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医治疗中风主要从改善血液循环,疏通血管开始。中医研究出三通三补疗法。三通即通血管、通经络、通脑窍。通血管就是中医所说的通行气,若是人体进行血液传输的血管受到阻塞,就是脑的供血不足造成进行性的脑萎缩;通经络就是指疏通神经系统,若是经脉受阻就会造成风邪困阻经络、湿阻经络、毒邪阻经络、淤阻经络等,脑神经受到阻塞则出现脑萎缩、痴呆等病症;通脑窍就是人体的七窍的总称,可分为先天和后天,后天就会脾肾不足,精气不升以致窍络闭塞。三补即补脾、补肾、补脑。补脾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统血,为根、为本,固有治脑先治脾的说法;补肾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肾精不足生髓无源,精枯液竭,致髓海空虚,脑失所养,所以治则补肾生精、生髓;通脑窍脑窍及七窍的总窍,同样也是人类的总窍,若脑窍不开,即不开窍的意思。脑窍不开的原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为遗传等因素所致,后天多为脾肾不足,精气不升,以及窍络(窍道)闭塞所致,治则补气升阳通脑窍。

  • 标签: 中风 中医 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提出具有可行性的防范措施,完善产科细节管理,降低产科护理过程存在风险。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风险 防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产生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中风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中风护理单元护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和应对方式受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功能评定量表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应对方式除了退避一项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风护理单元模式对中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极具应用价值。

  • 标签: 中风 护理单元 生活能力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自拟中药熏蒸方治疗中风后肢体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中风偏瘫后肢体麻木、疼痛、肿胀患者127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行自拟“中风熏洗方”中药熏洗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64例患者临床有效率90.4%,63例对照组临床有效率68.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风熏洗方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有较好疗效,且方法简便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拟中风熏洗方 中药熏洗 中风后肢体麻木肿胀疼痛
  • 简介:摘要中风先兆,亦名先兆中风,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以反复发作头晕、头痛伴手足麻木,一时性偏瘫或语言不利为特征,常为发作中风的先兆症候群。其病因复杂,但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与中风类同,唯其程度稍轻,短暂缓解,总以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为其根本,神机匿乱为其病理关键。治疗上以醒神调神、疏通经络为主要治疗法则。

  • 标签: 针灸 治疗 中风
  • 简介:摘要本文从中风患者的基础护理、情志护理、饮食调护、褥疮护理、功能训练以及语言训练等方面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使患者逐渐恢复沟通交流、思维、认识、以及感情等重要能力,对患者顺利回归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 标签: 中风 护理 中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老年中风患者药物加护理干预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进行单纯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中风患者采用药物加护理干预治疗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

  • 标签: 老年人 中风患者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风患者超早期康复指导做相关探讨。方法对98例神志清晰,语言障碍,一侧偏袒中风患者做超早期康复训练,合并心理障碍12例,运动性失语33例,感觉性失语9例,混合性失语3例;以一般康复指导、运动指导、语言指导、心里指导为主。结果指导训练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4周,9例肌力上升1级,48例肌力上升2级,33例肌力上升3级,19例肌力无明显改善,且未出现现关节强直、肌肉挛缩等并发症。结论中风患者超早期康复指导对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有重大关系。

  • 标签: 中风 康复护理 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推拿组(50例)与针刺组(46例)。分别在病情稳定后48小时以及治疗后28d各评分1次。两组均进行针刺治疗,针刺推拿组加以推拿治疗,采用Fugl-Meyer评定方法对运动功能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的变化情况,观察时间为28d。结果针刺推拿组的Fugl-Meyer、ADL评分都显著高于针刺组(P<0.01);针刺推拿组的肩痛减轻较明显,针刺推拿组基本痊愈例数显著多于针刺组;针刺推拿组疗效与病程构成比明显优于针刺组。针刺推拿组患者的总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结论针灸推拿治疗能显著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肩痛程度,缩短治疗周期。

  • 标签: 针刺 推拿 中风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40例中风病人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针对40例中风病人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主要包括基础、关节、饮食、心理与肢体锻炼方面的各种措施。结果40例病人恢复良好,仅1例复发。结论做好对中风病人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正确的护理可以让病人早日恢复对生活的信心。

  • 标签: 中风病人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患者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训练方法效果。方法对临床2012年~2014年收治的30例中风偏瘫患者步行训练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训练MWS、TUGT、FIM、FMA-L评分均改善效果满意。结论卒中患者伴有肌肉活动的障碍,导致了身体支撑困难、推动力缺乏及平衡障碍。增强肌力训练是康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肌力强化是建立在任务相关性的基础上的。由知道生物力学和行走中肌肉活动规律的治疗师指导下的行走训练练习。

  • 标签: 中风偏瘫 步行训练
  • 简介:摘要中风也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1。对中风病人的康复是通过对中风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帮助其恢复自信,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促进疾病进一步康复,尽快实现生活自理,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我科自2011年1月~2015年6月年收治了56例中风患者,对其进行了专业的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