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详询病史及其诊治经历分析漏误诊原因并探讨防止的办法。漏误诊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是:面对较好的一般健康情况及营养状态,失去了对恶瘤的警惕;对于30岁、特别是50岁以上,消化道新近出现的问题且对治疗反应不佳者,或病史虽较长而新近有变化者,应及时澄清有无恶瘤的问题重视不够。如果这些原则能得到医生的重视,并通过科普宣传让尽可能多的群众所掌握,对防止漏误诊必大有帮助。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如何避免恶瘤漏误诊的问题,尚需中医工作者探讨和解决。

  • 标签: 误诊原因 病史 消化道恶性肿瘤 治疗反应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工作
  • 简介:目的对胃镜和(或)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恶性肿瘤33例,就其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调查三级医院的住院病历。结果在近13年住院病人中,共有33例经胃镜和(或)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其中男21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7岁,病变部位以降部最常见(69.7%),腺癌(90.9%)为主要病理类型,常见临床表现依次为腹痛(57.58%)、黄疸(47.06%)、肠梗阻(24.24%)、出血(23.97%)。检查手段以内镜检查为主。结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建议对无法解释的腹痛、黄疸、消化道出血、呕吐病人及时进行内镜检查,以提高早期确诊率。

  • 标签: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常见 内镜检查 腹痛 黄疸 胃镜
  • 简介: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为提其效果和副作用情况,拟寻找一种与放射治疗联合使用时具高恶性肿瘤的放疗效果,本文以乌体林斯配合放射治疗观察有协同、互补和增敏作用的制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乌体林斯 放射治疗 恶性肿瘤 治疗手段 副作用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后,再在原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羟基喜树碱(10mg,Ⅳ,d1-10)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结果28例晚期恶性肿瘤中,常规化疗方案组,显效5例(17.9%);同一病人经过常规化疗方案治疗2-4疗程后,在原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羟基喜树碱继续治疗2—5疗程,显效CR9例(32.0%);化疗副作用:常规化疗组中,恶心呕吐13例:Ⅰ度7例,Ⅱ度5例,Ⅲ度1例。白细胞减少7例:Ⅰ度2例,Ⅱ度3例,Ⅲ度1例,Ⅳ度1例。脱发12例:Ⅰ度5例,Ⅱ度5例,Ⅲ度2例。羟基喜树碱组中,恶心呕吐18例:Ⅰ度10例,Ⅱ度7例,Ⅲ度1例;白细胞减少8例:Ⅰ度2例,Ⅱ度3例,Ⅲ度1例,Ⅳ度2例;脱发13例:Ⅰ度2例,Ⅱ度8例,Ⅲ度3例;腹泻2例;皮疹1例。二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损害及心电图异常。结论联合羟基喜树碱可以进一步提高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主要毒副作用有所增加,但是可以接受的。

  • 标签: 羟基喜树碱 晚期恶性肿瘤 临床疗效 联合化疗 药物毒副作用 口腔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8年7月间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的观察组,同期体检的86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并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及意义。结果: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G、IgA、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有助于临床监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状态,对掌握患者机体免疫情况、疾病发展,制定后续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消化系统 恶性肿瘤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 简介:目的探讨枳实消痞汤联合昂丹司琼防治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接受中度致呕化疗药物全身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0例。西药组化疗前予昂丹司琼8mg静脉滴注,中药组化疗期间予枳实消痞汤治疗,联合治疗组予昂丹司琼联合枳实消痞汤治疗。分别对三组化疗后1~5d的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评价。结果①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治疗组全程止呕有效率分别为55.0%、50.0%和82.5%。西药组与中药组全程止呕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54);联合治疗组全程止呕率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均<0.0125)。②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治疗组急性期(<24h)止呕有效率分别为80.0%、52.5%和85.0%。西药组、联合治疗组急性期止呕有效率均优于中药组(P均<0.0125);西药组与联合治疗急性期止呕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56)。③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治疗组延迟期(為24h)止呕有效率分别为60.0%、85.0%和87.5%。中药组、联合治疗组延迟期止呕有效率均优于西药组(P均<0.0125);中药组与联合治疗组间延迟期止呕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45)。结论枳实消痞汤联合昂丹司琼防治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较单用昂丹司琼或枳实消痞汤具有更好的疗效。

  • 标签: 枳实消痞汤 恶性肿瘤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
  • 简介:软组织异物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是手工操作人员因违章操作或意外损伤所致。我们自1993~2003年共收治软组织异物病人48例,其中深部软组织金属异物病人28例,经手术治疗后均Ⅰ期痊愈。现将28例的治疗经验及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深部软组织异物 手术治疗 止血 X线透视
  • 简介:由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主办,武警总医院承办的第八届全国消化系统中晚期恶性肿瘤学术交流年会定于2013年8月9-11日在北京长峰假日酒店召开。同时为推广先进的诊治理念,提高武警部队消化道晚期肿瘤的诊治处理水平;构建武警部队消化内、外科交流的平台,更好地服务部队,第一届武警消化论坛同期举行。

  • 标签: 中晚期恶性肿瘤 消化系统 征文通知 学术年会 胃病专业委员会 武警总医院
  • 简介:恐琢霰曛疚锏募觳饪晌裥灾琢龅牧俅舱锒咸峁┯泄匾谰?近年来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本研究采用并联试验法对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和CA125进行联合检测,并对其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价值进行评价.

  • 标签: 消化道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 诊断 CEA CA19-9 CA125
  • 简介: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低对比剂浓度对胃肠道恶性肿瘤供血动脉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00例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泛影葡胺组)和C组(10%泛影葡胺),各100例。给A组患者口服水,给B组患者口服2%泛影葡胺,给C组患者口服10%泛影葡胺。观察并比较三种诊断方式的敏感度、准确度以及特异度。结果:B组的诊断灵敏度(95.89%)高于A组(89.04%)和C组(83.56%),B组的诊断特异度(44.44%)低于A组(59.26%)和C组(70.37%),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B组诊断的准确率(70.00%)高于A组(55.00%)和C组(45.00%),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管电压联合口服低浓度造影剂能够有效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供血动脉CT图像质量,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高,并且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种诊断方式有着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低管电压 低对比剂浓度 胃肠道恶性肿瘤 供血动脉 CT 图像质量
  • 简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占我国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被视为“绝症”而放被放弃治疗。随着医疗新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肿瘤治疗理念、方法和手段,使过去的“不治之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由于治疗方法繁多,技术日新月异,不同疗法问互相渗透,因此各个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治疗 消化道肿瘤 微创治疗 中晚期 学术交流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在食管癌组织中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中的74例设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食管癌和食管癌旁正常组织中的TRAF6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检测,分析TRAF6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食管癌组织中其TRAF6阳性率显著比食管癌旁正常组织中要高(P<0.05),阴性率显著比食管癌旁正常组织要低(P<0.05)。结论:临床上在食管癌患者中,其TRAF6水平存在显著地提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显著地相关,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 受体相关因子6 食管癌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化学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特别是与手术、放疗的综合应用。使治愈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晚期广泛性转移的病人。化疗可抑制肿瘤的发展。减轻病人的痛苦。我科近两年来共收治各种肿瘤化疗病人39例。其中,乳腺癌9例,直肠癌4例,胃癌5例。肺癌18例,肝癌3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60岁,男性28例,女性11例。以上化疗病人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化疗病人 肿瘤化疗 护理 治疗手段 肝癌 乳腺癌
  • 简介: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无创伤、无X线辐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高,可作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如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T1WI、T2WI、脂肪抑制等。近年来,随着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MR)检查扫描和重建速度的加快和图像质量的日益提高,其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日趋增多。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胰腺肿瘤 检测 X线辐射 分辨率高 参数成像
  • 简介:目的观察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1例腹水病人均经腹水细胞学检查,查见癌细胞,卡氏评分40~70分。全部病人常规腹腔穿刺,缓慢放出腹水1500~2500ml后,注入热生理盐水1000~1500ml,采用的化疗药物为顺铂、丝裂霉素和氟脲嘧啶。每周1次,直到腹水消失或量少不能抽出或病情恶化为止。结果21例共行62次治疗,其中治疗1次2例、2次5例、3次8例、4次4例、5次2例。9例达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76.2%。不良反应为Ⅰ、Ⅱ度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腹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腹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可以耐受。

  • 标签: 恶性腹水 热灌注化疗 预后 疗效分析
  • 简介:病人男性,46岁,左上腹部疼痛不适、消瘦1月,于2002年1月20日入院。病人自述1个月前开始左上腹部隐痛不适,呈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伴有乏力,体重下降明显(约10kg)。无其它不适。查体:未触及表浅淋巴结肿大。腹部膨隆,以左侧为主。可触及脾脏肿大,脾下界达左肋下约3cm。向右越过中线2cm,质韧,边界清,触痛明显,推之不移动。B超:肝脏正常。脾脏体积显著增大,30cm×28cm×15cm大小,

  • 标签: 脾脏 巨大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肿瘤 诊断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