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分子靶向治疗是针对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的一个靶点或几个靶点,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因子及受体、抗肿瘤血管形成等,从分子水平逆转这种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使其完全消失的一种治疗模式,是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治疗乳腺癌三大传统模式之后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模式,也是当前乳腺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 标签: 乳腺癌 拉帕替尼 靶向治疗 酪氨酸激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卡西平过敏致剥脱性皮炎较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遵医嘱给予激素、抗炎药物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加强观察及护理。结果:通过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力,积极防治感染,根据皮肤损害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经过积极治疗,精心护理,病人转危为安,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 标签: 卡马西平过敏 剥脱性皮炎 护理
  • 简介:在2009年的美国ASCO年会上,Witta等报道了题名为“SynergisticeffectofSNDX-275withlapatiniborerlotinibinbreast,lung,orheadandneckcancercelllinesexpressingHER-2”的研究。作者以两种表达HER-2(SKBR3、MCF7)及一种不表达HER-2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为实验对象,将细胞以不同浓度(0.16、1、6μmol/L)的SNDX275、拉帕替及埃罗替单药或联合培养5d。结果发现MCF-7和MI)A-MB-321对拉帕替及埃罗替耐药,

  • 标签: 乳腺癌细胞系 埃罗替尼 拉帕替尼 脱乙酰基酶抑制剂 ASCO 耐药
  • 简介:目的观察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腹腔镜术后药物治疗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后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50例,散结镇痛胶囊+桂枝茯苓胶囊治疗6个月;对照组50例,GnRHa(达林)治疗3个月。术后每4周随访1次,至术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数、妊娠数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数分别为:46(90%)、48(96%)。1年复发数分别为3(6%)、7(14%)。6个月随访时,研究组、对照组妊娠数分别为14(28.0%)、21(42%)。1年随访时,研究组、对照组妊娠数分别为31(62%)、29(58%)。结论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腹腔镜手术后两种方法比较,1年总有效数、妊娠数无明显差别;但研究组1年复发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 标签: 散结镇痛胶囊 桂枝茯苓胶囊 GNRHA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目的探讨尔雌醇及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倒绝经后要求取环妇女分成两组,研究组50例,服用尔雌醇4mg,一周后取环,并于取环术前2-3h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对照组50例,为不服药直接取环。结果在宫颈软化程度、术中综合反应程度、取环时间、取环效果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尔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成功率高,手术风险小,患者痛苦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尼尔雌醇 米索前列醇 绝经后妇女 取环术
  • 简介:目的:探讨口服阿帕替在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维持治疗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回顾分析我科近五年口服阿帕替在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维持治疗中的应用。结论:口服阿帕替在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维持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帕替尼;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维持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尔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江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妇科门诊就诊自愿要求取器的绝经后妇女共9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取器前给予口服尔雌醇和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照组45例,取器前不服用任何药物,随访观察两组取器结果。结果随访结果显示,两组间取器时轻度反应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的取器失败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尔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器,能最大程度地软化宫颈,减轻患者的取器痛苦,增加取器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尼尔雌醇 米索前列醇 绝经后取出宫内节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