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孕妇孕中期二联血清标记物用于产前筛查时,对唐氏综合征、18-三体、神经管畸形等出生缺陷疾病检出的实际应用意义。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对孕中期(15~20+6周)35岁以下妇女进行二联血清标记物(AFP、free-βHCG)检测,2T-risk软件计算风险值。对于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共筛查109703例孕妇,其中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4725人,阳性率为4.31%(4725/109703),18-三体高危588人,阳性率0.54%(588/109703),神经管畸形高危861人,阳性率0.78%(861/109703)。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高危孕妇1952人,发现染色体异常59人,异常检出率为3.02%(59/1952)。结论利用孕妇二项血清标记物进行孕中期产前筛查可有效检出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及其它部分先天性疾病,是预防和降低出生缺陷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唐氏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 神经管畸形 出生缺陷
  • 简介: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及诊疗手段的不断提高,乳腺癌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早期肿瘤的检出率和治愈率不断提高,患者总死亡率逐渐下降。但是对于乳腺癌仍存在大量的困惑亟待解决,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同临床分期或病理类型的患者,采用同一方案治疗,其治疗的敏感性及患者预后存在明显的差异。事实上,乳腺癌是一类分子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

  • 标签: 乳腺癌 分子分型 分子生物学技术 方案治疗 早期肿瘤 总死亡率
  • 简介:研究目的研究人类辅助生殖(AHR)的围生期结局,明确出生结局和AHR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为优化产科处理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咨询工作提供指南。研究结果文章比较了各种AHR技术的围生期结局,并与自然受孕者进行比较,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好理解AHR相关的产科并发症、不良围生期结局、多胎妊娠、先天性结构畸形、染色体异常、基因印记疾病。证据来源使用合适的词汇和关键字(辅助生殖、辅助生殖技术、促排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体外授精)检索MEDLINE和Cochrane图书馆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文献。研究结果并不只限系统综述、随机对照试验/对照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所有的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英语研究都包括在内,还包括根据书目查找的文章。定期更新检索,纳入了2013年8月之前的指南。灰色(未发表)的文献是通过查询卫生技术评估和卫生技术评估相关机构、临床实践指南的集合,临床试验登记处,以及国家和国际医疗专业团体而获得的。价值本文的的证据等级根据加拿大预防保健专责小组报告的标准评定(表1)。

  • 标签: 辅助生殖 辅助生殖技术 妊娠结局 多胎妊娠 基因印记 先天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辅助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高脂血症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TC、TG、LDL—C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DL-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辅助治疗高脂血症能更加有效地降低血脂,从而改善预后。

  • 标签: 高脂血症 辛伐他汀 血脂
  • 简介:约70%的卵巢癌患者初诊时已有广泛的腹腔内转移。标准的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的原发和继发病灶,术后给予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以延长无进展和总生存期,同时提高生存质量。尽管如此,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并未显著改善。FIGOⅢc或Ⅳ期总的5年生存率仅10%~20%。鉴于初次手术后残余灶的大小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

  • 标签: 卵巢癌患者 新辅助化疗 预后因素 腹腔内转移 5年生存率 手术切除
  •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组织学级别及各分子分型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40例DCIS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PR、HER-2和Ki67的表达,并根据结果对所有病例进行分子分型。分析不同级别及不同分子分型DCI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其余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ER、PR、HER-2表达的两两比较用χ^2分割法。结果在全部240例患者中,低级别DCIS有74例(30.8%),中级别DCIS139例(57.9%),高级别DCIS27例(11.3%);luminalA型92例(38.3%),luminalB型70例(29.2%),HER-2过表达型76例(31.7%),三阴型2例(0.8%)。不同级别DCIS患者年龄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24,P=0.073),但ER、PR及HER-2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974、59.391、58.501,P均〈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ER、PR在低级别DCIS中的表达均高于中级别和高级别DCIS(ER:χ^2=36.345、67.769,P均〈0.014;PR:χ^2=41.172、51.440,P均〈0.014);HER-2在高级别DCIS中的表达高于中、低级别的DCIS(χ^2=6.391、50.132,P均〈0.014)。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年龄分布及患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1、4.332,P=0.847、0.228),但是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79,P〈0.001)。组织学分级在luminalA型分别与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型比较,luminalB型与HER-2过表达型比较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结论检测DCIS的分子分型,可为临床诊疗及而后预测辊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导管原位癌 分子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在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治疗反应上都存在着极大地差异。因此,肿瘤患者临床个体化治疗的要求使传统的肿瘤病理学分型方法面临巨大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乳腺癌基因表达特征为基础的分子分型为探讨乳腺癌的异质性、治疗靶点、预后评估及个体化治疗等提供了新的启示。

  • 标签: 乳腺肿瘤 分子分型 淋巴结 受体 erbB-2
  • 简介:就乳腺癌的分子改变、细胞组成和临床结局而言,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这种异质性对发展与临床预后或预测有关的肿瘤分类是一种挑战。微阵列基因表达谱分析可使学者们深入了解乳腺肿瘤的复杂性,并可用于提供标准临床评估以外的预后信息。例如,21.基因OncotypeDx检测可用于对早期ER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增殖或基因组分级也是ER阳性肿瘤的有效预测因子。此外,70-基因MammaPrint微阵列检测对ER阳性和ER阴性、

  • 标签: 乳腺癌预后 疗效预测 分子亚型 异质性疾病 ER阳性 肿瘤分类
  • 简介:目的探讨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微球鉴别/分离法(bacterialartificialchromosomes-on-beads,BoBs)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西京医院产前诊断中心1973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羊水细胞进行BoBs检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973例羊水中,共发现异常核型150例,其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145例,BoBs检出133例。不同产前诊断指征下,无创DNA产前检测(NIPT)高风险组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高,占该指征的81.82%。150例异常核型中,BoBs和核型分析均检出染色体非整倍体124例,占异常核型的82.67%;BoBs检出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5例,核型分析结果均未见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性染色体嵌合7例,BoBs检出4例;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结构异常14例,BoBs结果未见异常。结论BoBs技术可以快速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和基因微缺失/微重复,联合染色体核型、基因芯片(chromosomalmicroarrayanalysis,CMA)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可对染色体结构异常和低嵌合正确检出,大大提高了产前诊断的效率与准确性。

  • 标签: BoBs技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 羊水细胞 产前诊断
  • 简介: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开展,生殖男科备受关注。针对各种无精子症患者,临床可以通过外科手段获取精子,用于后续的辅助生殖技术,帮助不孕不育的夫妇获得生物性后代。不同的取精术,各有优劣,手术操作也各有技巧。本文介绍了目前生殖中心常用的外科取精技术,并总结了各自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旨在进一步完善外科取精的流程,更好的服务患者和优化医疗资源。

  • 标签: 无精子症 男性不育 辅助生殖 取精术
  • 简介:自1983年Friedlander将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首次应用于子宫颈癌以来,已有大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报道,因多数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且病例数少,临床分期不均衡,化疗方案不同等,使研究结果争论颇多。本文就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近十几年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子宫颈癌 临床应用 CHEMOTHERAPY 临床研究 临床分期
  • 简介:HER-2具有配体诱导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与表皮生长因子结合后可启动细胞核内相关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增殖[1]。1987年Slamon等[2]对18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中30%存在HER-2扩增或过表达,并且,HER-2是有别于肿瘤大小、淋巴结及激素受体外的乳腺癌重要预后因子,是影响乳腺癌患者复发和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受体 erb B-2 乳腺肿瘤 肿瘤辅助治疗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乳腺癌的转移是多因素参与、多步骤的复杂生物学过程,涉及癌细胞高转移潜能表型的获得、癌细胞间黏附能力的降低、细胞骨架重构引起细胞的运动与迁移、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重塑、癌细胞的跨内皮迁移以及肿瘤血管生成等诸多因素。细胞黏附分子(cellularadhesionmolecule,CAM)是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跨膜糖蛋白,作为膜受体,是细胞外信号向细胞内传递的关键分子

  • 标签: 乳腺肿瘤 转移 黏附分子 信号转导
  • 简介:目的:探讨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CD3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2012年5~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诊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20例及乳腺纤维腺瘤30例组织标本中的MVD-CD31的表达,并应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VD-CD31与临床生物学特征和Ki67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MVD-CD31高于纤维腺瘤组织(16.586±9.528比10.403±3.052,t=3.724,P=0.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VD-CD31的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有关(t=3.761,P=0.000;F=2.983,P=0.032),与月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脉管瘤栓、ER、PR、HER-2表达及组织学分级无关(t=0.754、-0.533、1.633、1.853、1.040、0.276,F=1.937;〉0.05)。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中MVD-CD31表达明显高于非三阴性组(t=2.078,P=0.04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Ki67>14%组的MVD-CD31表达显著高于Ki67≤14%组(t=-2.287,P=0.030),MVD-CD31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r=0.356,P=0.011)。结论MVD-CD31可以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行为,其检测结果对乳腺癌患者的病情评估、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导管 乳腺 免疫组织化学 微血管 抗原 CD31 Antigens CD31
  • 简介:耳聋病因复杂,遗传因素占有重要位置。大约80%遗传性聋为非综合征型耳聋。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众多耳聋相关基因的发现更有利于我们对耳聋的发生发展机理的认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非综合征型耳聋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借以了解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分子病因学特点,便于人们获得准确的耳聋预防、早期诊断、遗传咨询和治疗服务。

  • 标签: 耳聋 基因 分子生物学
  • 简介:单基因遗传病具有复杂的表型异质性及遗传异质性,基因突变可涉及点突变、片段缺失/重复、整个基因的缺失/重复、以及动态突变等众多类别。分子诊断技术使得单基因遗传病可在分子水平乃至单个碱基发生变异的情况下做出准确诊断,然而其可靠性问题成为备受瞩目的技术难点。针对不同遗传病使用不同的解决方案,是目前单基因遗传病分子诊断的主流思想。基因诊断相关人员不仅要了解遗传疾病致病基因及其突变特点,还要熟知各种检测技术的特点,合理选择。

  • 标签: 单基因遗传病 分子诊断 杂交 扩增 测序
  • 简介: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05年1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方法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4000IU皮下注射),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观察两组血浆蛋白、尿蛋白、肾功能及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浆蛋白增加,尿量增加,尿蛋白总量减少,肾功能有好转,自觉症状改善;两组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肾脏功能有保护作用,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低分子肝素对母儿安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重度子痫前期 肾功能
  • 简介:辅助化疗一直是乳腺癌研究的热点。其具有以下优点:降低乳腺癌临床分期以增加手术选择的机会[1];体内药敏结果可为全身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争取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completeresponse,pCR)并转化为患者生存获益[2];获得更完整的肿瘤生物学信息以判断预后,指导治疗选择。

  • 标签: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放射疗法
  • 简介: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的deMeloGagliato等于2014年第8期《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Clinicalimpactofdelayinginitiationofadjuvantchemotherapyinpatientswithbreastcancer》的论著,阐述了乳腺癌术后化疗起始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起始时间 术后辅助化疗 CHEMOTHERAPY 预后 ANDERSON
  • 简介:在过去的10年中,临床细胞遗传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分子生物技术被应用到了常规染色体分析。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传统核型显带分析在准确诊断和解释某些染色体的技术上的缺陷,这些新技术包了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color-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M-FISH)、光谱核型分析(Spectralkaryotyping,SKY)、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和微阵列基因组杂交(array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aCGH)。每1种技术都有特定的检测范围与限制。本文对这些技术的特点及它们的在产前诊断的应用综述。

  • 标签: 产前诊断 FISH SKY CGH AC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