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为什么要限制你看电子屏幕的时间?这存在很多理由。举例来说,长时间坐着使用计算机或智能手机就意味着身体活动减少了,在夜里盯着计算机屏幕看会刺激大脑,导致难以入睡。要限制看电子屏幕时间的另一个原因是计算机视觉综合症,这是一个涵盖性术语,意思是指长时间看计算机或智能手机屏幕导致的症状。"该症状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比较普遍,

  • 标签: 电子屏幕 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屏幕 手机屏幕 涵盖性 盯着
  • 简介:生活中,当我们使用电脑、听MP3、看电视、接打手机时,电磁辐射无处不在,如影随形。不仅如此,甚至连霓虹灯都可能发出干扰信号,从而产生头痛、精神紧张和压力等症状。电子产品产生的过量电磁辐射可对人体造成影响,被称为“电子病”。

  • 标签: 电子病 电磁波 电磁辐射 干扰信号 精神紧张 电子产品
  • 简介:应广大作者要求,为更有效地缩短出版时间,本刊对电子版投稿规定如下:1.稿件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本刊编辑部邮箱syxd5033816@yahoo.com.cn;

  • 标签: 电子版 投稿 电子邮件 编辑部
  • 简介:不少有孩子的家庭玩具多得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很多家长认为,玩具越多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越有好处。但是最近微博热传的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却让很多家长大跌眼镜,因为玩具少的宝宝智商反而更高。这则题为《孩子玩具少反而智力高》的微博介绍,美国儿童教育学者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玩具过多容易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美国学者克莱尔·勒纳说,孩子过多的玩具,反而会损害他们的认知能力,因为他们在如此多的玩具面前会显得无所适从,无法集中精力玩一个玩具并从中学到知识。英国牛津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凯西·西尔娃所做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 标签: 玩具 孩子 美国学者 英国牛津大学 智力开发 教育心理学
  • 简介:1通用格式作者名(前3名,等或etal).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请注意,电子期刊需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获取和访问路径”。2电子文献载体和文献类型标志请参照GB3469《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的要求,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如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文献类型标志如下: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其中会议录包括座谈会、研讨会、学术年会等会议的文集;专著、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著录为[A],其他未说明文献类型的著录为[Z]。

  • 标签: 电子文献 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 文献类型 电子期刊 学位论文
  • 简介:1通用格式作者名(前3名,etal).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请注意,电子期刊需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获取和访问的路径”。

  • 标签: 著录格式 电子文献 参考文献 文献载体 文献类型 电子期刊
  • 简介:据外媒2013年12月31日报道,通常人们都说“一手带大孩子”,可是荷兰一位没有双臂的妈妈,她带孩子是“两脚带大”。这位34岁的妈妈名叫范丁德尔,她天生就没有两只手。但范丁德尔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她并不认为自己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报道说,这位坚强的妈妈靠着灵活的双脚,还是能应付日常生活。她用双脚为女儿冲奶粉、喂奶,样样都行,跟一般的妈妈没什么差别。

  • 标签: 女儿 双臂 坚强 冲奶粉 孩子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胼胝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0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1609例脑梗死患者中,经MRI确诊的33例胼胝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①该病发生率为2.05%(33/1609);发病年龄为(63±9)岁,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②33例中,以肢体瘫痪(93.9%)和认知功能下降(57.6%)最为多见,其次是面、舌瘫(48.5%),共济失调(45.5%),感觉障碍(39.4%),再次是情感障碍和语言障碍(均为30.3%),而异己手综合征最少见(9.1%)。(3)33例通过MRI检出病灶42个,以部(42.9%)、压部(35.7%)多见。6例为单纯胼胝梗死,27例合并颅内其他部位梗死,最多见于基底核区(75.8%)。单侧梗死患者(24/33)多于双侧(9/33),P〈0.01。④15例行血管造影检查(MRA/CTA/DSA),大腩的动脉狭窄6例,闭塞3例;胼周动脉狭窄3例,闭塞2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例,大脑后动脉狭窄3例,闭塞2例;血管形态正常者2例。结论胼胝梗死发生率相对低,临床表观复杂多样,应重视认知功能的下降和异己手综合征,MRI对胼胝梗死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胼骶体 梗死 疾病特征 磁共振成像
  • 简介:《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月刊,国内刊号CN11—9147/R,邮发代号80—728,以电子版、纸版导读同时面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美国化学文摘等数据库全文收录。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科技论文 临床医师 核心期刊 电子版 中国
  • 简介:在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中,凝血酶从纤维蛋白原上切割掉纤维蛋白肽A,余下的部分称为纤维蛋白单体单位。纤维蛋白单体单位有聚合位点,可以彼此聚合。在聚合过程中,凝血酶从其上再切掉一个纤维蛋白肽B,剩下部分被称为desAABB纤维蛋白。

  • 标签: 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肽A 抗凝药 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表现、心电图1QⅢTⅢ特征、血浆D-二聚(DD)水平与肺栓塞(PE)诊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进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21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动脉CTA检查结果,患者被分为PE组(56例)和无PE组(156例)。收集患者住院基本资料,包括临床表现、ECG特征及血浆DD水平,并在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与无PE组比较,PIE组呼吸困难(44.87%比75%),长期卧床(3.85%比14.29%)患者比例显著升高,无临床表现比例显著降低(38.46%比3.57%),P均〈0.01。PE组ECG具有SIQⅢTm特征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元PE组(50%比23.08%),P〈0.01。与无PE组比较,PE组血浆DD〉10μg/ml比例显著升高(19.23%比32.14%),P〈0.05。结论: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和/或长期卧床者,出现其他心肺疾患不能解释的临床表现时;ECG具有SIQⅢTⅢ特征;DD明显升高(〉10μg/m1)者应考虑肺栓塞的可能性。

  • 标签: 肺栓塞 心电描记术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科学护理方法对玻璃切割眼内充填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11月在我院行玻璃切割眼内充填术的患者63例(63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术后保持正确体位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术后网膜复位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出院后遵医嘱复查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护理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利于疾病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科学护理 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术 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球面和非球面人工晶状植入术后患者视觉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的对照病例研究。对仅患有老年性白内障并排除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分别植入球面和非球面人工晶状。观察患者术后1、3、6个月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人工晶状体位置、屈光状态、波前像差仪检查瞳孔6mm的高阶像差(包括四阶像差、球差、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四阶彗差),检查患者的对比敏感度、眩光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瞳孔6mm大小时非球面组四阶球差(Z40)(P=0.000)、四阶球差均方根(RMS4)(P=0.003)、高阶像差均方根(HMSh)(P=0.016)低于球面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四阶彗差检查Z7、Z8以及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球面和非球面组在6.3°~4.0°视角对比敏感度(CS)(P=0.043,P=0.032)及眩光敏感度(GS)(P=0.045,P=0.037)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视角对比敏感度及眩光敏感度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能明显降低术后患者包括球差在内的高阶像差,但视力、对比敏感度以及眩光敏感度之间的差别不明显。

  • 标签: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波前像差 对比敏感度 眩光敏感度
  • 简介:目的探讨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CAC)对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价值.方法229例老年患者行电子束CT检测CAC并计算每例的CAC总积分,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确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有无及其程度.结果(1)229例患者中,CAC检测阳性220例,总阳性率96.07%;造影显示有21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其中168例确诊为冠心病.(2)全组CAC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总体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13%、76%和89%,诊断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应指标则分别为97%、19%、94%和33%.(3)老年男性组CAC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老年女性则特异性较高而敏感性较低.综合考虑敏感性及特异性,对于老年男性,以CAC积分为20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分值较好,而对于老年女性则以50作为诊断分值较佳.结论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对诊断老年人冠心病具有一定价值,但应结合性别和钙化分值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钙质沉着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NT-proBN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住院治疗,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06例,根据造影结果区分为单支病变组(54例)、双支病变组(52例)、多支病变组(67例),正常组(33例);根据临床症状区分AMI组(45例),UAP组(91例),SAP组(43例),正常组(27例);测定血浆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严重程度。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正常组[(2.94±0.24)比(2.74±0.15)比(2.28±0.22)比(2.18±0.69),P〈0.01或〈0.053;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病变组L(2.44±0.38)比(2.69土0.34)比(2.98±0.28)比(2.07±0.43),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水平呈正相关(在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r分别为0.51,0.67,0.73,P均〈0.05)。结论:N末端脑钠肽前浓度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 标签: 利钠肽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凝血酶原前蛋白(PIVKA-Ⅱ)在华法林抗凝治疗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动态监测60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抗凝治疗病人(实验组)的血浆PIVKA-Ⅱ浓度、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比较3者出现明显异常的最早时间,分析PIVKA-Ⅱ与胛及IN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首次服华法林后6h,血浆PIVKA-Ⅱ浓度即出现明显异常,并随时间增加而增高;实验组首次服华法林后60h,PT出现明显异常,并随时间增加而增高;实验组首次服华法林后24h,INR出现明显异常,并随时间增加而增高;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IVKA-Ⅱ浓度与PT呈正相关(r=0.786,P〈0.01);PIVKA-Ⅱ浓度与INR呈正相关(r=0.737,P〈0.01)。结论在抗凝治疗的患者中,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浆PIVKA-Ⅱ浓度可以有效地监测其抗凝程度,联合监测患者的血浆PIVKA-Ⅱ浓度、PT、INR则更能早期、有效的监测患者抗凝程度。

  • 标签: 维生素K拮抗剂诱生蛋白 华法林 凝血酶原时间 国际标准化比值
  • 简介:目的分析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水平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马鞍山中心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致脑梗死患者136例,均在入院次日清晨检测静脉血浆D-二聚水平.依据出院时情况,分为死亡组(21例)和生存组(115例).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抗凝治疗情况、脑梗死体积、并发症、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住院死亡患者的血浆D-二聚的临床截点.结果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中枢性高热[28.6%(6例)比8.7%(10例)]、NIHSS评分[(19±3)比(12±3)]、入院昏迷[66.7%(14例)比15.7%(18例)]、C反应蛋白[13.5(9.1,50.6)比2.3(0.0,15.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的血浆D-二聚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2.9(0.9,4.0)比0.6(0.4,0.9)mg/L,P<0.01],血浆D-二聚判断住院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686~0.946,P<0.01).结论急性心房颤动致脑梗死死亡患者人院时血浆D-二聚水平显著高于生存者.

  • 标签: 脑梗死 心房颤动 心源性脑栓塞 血浆D-二聚体 住院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