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lpsia,GTN)的疗效。方法:分析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2019年收治的1例化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患者病例资料,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论:化疗是目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主要治疗方式,但子宫病灶无法短期灭活,高强度聚焦超声通过无创的治疗方式原位消融子宫局部病灶,二者联合治疗可增强化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甚至减少复发可能。

  • 标签: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化疗  
  • 简介:摘要:糖尿病(DM)是由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缺陷等多种复杂原因共同导致的,以血中葡萄糖水平连续慢性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T2DM)多见,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产生胰岛素抵抗而致病。胆汁酸(BA)以胆固醇为主要原料在肝脏细胞内转化代谢而来。BA不但具有促进脂肪乳化水解以及维持全身系统稳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作为一种信号物质,通过激活法尼醇X受体(FXR)以及G蛋白偶联受体(TGR5)输送信息,同时还与肠道菌群产生全方位互动效应,在机体能量代谢以及免疫耐受等方面发挥作用,影响着T2DM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胆汁酸 肠道菌群 代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压力疗法联合物理因子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4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优化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仅接受压力疗法,优化组患者配合物理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优化组瘢痕改善程度高于常规组,(P<0.05);优化组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压力疗法联合物理因子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压力疗法 物理因子 烧伤后增生性瘢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肩关节疼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日常生活活动减少,阻碍康复治疗的进展,物理因子是治疗肩痛的一个有效手段,本文主要研究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除常规康复治疗外实施超声波、中频电等多种物理因子联合应用治疗干预后,评价患者疼痛(VAS)评分。方法:选取我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0月于我院妇科收治的9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各45例。观察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加以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对比组运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比较组间VAS评分(疼痛评分)和月经量。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比组VAS评分和月经量经对比,(P>0.05)视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和月经量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取得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腺肌症 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中药扶正消瘤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100例子宫肌瘤患者164个病灶应用HIFU联合中药扶正消瘤方治疗,周期为3个月,经阴道彩超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回声、体积以及血流灌注方面的改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子宫肌瘤患者经HIFU联合中药扶正消瘤方治疗前后,肌瘤内部回声发生显著变化,靶区内出现不均质高回声增强区域,术后3个月出现液化坏死或者钙化高回声;经治疗后肌瘤体积明显变小,肌瘤周边滋养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显著增加,Adler半定量血流分级显示血流灌注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联合中药扶正消瘤方治疗子宫肌瘤可使肿瘤大小、血流参数发生显著变化,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超声检查,子宫肌瘤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中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方法产生的效用。  方法:从本院2020年1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中选取76例,均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的治疗方式,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38例,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并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带来的效果差异。 结果: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对其治疗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的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肝癌 针对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以本院中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间接收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作为试验对象,采用计算机排列法进行分组,组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含54例患者。对照组实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实验组实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中,针对两组患者进行远期妊娠结局调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妊娠率和妊娠结局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HIFU)对治疗子宫肌瘤表现出较传统的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更为明显的疗效优势。实验组在接受HIFU治疗后的妊娠率和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HIFU治疗具有非侵入性、定向精确及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的特点有关。因此,对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肌瘤患者,HIFU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 标签: 超声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 氧化应激 免疫功能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风湿免疫科护理质量的评价方法,建立适合我院护理质量评价的综合指标,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评价工作的科学性。方法: 采用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多个指标进行分析,探索潜在影响因子。结果: 因子分析可以提高该院护理质量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形成了适合风湿免疫科新的护理质量的评价方法。综合因子是影响该院护理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时间因子对该院风湿免疫科护理质量的评价有重要的意义,费用因子是诸多因素中贡献率较低的因素。结论: 风湿免疫科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中积极应用因子分析,建立综合的评价指标,力求全面科学的反映该科室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力求科学合理的评价护理质量。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护理质量 因子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小儿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和凝血指标的变化意义及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脓毒症患儿 130例,使用随机数字分析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6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输液外加抗感染、保护脏器功能等西药治疗,研究组患儿采取在对照组患儿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凝血功能、两组患儿住院时和病死率; 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凝血功能以及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 结论: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对小儿脓毒症患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对患儿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小儿脓毒症 炎症因子 凝血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婴幼儿哮喘给予止咳平喘方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2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止咳平喘方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肺功能、血液炎性因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数据差异明显(t=5.926,P<0.05)。观察组血液炎性因子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数据差异明显(t=2.969,7.348,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显著提高,对比数据有差异(t=9.463,17.712,17.348,均P<0.05)。结论:止咳平喘方对治疗婴幼儿哮喘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血液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肺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止咳平喘方 婴幼儿哮喘 血液炎性因子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皮肤激光美容科的应用效果。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我院皮肤激光美容科所收治的94例患者,病例选择时间介于2019年12月-2020年7月,将双盲法作为客观依据将患者划分为两个组别,即实验组(47例)、比照组(47例)。比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美容方式,实验组患者则在比照组患者基础上运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皮肤激光美容科的适用性。结果:经全面比较后发现,实验组患者各相关指标优于比照组患者,且治疗有效率高于比照组患者,表示为P

  • 标签: 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皮肤激光美容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的深度烧伤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实验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分泌物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深度烧伤的治疗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表皮生长因子的联合治疗方式,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表皮生长因子 深度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肺癌及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医院在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针对于肺癌患者与乳腺癌患者进行选取研究。并选取其中的83例,设置为肺癌组。同样的时间段上,选取92例的健康体检者,设置为肺癌对照组。选取其中的47例,设置为乳腺癌组。同样的时间段上,选取78例的健康体检者,设置为乳腺癌对照组。对比肺癌患者和乳腺癌患者病理参数。结果肺癌组和腺癌组的血清VEGF水平与各自的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高,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肺癌及乳腺癌的相关性是存在的,VEGF检测属于主要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 肺癌 乳腺癌
  • 简介:摘要: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推动了其眼科适应证疾病治疗的革命性发展。我国已具有十余年应用经验,并已列入医保目录。目前广泛应用的适应证包括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对保障患者的最大视力获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其他类型的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亦具有重要的治疗及联合治疗作用。然而在抗VEGF药物重复治疗过程中,遵循科学疗程、注重适应证合理选择、规范使用流程及避免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等仍然是需要强调的问题。

  • 标签: 中国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眼科 临床应用 现状及存在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滋阴利肺汤联合西药治疗肺结核患者对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诊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为观察样本,随机分组后,常规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联用滋阴利肺汤治疗,对比两组的综合疗效、血清炎症因子以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①观察组的治愈率(22.00%)明显高于常规组(6.00%),X²=5.316,P<0.05,但两组的好转率和未愈率对比未见明显差异,X²=0.040,2.026,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的白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为(11.23±3.57)pg/mL、(9.46±1.74)pg/mL、(10.26±2.09)pg/mL、(11.64±1.86)mg/mL,较常规组均处于较低水平,组间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t=10.095,14.458,10.196,11.640,P<0.05。结论:滋阴利肺汤联合西药治疗肺结核可取得不错疗效,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下调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滋阴利肺汤 西药 肺结核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过敏性鼻炎鼻息肉复发与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 90例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患者开展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 2018年 01月 -2019年 12月,随机分为两组,各 45例。参照组为行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观察组为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患者,分为复发组( 15例)和未复发组( 30例)。结果 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参照组,且在观察组中,未复发患者的 IL-6、 IL-8低于复发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患者来说,其炎性因子水平相对较高,并且其产生和鼻息肉复发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强化对局部炎性反应的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过敏性鼻炎鼻息肉 复发 炎性因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