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难产急诊的发生因素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8月到2014年2月在我院难产急诊的产妇20例,同期按照1:1的比例选择在我院进行正常分娩的产妇20例进行调查。结果:多因素lb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收缩乏力、巨大儿与不良心理情绪是导致难产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难产急诊产妇经过剖宫产术后都顺利分娩,无死亡产妇与新生儿,不过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25.0%,都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难产的发生多与产力、胎儿产妇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术后并发症比较多,要积极加强预防干预。

  • 标签: 难产 急诊剖宫产术 并发症 发生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本社区老年人糖尿病防治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本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综合防治方法,持续3个月。结果:干预后患者的控制饮食、体育锻炼、规律用药与定期监测率都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的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都明显低于干预前,对比差异明显(P〈O.05)。结论:对老年人糖尿病给予积极的综合防治干预能有效提高其健康行为水平,降低血糖,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老年人 防治 社区
  • 简介:目的调查从事产前超声筛查的医生对产前诊断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本研究以2013年9月17~18日江苏省产前诊断中心抽查的江苏省内有产前超声诊断资质的机构内从事产前诊断的超声医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知识问卷调查(包括基本信息、孕早期染色体异常筛查孕中期超声结构筛查三部分),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30份,有效问卷127份(97%)。127名参与调研的产前超声筛查医生对孕早期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相关问题总体判断正确率为90.45%,单位隶属科室、超声医生的技术职称参与产前诊断课题的相关经验与结果判断的正确率有相关性;对孕中期超声结构筛查相关知识的总体判断正确率为86.09%,其中对机械指数(MI)值等安全参数的设定、孕中期胎儿结构筛查的合适孕周的选择正确率较低,且结果判断正确率与学历、医院的等级、参与相关培训的情况等有关。结论产前超声筛查医生对产前诊断相关知识有较基本的掌握,但有些方面如不同筛查类型的孕周要求、对胎儿超声安全性的认识等方面仍有欠缺,需加强产前诊断相关知识的培训。

  • 标签: 认知 产前诊断 超声 国际妇产科超声协会
  • 简介:照(图)片每3张图单独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张照(图)片均应有必要的图题说明性文字置于图的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中箭头标注应有文字说明。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特殊染色方法和高、中、低倍数。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并在背面标明图号、作者姓名图的上下方向。说明文字应简短,不应超过50字,所有的图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电子图片采

  • 标签: 说明性文字 图号 张图 连续编码 文字说明 染色方法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产后便秘的原因,为解决产后便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历查阅,问卷调查,出院回访等方式对102例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活动量、产后饮食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2例产妇中50例大便正常,52例发生不同程度便秘。结论:产后便秘与分娩过程,睡眠时间,活动,饮食,心理有密切关系,分娩过程及时补水分,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时适量活动,正确的提肛锻炼,有助于预防便秘的发生。

  • 标签: 产后便秘 原因 应对措施
  • 简介:胎儿电子监护(electronicfetalmonitoring,EFM)是目前广泛运用于产科临床的监护手段,能够连续观察并记录胎心率(fetalheartrate,FHR)的动态变化,也可以了解胎心率与胎动或者宫缩之间的关系,从而评判胎儿宫内状况。EFM由于其操作简便、无创、结果实时,目前广泛运用于临床,但其仍存在假阳性率高,增加临床不必要干预,导致阴道助产剖宫产率增加,EFM结果的判定存在人工判读的个体间个体内误差等诸多弊病。本文旨在介绍各国有关EFM的指南,以期指导临床医师对胎监结果的判读处理。

  • 标签: 胎儿 电子监护 指南
  • 简介:目的:分析妇产科中的护理风险类型原因,总结相应的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妇产科护理中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统计护理风险类型,对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相应对策。结果: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39例,以错注、漏注、多注、接错液体的发生率最高;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包括人员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结论:妇产科护理工作繁琐,护理风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加强护理管理,针对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最大限度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风险 原因 对策
  • 简介:妊娠期乳腺癌(pregnancy-associatedbreastcancer,PABC)系指妊娠期间或者产后1年内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它包括妊娠、哺乳期乳腺癌,因此又被称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属于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每10万例分娩的妇女中有10-40例发生PABC,约占所有妊娠者的3/10000,平均发病年龄为33岁。随着女性怀孕年龄的推迟,这一比例呈上升趋势。由于PABC临床少见,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多为个案报道或回顾性研究,缺少前瞻性研究,因此在其诊断和治疗方面还有很多争议。

  • 标签: 妊娠 乳腺肿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ICU护理不良事件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2013年我院开展无责上报与循证持续改进制度前后ICU病房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3年医嘱交代遗漏2例(18.18%)、给药失误1例(9.09%)、非计划拔管6例(54.55%)、器械操作致伤0例低于2012年19例(25.33%)、8例(10.67%)、29例(38.67%)、10例(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与2013年合计发生护理不良事件86例,构成从高至低分别为非计划拔管/脱管40.70%、医嘱交代遗漏24.42%、器械操作致伤11.63%、给药失误10.47%、药物渗漏3.49%与误吸2.33%。结论:医院通过无责上报制度掌握ICU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特点,循证分析发现潜在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持续改进,成效显著。

  • 标签: ICU 护理不良事件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急救护理方法。方法:抽取4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回顾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分析患者康复情况。结果:4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存活率95%,死亡率5%。结论:实施早期规范合理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临床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患者的预防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40例患者,对血液透析中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在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症状显著减少,在护理后血压均保持稳定。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血液透析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预防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普外科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依从性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通外科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普通外科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肥胖儿童龋齿的影响因素预防保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于本院进行龋齿检查的160例儿童,根据受检儿童的体重情况分为2组,肥胖组37例,正常组123例,对其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口腔的预防和保健,并分析对比其预防保健效果。结果:正常组龋齿发生率为5.7%,肥胖组龋齿发生率为29.7%,肥胖组儿童龋齿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儿童常吃甜食、油炸食物未定期刷牙的人数明显多于正常组(P〈0.05),经口腔预防和保健,正常组龋齿儿童有6例好转,肥胖组有4例好转,肥胖组龋齿儿童好转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肥胖儿童龋齿的影响因素包括常吃甜食、油炸食物未定期刷牙等,应及时进行预防治疗和口腔保健,减少龋齿发生。

  • 标签: 肥胖儿童 龋齿 预防保健
  • 简介:目的探讨发育DNA损伤反应调节基因1(regulatedindevelopmentandDNAdamageresponses1,REDD1)在人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早孕绒毛组织(6~10周)、中孕(24~28周)足月晚孕(38~39周)胎盘组织各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Westernblot杂交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REDD1mRNA蛋白在不同孕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EDD1蛋白表达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细胞质中,随着孕周增加,REDD1在mRNA蛋白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呈现下降趋势。结论REDD1可能早期参与了滋养细胞侵袭的过程。

  • 标签: REDD1 胎盘 mRNA 蛋白
  • 简介:目的:通过对妇科临床护士进行有效的HIV相关知识的培训院感知识的加强,提高护士应对HIV初筛患者有效防护,减少恐慌,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HIV相关知识标准预防的培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和能力,并积极给予患者有效的专业指导心理支持。结果:通过以上护理途径,提高患者护理人员对HIV初筛阳性的正确认识,保护患者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护理专业水平。结论:普通临床护理人员对HIV的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培训提高自身防护的能力和对艾滋病的认识护理水平。

  • 标签: 妇科护士 HIV初筛阳性 护理 职业防护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脐带绕颈的时机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171例孕妇进行检查并对脐带绕颈者做出诊断,追踪其妊娠结局,与分娩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5171例孕妇分娩后有脐带绕颈者1016例,占分娩总数的19.6%。随着孕周增加超声诊断符合率逐渐增加。脐带绕颈组与未绕颈组比较,其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脐带绕颈诊断符合率高,晚期诊断脐带绕颈对分娩方式的选择不良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儿脐带绕颈
  • 简介:目的:对泌尿外科患者后腹腔镜术后疼痛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在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实施后腹腔镜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分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腰背、切口、腹部以及颈部的疼痛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患者后腹腔镜术后实施中,有助于对患者的临床疼痛发生率降低,提高无痛患者构成比,值得推广。

  • 标签: 泌尿外科 后腹腔镜手术 疼痛 护理
  • 简介:<正>一年一度的中国胎儿医学大会已经走进第四个年头,通过前三届的成功举办,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了胎儿医学在国内迅速地发展。2014年7月10日—13日,我们将再邀同道们相聚上海。本届大会我们延续前三届系列主题外,还将引入一个全新的主题,"辅助生殖技术与胎儿医学"。自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诞生至今,全球已有500万多例试管婴儿出生。辅助生育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这些试管婴儿的宝宝究竟活的怎么样,已经成为一个

  • 标签: 胎儿医学 辅助生育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 产前诊断 产前筛查 试管婴儿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癌基因表达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点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7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按照临床预后的高危因素将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TEN、p53和Ki-67基因的表达,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CA125、CP2、CA199唾液酸(SA)等肿瘤标志物,分析各项肿瘤标志物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临床病理分期ER、PR、PTEN、CA125和CP2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ER、PR、Ki-67和S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肌层浸润深度PR、CA125和CA199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无淋巴结转移ER、PR、CA125和CP2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无脉管内癌栓CA125和S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腹水癌细胞CA125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危组PR表达显著低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Ki-67、CA125、CA199和CP2的表达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两组中ER、p53、PTEN和SA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Ki-67、CA125、CA199和CP2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密切相关,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分子分型 肿瘤标志物 免疫组化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金刚藤片与康复消炎栓联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诊治的盆腔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金刚藤片治疗,试验组采用金刚藤片与康复消炎栓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16例(80.0%)治愈,2例(10.0%)显效,1例(5.0%)有效,1例(5.0%)无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有11例(55.0%)治愈,2例(10.0%)显效,2例(10.0%)有效,5例(25.0%)无效,总有效率为75.0%,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金刚藤片与康复消炎栓联合治疗盆腔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金刚藤片 康复消炎栓 盆腔炎 临床效果 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