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purpuranephritis,HSPN)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收集1987年2月-2011年2月经肾活检确诊HSPN儿童51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及治疗资料。结果:临床分型以血尿和蛋白尿型最多(55.5%),孤立性血尿型次之(26.0%);病理分级以Ⅱ级最多(64.9%),Ⅲ级次之(31.1%)。孤立性血尿型、孤立性蛋白尿型病理分级近乎均为Ⅱ级;血尿和蛋白尿型、急性肾炎型病理分级均为Ⅱ级和Ⅲ级;而肾病综合征型、急进性肾炎型、慢性肾炎型均为Ⅲ级和(或)Ⅲ级以上。不同临床分型其病理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呈正相关(r=0.557,P〈0.01),临床分型越重,病理分级亦越重。临床分型与免疫复合物IgA、IgG、IgM和C3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且均呈正相关(r=0.341,P〈0.01;r=0.526,P〈0.01),临床分型越重,免疫复合物沉积越明显。不同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其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且均呈正相关(r=0.564,P〈0.01;r=0.699,P〈0.01),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越重,治疗越差。结论:儿童HSPN临床分型、病理分级与治疗彼此密切相关。尽早明确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 标签: 紫癜性肾炎 临床 肾脏病理学 治疗转归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和耐药性,及其与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资料、致病菌与耐药性,探讨其与联系。结果116例次培养阳性,培养总阳性率达68.6%,近5年高达87.7%。致病菌中G^+球菌占58例次(50%),G^-杆菌45例次(38.8%),真菌6例次(5.2%),G^+杆菌、G^-球菌及混合感染7例(6%)。G^+球菌中最常见为葡萄球菌(56.8%);G^-杆菌中大肠杆菌阳性率最高(62.2%)。耐药性看,G^-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76.7%),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2.9%、3.4%)。G^+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利福平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2.1%、7.9%)。腹膜炎致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退出率为10.1%(17/169),以真菌腹膜炎为主。结论近5年本中心培养阳性率较高,及时采用血培养瓶留取标本很关键。G^-杆菌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而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宜作为抗G^+球菌经验用药。真菌性腹膜炎是导致腹膜透析退出主要原因。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细菌感染 抗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右胶囊与西药羟苯磺酸钙结合治疗由于肾内小动脉硬化所致不明原因镜下血尿疗效.方法选择不明原因镜下血尿患者161例,经检眼镜检查确诊视网膜动脉硬化,除外其他原因所致镜下血尿.按眼底动脉分级将患者分为轻度硬化组和中度硬化组,对2组患者随机给予右胶囊治疗和右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两周,比较2种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镜下尿红细胞数在治疗前、后影响.结果轻度硬化组,2治疗方法高倍镜下红细胞数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度硬化组,2治疗方法高倍镜下红细胞数变化不明显.结论右胶囊对合并眼底动脉硬化不明原因镜下血尿患者血尿治疗有效.

  • 标签: 血尿 视网膜动脉 羟苯磺酸钙
  • 简介:前列腺增生症(BPH),属中医“癃闭”范畴,主要症状为尿频、排尿困难(尿等待、尿无力、尿失禁、尿潴留)等,是老年男性一种难治常见病。据有关资料报道,60岁以上发病率约占55%左右,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增长,该比例有逐渐增长趋势。为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减轻消除患者肉体上痛苦和心理情绪变化,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BPH) 药治疗 虫类 人类平均寿命 60岁以上
  • 简介:慢性肾炎是一组临床症状相似,但原因不一,病理改变多样,病程、预后和不尽相同慢性肾小球疾病总称。临床上主要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衰竭为特征,目前临床治疗慢性肾炎药物颇多,其中降低尿蛋白是延缓慢性肾炎患者疾病进展重要治疗措施之一。目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降低慢性肾炎蛋白尿功效方面己被公认。

  • 标签: 慢性肾炎 肾炎康复片 ARB META分析 降压药治疗 慢性肾小球疾病
  • 简介:目的探索总结何立群教授在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治疗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通过随师临证心得、收集整理何师临证病案,分析总结其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用药规律。结果何师在临床对慢性肾炎蛋白尿治疗中多采用益气健脾祛风利水功效对。结论何立群教授运用益气健脾祛风利水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是其成功临床辨证思路之一,为今后我们提高临床慢性肾炎蛋白尿治疗水平提供有益帮助。

  • 标签: 慢性肾炎 蛋白尿 中医药疗法 药对 临床经验
  • 作者: 罗炽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泌尿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 机构:隆昌市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2150
  • 简介:李女士今年30岁,在两个月前没有明显诱因从而出现了腰酸痛,同时在尿液当中也伴有较多泡沫,前往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肾炎疾病。当患者患有肾炎疾病后采取怎样治疗措施呢?同时对于肾炎疾病分类都有哪些?

  • 标签: 肾炎疾病
  • 简介:杨霓芝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肾内科教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近40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在肾内科疾病中医诊断治疗方面造诣颇深。杨教授在临证中提出了滋补肝肾、益气活血化瘀方法治疗慢性肾脏病,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用药经验。在临床辨证用药基础上,杨教授常运用一些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并且取得了较好疗效。

  • 标签: 内科教授 经验总结 药对 慢性肾病 益气活血化瘀 广东省名中医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肾移植术后上尿路结石疗效.方法收集我院1996至2002年间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输尿管肾盂结石患者15例,其中肾结石4例,输尿管结石11例;体外震波碎石(ESWL)3例,输尿管镜取石7例,开放手术5例.结果5例开放手术术后均发生切口感染、尿外渗,其中2例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2例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3例体外震波碎石后都出现不同程度肾功能受损,严重血尿,2例碎石后产生石街.输尿管肾镜取石顺利完成,几乎无任何并发症出现.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情况下,移植肾上尿路结石治疗应首选经输尿管肾镜取石.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治疗 肾移植 术后并发症 输尿管镜
  • 简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是引起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最主要原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thepros-tate,TURP)作为公认BPH外科治疗“金标准暠已有80余年历史。1992年钕激光第一次用于治疗BPH开始,前列腺激光治疗不断挑战着TURP“霸主暠地位,美国2000年至2008年TURP手术率下降了46%.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激光治疗 临床应用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男性下尿路症状 老年男性
  • 简介: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约占全身恶性肿瘤4.2%。50%以上肾癌患者早期并无特异性症状,发现时多已进入中晚期,而且约1/3患者已有转移。转移后肾癌患者预后尤其不佳,5年生存率仅有10%。为了明确肾癌侵袭转移相关分子机制,我们对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clearcellrenalcaicinoma,ccRCC)患者样本进行了基因芯片筛选,发现一种在人类很多肿瘤发生和转移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肿瘤抑制因子——KLF6,其在原发性转移性CCRCC中表达下调。

  • 标签: 癌细胞转移 肾透明细胞癌 KLF6 肾癌 转录抑制 E2F1
  • 简介: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公共健康问题,其病情不可逆,治疗效果差,大多会随着时间逐渐进展,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需要肾替代治疗。如何延缓肾衰竭进展,是大家共同研究探讨重要内容。我科应用中药结肠透析对比传统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结肠透析 肾内科门诊 终末期肾衰竭 公共健康问题 尿毒症毒素 肾功能
  • 简介:目的比较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及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效果,探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8例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PL组),45例采用输尿镜钬激光碎石术(LL组),47例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RLU组)治疗。对三组结石清除率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三种微创方法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周,三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PL组78.9%(30/38),LL组95.6%(43/45),RLU组100%(47/47)。LL组及RLU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P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LL组及RLU组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及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方法,但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需要全面的腹腔镜技术训练。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
  • 简介:对于输尿管中上段长段狭窄或缺损目前尚无理想手术方法。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利用自体腹膜治疗2例输尿管长段狭窄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58岁,因右侧腰痛7月入院。患者曾因右侧输尿管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狭窄接受输尿管镜下狭窄段扩张及留置输尿管双J管治疗,拔除双J管后病情加重,复查CT提示右侧输尿管上段狭窄段长约6cm。患者接受输尿管成形手术治疗,术中纵行剖开狭窄段(未切除狭窄段),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将输尿管缺损侧以临近自体腹膜包裹形成新管腔。狭窄段取少许组织,病理结果为炎性组织。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重建 肾盂输尿管积水 腹膜
  • 简介:过去15年前,许多大型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与单纯接受免疫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相比,先施行肾切除术再接受免疫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可获得较长生存期,因此减瘤性肾切除术已成为转移性肾癌患者标准治疗方案一部分。但是,随着2005年诸多分子靶向药物相继问世,以及临床疗效逐步提高,这一理念正在承受挑战;在转移性肾癌分子靶向治疗时代,人们需要重新评价肾切除术对于转移性肾癌患者治疗价值及意义。

  • 标签: 转移性肾癌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肾切除术后 辅助治疗 舒尼替尼
  • 简介: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疾病。已经开发了多种新药治疗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有关下尿路症状,并且给患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生活质量。为了分析α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在膀胱颈开放中作用,ManesCHS等人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BrazilianJournalofUrology,27(1):

  • 标签: Α受体阻滞剂 多沙唑嗪 治疗 良性前列腺增生 有效性 BPH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下2μm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5月,输尿管镜下2μm激光治疗结石合并息肉致输尿管梗阻32例。结石直径6~15mm,7例术前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站果32例中,30例(93.75%)1次手术成功。另外2例患者中,1例因术中切割息肉过程中结石上移至肾盂,于输尿管通畅后置双J管,1周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较好;1例因输尿管迂曲成角,上镜困难,术中改行输尿管梗阻段(含结石)切除并吻合术。手术平均时间30min(18~90min)。术中出现输尿管穿孔者3例;25例患者术后3~6个月复查IVU,输尿管通畅,无残石及输尿管狭窄。结论2μm激光经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致输尿管梗阻是安全、有效微创治疗方法,具有避免开放手术、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创伤小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标签: 2ΜM激光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