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物理因子对膝关节骨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制动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行微波治疗和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物理因子治疗可以促进膝关节骨挫伤患者康复,减轻痛苦,值得提倡。

  • 标签: 物理因子 膝关节损伤 骨挫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盆、腹腔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笔者单位收治46例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盆、腹腔恶性肿瘤的病例,总结治疗前、中、后的护理方法及特点。结果46例中显效28例(60.8%),有效13例(282%),无效5例(10.8%),总有效率为89%;46例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轻度的皮肤灼伤,无其它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通过护士认真实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及治疗中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能确保治疗安全顺利完成,达到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

  • 标签: 超声治疗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形态和定量参数在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87例常规超声检查发现附件区囊实混合性肿物或实性肿物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中卵巢肿瘤良恶性组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和定量参数。结果卵巢肿瘤良性组中TIC表现为“缓升缓降”型有28例(占90.3%);卵巢肿瘤恶性组中表现为“速升缓降”型有18例(占94.7%),两组TIC形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恶性组在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增强速率上明显要比良性组短、高、大,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及定量参数为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客观(形态化和量化)信息,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卵巢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联合藻酸盐对足部溃疡期压疮愈合的影响。方法局部清创后用EGF涂满整个溃疡面,再将藻酸盐剪合适大小置于溃疡中央,隔日换药,分泌物多时每日换药,伤口被污染时则需随时换药,并做记录。结果用该方法换药后15天肉芽组织覆盖整个疮面,伤口愈合快。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藻酸盐有明显促进足底溃疡愈合的作用,且愈合时间短,质量好。

  • 标签: 压疮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藻酸盐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及免疫组化方法对30例变应性鼻炎病人鼻黏膜组织中的NT-3含量进行检测,以10例正常鼻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实验组的NT-3表达(iOD值=53218.06±24591.0751.23±9.15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NT-3水平(iOD值=22618.3±6882.5717.52±2.79pg/ml)(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T-3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ELISA 免疫组化 NT-3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125例子宫肌瘤需行子宫切除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3例。所有患者均在气插全麻下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组在术前30min开始给予乌司他丁3000U/kg·次,加入5%葡萄糖水100ml中静脉滴注,1次/8h,共6次;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等次数的5%葡萄糖水。结果术前两组患者IL-6、IL-8、TNF-α含量基本相当(P>0.05)。术后,两组患者IL-6、IL-8、TNF-α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但是治疗组IL-6、IL-8、TNF-α含量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要低(均P<0.05);术后IL-6、IL-8、TNF-α含量的下降速度,治疗组明显要快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子宫切除手术创伤引起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分泌与释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细胞因子 乌司他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