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把影响结果的各个因素分析出来。方法:把在我院门诊上的同一个病人进行跟踪,把他置于不同条件下面的送检的标本进行生化结果分析。结果:如果输液的时间不同、或者溶血时间没同、或者浑浊、或者时间不同,都会对生化的检验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 标签: 血液检验 生化检验 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空腹静脉血标本留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及探讨。方法:选取136例健康体检者,采集血清在同温、同压、同湿度的情况下密封避光保存,分别测定其在采集当时,采集放置4h、8h、12h、24h、48h、72h的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糖(GLU)、总蛋白(TP)等进行测定,作统计学比较。结果:在4小时、8小时、24小时分别有1、3、11项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标本检验结果有影响,其中对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等7项结果检测值偏高,尿素氮、总胆红素两项结果偏低,比较差异显著(P〈0.01)。

  • 标签: 静脉血标本 留置时间 检验结果
  • 简介:加替沙星是新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用于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疗效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肝毒性、血尿、神经系统反应、致静脉炎等等不良反应,临床使用时应考虑其不良反应可能带来的影响,权衡使用。

  • 标签: 加替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一般认为解热镇痛药的治疗指数高,安全范围大,又是对症药物,特别是不用处方就可以买到,因此不合理地使用甚至滥用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这不但影响疗效的充分发挥而且造成了很多不良后果,尤其是长期大量使用时不良反应更为多见,严重者甚至能引起死亡。正确合理地使用本药,须掌握本类药的用药原则。

  • 标签: 解热镇痛药 感冒药
  • 简介:居家进行装修工作,一般多应用胶粘剂、涂料、油漆、板材等相关材料进行装修工作。此类材料一般多有一些TVOC、苯、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此类材料会让房间中的空气中存在有害物质,对人体产生影响。对笔者所在县的装修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笔者所在县的室内污染情况,从2009年4月至2010年12月对笔者所在县73家进行装修的家庭的空气情况进行监控,并对其出现的污染情况进行评估,观察入住时间对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居室空气污染 不良反应 调查 有害物质 污染情况 家庭成员
  • 简介:居家进行装修工作,一般多应用胶粘剂、涂料、油漆、板材等相关材料进行装修工作。此类材料一般多有一些TVOC、苯、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此类材料会让房间中的空气中存在有害物质,对人体产生影响。对笔者所在县的装修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笔者所在县的室内污染情况,

  • 标签: 居室空气污染 不良反应 调查 有害物质 TVOC 污染情况
  • 简介:目的:回顾性的收集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间临床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的药物不良反应的41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调查研究显示笔者所在医院的抗菌药物中,ADR的发生情况为最高,共发生135例占32.77%。其次为中药注射液,共发生85例(20.63%)患者。212例(51.45%)患者发生ADR,其症状为皮肤损害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后改善。结论:笔者所在医院的资料显示ADR的发生情况为最高,这表明在治疗中应要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给予患者合理的药物治疗。患者发生ADR,其症状为皮肤损害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给予患者进行联合应用药物要尤其主要药物的禁忌情况,在应用中药进行治疗时尤其要注意。

  • 标签: 分析 不良反应 药物 中药
  • 简介: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永生化细胞系。方法将原代培养的EMs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转染质粒PCD2SV40T,G418筛选并进行单克隆细胞挑选,采用核型分析、免疫细胞化学、RT-PCR、裸鼠成瘤实验等方法对传代培养后的抗性单克隆细胞进行鉴定。结果首次建立了EMs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永生化细胞系hEM15A,该细胞系具有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特征,可连续传代,表现为正常二倍体核型,未观察到致瘤性。结论hEM15A细胞系易获得、培养难度小、细胞均一性高、存活时间长,可成为EMs的研究工作中实用的体外模型。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永生化 细胞系 间质细胞 在位内膜
  • 简介:控制性超排卵是辅助生殖技术的重要步骤,有效的提高了助孕效果,同时也带来了卵巢高反应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卵巢高反应备受关注,对之具有一定的认识,但仍缺乏统一的判断标准及有效的临床应对策略。卵巢高反应带来了辅助生殖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对亲代健康的影响重大,对子代的影响有待阐明。重视卵巢高反应及其导致的安全问题,是辅助生殖一临床中的重要课题。

  • 标签: 控制性超排卵 卵巢高反应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并发症 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第1周期促排卵卵巢反应不良患者第2周期采用个体化方案治疗的结局。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ET)第1周期常规方案促排卵发生卵巢反应不良患者239例,第2周期采用个体化促排卵方案,将其分为两组:第1周期、第2周期获卵数均〈5个者104例为A组;第1周期获卵数〈5个,但第2周期获卵数≥5个者135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①A组和B组第2周期长方案的应用较第1周期减少,而短方案、微刺激方案、其他方案应用比例增加(P〈0.05);②A组第2周期生长激素应用率(56.7%)高于第1周期(26.0%;P〈0.05);B组第2周期生长激素应用率(45.9%)均高于第1周期(17.0%;P〈0.01);③A组第2周期Gn启动量[(244±101)U]高于第1周期[(218±56)U;P〈0.05];B组第2周期Gn启动量[(229±68)U]高于第1周期[(204±61)U;P〈0.01],但两组Gn总量及Gn刺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A组两个周期hCG日血E2峰值、〉14mm卵泡数、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及胚胎移植取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2周期移植胚胎数目[(2.0±0.8)个]及临床妊娠率(30.9%)均较第1周期[(1.6±0.7)个;4.7%]显著增加(P〈0.01)。B组第2周期的hCG日血E2峰值、〉14mm卵泡数、获卵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0789.8±6246.3)pmol/L、(7.1±3.9)个、(8.1±3.5)个、(3.3±2.1)个、(2.6±0.6)个和40.3%,第1周期分别为(6595.0±4470.1)pmol/L、(4.3±2.5)个、(3.0±1.1)个、(1.5±1.1)个、(2.0±0.7)个和11.6%,两周期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第2周期无胚胎移植取消周期率(8.1%)低于第1周期(25.9%;P〈0.01)。结论第1周期常规方案促排卵卵巢反应不�

  • 标签: 卵巢反应不良 促排卵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个体化治疗 结局
  • 简介:目的:观察山莨菪碱(654-2)B6减少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0.1—0.5g/qd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山莨菪碱注射液1—5mg/qd观察两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阿奇霉素出现呕吐不良反应率为72.9%,出现腹泻不良反应率为62.5%。加用山莨菪碱观察组出现呕吐、腹痛不良反应率为21.4%,出现腹泻、稀便不良反应率为42.9%。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山莨菪碱能减少或控制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 山莨菪碱
  • 简介:目的评估镁、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与子痫前期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并行剖宫产分娩的45例子痫前期孕妇为子痫前期组(动脉血压为140/90mmHg、蛋白尿〉0.3g/24h),选择同期正常孕妇45例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研究食物摄入量进而评估镁的摄入量,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浆、血清和尿液中镁的含量,同时采用标准方法检测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标志物。Logistic回归分析子痫前期的预测因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性。结果两组镁的摄入量和尿中排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予痫前期组血浆和红细胞中镁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镁含量与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仪水平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镁和尿8-并前列腺素与先兆子痫有相关性,灵敏性93%,特异性75%。结论孕妇体内镁、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因子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有关,并且血浆镁和尿8-异前列腺素都是子痫前期发生的预测指标。

  • 标签: 血浆镁 尿8-异前列腺素 子痫前期
  • 简介:目的对新生化颗粒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14-26周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2010-2013年间甘肃省人民医院240例孕14~26周要求终止妊娠妇女的资料,按不同的引产和给药方式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60例。A组:口服米非司酮100mg×2d,第3天阴道放置及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各200μg,1次/3h,期间冲服新生化颗粒2袋/次,3次/d至产后3d;B组:首日顿服米非司酮200mg,其余同A组;C组:首日顿服米非司酮200mg,第3天晨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随后每隔3h口服400μg,最多4次;D组:常规依沙丫啶羊膜腔穿刺注射引产术。比较4组引产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引产时间、阴道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等指标。结果4组引产方式总成功率分别为98.3%、96.7%、96.7%、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1.7%)低于B组(11.7%),D组疼痛率最高(45%)(P〈0.05)。A、B组米索前列醇用量、引产时间、阴道出血量低于C组(P〈0.05),D组引产时间最长,阴道出血量最多(P〈0.05)。结论米非司酮分次口服配伍米索前列醇舌下、阴道联合给药,同时辅以新生化颗粒冲服的引产方法,引产时间更短,米索前列醇用量、阴道出血、疼痛率及不良反应更少。

  • 标签: 新生化颗粒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中期引产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新生儿败血症组40例(早产儿10例,足月儿3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进行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的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以末梢血hs-CRP〉3mg/L为诊断值,hs-CRP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总体敏感度为80.0%。其中足月儿和早产儿病例hs-CRP诊断敏感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早产儿病例hs-CRP诊断敏感度明显比较高(P〈0.05)。结论:白细胞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高,敏感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白细胞 超敏C-反应蛋白 新生儿败血症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建立针对脆性X综合征FMR1基因CGG重复数的快速产前检测技术方法,用于基于人群的筛查。方法采用荧光PCR法对356名孕妇进行产前FMR1基因CGG重复数检测。结果本方法可检测CGG重复数小于130的携带者,共275例(77.25%)毛细管电泳结果显示为2组峰,提示为杂合型基因型,可明确诊断。81例(22.75%)仅见到一组峰,提示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为CGG重复数高于130的携带者。结论基于荧光PCR的检测技术,临床上可实现近80%孕妇FMR1基因CGG重复数精确、快速的初筛,剩余病例的明确诊断尚需其他技术辅助。

  • 标签: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FMR1基因 产前检测 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年龄、体重相匹配的正常妇女进行C-反应蛋白(CRP)、血脂的检测寻找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方法64例PCOS和20例年龄、体重匹配的正常健康妇女进行体重指数(BMI)计算、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清胰岛素(INS)、血脂和CRP的测定,比较肥胖、非肥胖;胰岛素抵抗、非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雄激素正常的血脂、C-反应蛋白血中水平。结果PCOS患者总胆固醇(CHO)、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却低于对照组;肥胖的PCOS患者CHO、CRP明显高于非肥胖PCOS患者和对照组,PCO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肥胖的PCOS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非肥胖PCOS患者和对照组;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CRP、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而HDL却低于非胰岛素抵抗者,SCRP高于对照组;高雄激素PCOS患者血清CRP、SCRP水平明显高于雄激素正常组,高雄激素PCOSTG高于雄激素正常组和对照组,而HDL却低于这两组。CRP与肥胖关系最为密切。结论PCOS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是某一个因素决定的,而是多种代谢异常综合作用的结果。肥胖、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均是PCOS患者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但是肥胖与CRP的关系更为密切。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C-反应蛋白 血脂 心血管疾病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探讨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90例PCOS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CRP水平,同时应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PCOS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0GTT)及胰岛素释放实验。根据体重指数(BMI),PCOS患者分为:肥胖组48例(BMI≥25kg/m^2),非肥胖组42例(BMI〈25kg/m^2)。结果①肥胖及非肥胖PCOS患者IogCR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肥胖PCOS患者IogCRP明显高于非肥胖PCOS患者(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ogCRP与BMI、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HDL-C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P〈0.05)。排除BMI影响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IogCRP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ISI呈负相关(P〈0.05)。结论PCOS患者机体内可能存在着一种慢性炎症状态;PCOS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升高可能是预测2型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子。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C-反应蛋白(CRP) 慢性炎症
  • 简介: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低脂饮食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共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及6个月时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血清CRP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6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4.13±3.25)明显低于治疗前(4.83±3.14)及(6.94±2.12)(均P〈0.05)(2).治疗2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血清CRP水平[(5.77±3.13)mg/L]明显低于治疗前[(24.37±7.79)mg/L]及对照组[(25.98±4.84)mg/L](均P〈0.05);(3)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治疗2个月及6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可稳定甚至缩小颈动脉粥样斑块,降低CRP及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脑卒中复发。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脑梗死 动脉粥样斑块 血脂 C-反应蛋白
  • 简介:Hugh等于2009年2月在《JClinOncol》上发表了题名为“BreastCancerSubtypesandResponsetoDocetaxelinNode—PositiveBreastCancer:UseofanImmunohistochemicalDefinitionintheBCIRG001Trial”的论著。现将这篇论著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国际乳腺癌研究组(BreastCancerInternationalResearchGroup,BCIRG)001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性的Ⅲ期试验,

  • 标签: Ⅲ期试验 乳腺癌 多西紫杉醇 淋巴结阳性 免疫组化 分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