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126例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舒张试验临床意义。方法:慢性支气管炎62例,支气管哮喘48例,急性支气管炎7例,支气管扩张5例,矽肺4例,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200μg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可出现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哮喘阳性率达75%,明显高于COPD(34.62%)慢性支气管炎(35.48%);116例吸入沙丁胺醇后FEV1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支气管舒张试验是鉴别哮喘COPD重要客观依据,诊断必须结合临床。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哮喘 支气管舒张试验
  • 简介:目的比较支气管舒张试验两种选择标准及阳性率结果,对支气管哮喘诊治意义。方法以FEV1〈70%预计值为标准选择行支气管舒张试验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以FEV1%(一秒率)〈75%为标准选择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病人有88例,作为实验组,所有入选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分别统计入选率及阳性率。结果对照组入选率为31.0%,阳性率为15.0%;实验组入选率为44.0%,阳性率为23.5%,两组入选率及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FEV1%〈75%为选择支气管舒张试验标准,可以更多发现阳性患者,更及时的确诊,同时也为哮喘临床诊断研究带来积极意义。

  • 标签: 支气管舒张试验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阳性率
  • 简介:目的评估自主呼吸试验(SBT)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作用。方法选择52例COPD机械通气撤机成功患者,分为两组:S组24例,采用SBT方式撤机拔管;NS组28例,采用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方式撤机拔管。对比两组患者拔管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h内再插管率以及住院病死率。结果S组与NS组拔出气管插管时间120min(300.01±65.23)min)、住ICU时间(9.50±4.20)d(18.60±10.30)d、VAP发生率12.50%28.5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48h内再插管率20.83%21.43%、ICU病死率16.67%17.8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SBT法撤机比渐减机械通气支持水平方法具有更早拔出气管插管、住ICU时间短优点,而且降低了VAP发生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撤机 自主呼吸试验
  • 简介:氧疗是治疗或辅助治疗许多疾病重要方法.用氧者一般是危重,呼吸功能不全各种大手术后病人,他们呼吸道抵抗能力低,创伤大,有报导由输氧污染引起呼吸道感染占82.4%[1].氧气湿化液及输氧装置污染已得到证实,并引起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护理专家重视,因此对其减少带菌量,控制医院内感染有许多探讨.

  • 标签: 输氧装置 污染 监测 控制进展
  • 简介:一、临床病例患者29岁男性,公司职员,因“胸痛半月余”于6.23号入院,无寒战发热及咳嗽咳痰,无咳血盗汗,无关节疼痛及皮疹,伴有腹痛,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查胸部CT示左肺下叶背段感染性病变,左侧胸腔积液,

  • 标签: 左侧胸腔积液 肺吸虫病 化脓性 误诊 感染性病变 肺下叶背段
  • 简介: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并肺炎CT表现。方法5例临床确诊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共8次胸部CT扫描(复查3例)资料。结果5例中均为双肺多叶、多段实变灶,无明显肺叶、肺段或特定体位分布趋势;大片肺实变表现为双侧沿支气管树分布肺段实变;内有明显空气支气管征;相邻肺段实变融合或在叶间裂处相邻肺叶实变扩展,于影像接触部位融合,形成更大片实变影;肺内小病灶均为双肺多发,呈类圆形或棉团状,沿肺纹理分布最多见;大片肺实变可呈均匀致密实变、磨玻璃样变、蜂窝状实变,小病灶与大片实变灶一致,磨玻璃样变可出现在初诊吸收期病例;反应性胸膜增厚及胸膜积液常见;无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CT改变提示:甲型H1N1重症病例并肺炎在病程发展阶段,病变有经支气管肺泡系播散特点。

  • 标签: 重症甲型H1N1流感并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患者男性,63岁,农民.因发热、咳嗽、咳痰半月,于2004年10月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1℃,发热以午后为主,咳嗽呈阵发性,间咳中等量白色浆液性痰,伴盗汗、活动后气促,无胸痛、咯血等症状,于当地医院摄胸片提示"两肺结核",转本所进一步诊治.

  • 标签: 力克肺疾 肺结核 合并症 精神病 咳嗽
  • 简介:病史摘要患者男性,39岁;反复发作哮喘10年,加重20min.患者经"氨茶碱、泼尼松"治疗有效;皮肤过敏试验提示2对花粉、粉尘等多种物质过敏.

  • 标签: 哮喘性猝死 哮喘 猝死 病例报告 急救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方法不同检测标本在结核杆菌检测结果意义。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初次我院就诊并临床诊断符合“肺结核”标准158例患者痰液肺泡灌洗液,对所有的标本均进行两次抗酸染色涂片、两次快速培养检测结核杆菌(1次及1次以上阳性均记为阳性)。结果1.快速培养法结核杆菌检出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法;2.肺泡灌洗液结核杆菌阳性率均高于痰液。结论快速培养法是临床工作中确诊结核首选方法,肺泡灌洗液能有效提高肺结核诊断率。

  • 标签: 结核 肺泡灌洗液
  • 简介:镇痛泵广泛使用于各种手术后,48h内能缓解手术创伤所造成痛疼。多用于硬膜外,对于癌症晚期疼痛用镇痛泵效果更好,能持续不间断给镇痛药,又能避免从外周静脉多次注射灌注药物。操作方法:经腰椎间隙穿刺将一特殊导管放置于硬膜外埋入式导管,经背部用皮下隧道方式将导管一端连接埋入式导管,另一端连接储液药盒,

  • 标签: 镇痛泵 晚期癌症 导管放置 护理 椎间隙穿刺 手术创伤
  • 简介:患者男性,70岁.慢性咳嗽,咳痰病史20余年,每年冬季症状明显,迁延不断,多次住我科治疗,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此次因感冒症状加重,咳大量黄脓痰伴意识障碍,呼吸困难三天而入院.入院时体征:血压为0,浅昏迷状态,球结膜充血,水肿,周身高度发绀,呼吸浅表,缓慢,双肺听诊呼吸音极微弱,无干湿性罗音,心律规整,心率110次/分,下肢无浮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经气管插管 抢救 肺性脑病 休克
  • 简介: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肺组织病变,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Ⅲ坏死形成脓肿。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咳大量脓奥痰,以厌氧菌感染最为常见,占85%-93%,偶见于需氧菌,包括金葡菌、肺炎球菌等,而粪肠球菌引起肺脓肿罕见报道,现将我院确诊1例类肠球菌肺脓肿报道如下.

  • 标签: 粪肠球菌 肺脓肿 肺组织病变 化脓性炎症 厌氧菌感染 临床特征
  • 简介:结节(sarcoidosis)是一类病因不明肉芽肿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以肺部及淋巴系统最为常见,表现为上皮样肉芽肿.累及神经系统情况较为少见,其发生率约为5%,且无特征性症状及体征,表现多样,容易造成临床误诊.本文通过一例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要表现结节病例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以期能提高对结节神经系统累及表现认识,从而减少相关误诊发生.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文献复习 主要表现 结节病 肉芽肿性疾病 上皮样肉芽肿
  • 简介:男性,25岁,汉族,武警某部队战士。因活动后胸闷1周,伴晕厥1次入院。入院前1周在下楼时突觉胸闷,随之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约2min后自行清醒。血D-二聚体3.2mg/L(正常〈0.3mg/L)。胸片:双肺纹理增多。心电图:不完全型右束支传导阻滞,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V1-V3导联T波倒置。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晕厥 右束支传导阻滞 导联ST段压低 V1-V3导联 血D-二聚体
  • 简介: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及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老年肺结核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长期住院、广谱抗生素、激素使用,肺部混合感染增加,导致诊断难、误诊率、病死率高、预后差.同时,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下降,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增加,影响抗痨药物使用剂量及疗效,导致复发率高、复治及菌阳病例增多.笔者对我院老年粟粒性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1分析如下.

  • 标签: 粟粒性肺结核 肺部曲霉菌感染 老年人 免疫功能降低 肺部混合感染 人口老龄化
  • 简介:阿米巴是由致病性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引起,而阿米巴肝脓肿是阿米巴最常见并发症,通常由肠腔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通过门静脉到达肝脏,引起肝细胞溶解坏死而成为脓肿,因而称为阿米巴肝脓肿。本文报告巨大阿米巴肝脓肿1例并复习有关文献。

  • 标签: 阿米巴肝脓肿 胸腔积液 误诊 阿米巴滋养体 阿米巴病 阿米巴原虫
  • 简介:患者,男,45岁,无锡籍,无业,因咳嗽、发热1月余,咯血1天,于2006年7月24日入院。既往有肺结核史3年,有3个月HRE服药史。有低蛋白史5年,未经诊治。胸部X线示:右上肺陈旧性结核,左上肺纵隔旁巨大肿块影,遂收入院。查体:神志清,消瘦,T38.7℃BP110/65mmHg,口唇无紫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居中,左上肺叩诊实音,左上肺听诊呼吸音减低,两肺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率108次/min,律齐,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血常规WBC15.05×10^9/L,N0.825,痰浓缩涂片找结核杆菌6次阴性,血CEA及电介质正常,乙肝标志物:HBsAg,抗-HBc,抗-HBe均阳性,肝功能ALT15iu/L,AST21iu/L,A24.1g/L,G36.4g/L,余项正常。

  • 标签: 顽固性呃逆 左氧氟沙星 肺陈旧性结核 肺结核史 浅表淋巴结 HBs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