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心脑血管疾病(CVD)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1991~1993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全球每年平均有1200万人死于CVD,约占全球总死亡的1/2.我国是脑卒中(也称中风)的高发国家,在我国,每年由高血压导致脑卒中病人超过150万,死亡率居世界第二位,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家庭、个人的负担更是难以估计.

  • 标签: 中风 预防 脑血管疾病 脑卒中 高脂血症 高血压
  • 简介: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曾青山介绍,秋天柚子正当季,可较长时间储存,还对身体健康有以下五大好处。柚子能防脑血栓:首先,柚子营养价值高。柚子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镁、钠等人体必需的元素。每100克柚子含有0.7克蛋白质、0.6克脂肪、57kcarl热量。其次,柚子有健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等功效。中医认为,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等功效。

  • 标签: 柚子 中风 医科大学 身体健康 营养价值 理气化痰
  • 简介:摘要立足中医基础理论,结合中风病临床实际,探讨中风病的病机,提出中风病虚为根学说,认为虚为中风病的根本,病机因素火、风、痰、气、血五端皆由虚引起,无虚则火难炽、风难动、痰难生、气难滞、血难瘀,治疗中风病要补虚,补虚针对气血不足者,要补必蒹行;针对阴不足者补必兼清;针对阳不足者,补必兼温;针对阴阳俱虚者,阴阳互补;同时补必食补。

  • 标签: 中风 虚为根。
  • 简介:中医认为,生藕性寒,有通气利水,养胃生津,疏导关窍之功效,对于防治高血压有很好的效果。此外,张嘴叩齿、摇头晃脑等小动作对降低血压预防中风也有很好的效果。

  • 标签: 中风 防治 低血压预防 养胃生津 摇头晃脑 高血压
  • 简介:中风是以脑部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严重残疾的首要因素。我国每年发生1500万例脑中风,有570万人死亡,还有500万人遗留终身残疾。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 标签: 脑中风 科学睡眠 预防 死亡原因 严重残疾 出血性损伤
  • 简介:据美国密歇根大学凯洛格眼科中心的Comblath教授在2007年美国眼科学会(AAO)年会上介绍,暴露于卒中风险中的患者往往能在一般的眼科检查中,被发现眼底的警示信号,其可作为劝告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的依据。这些信号可能向检查眼睛的医师表明,患者有其他全身性的健康问题,而且可能是其他严重医学事件的高危对象。

  • 标签: 视网膜病变 风险 卒中 美国密歇根大学 预示 眼科中心
  • 简介:工作紧张指你正在进行无法掌控的要求高的工作,这个因素或能稍微增加卒中风险。这个研究结果于2015年2月发表在《卒中》杂志,与较早的研究结果遥相呼应,提示心脏疾病和工作紧张有联系。

  • 标签: 卒中 工作压力 风险 工作紧张 心脏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纳络酮穴位注射对中风治疗的效果.方法:经颅脑CT检查证实中风患者43例,均给予纳络酮0.8mg,分别注射于曲池、内关、足三里、肩.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结果:经治疗11例意识有不同程度障碍的患者中10例清醒,头痛的12例中有10例症状消失,呕吐的7例症状完全消失.43例患者的神经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纳络酮穴位注射治疗中风效果显著.

  • 标签: 疗效 纳络酮 中风 穴位
  • 简介:运动、健康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均能减少卒中几率。提到卒中,你或许大概知道一些明显的症状,如身体一侧突然麻木及说话困难。但有一些事件称为静息卒中,发作时无症状,但仍可能严重损害记忆力和大脑健康。

  • 标签: 无症状性 脑卒中 静息 风险 健康饮食 控制血压
  • 简介: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莱昂纳多·丰特内尔博士在最新一期医学期刊《Neruocase》上讲述了这一病例。英国《每日邮报》7日援引报告内容报道,患者现年49岁,因高血压引起脑部出血而中风,使得皮层下区域受损。大脑皮层下区域主要控制高层次思维和决策。

  • 标签: 中风后 男子 巴西 医学期刊 皮层下 高血压
  • 简介:如果你有心脏病.或者属于高危人群,又或者有糖尿病。如果医生给你开出了他汀类调脂药。那你应该想尽方法坚持用药。因为这些药物能帮你预防心血管事件。如果你已经发生过中风而又幸运的存活下来.那么你更有理由要坚持服用他汀类。因为这能降低你中风后几年内的死亡风险。

  • 标签: 他汀类调脂药 中风后 死亡率 治疗 心血管事件 高危人群
  • 简介:目的观察中风急性期患者实施中医综合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急性期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56例,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式,常规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四周后,CNS和BI评分差异显著,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1.1%明显高于常规组7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急性期患者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 综合康复护理 中风急性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针对脑中风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1月作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脑中风患者,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在前期展开中医康复护理,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当时的情况以及5周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障碍很大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人院时的ESS、FMA、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5周后两组患者ESS、FMA、ADL评分均较入院时高,观察组患者的ESS、FMA、ADL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中风患者进行早期的中医康复护理,能大大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减小伤残率,促进改变患者预后,最大限度恢复生活劳动能力以及自理能力,加强并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 中医康复 护理 预后
  • 简介:背景与目的:尽管高瘦素水平已被证实与血管危险因素相关,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瘦素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因此,我们通过荟萃分析来评估这个问题。方法:我们检索了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截止至2016年1月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通过OR、RR和相应的95%CI报道,2个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

  • 标签: 瘦素水平 荟萃分析 血管疾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 血管危险因素 EMBASE
  • 简介:目的评价改良弗明汉卒中风险评估工具(FSP)对中国人卒中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以2003年5月-2004年5月间,在上海市奉贤区整群抽取的社区人群中年龄≥40岁人群为基线调查对象,选择调查结果完整且有心电图记录的7489人作为队列研究对象.随访研究对象的卒中发病情况(1次/年),随访终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分析改良FSP对中国人卒中发病风险的预测作用.结果7489人平均随访(6.6±0.9)年,随访过程中共发生明确诊断的卒中患者120例,男女卒中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9%(54/2880)和1.4%(66/4609).男女卒中发生率均随着改良FSP卒中风险积分值的升高而上升.男性积分值为10~12分时,卒中发生率上升至3.2%,并且随着积分值的增高,卒中发生率进一步增高;女性积分值为10~12分时,卒中发生率上升至4.1%,但随着积分值进一步增高,卒中发生率无明显变化.各积分段的卒中实际发病率低于改良FSP中预测卒中的发病率.以改良FSP预测男性卒中发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女性为0.656.结论改良FSP预测中国人卒中风险的预测效能为中度.改良FSP预测卒中发病率高于本研究的实际发病率.

  • 标签: 卒中 预测 弗明汉卒中风险评估工具
  • 简介:目的探讨ABCD^3-I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早期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182例,分别采用ABCD2、ABCD^3、ABCD^3-I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ABCD^3-I危险分层分为低危40例,中危74例,高危68例,并观察TIA后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ABCD2、ABCD^3与ABCD^3-I评分法预测TIA后7d内脑梗死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5、0.713、0.831。TIA患者7d内进展为脑梗死27例(14.8%)。ABCD^3-I评分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0、6.8%、32.4%,中危和高危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患者,高危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D^3-I评分与7d内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r=0.486,P〈0.01)。除年龄因素外,ABCD^3-I评分法中各个评分项目对TIA后7d内脑梗死发生率均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ABCD^3-I评分法能更有效地预测TIA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可作为常规应用于临床,指导TIA危险分层评价和治疗。

  • 标签: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卒中 脑梗死 ROC曲线
  • 简介:随着支架植入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多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的患者选择植入支架的治疗策略而非外科搭桥,但是对于这类患者中外科搭桥与介入治疗孰优孰劣的争议却从未停止。近日发表于JACC杂志的一项大型研究纳入了多项随机对照研究的数据,分析发现,选择介入治疗的患者5年内发生卒中的风险要远低于选择外科搭桥的患者。该研究纳入了来自11项对比PCI和外科搭桥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共计11518例受试者(PCI:n=5753,CABG:n=5765),平均随访时间3.8年,发生了239例卒中。

  • 标签: 支架植入技术 患者 搭桥 外科 卒中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