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传统剖宫产与改良新式剖宫产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本次研究选择100例剖宫产患者,均为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传统剖宫产术(对照组,n=50)与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除术中出血量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外,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可显著提高手术操作安全性、效率,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新式剖宫产 传统剖宫产 疗效分析
  • 简介:<正>该讲课视频选自第二届"中国胎儿医学大会",由HowardCuckle教授主讲。HowardCuckle教授,现任国际产前诊断协会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妇产科系教授,也是英国利兹大学医学院的名誉教授。Cuckle教授及其团队已经开发了一系列最好的产前筛查测试方法。他现在所研究的项目涉及唐氏综合征、囊性纤维化,神经管缺陷,脆性X染色体以及先兆子痫的不良妊娠结局。

  • 标签: 产前诊断 产前筛查 胎儿医学 英国利兹大学 唐氏综合征 测试方法
  • 简介:孕产期保健是指从怀孕开始到产后42天对孕妇、产妇和胎儿、新生儿所进行的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及分娩处理等。一个妇女从妊娠开始,经过40周至婴儿娩出的过程中,无论是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都可能遇到一些有害因素,因而造成孕产妇疾病或胎婴儿异常,严重者可导致孕产妇或围产儿死亡。

  • 标签: 孕产妇保健 管理模式 农村 孕产期保健 围产儿死亡 分娩处理
  • 简介:目的:一次性使用P型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56例早孕妇女,孕45d以内(孕囊≤20mm)进行终止妊娠,将其分为吸管组和传统组各28例,吸管组采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传统组采用金属吸管,在人流术中吸管组无痛率82%,显著高于传统组3%,吸管组术中出血量(10±3)ml,显著低于传统组(16±5)ml,吸管组术后出血天数(4±1)d,显著低于传统组(7±1)d,人流术的并发症为0,显著低于传统组14%,完全流产率与传统组无显著差异。结果:吸管组在疼痛、出血量、出血天数以及人流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完全流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TY—Y6.0/28—21P”型一次性使用p型宫腔组织吸引管在缺乏麻醉条件的基层医院的人流术中,创伤小疼痛轻,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一次性宫腔吸管 传统金属吸管 人工流产
  • 简介:糖调节受损人群是指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的人群。如果对糖调节受损人群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能大大延缓其糖调节受损程度的进展,推迟其成为糖尿病患者的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对糖调节受损人群进行健康管理的几个环节(健康教育、危险因素分析、制定管理指标、随访),来探讨糖调节受损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

  • 标签: 糖调节受损 健康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PPD)产前、产时、产后三阶梯预防模式。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孕妇310例为观察组,外院孕妇172例为对照组。产前:妊娠12周、28周、36周时分别进行焦虑和抑郁问卷调查,观察组除进行常规的孕妇学校培训外,发现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孕妇学校培训;产时: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cm时进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常规产时护理;产后:3周、6周随访进行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postpartumdepressionscale,EPDS)评分,对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干预,PPD患者给予药物和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两组妊娠12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初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周、36周SAS和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3产程末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催乳素(prolactin,PR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天E2、P、PR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周、6周的EPDS评分和PPD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产时、产后三阶梯预防PPD模式有效,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 标签: 产后抑郁 预防 模式
  • 简介:乳腺癌目前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但在中国,乳腺癌的诊治仍需进一步提高与规范。临床多学科协作团队(MDT)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主流肿瘤治疗模式,是规范乳腺癌诊治的重要手段。笔者就目前国内外MDT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诊疗工作管理 医学 综合疗法
  • 简介:子痫前期是严重威胁母儿健康产科常见病症,不适当产前检查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重因素。子痫前期需要适合其疾病发展特点的产前检查模式。对子痫前期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产前检查方案,提升产前检查内容和质量,是防范子痫前期及其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子痫前期-子痫 预防 个体化 产前检查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乳腺癌淋巴水肿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脖性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6年3-11月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淋巴水肿护理门诊就诊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在其首次就诊时以抑郁症筛查表——患者健康问卷9(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基线调查;从中筛选出PHQ-9I〉5分和(或)GAD-7≥5分的患者6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和试验组(n=33)。首次就诊时以上肢淋巴水肿27问卷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根据试验组评分结果界定试验组患者的心理护理等级,对试验组实施分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淋巴水肿期常规心理护理。2组患者淋巴水肿护理疗程中期及结束时分别评价PHQ一9、GAD-7及上肢淋巴水肿27问卷得分。2组患者问抑郁与焦虑症状、上肢淋巴水肿27问卷评分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最终62例患者完成研究(4例失访),其中试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进行淋巴水肿期分级心理护理后,试验组PHQ-9评分从(11.81±3.86)分降至(4.56±1.50)分,而对照组PHQ-9评分从(11.97±4.08)分降至(8.57±3.2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31,P=0.015),同组患者各时间点的PHQ-9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282.350,P〈0.001),心理护理的时间点与方法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36.899,P〈0.001);试验组GAD-7评分从(10.41±2.47)分降至(3.66±1.26)分,而对照组GAD-7评分从(10.23±4.18)分降至(7.40±3.5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65,P=0.041),同组患者各时间点的GAD-7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388.358,P〈0.001)

  • 标签: 乳腺肿瘤 护理过程 淋巴水肿
  • 简介:2015年1月美国妇科肿瘤学会(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SGO)联合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mericanSocietyofColposcopy&CervicalPathology,ASCCP)在《妇科肿瘤学》杂志发表了关于宫颈癌筛查的《过渡期筛查指南》。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筛查
  • 简介:目的对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孕前保健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对提高流动人口孕前保健依从性的模式进行探索,为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1300名女工进行研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观察流动人口孕前保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647名愿意接受干预模式为观察组,653名不愿接受干预措施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孕前保健系统知识培训、系统化管理模式及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孕前保健依从性情况,分析统计参加孕前保健和未参加孕前保健的女工计划妊娠率、不孕不育发生率、流产率、合并症发生率和出生缺陷儿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1300名调查对象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279份,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收入、不同职业人群孕前保健参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孕前保健参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同文化程度是影响孕前保健参与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孕前保健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参加孕前保健者的计划妊娠率高于未参加孕前保健者,流产率、合并症发生率和出生缺陷儿低于未参加孕前保健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流动人口孕前保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卫生服务系统建设,做好孕妇信息跟踪,定期进行相关培训,保证孕妇孕期保健的依从性,为优生优育提供基础。

  • 标签: 孕前保健 流动人口 影响因素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