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肺结核危害人类的健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50年代初,结核进入化疗时代,其疫情得到明显控制,患病率及死亡率均显著降低.近年来,随着艾滋的蔓延,结核呈现上升趋势,在抗痨的治疗过程中经常碰到药物的副作用或肺结核的并发症,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 标签: 肺结核 抗痨治疗 药物副作用 并发症 肝损害 糖尿病
  • 简介:到目前为止,开胸肺活检仍被公认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正确诊断的“金标准”。但开胸肺活检是外科创伤性检查,容易产生肺部并发症。由于胸腔放置闭式引流,管道与外界相通,增加了胸腔内感染的机会,术后患者需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取了相应措施,从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我们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术后肺部并发症 开胸肺活检 护理 预防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目的评价纳洛酮与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并发肺性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84名COPD并发肺性脑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和无创通气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意识恢复时间、气管插管率,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8.10%)高于对照组(64.29%),气管插管率和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24h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发肺性脑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 标签: 纳洛酮 无创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性脑病
  • 简介:日内瓦分枝杆菌是一种新发现的致病性非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日内瓦分枝杆菌,它有6个特点。120世纪末代发现的最有致病性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日内瓦分枝杆菌M.genavense是由Hirschel于1990年首次报告,其命名如同1976年在美国莱姆镇首次发现一种由色柔螺旋体所致的而命名为莱姆一样,更为1993年在爱尔兰发现的NTM而命名为爱尔兰分枝杆菌毫无二致。2日内瓦分枝杆菌总是合并于艾滋NTM主要引起机会性感染,它可寄殖于人体肺

  • 标签: 分枝杆菌病 日内瓦 艾滋病 致病性 MYCOBACTERIUM 机会性感染
  • 作者: 向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医师在线》2020年第10期
  • 机构:四川省苍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苍溪628400
  • 简介: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以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结核又称为“痨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因此,大家又称其为“白色瘟疫”。我国是全球结核高负担国家,虽然近年来疫情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群感染率高,每年的新发病例数仍然较多。以前大多数人认为结核是“穷”,生活、生产和工作条件差的群体如农民等是易感人群。但近年来,青壮年人群肺结核发病水平正逐年上升,白领、学生等发病人数增多,尤其是学校人口密度大、生活学习条件有限、学生群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抵抗力不强,全国各地中学、大学校园里结核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从疫情监测情况来看,高中及大学阶段学生发病数较多,尤其是18岁左右年龄组发病占比最高。从报告时间来看,3~4月、8~9月为学生患者报告发病的高峰。

  • 标签: 预防控制;结核病
  • 简介:自发性气胸是COPD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尤以老年患者最为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肺功能进一步受损,导致严重的缺氧和心肺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做好COPD老年患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科2005年2月~2008年2月收治的38例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COPD患者 自发性气胸 常见并发症 老年患者 护理 心肺功能衰竭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并发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有肺炎支原体IgM阳性或肺炎支原体DNA阳性。并与同期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无肺外并发症患者9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外并发症组患儿发热时间更长,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在临床较为常见,患者预后较好,但仍需要医生引起重视,防止漏诊和误诊。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感染 肺外并发症 并发症
  • 简介: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pneumonia,PCP)是由耶氏肺孢子菌引起的一种间质性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ome,AIDS)患者中大部分都会发生PCP,病死率达20%~40%,系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PCP临床起隐匿,进展迅速,病情凶险,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增加病死率.临床常见为数不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为首发症状的AIDS合并PCP首诊呼吸科.临床在常规应用复方磺胺甲恶唑(SMZ)和(或)卡泊芬净以及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我院给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和标准氧疗.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2~2012.10期间入住我院合并AIDS合并PCP并出现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无创辅助通气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

  • 标签: 辅助通气治疗 临床分析 PCP Immunodeficiency 并发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呼吸内科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286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按肺动脉收缩压升高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血清学CRP、ET-1、NT-PROBNP和VEGF的水平.结果CRP和ET-1在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PAH)组患者均较单纯慢阻肺组升高(P〈0.05),慢阻肺并发轻、中度PAH时,CRP和ET-1水平升高与肺动脉压力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慢阻肺并发轻、中和重度PAH时,NT-PROBNP水平较单纯慢阻肺组升高,并且与肺动脉压力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慢阻肺并发肺动脉轻度和中度升高时,VEGF水平均较单纯慢阻肺组升高(P〈0.05),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重度升高时,VEGF水平反而较轻度和中度升高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联合监测CRP、ET-1、NT-PROBNP和VEGF,对于预判慢阻肺患者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及其程度,慢阻肺继发性PAH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反应蛋白 内皮素-1 肺动脉高压 N端-前脑钠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总结29例不完全川崎(KD)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29例不完全KD患儿的临床资料。29例不完全KD患儿发热、球结膜充血、唇红皲裂、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发病率依次为100%、58.62%、51.72%、37.93%、13.76%。实验室检查中早期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血沉增快,发生率依次为89.66%、86.21%、75.86%。结论对于持续发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具有典型川崎2~4项指标患儿可结合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给予拟诊。全身炎症指标如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升高对早期诊断均有临床意义。不完全KD急性期可用IVIG+阿司匹林治疗,中晚期可单用阿司匹林治疗。

  • 标签: 不完全川崎病 C-反应蛋白 颈部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增高 诊治 红细胞沉降率
  • 简介:一、CT在肺真菌病中的应用价值(一)诊断肺真菌的CT影像学表现虽然不是特异性的,但它对于病变的发现和分辨选胜过常规X线胸片,特别是高分辨率CT(HRCT)能够显示次级肺小叶水平的病变,因此有人认为HRCT在病变细节的识别上几乎接近病理学。在肺真菌某些典型CT征象或若干征象组合可以诊断或提示诊断,特别是一些特定类型的肺真菌,如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具有确诊意义。在高危人群如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CT作为监测技术有助于肺真菌的早期发现,影像学的动态变化更有助于诊断。

  • 标签: CT影像学 肺真菌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CT征象 影像学表现 次级肺小叶
  • 简介:一、临床病例患者29岁男性,公司职员,因“胸痛半月余”于6.23号入院,无寒战发热及咳嗽咳痰,无咳血盗汗,无关节疼痛及皮疹,伴有腹痛,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查胸部CT示左肺下叶背段感染性病变,左侧胸腔积液,

  • 标签: 左侧胸腔积液 肺吸虫病 化脓性 误诊 感染性病变 肺下叶背段
  • 简介:结节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非干酪性坏死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临床上90%以上有肺的病变,好发于中青年人,尤其在寒冷地区发病率较多,因该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造成误诊误治。由于老年人患本罕见,加上有基础疾病,病情复杂,更易误诊,为提高老年人肺结节的认识,现将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肺结节7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肺结节病 临床分析 老年人 系统性疾病 误诊误治 肺门淋巴结
  • 简介:患者,男性,82岁,因右侧胸痛伴活动后气急2d入院。查体:血压16/11KPa,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未见怒张,心脏听诊(一),右肺语颤音较左肺略减弱,双肺叩诊呈过清音,肝浊音界正常,无杵状指。胸片示:右肺上野可见条弧形透亮阴影,其内可见受压肺缘,纵隔居中,两肋膈角锐利。入院后给予休息、吸氧等保守疗法,

  • 标签: 嗜酸粒细胞性 糖皮质激素 引流治疗 胸水 并发 气胸
  • 简介:目的:研究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在不同临床样本中的结核诊断价值。方法使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肺泡灌洗液、局部穿刺液、腹水和脑脊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特异性基因IS1081,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比较。结果在荷菌量较高的肺泡灌洗液和局部穿刺液中,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敏感性比实时荧光定量PCR低(80%vs92%);在荷菌量极低的腹水和脑脊液中,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敏感性比实时荧光定量PCR高(34.6%vs15.4%),但特异性略有下降(80%vs93.3%);综合计算所有样本的敏感性,环介导等温扩增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无显著差别(56.9%vs52.9%)。结论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用于结核诊断。

  • 标签: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荧光实时定量PCR 结核病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糖尿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合并结核性胸膜炎24例患者与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的结核性胸膜炎26例作对比分析。结果相对于非糖尿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糖尿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吸收慢,结核中毒症状缓解时间长。糖尿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的胸水吸收快。结论糖尿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应坚持两同时治疗,在正规抗结核治疗同时,积极控制血糖。

  • 标签: 糖尿病 结核性胸膜炎 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