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急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针对急诊特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转变护理服务理念,优化急诊流程,改善硬件设施,强化急救技能培训,实行弹性排班,落实急诊绿色通道的使用情况,加强护患沟通。结果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提高,护理差错事故减少和投诉率降低。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患者满意度及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投诉的发生。

  • 标签: 急诊科 优质护理 成效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抢救护理配合的流程。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抢救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抢救护理配合管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3.8%,较对照组的87.5%明显提高(P〈0.05)。结论规范抢救护理配合流程能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荐。

  • 标签: 急诊科 抢救护理 配合 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管理的实施在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满意度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前收治的急诊危急重症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后收治的急诊危急重症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转运满意度的评分情况以及护理人员交接情况均与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危急重症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无缝隙护理管理的运用可以提高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满意度,改善护理人员的交接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全面的护理服务,值得予以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 急诊科急危重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对门诊患者动态血压监前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门诊行动态血压监测患者共1120例。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1120例患者顺利完成动态血压监测,对临床高血压、低血压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价值。结论加强门诊行动态血压监测患者的检查前护理干预,对保证监测结果准确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门诊 动态血压监测 准确率 护理干预
  • 简介:全脑血管造影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等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在临床已广为应用。尿潴留是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后常见并发症,既往报道约有32.2%的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在脑血管介入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致尿潴留。心理因素、不习惯平卧位排尿是术后尿潴留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呢?本研究旨在探索苯巴比妥针联合术前排尿功能训练对减少DSA后并发尿潴留的发生。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尿潴留 苯巴比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急诊冠状动脉介入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接受介入治疗的42例冠状动脉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与护理干预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护理依从性。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诊 冠状动脉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急诊冠脉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急诊冠脉介入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3.6±5.7)分、(43.9±5.5)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0.3±6.3)分、(37.6±4.4)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冠脉介入患者大多处于焦虑状态,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心理护理 焦虑 冠脉介入
  • 简介:中国目前约2.66亿高血压患者中,5%~30%属于顽固性高血压[1]或难治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抵抗。单纯药物治疗并不能很好的将高血压抵抗患者血压水平控制达标,因此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非药物治疗手段成为心血管病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就高血压抵抗的非药物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非药物治疗 难治性高血压 顽固性高血压 单纯药物治疗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胎儿娩出后24小时出血超过500ml即可诊断为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之首,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来势迅猛,如不及时抢救,精心护理,将能给孕产妇带来终身后患,严重时可使产妇在短时间内死亡。为避免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我们必须做好孕期及分娩前后各个时期的观察和护理,才能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产后出血的124例产妇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采取的急救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产后出血 急救 护理
  • 简介: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术后ICU期间的监测护理质量是提高心脏移植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我院于2003年2月成功为1例心脏病患者实施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通过严密的监护,病人恢复良好,21天后转普通病房,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心脏移植术 ICU 护理措施 心脏病 临床资料
  • 简介: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及高发病,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控制达标对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1]。高血压是一种需终身治疗的疾病,其防治从医院走进社区势在必行,但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并不乐观,具有疾病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这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密不可分[2]。

  • 标签: 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 干预对策 社区 心脑血管事件 血压控制情况 高血压病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并确诊的80例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照小儿腹泻护理要求给予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且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5.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0.0%)。结论对腹泻患儿使用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融洽医患关系。

  • 标签: 小儿腹泻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慢性肺心病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2012年4月-2014年9月收治慢性肺心病患者中抽选,57例为干预组,行护理干预措施;50例为常规组,行基础性护理措施,评定预后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8.2%高于常规组80.0%,存在差异(P〈0.05)。结论临床针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行护理干预作用显著,可缓解疾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增强整体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慢性肺心病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急诊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扩张及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首选最有效的方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打通梗死相关的冠状动脉,实现梗死区心肌组织的血流再灌注,从而明显降低其近期的死亡率,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 PCI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入院后予心理干预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予处理。结果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有3例患者出现心室颤动并阿斯发作,7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予阿托品应用,未植入临时起搏;有10例患者术前因房室传导阻滞予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所有患者均转危为安,顺利出院。结论心理干预与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是保证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讨论分层带教的方法对于急诊心血管护理的实习护士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到2016年12月,在心血管护理科实习的护士80人进行这项研究,把他们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比较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另一组则采用分层带教的方法。结果实验组的综合考核成绩明显要比对照组的考核成绩要好。结论分层带教这种护理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更好,可以更好地提高实习护士对于心血管的护理能力。

  • 标签: 分层带教 急诊 心血管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20例2017年1月-2017年8月阶段在我院救治的急性心梗患者实施研究,以随机原则作为分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6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救治过程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结果两组患者相比,出诊达到时间、第一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两组患者相比,胸痛缓解率、ST段回落率及心肌酶谱回落率,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实施能够显著缩短急性心梗患者出诊达到时间、第一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救治时间,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梗 抢救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对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农村高血压患者120例,由专业护士通过交谈、电话咨询、讲座、印发宣传小册子等形式进行护理干预。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遵医行为,血压自我按时监测、降压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遵医用药、血压控制明显改善,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控制疾病进展。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干预 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