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06~2008年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肌瘤42例;多发肌瘤18例,肌瘤数目2~4个,共49个。用355~500μmPVA颗粒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至肌瘤病理血管完全消失。观察栓塞前与栓塞后3~60个月子宫肌瘤大小的变化。结果栓塞术前、术后3、6、9、12、24、36、48、60个月子宫肌瘤平均体积(cm3)分别为132.9、92.4、60.8、44.3、42.4、41.6、40.8、38.6、38.5;栓塞术前、术后3、6、9个月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后9个月与12、24、36、48、60个月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安全、高效、并发症少。

  • 标签: 子宫肌瘤 血管内栓塞 长期疗效
  • 简介:月亮的力量,向来具有神秘的成分。要知道,月亮可不只是用来欣赏的,它的阴睛圆缺,跟我们身体皮肤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 标签: 皮肤 美肤 身体 计划 变化 成分
  • 简介:经外周穿刺王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王管技术,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CKD)的血液透析病人,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病人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本文就重点对血透病冬的感染风险和护理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对妇女长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012年6~10月海口市3所三级医院的251名人工流产妇女(人工流产组)及250名健康育龄期妇女(对照组),运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自评量表(PCL-C),对人工流产组术后第10天及同期对照组,人工流产组术后第3、6、12、24个月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人工流产组妇女术后第10天PCL-C的总分、再体验、回避及警觉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人工流产组术后第10天和第3个月PCL-C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12、24个月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再体验和警觉维度呈下降趋势;回避维度变化最初为上升趋势,第3个月达高峰,之后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人工流产作为一种创伤应激源对术后妇女的心理健康具有长期影响。

  • 标签: 人工流产 应激心理学 影响
  • 简介: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是整个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口控制目标的物质保证。一方面,药具管理工作是控制人口效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药具管理作为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需要和婚育人群生殖保健需求的重合点和连接环,客观上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了优质服务的平台。随着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人们对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向广大育龄群众及时提供高效、安全、优质、简便、经济的避孕药具,是新形势下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满意程度的必然要求。

  • 标签: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药具管理 低生育水平 计划生育药具 人口素质 生殖保健需求
  • 简介:目的了解济南市女性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济南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孕前优生健康体检的1223名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优生优育项目检测、风险因素评估及跟踪随访。结果研究对象有病史异常及不良嗜好、不良环境接触史者188例,占15.37%;检出各类疾病411例,疾病发生率为33.61%;其中30~39岁年龄组、低文化程度组、农村人口疾病检出率较高(P〈0.05)。1223名女性中有1012名接受了跟踪随访,其中未孕538名,已孕474名;已孕的474名女性中,正常分娩266名,自然流产8例,人工流产5例,婴儿出生缺陷1例。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发现的绝大部分危害优生优育的因素可以通过孕前健康教育和医学检查而避免;重视孕前健康教育及提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参检率,可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及婴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 标签: 计划妊娠 健康检查 出生缺陷
  • 简介:<正>《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2~2013年度选题计划1.产前筛查的策略与评价;2.双胎妊娠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治;3.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4.产前诊断实验技术;5.选择性病减胎;6.产前超声与磁共掁。欢迎来稿欢迎订阅地址:上海市长乐路536号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编辑部(200040电话:021-54030916网上投稿:www.chinjpd.com

  • 标签: 产前诊断 选题计划 电子版 产前筛查 双胎妊娠 实验技术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流动人口接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的情况,以及流动人口对咨询服务的需求,为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管理和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流动人口集中的工厂、企业、建筑工地和服务/娱乐场所选择18~49岁的育龄流动人口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婚育史及婚育观念,接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的情况等。采用SAS9.1软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2099名流动人口,21.39%的流动人口在调查的近1年内接受过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学历越高的流动人口接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的比例越低。有41.31%的对象表示愿意接受咨询服务,咨询途径以“报刊专栏、信箱”、“专业网站咨询”、“电话热线咨询”的比例较高,“面对面”咨询的比例为33.21%,计划生育服务站、妇幼保健院是流动人口面对面咨询的主要地点。结论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接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的情况不理想。现居住地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

  • 标签: 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 现居住地
  •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计划生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服务人员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HIVvoluntarycounselingandtesting,VCT)和自愿咨询转诊(HIVvoluntarycounseling&referral,VCR)的知识、态度及服务开展情况,探讨社区开展VCT&VCR服务对策。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3个社区的60名社区计划生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服务人员,进行小组访谈。结果社区服务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高,但不全面。超过70%的对象不知道转诊服务,一半的人不知道免费的VCT&VCR服务。大部分人对艾滋病存有畏惧心理,但愿意提供VCT&VCR服务。现阶段开展的VCT&VCR服务主要是宣传教育服务,其次为咨询服务,技术检测服务提供率只有21.66%。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以及社会支持环境是影响VCT&VCR服务开展的重要因素。部门合作是社区更好地开展VCT&VCR服务的重要手段。结论应进一步开展对计划生育、卫生服务人员的全面培训;同时加强部门合作,为社区提供更好的VCT&VCR服务开展环境。

  • 标签: 社区计生服务人员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 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 部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