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igh-gradeprostaticintra-epithelialneoplasia,HGPIN)和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蛋白表达研究中的应用。探索HGPIN向PCa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研究11例HGPIN患者,对照15例PCa患者。用二维电泳(two-di-mensionalgelelectrophoresis,2-DE)和质谱分析(massspectrometry,MS)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进行研究,并用ELISA方法进一步确认。结果中发现了12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epithelium-derivedfactor,PEDF)PCa患者中显著下调。结论蛋白研究方法HGPIN和PCa患者的血清进行差异比较是有效、可行的。PEDF可能与HGPIN向PCa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机制密切相关。

  • 标签: 前列腺上皮内瘤病 前列腺肿瘤 蛋白质组学
  • 简介:目的:构建大鼠Uqcrfs1的重组质粒并检测人胚胎肾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大鼠肾脏组织RNA中扩增出编码Uqcrfs1的cDNA,克隆至pUM-T载体并测序,然后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以磷酸钙共沉淀法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使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重组质粒转录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测序结果证实PCR扩增得到编码Uqcrfs1的cDNA序列正确;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HEK293T细胞,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达到预期。结论:成功构建大鼠Uqcrfs1的重组质粒,该重组质粒可在HEK293T中过表达。

  • 标签: Uqcrfs1 重组质粒 糖尿病肾病
  • 简介: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治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是浸润膀胱癌治疗的金标准。由于术后患者永久尿流改道,需终身佩戴集尿袋,腹壁造口的存在造成身体形象改变,导致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和社会功能发生一系列的改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浸润性膀胱癌 术后患者 根治性 延续护理 腹腔镜 尿流改道术
  • 简介:目的膀胱癌(bladdercellcarcinoma,BCC)患者是否应常规行IVU检查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至2008年诊治的1053例BCC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膀胱肿瘤的位置、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上尿路影像检查结果结果1053例BCC患者中有28例伴发上尿路肿瘤,发生2.66%。其中20例肾盂癌,IVU检查发现肾盂内充盈缺损,CT检查发现病变。另输尿管癌8例,IVU检查发现患侧上尿路不显影7例,输尿管下段充盈缺损1例;前者有6例经输尿管镜检查发现,1例经CTU检查示左输尿管下段占位病变。合并上尿路肿瘤患者的膀胱肿瘤位置均局限患者上尿路肿瘤同侧输尿管口附近及三角区。结论本组BCC患者伴发上尿路肿瘤的几率低。采用无创超声检查有阳性上尿路发现及肿瘤位于输尿管口周围及三角区时应进一步行上尿路影像检查,无需所有BCC患者均行IVU检查。

  • 标签: 膀胱肿瘤 上尿路肿瘤 静脉尿路造影术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回顾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横断面调查 设计类型 临床试验 实验设计 配对设计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回顾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横断面调查 设计类型 临床试验 实验设计 配对设计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回顾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横断面调查 设计类型 临床试验 实验设计 配对设计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回顾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设计类型 来稿 临床试验 横断面调查 实验设计
  • 简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该病导致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1]。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theprostate,TURP)是手术治疗BPH的“金标准”[2],然而术后可能会出现出血、疼痛、膀胱痉挛、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TURP围手术期,BPH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紧张、沮丧等心理问题[3]。减少或消除患者的心理问题,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康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循证护理是基于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患者的意愿而形成的临床决策[4]。本研究应用循证护理的理念,TURP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循证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BPH患者 循证护理 心理护理 PROSTATE 良性前列腺增生
  • 简介:使用高危因素数目说明根治前列腺切除治疗临床T3b/4前列腺癌患者结果。瑞士、美国、意大利、德国和比利时5国6家机构协作,回顾分析EMPaCT资料临床T3b/4NXM0前列腺癌行扩大根治前列腺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患者资料,辅助/挽救治疗按各机构要求进行。按规定间隔时间随访时行PSA测定,生化检查表明治疗失败或出现症状时行影像检查。使用Cox单元和多元分析及Kaplan-Meier方法,分析全组和亚增加的不利高危因素(PSA〉20ng/ml,Gleason评分≥8)数目与临床无复发生存、癌特异性生存生存是否相关。结果显示1988年至2011年,8家中心外科手术治疗临床T3b/4292例,平均随访时间102.8个月(中位时间92.2,SD±73.2)。研究群体中仅是临床T3b/4的患者占61.6%,临床T3b/4+PSA〉20ng/ml者12.7%,临床T3b/4+Gleason评分≥8者19.5%,同时具有3个高危因素者6.2%。单元和多元分析发现高危因素组合与临床无复发生存、癌特异性生存生存明显相关(全部P值〈0.01),单独临床T3b/410年临床无复发生存(81.3%)明显高于+PSA〉20ng/ml(72.8%)或+Gleason评分≥8(64.0%),但这些亚间癌特异性生存无显著差异(80.1%-84.6%),全部+高危因素的组合均与恶化的结果相关,5年临床无复发生存和癌特异性生存分别为24.5%和59.0%。认为非常高危的前列腺癌表现有多种多样的组合,具有全部3项高危因素者癌相关死亡风险最高。

  • 标签: 前列腺癌患者 扩大根治性 高危因素 临床 GLEASON评分 无复发生存率
  •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2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分为(各60例),对照患者采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研究患者接受HD+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lysisfiltration,HDF)+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对比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生化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睡眠、食欲、高血压、皮肤瘙痒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8.79%(26/33)、80.00%(28/35)、60.98%(25/41)、95.00%(57/60),均显著高于对照的58.06%(18/31)、63.64%(21/33)、48.89%(22/45)、80.00%(48/60)(P〈0.05);同时治疗后生化指标(血肌酐、尿素氮、血磷、血甲状旁腺素、血β2-微球蛋白)均发生显著改善[研究组分别为(234.7±58.9)μmol/L、(10.3±3.1)mmol/L、(1.1±0.8)mmol/L、(98.5±59.1)pmol/L、(15.4±6.5)mg/L],对照分别为(461.5±184.7)μmol/L、(18.1±7.3)mmol/L、(2.8±1.0)mmol/L、(275.8±138.7)pmol/L、(28.0±7.1)mg/L],研究改善幅度比对照更大,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治疗,研究生活质量指标[生命质量量表(QualityofLife,QOL)、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QualityofLife,WHOQOL)、生活质量评价量表(theMOS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评分分别为(63.8±5.3)分、(64.7±4.7)分、(65.1±5.4)分,对照分别为(59.8±6.1)分、(58.7±4.1)分、(59.1±4.2)分,研究对照高(P〈0.05或P〈0.01)。结论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应用HD+HP+HDF

  • 标签: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 血液净化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随着社会医疗保障机制的完善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血液透析技术各医院迅速发展,肾衰竭患者的成活不断提高。透析患者而言,治疗的目的已不再是延续生命,他们需要活得更有意义并且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因此如何采取有效干预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血液透析中心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近年来,我科通过探索将PBL(problem—basedlearing)教学模式应用到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中,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健康教育工作 PBL模式 生存质量 社会医疗保障机制 医疗卫生事业
  • 简介:血钾紊乱是维持血液透析(简称MH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时甚至危及生命。MHD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病约为10%,高钾血症相关死亡大约为每年3.1/1000,约1/4患者因高钾血症需要紧急救治。而MHD患者也常并发低钾血症,但却很少得到关注。低钾MHD患者临床特征及其长期影响也少见报道。研究发现钾缺乏高血压发病及相关死亡有重要影响。还有研究发现钾的摄取量与患者收缩期及舒张期血压都呈负相关,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血钾水平 临床分析 高钾血症 低钾血症 舒张期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免疫化染色法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HBV-GN)的应用前景。方法:改良免疫化染色法采用高温高压+XXIV型蛋白酶消化的抗原修复法,行一抗和二抗步孵育法,其中二抗与酶标多聚体相连。病人肾组织标本同时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作对照结果:(1)40例血清HBsAg阳性患者的肾穿组织标本中,改良免疫化染色法HBsAg阳性27例,阳性67.5%;HBcAg阳性7例(其中HbsAg同时阳性6例,HbsAg阴性1例),阳性17.5%;HbsAg、HBcAg同时阴性12例。免疫荧光染色法HBsAg阳性29例(72.5%);HBcAg阳性10例(25.0%,均同时呈HbsAg阳性);HbsAg、HBcAg同时阴性11例。(2种染色比较,HbsAg阳性相近(改良化67.5%VS荧光72.5%),其中同时阳性的有22例,同时阴性的5例,一致67.5%(27/40),阳性一致改良免疫化染色中81.5%(22/27),免疫荧光染色中75.9%(22/29)。(3)10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患者中,改良免疫化HbsAg染色阳性9例,免疫荧光染色阳性7例;血白蛋白〈30g/L而尿Pro定量未达到〉3.5g/24h的患者7例;6例病理呈膜或/和膜增殖肾炎(其中改良化染色阳性5例,荧光染色阳性3例)。有2例行肝组织穿刺活检,病理显示肝脏病变。结论:改良免疫化染色可提高HBV-GN的乙肝抗原检测,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改良免疫组化染色 免疫荧光染色
  • 简介: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保险的不断普及与完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寿命显著延长。随着透析治疗时间延长,血液透析患者骨病的发生逐渐增加,骨折发生明显增高,已成为影响其生活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课题就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骨折发生率 相关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血液净化技术 医疗保险
  • 简介:左旋尼汀(L-carnitine,肉碱)是促使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β氧化必需的营养素,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由于肉碱合成和摄入减少,以及透析中丢失,出现肉碱缺乏[1].为此,本文观察了左旋尼汀注射剂维持血透患者的肉碱浓度变化及临床疗效.

  • 标签: 左旋卡尼汀 注射剂 临床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患者 肉碱缺乏 维持性血透
  • 简介: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衰竭患者得以维持生命的治疗方法之一。常规血液透析需应用肝素抗凝建立体外循环,但肝素达到充分抗凝时也增加了出血的危险。对于一些合并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咯血等)及一些存在严重出血倾向、围手术期的病人一般不使用肝素抗凝,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是无肝素透析。无肝素透析的优点是无继发性出血,但易发生凝血[1]。虽然无肝素透析过程中有可能发生透析器或管路凝血而丢失一部分血液,但只要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凝血征象,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消除和减少凝血发生。我们通过36例出血患者实施236例次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观察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使本组患者的血液透析能顺利完成,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无肝素血液透析 护理人员 临床观察 慢性肾衰竭患者 消化道出血 无肝素透析
  •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和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CD127^-调节T细胞(CD4^+CD127^-Treg)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3例尿毒症患者(尿毒症)、13例肾移植受者(肾移植)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外周血CD4^+CD127^-Treg和CD4^+CD25^+CD127^-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尿毒症和肾移植CD4^+细胞中CD4^+CD127^-Treg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P〈0.05,P〈0.01);肾移植CD4^+CD25^+CD127^-Treg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外周血CD4^+CD127^-Treg数量降低,免疫功能紊乱。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CD127^-Treg和CD4^+CD25^+CD127^-Treg数量降低,免疫反应增强。

  • 标签: 尿毒症 肾移植 CD4^+CD127^-调节性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