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选取48GDM患者为观察组,48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根据血糖值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组与B组。结果观察组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A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孕妇不同血糖值水平与其妊娠结局之间存在相关性关系,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而言,其异常血糖项目数量的增加可提升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概率。

  • 标签: 血糖值水平 妊娠结局 影响
  • 简介:目的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的母、儿结局情况。方法选取134例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在该院分娩的糖代谢异常孕产妇,按糖代谢异常情况分为3组,其中GDM65例,DM12例,GIGT组57例,观察3组的母、儿结局,同时选取同期60例糖代谢正常孕妇作为该次研究的对照组。结果在妊娠期并发症上,除巨大胎儿外,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产、VVC、酮症、子痫前期、宫内感染发生率上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其中以GIGT组发生比例最低;GDM组与DM组在巨大胎儿、早产、子痫前期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IGT仅巨大胎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围产儿死亡率上比较,DM组最高,明显高于GDM组和GIGT组(P〈0.05);GIGT组的新生儿各种合并症中,除RDS均明显较GDM和DM组低(P〈0.05)。结论GIGT和GDM孕妇经孕期血糖严密监测和控制,母儿结局较好,但DM病情相对较重,病程较长,即使通过严格规范化管理,但会出现母儿合并症。

  • 标签: 妊娠结局 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 临床分析
  • 简介:选取2016年度96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随机平分为常规组孕产妇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服务,教育组孕产妇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结果护理后,教育组孕产妇空腹(FPG)、餐后2h血糖(2hP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教育组孕产妇对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健康行为等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GDM孕妇血糖水平,提高依从性。

  • 标签: 妊娠期 糖尿病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采用孕期管理的管理模式后对孕妇妊娠结果的作用。方法选择150例于2013年4月—2015年9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一般管理的管理方式,而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综合及人性化的孕期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综合及人性化的孕期管理模式后并发症状况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好转率为84%,满意程度为97.3%;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后好转率为56%,满意程度为60%。两组数据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综合及人性化的孕期管理模式,可以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心理状况的好转率,因此获得患者的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孕期管理 孕妇 影响 满意程度
  • 简介:目的该研究重点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该研究对象来自于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188例患者,均对其进行血糖控制指导及治疗,同时按照治疗结果将其分为研究1组(血糖控制达标)和研究2组(血糖控制未达标),并随机抽取同期健康妊娠且糖耐量试验正常的孕妇120名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孕产妇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与其他两组相比较,研究2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出血以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研究2组早产、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新生儿低血糖指标对比中,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够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控制水平 母婴结局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临床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根据护理临床路径的内容采取个体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心理、饮食、运动、药物、出院指导及胰岛素注射笔的使用。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个体综合性护理干预后,统计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降低。出院6个月回访统计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临床路径临床使用方便、有效,根据计划全程实施个体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及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 标签: 妊娠期 糖尿病 护理临床路径 护理干预
  • 简介:2015年5月~2017年5月1051例G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6例,观察组525例,对照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血糖干预。结果:观察组血糖变化、新生儿状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剖宫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血糖干预治疗GDM病的效果比较显著。

  • 标签: 早期血糖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GDM) 围生儿结局
  • 简介: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改善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的作用。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孕妇血糖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孕妇血糖指标值、早产率、妊高症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接受个体化护理后,可有效的改善孕妇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母婴预后。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水平 改善作用
  • 简介:对本院2000年-2004年1—10月口服降糖药的购药金额、用药频度、每日药费以及年均增长率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格列齐特和二甲双胍是我院临床上主要的口服降血糖药,其他磺酰脲类药物也在逐年上升,阿卡波糖上升速度最快。

  • 标签: 降血糖药DDD DDDs用药金额 年均增长率 DDC
  • 简介:检测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60例健康对照者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LDL—C)。结果糖尿病组的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只有TC、LDL—C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考虑此结果与常见的糖尿病患者血脂特点TG高与HDL低不同的原因为:糖尿病不同的血糖异常阶段、年龄、肥胖、饮酒、应用雌激素、糖尿病、肾病等有关系。结论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血脂异常,常见的是混合性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在治疗时要注意血脂的达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脂
  • 简介: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8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随机分组各组44例,实行常规治疗孕妇设为对照组,实行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孕妇设为观察组。结果:治疗后,对照组FBG、1hBG、2hBG值以及并发GDM的概率(45.45%)高于观察组以及GDM概率(6.82%),差异(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在治疗中应用左旋甲状腺素可显著调节血糖值,降低并发GFM的概率。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妊娠期糖尿病(GDM)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临床作用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老年病患106例,全部患者均通过问卷调查表统计记录患者用药治疗依从性状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作归纳统计,明确患者治疗依从性原因,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受到自身文化水平不足,运动锻炼量低下,糖尿病基础知识不了解,记忆功能衰减,居住环境就医困难,患者独居,经济压力大,自我血糖监测不良等因素影响,造成用药依从性低下;老年患者在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指导之后,自身用药依从性得到明显提升,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当前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差的根本原因入手,实施系统、细致的健康知识宣教指导,确保患者控制血糖的持续性与正确性,督促病患按时定量用药,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用药依从性 护理对策
  • 简介:我今年57岁,确诊2型糖尿病已经有5年,最近一段时间感觉腿脚越来越沉,有点麻木,走一段路就觉得累,腿也有点疼,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下,然后才可以接着走。这是因为我的年龄大了吗?还是和糖尿病有关?

  • 标签: 感觉 2型糖尿病 酸痛
  • 简介:目的分析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对减少母体及围生儿并发症和改善妊娠结局的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3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8月—2015年8月,结合孕妇入院资料的分析结果将3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成A组与B组,A组为血糖控制满意组150例,B组为血糖控制不满意组150例,再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15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观察比较3组孕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妊娠结局。结果经比较可知,A组孕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孕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孕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妊娠结局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取有效的血糖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孕妇以及围生儿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 母体 围生儿 并发症 妊娠结局
  • 简介:按医院制定的会诊制度,会诊医师完成会诊后记录患者的会诊日期、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原发病诊断、内分泌相关疾病诊断及会诊登记。汇总大医一院三部6年(2007年3月14日~2013年3月15日)来的会诊病例,资料完整者共3750例,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007年3月14日~2013年3月15日大医一院三部申请内分泌科会诊共3750人次。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各年申请会诊人次分别为:308、321、554、622、895、1050,逐年增加。2会诊患者40岁以下375人次(10.0%),40~60岁共1525人次(40.7%)60岁以上共1850人次(49.3%),主要以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为主。3非手术科室申请会诊的人次及其构成比分别为:190(61.7%)、193(60.1%)、362(65.3%)、402(64.6%)、618(69.1%)、688(65.5%),逐渐上升(P〈0.05);而手术科室、急诊科申请会诊的构成有逐渐下降趋势申请会诊的非手术科室中神经内科(712,29.0%)、心内科(391,15.9%)居多,而手术科室中普外科(294,23.5%)、骨外科(234,18.7%)、居多。4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申请会诊的共2515人次,占首位,比例为67.1%,其次为甲状腺疾病的共880人次(23.5%)。5手术科室糖尿病会诊构成比(81.7%)明显高于非手术科室(59.8%)。大医一院三部申请内分泌科会诊的人次逐年增加,年龄构成以中老年为主。以常规会诊居多,申请会诊的科室以非手术科室较多,前两位科室为经内科和心内科。会诊最多的前两位病种为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手术科室糖尿病会诊构成比明显高于非手术科室。

  • 标签: 会诊 内分泌科 病种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