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运用达芬奇手术机器辅助系统治疗小儿胰腺肿瘤的近期疗效和手术经验。方法2013—2016年我们通过达芬奇手术机器辅助系统实施小儿胰腺肿瘤切除术4例。4例患儿年龄分别为10岁、10岁、11岁和9岁。肿瘤部位:3例为胰腺头部,1例为胰腺中段。4例均通过daVinic机器手术系统完整切除肿瘤,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果4例手术时间分别为180min、127min、110min和135min。术中出血分别为47mL、50mL、40mL和45mL。肿瘤大小分别为25mm、50mm、55mm和25mm,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0d、10d、22d和12d。均治愈,随访时间分别为8个月、9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无一例术中、术后并发症,无复发病例。结论达芬奇手术机器辅助系统用于小儿胰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等优势。

  • 标签: 机器人手术系统 胰腺肿瘤 儿童
  • 简介:患儿,男,9岁,因咳嗽、咳痰1个多月,在外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经胸部CT检查发现纵膈有一占位性病变,予抗感染治疗后呼吸道症状明显缓解。门诊以"纵膈占位性病变"收住院。入院时查体:T:36.5℃,R:19次/分,P:80次/分;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或胸膜摩擦音。

  • 标签: 纵膈肿瘤 手术治疗 机器人辅助 胸腔镜 达芬奇 占位性病变
  • 简介:《儿童骨与关节损伤》由赫荣国、梅海波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140万字,定价98元。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儿童骨骼与关节损伤的专著,全书两部分二十章组成:第一~八章主要介绍儿童骨骼、肌肉系统的发生学、生物学、生物力学、骨与关节损伤后的全身反应、骨折愈合机制和儿童骨科常用的诊疗技

  • 标签: 儿童骨 关节损伤 损伤出版
  • 简介:目的探讨常规静态超声在诊断临床疑似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2名疑似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患儿的1224个关节进行超声检查,依据Graf法分型、Morin法评价关节的稳定性并动态追踪最终的发育结果。结果临床疑似病例中,87.4%分类为Ⅰ型形态学正常的髋关节,9.8%分类为Ⅱa型生理不成熟型关节,8.3%为Ⅱb型髋臼发育不良型关节,4.3%为Ⅱc型临床可疑型关节,2.2%为Ⅲ型半脱位髋关节型,2.9%为Ⅳ型脱位髋关节。1035个关节骨性髋臼覆盖率〉50%,189个关节骨性髋臼覆盖率〈50%。结论依据Graf法、Morin法评价髋关节并动态追踪,能降低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过度治疗和治疗延误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髋关节
  • 简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dis-locationofthehip,CDH),1992年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学会将其改名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分为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脱位三种类型。我国发病率报告为0.9‰-39‰,男女发病比例为1:5-7,甚至更高。早期诊断并未普及,儿童骨科医师甚至成人骨科医师都在治疗,但治疗方法各异,并发症较多,一直是儿童骨科医生研究的热点。一、早期诊断

  • 标签: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诊治 小儿矫形外科 髋关节半脱位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GrafⅡa型髋关节异常婴儿的髋关节发育情况,分析其与高危因素、伴发畸形和髋关节稳定性等的关系,初步探讨其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疑似髋关节异常的筛查病例5816例,均采用标准化髋关节超声波检查,统计GrafⅡa型髋关节异常的发生率和髋关节发育的恶化率,评估其与髋关节异常的高危因素、伴发畸形、髋关节稳定性、侧别和性别的关系。结果筛查发现GrafⅡa型髋关节异常有112例(6.4%),172髋,平均随访10周后超声检查髋关节发育恶化病例为19例(18.6%),24髋,其中GrafⅡb型为14例,18髋;Ⅱc型为2例,3髋;D型为2例,2髋;Ⅲ型为1例,1髋。统计发现存在伴发畸形和单侧GrafⅡa型髋关节异常病例有更高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生率。结论GrafⅡa型髋关节异常病例中,18.6%的病例有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可能,临床需密切随访观察,尤其是有伴发畸形和单侧发病的病例,但与临床隐匿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髋关节/生长和发育 超声检查 婴儿
  • 简介:目的探讨"三联方案"(阶段性功能锻炼、佩戴胫骨延长辅助支具、延长速度个体化)预防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TP)胫骨延长治疗中膝关节屈曲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42例实施联合手术加胫骨延长治疗的CTP患儿临床资料并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8个月(4~17个月),外固定架平均佩戴时间228d(118~456d);平均延长长度4.4cm,早期愈合率100%,平均愈合指数52d/cm;拆除外固定支架时膝关节功能优40例,良2例;无一例发生血管神经损伤、轴线移位、关节脱位、固定针折断、骨不愈合等。结论“三联方案”预防CPT胫骨延长治疗后膝关节屈曲挛缩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胫骨延长 膝关节 屈曲挛缩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情况,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6例创伤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临床资料,采用手法复位或切开复位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根据治疗方法和年龄大小分组评估疗效。结果得到随访的22例患儿中,12例于急诊室早期复位成功,均为低能量创伤;入院治疗10例中,5例在麻醉下行髋关节闭合复位获成功,5例行髋关节切开复位。急诊室早期复位和入院复位治疗两组病例2年后髋关节评分分别为98.5和87.8,>8岁与<8岁两组病例2年后髋关节评分分别为86.6和99.1。急诊室早期复位和<8岁病例的治疗效果优于入院治疗和年龄>8岁组。结论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治疗要早,需尽早进行关节复位,必要时行切开复位治疗,低年龄、低能量损伤的儿童具有更好的治疗结果。

  • 标签: 髋关节 创伤和损伤 脱位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胎脑有无Nestin阳性细胞存在及其发育.方法收集胎龄为16~32周不等的自愿终止妊娠引产的正常胚胎15例.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不同胎龄的人胎脑脑室管膜下区、海马、纹状体的Nestin阳性细胞.结果分别在胎龄16周、17周、20+3周、22周、23周、24+5周、25周和27周的胎脑上述3个部位中发现有数量不等的Nestin阳性表达细胞,且呈现两种不同形态.结论胎脑的脑室管膜下区、海马、纹状体存在Nestin阳性表达细胞,且呈两种不同形态.

  • 标签: 人胚胎 脑Nestin阳性 神经元发育 神经干细胞 神经巢蛋白 免疫细胞化学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自身活化水平,研究PMN在全身型JIA病程中的自身活化状况,比较全身型JIA与少关节型JIA,川崎病(KD)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其他风湿性疾病PMN自身活化区别,并探讨PMN自身活化在全身型JIA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全身型JIA18例,少关节型JIA15例,KD10例,SLE9例,另设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27例。使用二氢若丹明(DHR)荧光染色外周血样本PMN,流式细胞术检测PMN自身活化水平,即DHR分析[活化细胞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全身型JIA活动期PMN自身活化率为(33.94±24.95)%,MFI为10.68±5.0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自身活化率为(8.02±8.11)%,MFI为3.18±1.05,P〈0.01];其他风湿性疾病PMN自身活化率和MFI分别为:少关节型JIA[(5.58±2.77)%,3.38±0.691,KD[(10.65±6.65)%,4.19±1.14],SLE[(7.29±2.97)%,3.73±0.8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复查全身型JIA患儿PMN自身活化率较JIA活动期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第1次随访自身活化率下降至(7.00±2.96)%,MFI为4.32±1.31,与JIA活动期比较,P〈0.01。结论PMN在全身型JIA活动期存在明显的自身活化;随着病情缓解,PMN的自身活化率降低;本组其他风湿性疾病DHR分析显示PMN无明显自身活化现象。提示PMN在全身型JIA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评价外周血PMN自身活化水平,可能为诊断全身型JIA及鉴别其他风湿性疾病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

  • 标签: 特发性关节炎 中性粒细胞 二氢若丹明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髂骨复合截骨旋转术应用于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切开关节囊,找到真臼,去除真臼内填充物和粘连带.复位股骨头;以髂前下棘上缘和坐骨大切迹为标志,作前1/2髂骨全板截骨,将髂骨外侧皮质沿髋臼弧上方1cm向内向后作半板截骨,然后向下向外下压旋转髋臼,嵌入植骨块,增加股骨头包容。结果本组共16例22髋,经2~4年的随访,按照周永德先天性髋脱位疗效评定标准,优15髋,良6髋.可1髋,术后优良率为90%。结论髂骨复合截骨旋转术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行之有效的一种好方法。

  • 标签: 髋关节 脱位 髂骨复合截骨旋转术
  • 简介:目的人STEAP4基因是一个参与胰岛素敏感性调节的肥胖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抵抗相关脂源性细胞因子TNFα对成熟脂肪细胞中STEAP4基因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前体脂肪细胞,在诱导人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成熟的基础上,应用不同浓度(0、5、10、25、50ng/mL)重组TNFα干预成熟脂肪细胞24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Westernblot技术检测干预后人成熟脂肪细胞STEAP4基因在核酸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TNFα(5、10、25、50ng/mL)干预24h能显著上调人成熟脂肪细胞中STEAP4基因的mRNA表达,与未干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50ng/mLTNFα干预时STEAP4基因在成熟脂肪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最高。与基因表达结果相一致,不同浓度TNFα(5、10、25、50ng/mL)干预24h能显著上调人成熟脂肪细胞中STEAP4蛋白的表达,与未干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浓度提高到25ng/mL时干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TNFα能显著上调人成熟脂肪细胞中STEAP4基因核酸和蛋白的表达。

  • 标签: STEAP4基因 细胞分化 肿瘤坏死因子 人前体脂肪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两家医院38例患儿随机分为用阿斯匹林+强的松对照组及布洛芬+甲氨喋呤(MTX)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结果临床分析表明发热、关节痛和皮疹为JRA的三大主要表现。以布洛芬和MTX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与强的松+阿斯匹林相比,前才具有缓解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等优点。结论MTX与布洛芬合用作为JRA的一线药物,

  • 标签: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 诊断 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Dega骨盆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06年12月采用Dega骨盆截骨术治疗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病例59例(72髋),对其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9例(72髋)中,发生并发症7例(7髋),其中3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为男性,并有闭合复位病史,手术年龄均小于2岁;3髋发生半脱位,1髋为髂骨截骨部位嵌入骨块移位,1髋为髂骨截骨远端下翻不充分,1髋为再脱位术后关节囊不能紧缩缝合;1髋活动受限,与髂骨截骨远端下翻过多及股骨短缩不充分有关。结论Dega骨盆截骨术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主要与术前对髋关节脱位的病理变化了解不充分,术中没有掌握好髂骨截骨要领及头臼压力过大有关。

  • 标签: 髋脱位/外科学 髋脱位/并发症 骨盆骨/外科学
  • 简介:目的探讨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根治术中,应用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效果.方法选择1996年1月~2002年12月的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78髋,其中45髋在术中应用自体髂嵴三角形骨块移植于髂骨折断处(为A组),33髋应用同种异体骨移植(为B组).结果在髋臼指数的矫正上B组优于A组,对髋臼生长发育的影响、关节活动度、行走效果等方面,A、B组无明显差异,在骨愈合时间上,A组优于B组.结论在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中,应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有其优越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同种异体骨移植 小儿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根治术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麦考酚酸酯(mycophenolatemofetil,MMF)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ystemonsetjuvenileidiopathicarthritis,SoJIA)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确诊为SoJIA并初次接受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即传统治疗方案组(对照组),15例;MMF1组:传统治疗方案治疗2周后,病情无缓解,加用MMF治疗,7例;MMF2组: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泼尼松+MMF治疗方案,13例。观察3组患儿治疗后2、4、12周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并随访3-6个月。结果治疗前MMF2组病程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MMFl组和MMF2组的泼尼松用量明显减少,ESR明显减低(P〈O.05);MMFl组患儿体温高于另两组(P〈0.05)。治疗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MMFl组泼尼松用量减少(P〈0.05),ESR降低(P〈0.05);MMF2组泼尼松用量减少,体温下降并恢复至正常,WBC值降低,ESR降低,铁蛋白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Fl和MMF2组相比,MMF2组体温更低(P〈O.05)。MMF治疗组均未出现MMF用药的副作用。结论MMF联合治疗能更好地控制SoJIA患儿病情,更快缓解其临床症状,减少联合应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剂量,并有良好的安全性。

  • 标签: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治疗 麦考酚酸酯 儿童
  • 简介:大年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一般是指6岁以上儿童,由于患儿持续负重,髋臼、股骨头的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软组织也随着股骨头的逐渐上移而明显变形。2001年以来作者采用切开复位,Chiari骨盆内移截骨并加盖术治疗3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髋脱位 骨盆骨 外科学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发育性髋脱位(developmentaldislocationofthehip,DDH)的病因目前不明,但其与髋关节松弛密切相关。该研究通过比较DDH患儿与正常儿童关节囊中Ⅰ,Ⅲ型胶原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以探索DDH患儿髋关节松弛的原因。方法选取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9对发育性髋脱位患者及正常儿童配对比较。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COL1a1COL3a1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图像分析软件进行量化分析,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COL1a1在DDH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COL3a1在DDH组mRNA水平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其蛋白水平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DDH患儿关节囊中Ⅰ型胶原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较正常同性同龄儿降低,可能是导致DDH患儿髋关节松弛的原因。DDH患儿髋关节松弛可能与Ⅲ型胶原含量无关。

  • 标签: 发育性髋脱位 关节松弛 关节囊 胶原 儿童
  • 简介:目的:评估改良Morin超声测量法在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分别运用改良Morin、Graf超声测量法对4318名6月龄以内婴儿8636侧髋进行筛查。采用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检验筛查DDH的效果;统计5名主治医师和5名住院医师测量10例可疑DDH的股骨头覆盖率(FHC),通过组内相关系数了解不同经验水平的超声医师运用改良Morin法是否存在差异。结果①运用改良Morin、Graf法DDH检出率分别为0.8‰、1.3‰。改良Morin法筛查出正常与异常髋关节(松弛、半脱位、脱位)比例为99.92%、0.08%;Graf法筛查出正常(Ⅰ、Ⅱa型)与异常髋关节(Ⅱb、ⅡC、D、Ⅲ、Ⅳ型)比例为99.87%、0.13%。②两种筛查方法筛查DDH的效果一致性好。③不同经验者运用Morin法可靠性接近。结论改良Morin法以百分数的表达方式、简单的分型标准,达到传统Graf法筛查婴儿DDH的效果,不同经验者均可进行诊断,可以作为筛查婴儿DDH的首选简便手段。

  • 标签: 髋关节/生长和发育 超声检查 普查 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