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病史摘要患者,女,53岁。于2007年2月初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干咳,无发热、胸闷、胸痛等症状,自服“感冒药”后症状稍有所缓解。1月后又出现咳痰蓝痰中少量带血现象。在当地医院胸片检查诊断为:“支气管炎症”,予以抗感染治疗,治疗两周后,咳嗽、痰血等症状未见减轻,却感觉吸气时左下胸隐痛蓝有低热37.5℃。3月下旬外院复查肺CT示“左下叶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杏示“左下叶背段开口黏膜充血水肿,管口狭小”,细胞刷检:“未找到癌细胞”。转来我院作进一步检查。

  • 标签: 咳嗽 血痰 肺部团块状 纤维支气管镜
  • 简介:目的探讨肺肿块与周围型肺癌的CT及X线影像学表现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对手术病理确诊的56例肺肿块和96例周围型肺癌病例的临床和CT及X线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病灶形态分为典型肿块和不典型肿块。结合临床病史及影像学检查特征,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结果形态分类为标准,诊断炎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9.6%(39/56)、67.7%(65/96)、68.4%(104/152)。结合临床病史及影像学特征修正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0.4%(45/56)、74.0%(71/96)、76.3%(116/152)。结论以病灶形态为基础,结合临床病史,对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可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 标签: 肉芽肿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 简介:胸腺瘤是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生率占纵隔肿瘤的20%-40%,绝大多数胸腺瘤位于前上纵隔。异位胸腺瘤少见,可发生于中后纵隔、颈部、甲状腺、心包、肺实质、胸膜、支气管及胸等部位[1,2]。而发生于膈较罕见,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异位胸腺瘤 恶性胸腺瘤 膈肌 纵隔肿瘤 发生率 上纵隔
  • 简介:目的:考察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和呼吸机力的变化,为患者术后治疗及护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比较130例接受脊柱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及术后1d和2d时的肺活量、潮气量、最大呼气压、最大吸气压、呼气耐受时间和吸气耐受时间。并比较不同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患者呼吸功能和呼吸力变化差异。结果脊柱手术患者术后1d的呼吸功能及呼吸力显著降低(P<0.01),术后2d呼吸功能及呼吸力与术后1d相比有些许回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椎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力下降比例显著高于颈椎和腰椎手术患者(P<0.01),颈椎手术患者高于腰椎手术患者(P<0.05)。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力降低水平显著低于肿瘤患者(P<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力显著降低,胸椎手术和肿瘤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及呼吸力影响较大。

  • 标签: 脊柱手术 呼吸功能 呼吸肌力
  • 简介: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在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的患者32例,根据是否使用globulin,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松龙和单纯使用甲泼尼松龙,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Hughes评分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半个月以及治疗后6个月的Hughes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呼吸麻痹。

  • 标签: 吉兰-巴雷综合征 呼吸肌麻痹 丙种球蛋白
  • 简介:留置导尿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在临床的工作中,偶而有导尿后出现血尿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血尿呢?如何避免血尿?原因1、患者尿道狭窄,常见于老年男性前列腺肥大患者,尿道狭窄,插管时易损伤尿道粘膜。2、导尿操作一般是见尿后再插入1-2cm后固定尿管,但现今临床普通导尿管已很少用,多用夫雷式尿管,尿管前端有一个气囊,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血尿 护理操作 尿道狭窄 前列腺肥大 普通导尿管
  • 简介:结核病化疗特点是多药联合较长期使用,大多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不同程度毒性.通常用转氨酶作为观察指标,当转氨酶(AST、ALT)升高就会给抗结核治疗带来困惑.现报导抗结核治疗中发生AST升高的100例处治方式:

  • 标签: 肝脏毒性 结核病 合理用药 抗结核治疗 转氨酶
  • 简介:纤支镜检查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技术日臻成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肺不张是肺部疾病常见的一种X线征象,可由各种疾病引起。我院自1996年5月至2004年5月共244例患者因肺不张而进行纤支镜检查。现将其纤支镜检查镜下改变结合细胞学、细菌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运用纤支镜检查对肺不张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纤支镜检查 肺不张 检查结果分析 肺部疾病 细菌学检查 X线征象
  • 简介:目的探讨肺不张的原因,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总结180例肺不张病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肺不张形成原因、不同疾病肺不张的好发部位及分布。结果肺不张形成的疾病以肺癌71例(39.44%),炎症56例(31.11%),结核31例(17.22%)多见。结论支气管镜检查是了解肺不张病因的重要方法。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 肺不张 检查结果分析 不同疾病 好发部位 回顾性
  • 简介:目的比较支气管舒张试验的两种选择标准及阳性率结果,对支气管哮喘诊治的意义。方法以FEV1〈70%预计值为标准选择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以FEV1%(一秒率)〈75%为标准选择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病人有88例,作为实验组,所有入选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分别统计入选率及阳性率。结果对照组入选率为31.0%,阳性率为15.0%;实验组入选率为44.0%,阳性率为23.5%,两组入选率及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FEV1%〈75%为选择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标准,可以更多的发现阳性患者,更及时的确诊,同时也为哮喘的临床诊断和研究带来积极意义。

  • 标签: 支气管舒张试验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阳性率
  • 简介: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尤以肺癌居多,常因积液量较多,发生迅速,造成病人严重呼吸困难,短期内全身情况急剧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有效地控制癌胸腔积液,对于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甚为重要。我科采用胸腔留置小导管持续引流胸腔积液,并通过导管向胸腔注入顺铂的方法治疗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恶性胸腔积液 胸腔内注入 治疗效果 疗效观察 肺癌 顺铂
  • 简介:目的探讨鼻胃管和鼻肠管两种肠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分析,从而选择副作用较少的一种进行推广,以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ICU病房患者38例,并随机分为鼻胃管组与鼻肠管组,均为19例患者。两组均进行肠营养插管,并给予相同的营养剂,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肠营养变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两种肠营养方式的不良反应比较,以及入住ICU病房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进行两种肠营养方式治疗后,患者肠营养指数均有明显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鼻胃管组为63.16%,鼻肠管组为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管组不良反应产生较多,鼻肠管组不良反应产生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管组ICU入住时间(12.1±1.8)d,机械通气时间(9.1±1.9)d,鼻肠管组ICU入住时间(7.8±1.2)d,机械通气时间和(5.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鼻肠管进行肠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鼻胃管低,相应的不良反应及入住ICU病房和机械通气的时间也较少,所以在机械通气时行鼻肠管进行肠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作用要优于鼻胃管进行肠营养。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鼻肠管 鼻胃管 肠内营养
  • 简介: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即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BiPAP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h及一周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患者住院天数、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3h后及一周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PaCO2明显下降,而PaO2显著上升,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BiPAP在AECOPD的治疗中有确切疗效,可快速改善临床呼衰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 正压通气治疗 AECOPD 临床疗效 Ⅱ型呼吸衰竭 BIPAP
  • 作者: 施建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7期
  • 机构: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人民医院,云南广南663300
  • 简介:目的:探究对大叶性肺炎患者采取电子支气管镜下肺注药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20年3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66例大叶性肺炎患者,作为此次探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3,电子支气管镜下肺注药疗法)和对照组(n=33,常规药物疗法),比较分析两组不良指征消退时间及治疗成效。结果:实验组发热、肺部啰音、咳嗽、使用抗生素等各项不适症状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5d、7d、15d分别拍摄临床影像,实验组影像学所示出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大叶性肺炎的治疗,利用电子支气管镜进行肺注药法较常规肺注药法而言,成效更佳,可明显加快高热、恶寒、胸痛、咳痰等各项不适症状缓解,同时能缩减住院时间,强化预后生活质量,其临床意义较高。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肺内注药法;大叶性肺炎
  • 简介:目的对EV71-IgMELISA法和EV71RNART-PCR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进行比较。方法采用EV71-IgMELISA法和EV71RNART-PCR法分别对553例手足口病临床确诊患儿的静脉血和咽拭标本进行检测。结果EV71-IgMELISA法阳性率35.62%(197例)高于EV71RNART-PCR法阳性率18.63%(103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9.56,P〈0.001)。EV71-IgMELISA(-)EV71RNART-PCR(-)有329例,同时EV71-IgMELISA(-)EV71RNART-PCR(+)有24例,进一步表明两种方法结果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3.11,P〈0.001)。结论EV71-IgMELISA法具有高敏感性,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标签: RT-PCR法 ELISA法 EV71 检测结果 手足口病 RNA
  • 简介:病史摘要患者男性,39岁;反复发作哮喘10年,加重20min.患者经"氨茶碱、泼尼松"治疗有效;皮肤过敏试验提示2对花粉、粉尘等多种物质过敏.

  • 标签: 哮喘性猝死 哮喘 猝死 病例报告 急救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7岁,福建省福州市人,居民。初因反复出现咳嗽、咳痰伴气促二月在当地医院诊治疗效欠佳而于2005年4月21日住院,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口服降糖降压药控制良好。入院查体:双肺呼吸运动对称,肋间隙无增宽,语颤一致,未触及胸膜摩擦感或皮下捻发感。左下肺叩诊实音,左下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人院后查血糖正常,血沉20mm/h,CRP23mg/L,多肿瘤蛋白芯片正常,PPD、血清结核抗体阴性,胸部CT平扫:①左肺炎症;②左主支气管狭窄;③右上肺陈旧结核。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左主支气管开口新生物完全阻塞,活检示炎肉芽组织。行纤支镜下微波烧灼左主支气管新生物,发现新生物根部在左肺上叶嵴突,并长满左侧各叶段支气管,微波烧灼至左主支气管及各叶段管腔通畅,左肺完全复张后出院,出院后坚持抗炎。

  • 标签: 支气管炎性肉芽肿 难治性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肺陈旧性结核 左主支气管 胸部CT平扫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方法检测9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A组)和治疗后(B组)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健康体检者(C组)作比较,并分析动脉血气与凝血指标的相关.结果A组患者FBG及D-D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B组患者FBG及D-D显著高于C组(P〈0.01),而PT、APTT、TT差异无显著(P&gt;0.05);FBG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D-D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COPD的发展过程中,存在高凝状态,监测FBG及D-D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为适时采取有效的抗凝措施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COPD 凝血功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血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