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颈椎病日益成为困扰现代人的疾病,且发病年龄趋向低龄化。颈椎病的病因众多,颈部软组织病变是临床多种症状的主导性病因;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为颈脊柱动静力学平衡失调,病理改变与久坐有关。腰椎是颈椎运动力学的基础,腰曲变化颈曲的影响主要通过脊柱韧带的传导力而发生。上病治以中医整体观念前提,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也是治病求本的反映。中国整脊的椎曲论,上病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颈椎病 椎曲论 上病下治 整脊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腰腿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12月门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对照,治疗给予自拟腰腿痛方内服,对照给予芬必得胶囊内服,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有效率84%,对照有效率62.22%,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证实自拟腰腿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疗效明显。

  • 标签: 自拟腰腿痛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正脊调曲手法腰源腰椎侧弯影响的影像变化。方法:本组患者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3~60岁。采用正脊调曲手法治疗观察患者前后CR片的Coob’s角变化。结果:明显改善13例,改善17例;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90.91%。Cobb角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正脊调曲手法矫正腰椎侧弯是有效的,Cobb角腰椎侧弯的诊断、治疗及愈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腰椎侧弯 正脊调曲手法 正骨手法 影像学
  • 作者: 胡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骨伤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7期
  • 机构: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中医医院,云南广南663300
  • 简介:目的 探析补阳还五汤中医骨伤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从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骨伤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48例和对照48例。对照48例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观察48例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的方式。比较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患者的治愈95.83%,对照患者的治愈77.10%,观察高于对照(P<0.05)。结论 骨伤科患者的诊疗当中,补阳还五汤能够加快患者骨伤的治愈速度,改善骨伤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补阳还五汤;中医骨伤科;治疗有效性
  • 简介:随着以坐位劳动方式的人群越来越多,颈腰伤病发病不断地攀升。探索不加重损伤而又能合理解决脊柱力学问题的治疗方法,我想起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顾云伍老师一起研究脊椎骨折时,曾清代的“攀索叠砖法”进行过猴子实验,证明复位原理的科学。看来,需再次温习祖国传统医学整脊的历史经验,试图从二千多年祖先的实践中悟出一些真理。因此,尝试运用传统医学的思维模式,以整体思考代替片断思考,

  • 标签: 思维方式 《中国整脊学》 劳动方式 脊柱运动力学 机能解剖学 中医学
  • 简介:1.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邵振海等人提出了“脊神经支综合征”的概念,认为上腰段的脊神经支受到牵拉、压等刺激是发生下腰痛的原斟。这一学说现已基本得到公训。现在更常用的名词是“脊神经支源腰痛”、“腰椎脊神经支综合征”。2.脊神经支源腰痛的特点:疼痛多为持续,痛区可位于腰正中、腰骶部、髂嵴附近、臀部,也可伴大腿外侧痛,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腰椎向某一向运动时症状可加重,严重者甚至不能行走和站立:主诉痛区上方2~3个脊椎节段(脊神经支发出平面)的棘突、小关节、横突有压痛,深压时可向主诉痛区放射;无下肢感觉、反射和肌力异常;主诉痛区的X线、CT、MRI多为正常。

  • 标签: 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 整脊疗法
  • 简介:因为产业发达、社会多层化、交通工具和交通量不断增加,交通事故发生也每年逐渐增加,近来骨科受诊的初期交通事故患者对于骨科医院的处理不满足,另寻找韩医科医院的转院数量逐渐增加.韩国交通事故发生比主要先进国家2~3倍的水平,根据。韩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公团的统计,2006年发生的交通事故总共213,745例,其中死亡6,327名,受伤者达340,229名。

  • 标签: 交通事故 患者 腰骶角 IVD 腰痛 临床
  • 简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临床上以头晕为主的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单纯或合并有椎动脉刺激的颈椎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神经根型而位居颈椎病分型的第二位。有人统计,约70%的颈椎病伴有椎动脉受累表现,且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经过我们多年的研究发现,椎间失稳的发生,尤其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病理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临床上我们采用以颈椎定点旋牵复位手法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病历完整的173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椎间失稳 椎动脉型颈椎病 诊断 治疗 X线检查 旋牵复位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整脊调曲法治疗腰痛或腰腿痛的临床疗效与腰椎椎曲的相关。方法:以理筋、调曲、练功治疗原则,采用药熨、骨空针刺加普通针刺、推拿调曲、牵引调曲等整脊综合疗法,配合功能锻炼,以恢复患者腰椎的生理曲度为主要治疗目标,观察402例腰痛或腰腿痛患者的疗效与腰椎椎曲恢复情况的相关结果:总有效率98.75%,其中治愈+显效率89.55%,椎曲恢复优良(Ⅱ级以上)73.63%,平均14个月随访优良91.1%。结论:腰痛或腰腿痛患者的疗效与腰椎椎曲密切相关,坚持功能锻炼能维持良好的疗效。

  • 标签: 腰痛 腰腿痛 临床疗效 椎曲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理筋调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方法: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与25例健康人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应用流式细胞仪,通过单克隆抗体技术法,测定血浆内血小板活化分子(cD-62P)含量的表达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分别与健康人对比均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CD-62P含量的表达变化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相关,理筋调脊法能降低或抑制血小板膜活化分子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理筋调脊法 CD-62P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治疗仪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及骨结构修复的影响。方法:2000—01/2002—12随机抽取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治疗60例采用股骨头坏死治疗仪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30例单纯口服中药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疼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评分,行走距离评分。结果:髋关节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15.47±3.25)分,治疗后为(26.80±6.56)分,对照治疗前为(15.20±4.38)分,治疗后为(28.00±6.21)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意义t=12.30,8.35,P〈0.01)。生活能力评分治疗治疗前为(11.75±2.73)分,治疗后为(18.17±3.44)分,对照治疗前为(10.00±4.38)分,治疗后为(28.00±6.21)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t=25.17,8.35,P〈0.01)。髋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治疗前为(9.67±2.88)分,治疗后为(13.87±3.57)分,对照治疗前为(8.80±3.04)分,治疗后为(12.13:t3.23)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24.24,5.76,P〈O.01)。行走距离评分治疗治疗前为(6.80-a:1.73)分,治疗后为(10.25~1.66)分,对照治疗前为(5.10-a:1.79)分,治疗后为(8.90也.78)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32.91,6.67,P〈O.01)。结论:“股骨头坏死治疗仪”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疼痛、髋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均有切实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治疗仪 修复 骨结构 髋关节功能
  • 简介:中国推拿手法是中医基础理论指导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与中医一样的悠久历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成熟,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显示了强盛的生命力,广泛地有于内、外、妇、儿、养生、保健康复等各个不同医学领域。由理论到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治疗手段,

  • 标签: 中医 推拿手法 骨伤科 骨折 关节脱位
  • 简介:整脊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边缘科学,近年风靡世界。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仲景脊柱及其相关疾病的分类、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精辟论述和独特方法,以供后人深入研究和运用开发仲景的整脊学术,以满足现代社会脊柱病多发难治的防治需求,更以证明仲景创立的辩证论治规律的普遍适应,使之学者内经之学,习仲景之法,胸有成竹,临症不惑。

  • 标签: 张仲景 整脊学 诊断 治疗 多发 脊柱病
  • 简介:韦以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整脊学系列教材:整脊基础、整脊诊疗和整脊疾病椎间盘的思维有独特的观点,从而提供独特治疗思维.以下是介绍中医整脊学系列教材椎间盘的思维理念。

  • 标签: 中医整脊学 椎间盘 思维 高等中医药院校 2009年 韦以宗
  • 简介: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检测技术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椎旁肌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德国生产的西门子SIEMENS.NOVUS.MRI检测扫描仪,AIS患者49例,男11例,女38例,年龄6.22岁进行凸凹侧椎旁肌的磁共振成像检测。结果左右椎旁肌群大小、形态变化,(主要是竖脊肌、腰大肌)凸侧椎旁肌较凹侧变短、增粗,凹侧椎旁肌较凸侧不同程度变细、变长,以顶椎区最明显。结论AIS患者顶椎区椎旁肌的肌耐力较差,容易疲劳,尤其是凹侧更为明显,相对来讲凸侧肌肉厚,力量较大,故此,即使凹侧经过大量有效的锻炼,还是拉不过凸侧的劳损点的拉力。相反,松解凸侧劳损点,能迅速降低凸侧拉力,调整相对力的平衡,纠正脊柱侧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 磁共振成像 青少年 椎曲 平衡
  • 简介:颈部疼痛是临床的常见症状,大约有超过50%的人出现颈痛,多数病人颈部疼痛症状持续,导致严重不适,甚至影响正常工作。本病多伴有颈部活动受限、头痛、眩晕、耳鸣、视力障碍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出汗、恶心)等。目前的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推拿、理疗、锻炼、局部及硬膜下注射、健康教育等。但有相关系统评价显示,这些治疗的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我们近年来应用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颈部疼痛 临床观察 针刺治疗 颈部活动受限 植物神经症状 常见症状
  • 简介:第三腰椎关节错缝腰部常见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也是难治愈的腰痛病之一。发病较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般治疗方法难于奏效,近年来,笔者应用四维牵引整脊配合枕垫治疗第三腰椎关节错缝6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四维牵引 整脊 枕垫 第三腰椎后关节错缝
  • 简介:腰痛是全人口80%的人曾有过患病的历史,寻找家庭医生仅次于感冒的临床上多发常见病”,众所周知导致腰痛的根本原因是姿势不良,分析脊椎弯曲以诱导良好的姿势是可能有助于腰痛治疗。谈及影响腰痛发生的因素之一是肥胖,肥胖是不但各种成人病的原因,而且引起心理不安,忧郁等情绪方面的问题,又引起因体重负荷的腰痛,关节痛等各种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腰痛Low Back Pain 四象体质 Sasang CONSTITUTION
  • 简介:中医学的整体观理论和“元气一元论”的指导,用振法治疗骨折,是一种新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快速愈合。临床治疗24例,22例7d内达到了临床愈合标准,30d内24例全部达到了骨愈合标准。它打破了“伤筋动骨100d”的传统观念,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折 振法 疗效观察
  • 简介:中医学的整体观理论和“元气一元论”的指导,用振法治疗骨折,是一种新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快速愈合。临床治疗24例,22例7d内达到了临床愈合标准,30d内24例全部达到了骨愈合标准。它打破了“伤筋动骨100d”的传统观念,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折 振法 疗效观察 快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