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冬虫夏草具有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病发展等作用早已被临床所证实,但其详细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我们近年来选用人工培养的虫草丝菌治疗慢性肾衰竭9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就其作用机制探讨如下.

  • 标签: 慢性肾脏疾病 虫草菌丝 人工培养 治疗
  • 简介:腹膜透析(PD)作为终末期肾衰竭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已经经历了60余年的发展,在临床上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然而由于PD液的生物不相容性,反复的腹膜感染,透析处方的不规范等因素导致的腹膜纤维化、超滤失败,仍是患者退出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尝试用各种方法干预腹膜的纤维化,其中中药干预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较多的主要为益气活血类药物,

  • 标签: 腹膜纤维化 透析相关性 常用中药 防治 终末期肾衰竭 生物不相容性
  • 简介:目的:观察单味中药金钱草、石韦、车前子对肾结石的预防作用。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1.25%乙二醇和1%氯化铵制备大鼠肾结石模型,用上述3种单味中药的免煎剂型分别给各实验组大鼠肾结石模型灌胃,对照组用枸橼酸钾,4周后观察尿和肾组织中草酸钙结晶的形成情况。结果:单味中药金钱草组、石韦组、车前子组大鼠肾内草酸钙结晶明显少于模型组,而与西药枸橼酸钾组相当。金钱草组、石韦组、车前子组大鼠尿中草酸钙结晶的排泄均明显多于模型组。结论:单味中药金钱草、石韦、车前子对预防大鼠肾结石的形成有确切效果,并与西药枸橼酸钾相当,其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增加尿中草酸钙结晶的排泄而达到的。

  • 标签: 金钱草 石韦 车前子 枸橼酸钾 肾结石 大鼠肾结石模型
  • 简介:急性。肾衰竭(以下简称ARF)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月)肾小球滤过率迅速下降至正常的50%以下,双。肾排泄功能迅速减退,从而导致血液中尿素氮、肌酐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的综合征。ARF是临床各科的常见危重并发症,发病率约占住院病人的5%左右,迄今死亡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发病机理 治疗 研究进展 肌酐潴留 尿素氮
  • 简介:ED是男性生殖器痿弱不用、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不能完成正常房事的一种病症,发病率约为10%。笔者根据穴位注射效用特点,认为药物与穴位有协同作用,经试用12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穴位注射治疗 临床观察 ED 中药 男性生殖器 效用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辨证处方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毒素清除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结肠透析机中药辨证结肠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辨证人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肌酐、血尿酸、电解质、iPTH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Scr、Ccr、UA的改善,降低患者血清iPTH的浓度,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结肠透析机中药辨证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具有清除毒素及延缓肾功能进展作用,且疗效优于人工中药保留灌肠法。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结肠透析 辨证治疗
  • 简介:前列腺炎是男科病中最为多见的一种疾病,好发于青壮年。该病病因较多,病机复杂,很难速愈。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内服中药补中益气汤为主治慢性前列腺炎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药汤剂 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 1997年 补中益气汤 内服中药
  • 简介:众所周知,前列腺癌是老年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均寿命不断延长提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亦有增高趋势。前列腺癌,在美国是老年男性癌症主要的致死病因,仅次于肺癌。根据最新报道,2002年在美国共发现前列腺癌189000例,死亡30200例,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前列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

  • 标签: 中医中药治疗 前列腺癌 治疗包 灵芝孢子油 临床分析 医疗卫生事业
  • 简介: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病的替代疗法之一。由于PD治疗所具有的独特的临床优势,尤其是较好的保护残肾功能的作用,使之被推荐为肾衰竭一体化治疗的首选方式。但在PD治疗领域,仍有许多未解决的临床问题,如腹膜炎的发生与控制、随透析时间延长透析效能的下降、容量超负荷、营养不良等,导致其较高的退出率。

  • 标签: 腹膜透析治疗 应用 黄芪 中药 临床问题 终末期肾病
  • 简介:目的:通过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现代中医文献收集调研,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初探治疗慢性肾衰竭现代临床中药复方的组方原则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1994年~2006年间发表于医学期刊上治疗慢性肾衰竭中药复方,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探究现代中医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中药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58篇,收集中药复方58首。频数分析发现治疗慢性肾衰竭常用药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及泻下药;而聚类分析发现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利水渗湿药常配伍出现。结论:通过现代文献分析,初步揭示了治疗慢性肾衰竭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中药复方 频数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病毒性睾丸炎常由腮腺病毒所致,临床表现为睾丸及附睾肿大,但不化脓,多见于青春后期,继发于流行性腮腺炎之后。中医学称之为“卵子瘟”,为肝经湿热累及肾子的病症。个别患者因此而不育。笔者近年来在季科夫主任医师指导下运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本病38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外敷治疗 中药内服 睾丸炎 病毒性 内服外敷法 流行性腮腺炎
  • 简介:膜性肾病是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的病理类型之一,其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上皮侧可见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该沉积物局限于肾小球基底膜的上皮侧,一般不伴肾小球固有细胞增生和局部炎症反应。

  • 标签: 膜性肾病 临床经验 中药治疗 祛湿通络 陈志强 肾小球基底膜
  • 简介:不育男性中频发的精索静脉曲张备受关注,面向治疗的分子水平的研究也随之增加。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鼠模型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在精索静脉曲张起的睾丸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大鼠被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精索静脉曲张组。部分结扎左肾静脉与左睾丸构建大鼠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对手术13周后的大鼠进行分析。睾丸细胞内DNA片段程度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未端标记法(TUNEL)检测。用约翰逊得分评估肾小管退化情况。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检测了细胞凋亡指数,约翰逊得分,TRAIL和TRAIL受体的表达。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偏差(s.d.)表示,并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了分析。用Kruskal—Wallis和Dunn’s多重比较试验进行数捌分析。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相比,精索静脉曲张的大鼠生殖细胞凋亡指数增加(P=0.0031),约翰逊得分显著下降(P〈0.0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精索静脉曲张后,生殖细胞中的TRAIL-R1和TRAIL—R4的表达增加,TRAIL—R2的表达下降。在TRAIL和TRAIL—R3受体的表达上,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研究结果表明,TRAIL及其受体可能神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罩丸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中有潜在的作用

  • 标签: 细胞凋亡 不育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 睾丸 精索静脉曲张
  •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常规糖尿病基础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中医临床表现、体征和有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中医单项症状、体征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可以降低早期DN患者血糖、血脂,改善肾功能,减轻尿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法对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法 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治疗
  • 简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指上皮组织在发生局部损伤后诱发的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表型的转化。近几年,EMT被认为是受损肾脏产生肌成纤维细胞的关键,可能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发生的最重要的机制之一。蛋白尿是肾小球滤过功能缺陷的临床表现,是大量肾小球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早期标志。

  • 标签: 转分化 肾小球滤过功能 间充质 中药干预 肾脏疾病 肾间质纤维化
  • 简介:目的观察行单次血液透析-灌流(HP+HD)治疗对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将30例高脂血症患者行单次血液透析-灌流,比较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和ApoA的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行单次血液透析-灌流治疗能降低高脂血症的血脂水平。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高脂血症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