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pneumonitis)又称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xtrinsicallergicalveolitis),是易感人群反复吸入各种具有抗原性的有机气雾微粒、低分子量化学物质等所引起的一组弥漫性间质肺部疾病[1]。从定义就可以清楚看出,过敏性肺炎的发病机制有过敏原、接触史和易感人群3个必需环节。

  • 标签: 过敏性肺炎 过敏原 间质性肺病 过敏反应
  • 简介:根据2005年发表的美国胸科学会(ATS)和美国感染学会(IDSA)有关医院获得性肺炎(HAP)诊疗指南,HAP的定义为患者入院时未患有,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人院48h后罹患的由病原菌引起的肺实质性炎症。患者出院时正值感染潜伏期,出院后发病的肺炎,仍应考虑为HAP。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8—72小时后并发的肺炎。部分重度HAP需机械通气者应按VAP处理。医疗护理相关性肺炎(HCAP)是指以下患者的肺炎:感染前90天曾住院I〉2天,长期住老年护理院或康复机构,近30天接受过抗生素治疗、化疗或创伤处理,以及在医院或门诊部接受血液透析者。HCAP从病原学到临床表现均具有HAP的特点,应按HAP处理。

  • 标签: 医院获得性肺炎 肺真菌感染 抗生素治疗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美国胸科学会
  • 简介: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多伴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力低下,获得性肺炎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感染性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医院感染致病菌的变异和耐药率的增加已引起广泛重视。本文对老年人获得性肺炎分离出的致病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正确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 标签: 老年人健康 获得性肺炎 肺炎病原菌 耐药分析 感染性疾病 免疫力低下
  • 简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亦称院外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中机体受微生物感染而发生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在社区感染、尚在潜伏期、因其他原因住院后而发生的肺炎.并排除在医院内感染而于出院后发病的肺炎.为了解我院治疗CAP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对我院呼吸科住院的CA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h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57例)和非VAP组(103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YAP发生率为3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AP组患者的年龄大于非VAP组患者,VAP组患者有基础疾病、有输血史的比例高于非VAP组患者,VAP组患者平均吸烟年限长于非VA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VAP组患者留置胃管、中心静脉置管,使用激素、行机械通气前48h使用抗生素、经鼻插管以及昏迷的比例显著高于非VAP组患者(P〈0.05);VAP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显著长于非VAP组患者(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行机械通气前48h使用抗生素是重症监护室治疗患者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行机械通气前48h使用抗生素是重症监护室治疗患者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重症监护室 危险因素
  • 简介:<正>收住ICU,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120例,总病死率17%(20/120),与VAP相关病死率14%(17/120),50例发生VAP前10天内使用抗生素时间超过48小时。醋酸钙不动杆菌占与VAP相关死亡病例分离出病原菌的47%。单因素分析示年龄超过45岁,致命性基础疾病,先前使用抗生素、激素,住院

  • 标签: 临床相关因素 基础疾病 总病死率 醋酸钙 因素分析 不动杆菌
  • 简介: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的X线、CT表现,探讨X线、CT在早期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痰培养、血培养及临床症状证实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总结。15例患者均行常规X线正侧位摄片及CT平扫。结果15例患者中X线平片表现炎性浸润14例;表现蜂窝状、空洞、肺气囊影12例;脓胸、气胸3例;球形病灶2例。15例中CT表现都有片状肺部浸润,以两肺下叶明显,大部分分布于胸膜下。部分病例合并空洞、肺气囊影,以肺气囊影为主。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早期诊断要结合临床症状及X线、CT表现综合分析。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 诊断显像 X线 CT
  • 简介: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早发性和晚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菌谱的构成和临床治疗效果,以提高经验性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ICU2003~2006年间发生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早发(机械通气时间≤4d)和晚发(机械通气时间〉4d)2组。比较2组在病原菌菌谱构成、ICU住院时间、病死率等各方面差异。结果:早发组与晚发组的患者在病死率上无统计学差别。住ICU平均天数存在明显差异[(15.1±16.2)d比(32.3±50.3)d]。早发性VAP与晚发性VAP病原菌无差异,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早发组和晚发组中占前3位。结论:早发性和晚发性VAP均由多重耐药菌引起,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是常见致病菌。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 简介:目的探讨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在老年感染性多器官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青年模型组和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采用气管插管法注入肺炎克雷们杆菌,由肺炎导致多器官损伤;应用光学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肺、心、小肠及肾脏组织病理改变与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IL-6变化情况。结果与同龄对照组比较,老龄模型组和青年模型组肺、心、肾、小肠组织TNF-α、IL-1、IL-6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及脏器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P〈0.01或P〈0.05);而老龄模型组肺IL-1、心TNF-α、IL-6和小肠IL-1、IL-6表达水平又较青年模型组显著增高(P〈0.01或P〈0.05),脏器损伤亦较重(P〈0.05)。结论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IL-6参与了老年感染性多器官损伤,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感染 大鼠 多器官功能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类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原(pro-ADM)和降钙素原(PCT)在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中的变化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SCAP患者162例,根据患者28d死亡或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n=114)和死亡组(n=48),监测患者确诊SCAP第1,3,7天时的血清pro-ADM和PCT水平变化。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时间点pro-ADM、PCT以及两者联合对老年SCAP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结果死亡组的CURB-65评分、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确诊第1天[(4.66±1.83)vs(3.04±1.31)nmol/L]、第3天[(5.47±1.96)vs(2.95±1.34)nmol/L]、第7天时[(6.81±2.17)vs(1.53±0.82)nmol/L]血清pro-ADM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死亡组患者确诊第3天[(3.28±1.24)vs(1.05±0.53)ng/ml]和第7天[(5.62±1.83)vs(0.26±0.12)ng/ml]时血清PCT水平高于存活组患者;死亡组患者确诊第7天时的pro-ADM[(6.81±2.17)vs(5.47±1.96)nmol/L]和PCT[(5.62±1.83)vs(3.28±1.24)ng/ml]水平明显高于第3天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血清pro-ADM联合PCT预测老年SCAP患者28d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是0.942(0.883-0.998),明显高于pro-ADM的0.892(0.830-0.951)和PCT的0.857(0.793-0.924),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86.4%,预测价值较好。结论pro-ADM及PCT水平变化与老年SC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第3天血清pro-ADM联合PCT对患者28d预后的预测价值较好。

  • 标签: 肺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降钙素 肾上腺髓质素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对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S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鱼油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鱼油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3鱼油脂肪乳静脉滴注。同时选取30例同期体检健康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d抽取患者肘静脉血,检测血清MCP-1和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鱼油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老年SAP患者血清MCP-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MCP.1水平下降(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治疗后第8d鱼油治疗组MCP.1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较正常对照组,老年SAP患者血清CD4+/CD8+淋巴细胞比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升高。治疗后第8d鱼油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CD4+/CD8+/淋巴细胞比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ω-0.3鱼油脂肪乳能够显著增强老年SA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血清MCP-1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Ω-3鱼油脂肪乳 卒中相关性肺炎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免疫
  • 简介:<正>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肺炎(V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间质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本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刺激性干咳,胸部X线片示双中下肺野网状阴影,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障碍,致病原因不明,病情持续进展,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确诊后平均存活期为2~4年,5年生存率30%~50%。随着对介导本病的炎症和

  • 标签: 肺纤维化 间质性肺疾病 肺泡炎 限制性通气障碍 炎症细胞 呼吸衰竭
  • 简介:2003年初,国内出现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疫情,由于其传染性强、病情凶险,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铁路作为一个重要的运输工具,在SARS的防治工作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体温是筛查SARS的一个重要指标。2003年4月6月,笔者作为149/150次列车5组“非典”疫情处理专门小组副组长参加了SARS的防治工作。期间发现普遍使用的便携式红外体表温度检测仪在测定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初步分析如下:

  • 标签: 便携式红外体表测温仪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筛查 误差分析 SARS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 简介:输卯管间质部妊娠的发生非常罕见,其发生率仅占异位妊娠的2.56%~4.20%。在自然妊娠中,宫内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更为罕见。近年来,由于不孕症发病率的增加,

  • 标签: 胚胎移植术 宫内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 简介:间质纤维化是老年慢性肾脏病的最终特征,也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为了解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使用动物模型至关重要。肾间质纤维化常见的动物模型包括: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肾大部切除模型、缺血再灌注模型、环孢素A肾病模型、阿霉素肾病模型、马兜铃酸肾病模型等。我们对这些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汇总综述,以期为更好的开展基础研究奠定试验方法。

  • 标签: 老年人 肾间质纤维化 动物模型
  • 简介:胰腺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治疗以控制症状为主,但恢复胰腺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缓慢。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是存在于骨髓中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群,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肿瘤趋向性。它在治疗胰腺疾病和糖尿病方面的体内外研究成果显著,为干细胞治疗应用于胰腺疾病和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为此本文综述了BMSCs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胰腺肿瘤 胰腺炎 糖尿病
  • 简介:Hedgehog(Hh)信号通路及上皮问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正常成人组织中二者活性均明显下降,其异常活化往往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在胰腺癌细胞中常发现有Hh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和EMT现象,本文就Hh信号通路调控胰腺癌细胞EMT的作用及其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HEDGEHOG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胰腺癌细胞 调控作用 胚胎发育过程 恶性肿瘤
  • 简介:<正>59例患者,男50例,女9例,>65岁51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43例,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HAP)16例。48例有基础病。34例行病原学诊断,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株,革兰阴性杆菌27株,真菌13株,11例复合感染。药敏试验:肠杆菌科细菌对大多数抗腐药有较好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较差,而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万古霉素敏感。示

  • 标签: 医院获得性肺炎 药敏试验 复合感染 病原学诊断 革兰阳性球菌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