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蛋白谱差异,寻找能够帮助鉴别诊断乳腺癌的候选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收集117例乳腺癌患者和56例健康人的血清标本,随机分为训练组(74例乳腺癌和36例健康人)与测试组(43例乳腺癌和20例健康对照)。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所有血清标本的蛋白谱。用BiomarkerWizard统计软件比较训练组乳腺癌与健康对照间的蛋白谱差异,再用BiomarkerPattern软件筛选出一组差异蛋白构建决策分类树模型以鉴别乳腺癌病例和健康人群,最后用测试组对分类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乳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蛋白谱存在14个差异显著的蛋白峰,以质荷比分别为3958、4288、4974、5902、8518、8930、9282和11360的8个差异蛋白构建决策树分类模型,鉴别乳腺癌与健康对照组的敏感性为82.43%(61/74),特异性为83.33%(30/36),准确性为82.73%(91/110),用测试组进行验证的敏感性为86.05%(37/43),特异性为65.00%(13/20),准确性为79.37%(50/63)。结论乳腺癌与健康人群的血清蛋白谱存在差异,SELDI—TOFMS技术筛选出的血清差异蛋白有助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 标签: 乳腺肿瘤 蛋白质组学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 血清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食管癌癌变过程中血清低分子量蛋白的细微变化,探索食管癌发生的机制、寻找食管癌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方法。方法:应用表面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食管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进行蛋白谱指纹图谱检测,通过BiomarkerWizard软件筛选差异蛋白,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软件建立食管癌早期诊断模型并用盲法验证其诊断效果;将食管癌早期和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质谱图进行比对分析,寻找各期差异蛋白,并建立分期诊断模型。结果:发现食管癌和正常人差异蛋白5种,早期食管癌和中晚期食管癌差异蛋白3种。通过早期食管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建立早期诊断模型的灵敏度87.88%,特异度91.43%,准确度89.71%,经过盲法验证结果为灵敏度95.83%,特异度89.13%,准确度91.43%。建立的分期诊断模型中,早期食管癌和中晚期筛选的差异蛋白建立的分期诊断模型灵敏度75.76%,特异度79.17%,准确度77.19%。结论: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联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操作较为简便,在食管癌的诊断和分期上具有可行性。

  • 标签: 食管癌 蛋白组学 分期 诊断模型 SELDI-TOF-MS
  • 简介: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MYD3在乳腺癌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运用Westernblot法检测SMYD3在乳腺癌细胞系的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MYD3在67例乳腺癌组织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最后对sMYD3表达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指标行Mann—WhitneyU或Kruskal—WallisH检验分析。结果SMYD3在MCF-7、MDA—MB_231、SKBR3和MDA—MB-435s等乳腺癌细胞株中均呈阳性表达,而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均无阳性表达。正常组织与癌性组织之间SMYD3阳性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0.00,P=0.001)。在乳腺癌组织中,SMYD3的总体阳性率为61.19%。SMYD3阳性表达在年龄,组织病理级别,病理类型,ER、PR、BCL=2、P53表达等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0),而在淋巴结转移、HER2表达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SMYD3阳性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潜在标记物,并有望成为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乳腺肿瘤 SMYD3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研究表明,雌激素在诱导乳腺癌发生和细胞增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雌激素及其受体组成的蛋白复合体作用于乳腺细胞,促进多种基因的转录调节。临床上,大约2/3的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阳性,且具备生物活性功能,能促进和维持乳腺肿瘤细胞的生长。因此,临床上通过检查乳腺癌细胞是否含有ER,和ER对雌激素的应答性来决定是否应用抗雌激素药物

  • 标签: 抗雌激素药物 乳腺癌细胞 S蛋白 雌激素受体 耐药 乳腺肿瘤细胞
  • 简介: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是一类新的抗肿瘤药物,可以通过过乙酰化热休克蛋白90(HSP90),从而下调HER2表达。OSU-HDAC42是一种新型的口服类以生物利用性丁酸苯酯为基础的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在2009年的美国ASCO年会上,Weng等报道了题名为“TheantitumoreffectsofOSU—HDA(A2,anovelhistonedeacetylaseinhibitor,inHER-2-positivebreastcancer”的研究。该研究分析了OSU-HDAC42对于HSP90和HER-2的作用。该研究对象为BT474、SKBR3、MDA-MR-231和MCF-7乳腺癌细胞系,检测指标包括细胞活性、细胞周期、凋亡、HER-2表达与磷酸化以及HSP90的乙酰化水平。结果:经过72h治疗后,

  • 标签: 脱乙酰基酶抑制剂 HER-2阳性 乳腺癌细胞系 ASCO 组蛋白 抗肿瘤作用
  • 简介:在2009年的美国ASCO年会上,Witta等报道了题名为“SynergisticeffectofSNDX-275withlapatiniborerlotinibinbreast,lung,orheadandneckcancercelllinesexpressingHER-2”的研究。作者以两种表达HER-2(SKBR3、MCF7)及一种不表达HER-2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为实验对象,将细胞以不同浓度(0.16、1、6μmol/L)的SNDX275、拉帕替尼及埃罗替尼单药或联合培养5d。结果发现MCF-7和MI)A-MB-321对拉帕替尼及埃罗替尼耐药,

  • 标签: 乳腺癌细胞系 埃罗替尼 拉帕替尼 脱乙酰基酶抑制剂 ASCO 耐药
  • 简介:早产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有指征合理地使用宫缩抑制剂、B型链球菌(groupBstreptococcus,GBS)感染及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抗生素运用、糖皮质激素用以降低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硫酸镁用于保护孕32周前早产儿神经系统,降低脑瘫发生率。本文对上述四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

  • 标签: 早产 药物治疗
  • 简介:众所周知,导致出生缺陷的原因有很多,总结一下无非就是遗传方面的问题、不良环境的作用及遗传和不良环境共同作用所致,药物的使用就是不良环境中的一个方面。通过这个视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药物致畸的研究进展。该视频为我们阐述了药物对胎儿发育影响的几个方面,包括胎龄、用药时间的长短、药物的计量,同时,不同胎儿对药物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以及胎儿生长过程中不同孕周、

  • 标签: 药物致畸 胎儿发育 出生缺陷 用药时间 生长过程 环境
  • 简介:目的: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特发性矮小患儿身高的影响。方法:24例特发性矮小患儿接受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平均年龄(9.47±2.03)岁,剂量0.15~0.17U/(kg.d),睡前皮下注射,疗程3~14个月。结果: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可使特发性矮小患儿身高、身高的标准差积分、生长速率明显提高。结论: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特发性矮小患儿身高增长有明显疗效。

  • 标签: 特发性矮小 重组人生长激素 身高
  • 简介:生活中不少女性为了个人方便,尝试着使用药物流产。由于缺少这方面知识,往往达不到其效果,且有的流产进行到一半时“功亏一篑”,再去医院刮宫。药物流产究竟适用于哪些人,专家们认为应了解这些知识。

  • 标签: 正确认识药物 药物流产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的特点。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10例妊娠期及产后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有意识障碍,9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头痛,7例患者出现抽搐及视物模糊。10例患者的血乳酸脱氢酶(LDH)及尿酸(UA)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2例病情最严重患者LDH高达1361U/L及2058U/L。10例患者头颅CT或MRI提示脑后部(双顶枕叶)低密度灶,8例患者提示脑沟回饱满,脑室系统缩小,1例重症患者大部分脑组织受累,并以脑白质密度减低为主。结论妊娠期和产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有其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对于妊娠期及产后出现头痛意识障碍者应尽早做CT或MRI检查,可以早诊断,及时治疗,以取得良好预后。

  • 标签: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妊娠 意识障碍 头痛
  • 简介:阿司匹林与酒冲突酒在体内先被氧化成乙醛,然后成为乙酸,而阿司匹林会妨碍乙醛氧化成乙酸,造成体内乙醛蓄积,加重发热和全身疼痛等症状,还容易引起肝损伤。

  • 标签: 药物 挑食 阿司匹林 全身疼痛 乙醛 肝损伤
  • 简介:目的:对于口服抗感染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由此为临床用药合理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到本门诊妇科就医的患者口服抗感染类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替硝唑片连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以及甲硝唑片分别占用药频度(DDDs)的前3位;盐酸头孢他美脂分散片连同阿奇霉素分散片以及氨苄西林胶囊分别占日均费用的前3位;盐酸头孢他美脂分散片连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以及替硝唑片在金额排名中分别占前3位;甲硝唑片以及替硝唑片连同氧氟沙星片在这12种门诊妇科扣分感染类药物中占序号比是最大的;阿奇霉素分散片连同盐酸头孢他美脂分散片以及氨苄西林胶囊是序号比最小的。结论:本服务中心妇科门诊以用途广泛、有效、安全的口服抗感染类药物在临床的使用量大、频度高,并且对用药经济性进行了较好的掌握,用药情况相对比较合理。同时由于盐酸头孢他美脂分散片其价格相对较高,我们在对其控制使用。

  • 标签: 妇科 抗感染 用药频度 排序
  • 简介: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对不同孕周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对160例稽留流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物流产与稽留流产的孕周密切相关:孕周越小,完全流产率越高,排胎时间越短,阴道流血量越少;孕周越大,不全流产及流产失败率越高,排胎时间越长,出血量多的机会明显增加。结论:一旦确诊为稽留流产,如果无药物流产的禁忌症,应尽早行药流术,以提高流产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药物流产 稽留流产 观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