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高稿件处理效率,缩短文章发表周期,《胃肠病学》编辑现已开通网上投稿审稿办公系统,网址:www.cjge-manuscriptcentral.com。使用者只需经过简单注册,便可永久使用本系统。现分别针对投稿者审稿专家。对本系统注册、登陆使用方法作简介。

  • 标签: 办公系统 胃肠病学 编辑部 投稿 发表周期 使用者
  • 简介: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临床及生化特征,以探讨NAFL可否成为代谢综合组成部分.方法对85例NAFL患者测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餐后2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以43例非脂肪肝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1.在NAFL患者中,中心性肥胖占70.59%,高血压病占31.77%,TG血症占62.35%,低HDL-C占36.4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0.01),而DM/IGT/IPG患病率,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2.血清FINS水平和IR脂肪肝组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3.在128例研究对象中,有21例患者患有代谢综合征,其中脂肪肝者占85.71%,中心性肥胖者占90.48%,高血压者占76.19%,血脂紊乱者占100%,DM/IGT/IPG者占38.10%.结论NAFL患者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可作为代谢综合组成部分.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诊断 血脂紊乱
  • 简介: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是介导脂多糖(LPS)活化单核/巨噬细胞关键因子.尽管内毒素在慢性肝病肝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结合蛋白在肝硬化中意义尚不清楚.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内毒素LBP水平,并探讨其与预后关系.方法:分别以基质显色法鲎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LBP水平;伴腹水患者同时测定腹水内毒素LBP水平,并进行2短期随访,记录存活情况.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LB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其中伴腹水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无腹水患者(P<0.05).Child-PughC级肝硬化伴腹水患者腹水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B级患者(P<0.05),而B级患者血浆LBP水平显著高于C级患者(P<0.05).短期随访显示肝硬化伴腹水死亡患者腹水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LBP水平均升高,LBP水平升高可能是对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种持续慢性炎症应答.腹水内毒素水平可以作为肝硬化伴腹水患者短期生存预测指标.

  • 标签: 肝硬化 内毒素 脂多糖结合蛋白 预后 腹水
  • 简介:1背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是肝硬化重要原因。研究显示,有效抑制HBV复制可改善肝纤维化,延缓或阻止代偿期肝硬化向失代偿期进展,减少失代偿期患者病情进步恶化,减少门静脉高压及相关并发症发生,延长生存期。因此,有效抗病毒治疗对改善疾病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HBV相关肝硬化整体治疗策略中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代偿期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临床诊断 HBV复制 管理
  • 简介:急诊科经常会对些已诊断明确需药物治疗或诊断尚不明确需进步诊治病人留诊观察、输液治疗。由于急诊科病人多,流动性大,护士少,工作涉及面广,急诊留观室管理直是急诊工作中薄弱环节。随着社会进步发展,人们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病人对急诊留观室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有效地防范护患纠纷,切实保护护患双方权益,急诊科应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对留观输液病人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措施。3年来,我科对急诊留观室实行病房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急诊留观室 病房化管理 护理质量 急诊科病人 护理服务质量 生活水平
  • 简介:提高基层医院早期胃癌诊断水平对胃癌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基层医院对早期胃癌筛查方法有幽门螺杆菌检测、胃蛋白酶原检测、隐血珠检测、硫糖蛋白检测、胃液固有荧光光谱检测、胃肠X线钡餐检测等方法,有效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对有条件基层医院应重视内镜医生专业技术规范化培训,尤其提高他们对早期胃癌识别能力,积极采用各种内镜辅助诊断技术,可建立多学科合作早期胃癌协作组模式,共同提高基层医院早期胃癌诊治水平

  • 标签: 基层医院 早期胃癌 筛查 内镜诊断 早期胃癌协作组
  • 简介:目的:探讨给予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实施连续护理+自我管理教育对其生活质量、疾病知识掌握影响。方法:从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选取64例分为常规组(n=32,常规护理)、干预组(n=32,连续护理+自我管理教育),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出院后1、3、6月疾病知识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χ^2=4.432、11.977、11.469,P<0.05);出院后1、3、6月,干预组OAS量表中3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6月时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也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排便时间固定,每日排便次数1-3次患者例数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连续护理干预自我管理教育,可使患者更好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结肠造口 连续护理 自我管理教育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至少有10万种以上,其中能引起人和动物致病真菌有20余种,根据致病真菌侵犯人体部位菌种不同,可分为浅真菌病深部真菌病两大类,浅真菌病又称皮肤癣菌病,简称癣。引起癣真菌称为皮肤癣菌,90%以上真菌性皮肤病为皮肤癣菌病,由于侵犯表皮角质层毛发及甲板,故临床上可分为体癣、股癣、手足癣

  • 标签: 兰美抒 治疗 浅部真菌病 皮肤癣菌病 抗真菌药
  • 简介:肝脏外分泌功能具有非常重要作用,除了参与消化吸收以外,人体内大量化合物代谢都需肝脏处理并由胆汁排泄,这个外分泌过程就需要肝胆转运系统参与,肝脏转运系统中包含着许多载体蛋白,这些载体蛋白与肝炎,肝内胆汁郁积,肿瘤化疗药物耐受以及多种肝脏遗传性疾病有着密切关系.本文所要综述药耐药相关蛋白2(themuhidrugresistanceprotein2,MRP2)就是这类载体中.目前关于MRP2研究主要集中在MRP2介导肿瘤耐药以及MRP2缺乏所导致胆红素血症这两方面.本文从MRP2结构功能、与肿瘤化疗耐药之间关系,MRP2缺乏与胆红素血症之间关系以及MRP2表达障碍时MRP3对其代偿作用等方面,对MRP2研究进展作简单介绍.

  • 标签: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 外分泌功能 载体蛋白 肝脏遗传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药耐药相关基因表达与其侵袭转移能力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药耐药相关基因(包括ABCB1、MMP2、CDH1、CD44)mRNA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徙实验评价两株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进而探讨胃癌细胞药耐药相关基因表达与侵袭转移能力关系。结果荧光定量PCR实验发现胃癌细胞株BGC-823ABCB1、CDH1、CD44基因表达较SGC-7901,而MMP2基因表达在SGC-7901中较高。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徙实验显示胃癌细胞株BGC-823迁徙能力比SGC-7901强。结论胃癌细胞药耐药与侵袭转移有关系,CD44表达在胃癌细胞侵袭转移中可能起主要作用。

  • 标签: 多药耐药 侵袭转移 ABCB1 MMP2 CDH1 CD44
  • 简介:目的评价妊娠早期给予替比夫定口服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载量孕妇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疗效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80例HBV载量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受试者在孕12周口服替比夫定600mg,1次,d,服药至产后12周,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保肝治疗;对照组受试者只接受复方甘草酸苷保肝治疗。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后均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IU乙肝疫苗20μg。比较两组孕妇受试者在分娩即刻分娩后12w血清HBVDNA水平。评估两组新生儿在出生时6月龄时血清HBsAgHBVDNA阳性率,并比较两组新生儿胎龄、身长、头围、体质量Apgar评分。同时,密切观察两组孕妇在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分娩即刻分娩后12W,试验组受试者血清HBVDNA水平为(3.58±0.56)lgcopies/ml(2.98±0.32)lgcopies/ml,显著低于对照组(7.93±0.47)lgcopies/ml7.46±0.43)lgcopies/ml(P〈0.01);新生儿出生时,试验组HBsAg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0%2.5%,显著低于对照组20.0%17.5%(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时胎龄(P=0.64)、身长(P=0.44)、头围(P=O.93)、体质量(P=0.46)、Apgar评分(P=0.45)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孕妇在孕12周开始应用替比夫定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孕妇血清HBVDNA水平,降低新生儿HBV感染率,且未见孕妇新生儿有不良反应。

  • 标签: 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母婴传播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顺逆结合法胆囊切除术在胆道外科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2年由作者施行顺逆结合法行胆囊切除术206例病人。结果206例病人均顺利恢复,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无胆管、血管损伤发生。结论在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胆管损伤关键,顺逆结合法行胆囊切除术是种较为有效预防胆管损伤手术方式。

  • 标签: 顺逆结合法 开腹胆囊切除术 胆道外科 病例分析 临床研究 手术治疗
  • 简介:本文在简述慢性胃炎中医病因病机基础上,介绍了中医辨证分型、基础方加减、因定方、中成药、针灸等治疗:以及西医根除Hp、抑酸、保护胃黏膜手术等治疗;最后重点叙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提出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探索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模式方向。

  • 标签: 慢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在妊娠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ISIwebofknowledge、EMbase、CochraneLibrary、BIOSISPreviews等数据库,截止日期为2013年9月。参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1篇,共1241例孕妇,其中应用替比夫定602例,对照组63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随访6~12月龄婴儿,替比夫定组HBsAgHBVDNA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15,95%CI(0.08,0.28),P<0.00001;RR=0.12,95%CI(0.05,0.32),P<0.0001];替比夫定组孕妇分娩前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86,95%CI(-4.55,-3.16),P<0.00001];替比夫定组肌酸激酶升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86,95%CI(-4.55,-3.16),P<0.00001],应用替比夫定孕妇所产新生儿无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替比夫定能阻断HBV宫内感染,其应用安全、有效。

  • 标签: 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宫内感染 孕妇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90例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予护理常规操作,干预组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率;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长、血压控制理想时间;护理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长、血压控制理想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相似,P>0.05;护理后干预组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好,可改善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减少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 整体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