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探讨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围手术期进行综合血液保护的临床效果。对4例心脏病患者于围手术期综合血液保护进行CPB心脏手术,术中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减少失血、回输自体血等。4例患者均示未输异体血,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围手术期进行综合血液保护可顺利完成部分CPB心脏手术,对节约用血,

  • 标签: 无血手术 自体输血 心脏手术
  • 简介:患者,女,16岁.胸髓胶质瘤术后7年,下肢无力1年,加重20d,于2004年10月28日人院.患者曾于7年前在他院行肿瘤切除术2次,并有输血史.本次人院检查后,确诊为"胸髓胶质瘤"复发,需手术切除减压治疗.

  • 标签: 交叉配血试验 抗c抗体
  • 简介:患者,女,64岁。患肝硬化(失代偿)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于2008年2月20日入院。2004年6月因上消化道出血,1个月内3次共输全血800ml;2008年2月,3次共输红细胞6个单位,以上均配血顺利,未见不良反应。2008年3月27日申请4个单位红细胞其中2个单位红细胞凝聚胺(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配血主侧不合,疑为患者体内有不规则抗体,抽血化验,检出lgG型抗-E、抗-C,后选用不含E、C抗原的红细胞输注,配血顺利,未见不良反应。

  • 标签: 抗-E 抗C 配血
  • 简介:1病例资料例1男,31岁,因下腹胀痛14d人院。患者近1年来因进食不当反复出现腹泻,大便形状为黄色稀水样便,服用盐酸小檗碱片、吡哌酸等药物后症状缓解。患者14d前食用水产品后出现脐周痉挛疼痛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自服盐酸小檗碱片、吡哌酸、胃复安等药物,症状无减轻,腹泻次数增多,每日4~6次,为黄色稀水样便入院治疗。

  • 标签: 嗜酸粒细胞性肠胃炎 嗜酸粒细胞 腹痛 腹泻
  • 简介:冷沉淀凝血因子中主要含有F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临床适应证为甲型血友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以及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缺乏导致的出血、外科大手术及大出血,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差异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FⅧ:C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联合糖链抗原72-4(CA72-4)、糖链抗原19-9(CA19-9)血清糖类抗原检测对卵巢癌(OC)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妇科就诊的57例OC患者及80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外设置80例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静脉血4mL作为血液标本,经离心分离血清后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HE4、CA72-4以及CA19-9水平检测,比较各组间检测结果并分析。结果:OC组患者HE4、CA72-4以及CA19-9血清浓度和阳性率分别为(102.1±14.6pmol/L,77.19%)、(43.1±15.9U/mL,47.37%)及(132.1±53.7U/mL,49.12%)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疾病组(56.7±9.3pmol/L,6.25%)、(10.3±5.8U/mL,15.00%)及(15.4±9.7U/mL,21.25%),健康对照组(37.1±8.4pmol/L,2.50%)、(9.4±3.2U/mL,3.75%)及(13.1±4.5U/mL,6.25%),P〈0.05;OC组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84.21%)显著高于各单项指标(77.19%、47.37%、49.12%),P〈0.05。结论:HE4、CA72-4以及CA19-9血清浓度均与OC的发生有关,具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更高,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人附睾蛋白4 糖链抗原72-4 糖链抗原19-9 卵巢癌
  • 简介:在临床输血实践中,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有效减少因同种免疫性抗体而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的安全性。然而,当患者体内已经存在的抗体随着时间推移效价逐渐减弱或者消失时,不规则抗体筛查易造成漏检,若患者输注了含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后则会导致红细胞输注无效甚至发生溶血反应。现就1例低效价抗-C致回忆性迟发型溶血反应的案例报告如下。

  • 标签: 低效价抗体 抗-C 回忆性溶血反应
  • 简介:l病例资料患者,女,76岁,因呼吸道疾病入院,常规不规则抗体筛选时3种筛选细胞均呈阳性。妊娠史与输血史:孕3产3活1,头胎正常存活;50年前患者生第2胎时因剖腹产而大量输血,1个月后出现腰背痛、全身不适等反应,新生儿于1周内死亡;生第3胎时新生儿发生严重黄疸,于当天死亡。经过Rh血型系统鉴定、谱细胞检测等判断为IgG抗-D、抗-C混合抗体。

  • 标签: IGG抗-D 抗-C 抗体鉴定
  • 简介: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对存在有β-连环素异常表达的T淋巴细胞自血病Molt-4细胞株的作用及机制。方法:MTT法观察阿司匹林对Molt-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阿司匹林对Molt-4细胞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分析经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处理后的Molt-4细胞β-连环素及cyclinD1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阿司匹林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olt-4细胞的增殖,72h半数抑制浓度为1.58mmol/L;随浓度增加,cyclinD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下调。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可能通过影响Wnt信号通路调节某些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将Molt-4细胞阻滞于G0/G1期,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株Molt-4的增殖。

  • 标签: 细胞株 MOLT-4 基因 Β-连环素 CYCLIND1 阿司匹林
  • 简介:目的:探讨第4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抗体酶联检测试剂在血液筛查中的质量。方法:分别使用第3代酶联试剂和第4代试剂检测HIV10.5NCU/ml质控血清、卫生部HIV室间质评标本及72693例无偿献血者标本的HIV标志物。结果:对质控血清的检测显示第4代试剂灵敏度大于第3代;对72693例献血者标本HIV初筛检测,第3代试剂初筛阳性32例,阳性率0.0440%,第4代试剂初筛阳性为53例,阳性率0.0729%,显示2种试剂初筛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P〈0.05),但2种试剂的敏感性均为100%。在特异性方面,第4代试剂(99.94%)略低于第3代试剂(99.97%)。结论:未开展核酸检测的采供血机构,使用第4代HIV抗原抗体酶联试剂用于血液的常规筛查,能有效降低HIV传播风险,保证血液安全。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酶联检测试剂 质量评估
  • 简介:目的:了解木瓜蛋白酶法、凝聚胺法、抗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检测临床上常见的13种IgG类抗体结果情况,以便为临床选用哪种检测方法更为合理提供依据。方法:用4种方法分别检测抗-A、抗-B、抗-D、抗-C、抗-c、抗-E、抗-e、抗-M、抗-N、抗-Jkb、抗-Fya、抗-Fyb、抗-MurIgG抗体效价,并采用效价评分来比较分析。结果:凝聚胺法、抗球蛋白法和微柱凝胶法均检出所有13种抗体;木瓜蛋白酶法检出抗-A、抗-B、抗-D、抗-E、抗-C、抗-c、抗-e、抗-Jka8种抗体;微柱凝胶法检测13种抗体效价较其他3种方法更敏感,凝集现象较明显,效价计分较高。结论:针对不同的试验要求选择不同的试验方法。为保证输血安全,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时应优先选用抗球蛋白法,必要时最好几种方法联合使用,这样不会造成抗体漏检,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血型抗体 IGG类抗体 抗体效价
  • 简介:Rh血型系统中主要有临床意义的抗原有D、Cc、E、e。在我国Rh血型分布中D阴性仅占0.3%左右,同时C也是阴性的只占其56%〔1〕。因患者体内检出高效价IgG抗D和抗C,故只有选用D和C均为阴性的供血者,因而血源极其稀少。

  • 标签: 血型抗 交叉配血 新生儿溶血
  • 简介:目的:了解河北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分布特征。方法:对1912例河北地区汉族人群献血者采用基于测序的分型技术(SBT)进行HLA-C位点高分辨基因分型,直接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并与中国其他地区人群进行比较。结果:1912例河北汉族献血者中共检出41个HLA-C等位基因,其中频率大于0.050的常见等位基因共7个,分别为C*07:02(0.13546),C*06:02(0.118985),C*08:01(0.101726),C*03:03(0.10068),C*01:02(0.09022),C*03:04(0.089174),C*04:01(0.071391)。与我国其他文献中汉族人群数据进行群体比较后发现,河北汉族人群HLA-C位点频率除与最高的常见基因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均为C*07:02外,与其他地区无论是分布规律还是常见等位基因的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四川、广东、湖南岳阳3省市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基因分布规律却较为相近。结论:获得了河北地区汉族人群HLA-C位点基因分布规律和特征,与南方汉族人群差异显著,本研究为中国人群HLA-C位点基因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数�

  • 标签: 人群位点 位点基因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了解拟输血患者输血前传染病感染状况,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并探讨有关检查项目设置的必要性。方法:对4600例拟输血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4项常见传染病指标。结果:在4600例患者中,HBsAg阳性348例(7.57%)、抗-HCV阳性116例(2.52%)、抗-HIV阳性(经省CDC确诊)1例(O.0002%)、TP阳性77例(1.67%)。检测阳性总数为542例,总阳性率为11.78%。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检测,可以减少医院感染,降低职业暴露的危险,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 标签: 输血 输血前检查 经血传播性疾病 医疗纠纷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拟诊冠心病的170例患者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hs-CRP检测,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分,得出Gensini积分,统计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由低至高Gensini积分四分位分组后,hs-CRP在不同Gensini积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的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382,P〈0.01)。结论:血清中hs-CRP浓度的含量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之一。

  • 标签: 冠状动脉 狭窄 超敏C反应蛋白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血清超敏c一反应蛋白水平(Hs—CRP)与糖尿病并发脑血管意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2012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35例并发脑血管意外,25例未发生脑血管意外),并随机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样本人群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同时测定血清MAU,TG,TC,LDL—C,HDL—C水平。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12.7±2.7)mg/L,显著高于对照组(5.9±1.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19,P〈0.05)。并发脑血管意外的35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13.9±2.5)mg/L高于未发生脑血管意外的25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7.9±1.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62,P〈o.05)。Pearson’S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并发脑血管意外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MAU,TG水平呈正相关(r=0.511、0.572,P〈O.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640,P〈O.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糖尿病并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Hs-CRP水平检测在糖尿病并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糖尿病 脑血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