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单切口实施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实施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47例(Park分型均为I型,Hailer指数3.3~4.1),其中经单切口手术(观察组)25例,经双侧切口手术(对照组)22例。对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并发症、疼痛强度和疗效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6~26个月)。结果4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死亡,治疗优良率均为100%。从围手术期情况来看,观察组手术时间(52.96±7.17)min,术中出血量(7.08±3.23)mL,疼痛强度评分为3.64±1.03;对照组手术时间(67±9.28)rain,术中出血量(9.91±4.12)mL,疼痛强度评分4.22±0.8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并发症方面比较,两组各有2例出现气胸,经观察后均自行吸收,观察组中3例术后出现长期疼痛,对照组2例术后出现长期疼痛,均予去痛片口服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P=0.69)。结论经单切口实施NUSS手术治疗小儿对称性漏斗胸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疼痛轻,是可行、安全可靠方法,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漏斗胸 NUSS手术 治疗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皮毛窦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15例儿童皮毛窦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术前接受MRI检查,且行皮毛窦切除术。结果术前影像学检查发现15例均有皮肤窦道。5例合并皮样囊肿;2例合并脂肪瘤;1例合并脊髓纵裂;1例合并中央管扩大。脊柱三维CT重建检查发现10例合并脊柱裂。术后病理结果均证实为皮毛窦。镜下可见毛发毛干,窦道及其周围组织,炎性肉芽增生组织。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前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窦道未见复发。结论儿童皮毛窦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及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皮毛窦 儿童 诊断 手术治疗
  • 作者: 魏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儿科
  • 创建时间:2023-05-27
  • 出处:《中国蒙医药》2021年第8期
  • 机构: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牛佛中心卫生院,四川自贡643208
  • 简介:小儿病毒性肠炎是指由多种病毒引起儿童肠道疾病,常见病毒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等肠道症状。通常认为小儿病毒性肠炎对于健康儿童来说是自限性,但在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其他疾病患儿中,也有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症状和并发症,降低患儿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那么小儿病毒性肠炎常用药及治疗如何?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肠炎;常用药;治疗效果
  • 简介:1918年流感全球大流行已经过去了100年,流感仍属于未控制传染病。一些发达国家流感疫苗接种率可高达60%-70%,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医务人员中甚至高达90%以上。而我国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极低,每年仅约2%-3%。该文讨论了流感疫苗局限性,以及接种流感疫苗目的和意义、疫苗信息失衡和医务人员接种重要性等问题,拟从不同角度探讨推广流感疫苗接种存在阻力。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正视客观流行病学数据,摆脱经验性认识误区,促进公众,尤其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

  • 标签: 流感 |
  • 简介:上了幼儿园以后,每天起床、出发、到园以及放学时间都是固定;而宝宝在幼儿园一日作息时间也是很有规律。如果对于在家里一直“自由散漫”、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宝宝来说,的确是件很难适应事情,尤其是早上按时起床、中午按时午睡,以及幼儿园里按照教学安排“现在要上课,之后才能玩玩具”等要求。

  • 标签: 生活习惯 幼儿园 作息时间 教学安排 起床
  • 简介: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临床疗效,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优势。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入住本院小儿外科并实施手术治疗26例肺隔离症患儿临床资料,根据采用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手术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胸腔镜手术组(118.36±7.61)min,传统开胸手术组(119.60±7.1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5,P=0.674)。平均术中出血量:胸腔镜手术组(2.18±0.40)mL,开胸手术组(4.47±0.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25,P=0.000)。胸腔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胸腔镜手术组(3.54±0.69)d,开胸手术组(6.67±0.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64,P=0.00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胸腔镜手术组(7.54±0.82)d,开胸手术组(8.80±0.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1,P=0.001)。术后并发症:胸腔镜手术组3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1例;开胸手术组6例,其中肺部感染4例,肺不张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4例失访以外,其余22例随访1~2年,其中2例发生肺炎,其余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手术方式

  • 标签: 支气管肺隔离症 胸腔镜 传统开胸手术 不同手术方式 儿童
  • 简介:粪便松软和腹泻是不同,有的宝宝平时粪便就此较松软,而在换乳期开始吃新食物中,如果含水分比较多,就很容易使粪便更加松软。这和我们所说腹泻完全是两回事,无需担心。

  • 标签: 家庭护理 腹泻 粪便 换乳期
  • 简介:注意要点家长应仔细观察宝宝食欲、脸色、呼吸状态,并写下观察记录作为就医时参考。

  • 标签: 家庭护理 呕吐 呼吸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方法将300例厌食症患儿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失健运型、脾胃气虚型、脾胃阴虚型、肝旺脾虚型,分别给与对证推拿治疗。使用血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将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加以比较。结果推拿治疗各型厌食症均有效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比治疗前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 标签: 厌食/中医药疗法 推拿手法 血红蛋白含量 病因 病机 儿童
  • 简介:怀孕期间,指甲和头发一样长得会比较快,有些人状况很好,也有一些人发现她们指甲变脆了也易裂了。有没有一种孕妇保持指甲亮泽安全方式呢?恐怕没有。因为指甲是多孔组织,指甲油中有害物质很多,它们都能通过指甲进入身体。如果你是美甲师,那么尤其应该注意,因为每天都要长时间地吸入毒素——这是最危险。多数专家都建议在怀孕和哺乳期间不要进行指甲护理

  • 标签: 指甲护理 怀孕期间 指甲油 有害物质 哺乳期
  • 作者: 翟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儿科
  • 创建时间:2022-12-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2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研究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急诊治疗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6月-2022年4月收治60例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并分为常规组(n=30)和研究组(n=30),常规组采用常规急诊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急诊治疗和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对两组患儿病情消失时间、心肌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儿喘息消失时间为(3.50±0.94)d、肺啰音消失时间为(4.15±1.26)d、呼吸稳定时间为(2.15±0.70)d、心率稳定时间为(2.03±0.75)d,常规组喘息消失时间为(5.21±1.89)d、肺啰音消失时间为(5.30±1.65)d、呼吸稳定时间为(4.10±1.10)d、心率稳定时间为(4.40±1.39)d,研究组病情消失时间要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儿CK为(108.85±11.34)U/L、LDH为(116.05±12.26)U/L、CK-MB为(34.50±3.20)U/L,常规组患儿CK为(125.90±11.40)U/L、LDH为(133.50±11.60)U/L、CK-MB为(41.90±3.50)U/L,研究组患儿心肌功能损伤情况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急诊治疗中应用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心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心衰;急诊治疗;临床疗效
  • 简介:剖宫产是在新手妈妈小腹部切一条10厘米长开口,打开腹腔,切开子宫,把胎宝宝取出,然后再层层缝合。剖宫手术伤口较大,创面广,是产科最大手术,有很多后遗症和并发症,产科医生在特殊情况下才会采取这种方式取出宝宝。剖宫产常见并发症有子宫出血、发热、肠粘连、尿潴留,最严重并发症有羊水栓塞、肺栓塞,甚至会导致猝死,后遗症有宫外孕、慢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要想避免并发症除了依靠医生,还要新手妈妈自身配合。因此术后加强自我护理与保健,才能促进身体很好恢复,

  • 标签: 自我护理 剖宫产 子宫内膜异位症 产科医生 慢性输卵管炎 手术伤口
  • 简介: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后尿道瓣膜疾病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推广钬激光在后尿道瓣膜疾病中应用。方法29例后尿道瓣膜症患者,均为男性,行膀胱尿道造影、静脉尿路造影、经尿道输尿管镜检查诊断。均采用全麻,取膀胱截石位,运用钬激光电视监视下将后尿道瓣膜逐个点烧灼切除,再次检查后尿道,后尿道通畅,撤镜。挤压耻骨上膀胱体表处,见冲水样尿液从尿道流出,尿线较前明显增粗。术后给予抗炎、补液及对症处理。留置导尿管2d~1周不等,并留置膀胱造瘘管。结果行钬激光后尿道瓣膜切除术,术中诊断后尿道瓣膜类型均为I型,手术几乎无出血,手术时间短,操作方便。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24例行经尿道膀胱输尿管镜钬激光手术治疗1次后,排尿费力症状缓解,延缓上尿路扩张损害。表现为:双肾积水改善,B超随访双肾及输尿管扩张情况均不同程度好转,残余尿均较小,术后半年随访尿流率,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明显高于术前,排尿时间较术前明显缩短。5例症状无改善,行二次钬激光后尿道瓣膜切除术,术后尿流率在7~18mL/s范围。本组病例术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示:29例中,16例(占941%)存在不同程度膀胱功能损害,尿动力学检查表现为顺应性降低,逼尿肌不稳定(占379%),10例(占345%)残余尿增多。结论经尿道钬激光治疗后尿道瓣膜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治疗后尿道瓣膜手段,值得推广。

  • 标签: 尿道梗阻 激光手术 麻醉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纳洛酮治疗儿童外伤性脑梗塞治疗疗效。方法选择46例儿童外伤性脑梗塞患儿,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纳洛酮治疗组,每组各23例,分别于人院当天起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加用盐酸纳洛酮治疗,疗程10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NIH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洛酮治疗组21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常规药物治疗组15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分别为91%和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剂,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改善外伤性脑梗塞患儿疗效和预后。

  • 标签: 脑梗塞/病因学 脑损伤/并发症 脑梗塞/药物疗法
  • 作者: 李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儿科
  • 创建时间:2022-12-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第12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观察小儿急诊惊厥特点与治疗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70例急诊惊厥患儿,并分为常规组(n=35)和研究组(n=35),对小儿急诊惊厥特点进行分析,且对两组患儿治疗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抽搐表现,病情发作时具有口周发绀、牙齿紧闭、两眼凝视、上翻或斜视等临床表现;四肢肌肉存在明显不自主抽动表现,部分患儿有口吐白沫、嗜睡等表现。研究组患儿惊厥发作时间为(7.01±2.30)min,常规组患儿惊厥发作时间为(8.20±2.15)min,研究组患儿惊厥发作时间要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为(23.01±0.50)min、抽搐控制时间为(4.81±2.38)min,常规组患儿退热时间为(31.10±1.23)min、抽搐控制时间为(7.70±0.70)min,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小儿急诊惊厥临床治疗中应用直肠给药治疗具有确切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急诊;惊厥的特点;治疗临床效果
  • 简介:1病例摘要患儿,男,4个月。该患儿以持续发热8~15d、皮疹、手指脱皮10d为主诉,经当地医院转入。入院时查体:体温39.8℃,脉搏120次/min,呼吸22次/min。精神不振,嗜睡状,双眼睑浮肿,充血。面部皮肤脱屑,耳后淋巴结轻度肿大。口角溃疡,咽部充血,扁桃体度肿大,舌质红可见杨梅舌。手指及手掌脱屑,背部皮肤潮红可见斑丘疹。化验:WBC:134×109/L,N:00.79,L:0.21。经院内会诊后确诊为典型川崎病。进行保护性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经过早期给予丙种球蛋白与阿斯匹林联合应用及对症处理,抗生素用予继发感染治疗和临床护理,患儿住院19d,病情好转,无任何并发症发生,临床治愈出院。2护理2.1高热护理患儿发病早期多为高热,体温持续38.5℃~39.8℃之间,持续8~15d。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4h测体温1次。高热时多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冰枕、冰袋置于头部及大动脉处冷敷,以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耗氧量。用温水擦浴,鼓励患儿多喝开水,静脉补充液体。用药物降温时,及时记录体温变化,患儿出汗增多时,需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保持皮肤干燥。注意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易...

  • 标签: 小儿川崎 川崎病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已成为肝母细胞瘤治疗基本原则。该文旨在总结肝母细胞瘤综合治疗疗效,进而探讨合理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儿童肝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并追踪随访其治疗生存状况。结果12例肝母细胞瘤患儿接受全程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1.5~74月)。9例无瘤存活,1例死亡,1例肿瘤转移,1例未发现肿瘤残留但术后甲胎蛋白持续不降。结论手术及规范化疗能有效提高儿童肝母细胞瘤患者生存率。

  • 标签: 肝母细胞瘤 化疗 手术 甲胎蛋白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