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阳痿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据国外资料报导,约有5%~10%的成年男性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阳痿。阳痿不仅给患者本人造成身心痛苦,而且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多少幸福的家庭因此而不幸解体,多少恩爱的夫妻因此而感情破裂,多少年青的患者因此而绝望轻生,古今中外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此病多以补阳为主。

  • 标签: 亢痿振阳胶囊 阳痿 中医药疗法 疗效观察
  • 简介:勃起功能障碍是临床男科学中的一种常见疾病。目前,国内外对ED研究的资料说明,—个正常人阴茎的勃起,至少需要比阴茎在疲软状态下多8倍的动脉血输人,有效阻断静脉血的流出和健全的神经反射通路的配合,更重要的是血液循环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原因影响阴茎动脉血流灌注或静脉血充盈障碍,均可导致ED。

  • 标签: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心血管功能 勃起功能障碍 分析报告 功能检查 心血管
  • 简介:男性不育症是指处在生育年龄的夫妇,结婚同居2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且女方已被确认有健全的性器官和正常的性功能,具备生育能力,而是因男方生殖机能障碍致使女方不能受孕的一种病症。男性不育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症,据有关资料统计,已婚的育龄夫妇中,不能生育者约15%以上,而其中不育的原因是男性者约占40%-50%。在21世纪,男性不育将和肿瘤、心血管疾病一起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生活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

  • 标签: 男性不育症 感染性 益精汤 心血管疾病 治疗 消炎
  • 简介:由于性传播疾病(STQ)发病率的快速上升,由此引起的性病后前列腺炎综合症日渐增多。本病多由性病性尿道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引起。由于病情复杂,临床变化多样,病程迂延易复发,一般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在最近几年中用中西结合治疗性病后前列腺炎综合症100例,取得一定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西医治疗 性病后前列腺炎综合症 性病性尿道炎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人良恶性前列腺组织中S100P与AR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30例前列腺增生症及30例前列腺癌中SLOOP与AR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二者的表达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有无相关性。结果SLOOP蛋白在正常前列腺组织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率(93.33%、90.00%)显著高于前列腺癌组(20.00%)(P〈0.01);S100P蛋白在高、中、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阳性率(53.33%)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症(16.67%)及正常对照组(13.33%)(P〈0.01);高、中分化前列腺癌组AR阳性率较低分化组显著增高(P〈0.05)。在前列腺癌组织中SLOOP和AR二者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0.325,P=0.080)。结论S100P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良性组织中明显下调,而AR表达显著升高。SLOO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无关,而随着癌组织分化水平变低AR的表达也显著降低。二者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未见显著相关性。前列腺发生癌变后SLOOP与AR分别会发生下调与升高,可能预示肿瘤更具增殖能力和侵袭性,联合检测二者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的发展趋势及评估预后。

  • 标签: S100P AR 前列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广泛的肾脏纤维化是CKD的显著特点之一。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导致的结果,而肌纤维母细胞直接决定了纤维化的程度,并可能与肾功能的丧失有重要关系。迄今为止,肌纤维母细胞的来源仍不十分清楚。一个主要的观点认为,上皮细胞可转化为问质细胞并穿透肾小管基底膜,成为间质肌纤维母细胞。

  • 标签: 肾脏纤维化 周细胞 肌纤维母细胞 慢性肾脏疾病 肾小管基底膜 上皮细胞
  • 简介:肾间质纤维化(renalinterstitialfibrosis,RIF)是以肾间质中细胞及胶原成分聚集增多、伴肾小管萎缩和扩张变形、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减少、肾单位进行性破坏、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为特点的病理变化。它是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病理表现,是肾功能改变的最重要影响因素[1],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延缓终末期肾脏疾病的进展,延长患者寿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细胞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细胞与RIF的关系加以综述,简述其参与RIF的可能机制以及对于临床治疗的潜在意义。

  • 标签: 肾间质纤维化 周细胞 终末期肾脏疾病 肾小球滤过率 终末期肾衰竭 肾小管萎缩
  • 简介:目的探讨MIR(微小RNA)-92a、MIR-100及MIR-143的表达水平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10月至20174月期间,50例临床及病理诊断为膀胱癌的患者血清及5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通过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中MIR-92a、MIR-100及MIR-143的表达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MIR-92a、MIR-100及MIR-143的临界值,同时利用所得到的临界值单独或联合检测血清样本中MIR-92a、MIR-100及MIR-143的相对表达水平,计算其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膀胱癌患者血清样本中MIR-92a、MIR-100及MIR-143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通过单独检测分析发现MIR-92a的灵敏度为96.0%,特异度为74.0%;MIR-100的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65.0%;MIR-143的灵敏度为74.0%,特异度为90.0%;MIR-100和MIR-92a组合的灵敏度为88.0%,特异度为82.0%;MIR-92a和MIR-143组合的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92.0%;MIR-143和MIR-100组合的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82.0%。结论膀胱癌患者血清中对MIR-92a和MIR-143组合联合检测有助于对诊断膀胱癌的诊断。

  • 标签: 膀胱癌 MIRNA 诊断 RT-Q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