腺癌细胞的胞膜上、胞浆内或同时表达于两者之内。88.2%(45/51)的标本B7-H4阳性,并且与肿瘤中Her-2/neu状态(P=0.04)、组织学类型(P=0.002)明显相关,Her-2/neu阳性患者中B7-H4的表达要明显高于阴性的患者,浸润性导管癌细胞中B7-H4的表达显著高于原位癌,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结论:B7-H4可能与肿瘤的预后和肿瘤的进展相关。

  • 标签: B7-H4 乳腺癌 免疫组化
  • 简介:Havingbeenpassedfor160generations,acelllinedesignatedasH22-F25/LwasestablishedfromamurinetumorlymphaticmetastatlcmodelH22-F25whichhadbeensetupinourcollege.Thecelllinewasinsuspensionculturewitharapidproliferationandstablegrowth.Thepeaktuneofcelldivisionandproliferationwas48and96hoursafterculture.Inaweek,thecellnumberwasIncreasedby25tunes.H22-F25/Lstillkeepsthefeaturesofapoorlydifferentiatedcancer.Itstumorinducingrate(invivo)was100%in615mice.Lymphnodemetastasisratewas50%andpulmonarymetastasisrate10%.H22-F25/LIsapopulationofheterogenetlctumorcellsIncluding2stemcelllines(themodelnumberofchromosomesbeing43in40%tumorcellsand86in32%)andsomesidelines.ThecommonmarkerchromosomesM1,M2,M3andM4werepresentinallstemandsidelines.

  • 标签: metastasis LYMPH inducing DIFFERENTIATED poorly chromosomes
  • 简介:患女,41岁,历双侧腋部隆起16年,并腑部肿物2个月于1997年3月入院。患者于16年前妊娠期间发现双侧腋窝前下部逐渐隆起,哺乳期肿大至鹅蛋大小,中央有米粒大小的开口溢乳汁样液,哺乳斯结束后隆起缩小到荷包蛋大小,溢液消失。迄入院前2个月.左侧隆起再次增大,内有一花生米大小肿物,生长较快,现约蛋黄大,无疼痛及其它不适。

  • 标签: 双侧 副乳 纤维腺瘤 肿物 腋部 腋窝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1年前出现胸痛,未在意。4个半月前胸痛加重,于当地社区医院行肺CT检查示左侧胸壁肿物,侵犯邻近肋骨(图1)。后于上级医院行腋下肿物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提示间叶源性恶性肿瘤。因经济原因于当地社区医院行多西他赛75mg/m^2、吡柔吡星50mg/m^2化疗3周期,末次化疗时间为2013年12月1日。

  • 标签: 胸壁 滑膜肉瘤 复发 化疗 手术
  • 简介:肺淋巴瘤样肉芽肿是一种罕见的病变。本院近期手术切除肺下叶淋巴瘤样肉芽肿1例。

  • 标签: 淋巴瘤样肉芽肿 肺部
  • 简介:SpecialReportsandReviewONCOGENESANDCELLIMMUNOGENITY:v-H-rasSUPPRESSINGMHCCLASSIEXPRESSIONINMOUSEFIBROBLASTLuYouyong;吕有勇;Shrag...

  • 标签: CLASS CELL AND EXPRESSION FIBROBLAST IMMUNOGENITY
  • 简介:目的:探讨nm23-H1基因表达与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观察52例病理确诊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石蜡标本中nm23-H1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55.8%(29/52)呈nm23-H1阳性表达,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浆内。nm23-H1基因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但与颈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在不伴淋巴结转移的nm23-H1阳性率为66.7%(22/33),明显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组的36.8%(7/19),(P<0.05)。结论:nm23-H1基因在抑制口腔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可能是预测口腔癌淋巴结转移趋势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有意义的一项生物学指标。

  • 标签: NM23-H1基因 口腔癌 颈淋巴结转移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23细胞干性的调控作用。方法以非小细胞肺癌NCI-H23细胞为对象,以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CHIR-99021)和β-cateninsiRNA为干预剂,分别采用噻唑蓝比色法、体外干细胞成球培养、划痕实验及免疫印迹检测其增殖能力、体外成球能力和迁移能力方面的改变。结果CHIR-99021作用24h后NCI-H23细胞的增殖能力、干细胞成球率均明显提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愈合时间缩短。CHIR-999021干预后的NCI-H23细胞、NCI-H23干细胞中,GSK-3β磷酸化显著降低,增殖细胞核抗原、CD133、乙醛脱氢酶1A1、Nanog、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增加。β-cateninsiRNA沉默β-catenin后NCI-H23中CD133、乙醛脱氢酶1A1和Nanog表达减少,干细胞成球率也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Wnt/β-catenin通路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NCI-H23细胞干性调节,这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防治有一定价值。

  • 标签: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非小细胞肺癌 干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B7-H1和抑癌基因PTEN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B7-H1和PTEN的相互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检测46例结肠癌组织、20例腺瘤性息肉组织、28例慢性炎症组织中B7-H1和PTEN的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7-H1分子在结肠癌组织、腺瘤性息肉及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2.6%(38/46)、20.0%(4/20)、21.4%(6/28)。其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癌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未见相关(P〉0.05)。PTEN分子在结肠癌组织中、腺瘤性息肉及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4.3%(25/46)、75.0%(15/20)、78.6%(22/28),其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癌症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B7-H1和PTEN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未见负相关性,但临床数据提示二者的表达率呈相反趋势。结论:B7-H1高表达、PTEN低表达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作为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新靶点。

  • 标签: B7-H1 PTEN 结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比较Deauville5分及△SUV在化疗中期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lymphoma,F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7年3月病理确诊为FL的患者共2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22~88(中位年龄56)岁。患者化疗前、4程化疗后均行18F-FDGPET/CT显像。以Deauville评分4分为界点分成2组,行组间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分别计算治疗前后SUVmax的差值(△SUVmax)及SUVmax下降百分比(△SUVmax%),ROC曲线计算最佳临界值并分组,行组间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Deauville评分<4分组较Deauville评分≥4分组2年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freesurvival,PFS)明显延长,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0)。22例患者进展12例(12/22,54.5%),无进展10例(10/22,45.5%)。进展组与无进展组△SUVmax分别为2.8±3.4、6.9±2.6,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5);进展组与无进展组△SUVmax%分别为(29.9±0.35)%、(80.6±0.09)%,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Deauville5分在中期化疗后评分对于预测FL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滤泡性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预后
  • 简介: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主要转移途径包括血运转移、淋巴转移、腹膜种植转移,常见转移部位有肝、肺、淋巴结、腹膜,少见转移部位包括肺、骨、肾上腺和肾脏。临床上以肾脏转移癌的症状作为胃癌首要症状的病例实属罕见。现在报道一例以间隙性肉眼血尿并呕血为首要症状的胃癌并肾转移的病例,旨在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认识。

  • 标签: 腹膜种植转移 转移部位 间隙性 肾脏转移瘤 淋巴转移 肉眼血尿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正常贲门黏膜与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检测57例贲门癌组织及25例正常贲门黏膜组织中nm23-H1和MMP-2的表达.结果贲门癌组nm23-H1与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6%(14/57)和73.7%(42/57),均明显区别于正常贲门黏膜组织的92.0%(23/25)和20.0%(5/25)(P均〈0.05);nm23-H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均〈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MMP-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相关(P均〈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均〉0.05).结论nm23-H1低表达和MMP-2高表达与贲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转移、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定贲门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 标签: NM23-H1表达 MMP-2表达 贲门癌组织 正常贲门黏膜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