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分析提高对PE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20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肺栓塞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急性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2)心电图检查示8例患者出现典型的SIQⅢTⅢ改变及8例非特异性ST—T改变;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压升高者8例,右心室或右心房扩张者5例;(3)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结论重视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结合在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并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肺栓塞的早期诊断率。

  • 标签: 肺栓塞 超声心动图 临床分析
  • 简介:<正>检测患者组68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结果:所有患者肌电图(EMG)均呈广泛神经源性损害,神经传导速度(MCV)和运动神经末端潜伏期(DML)正常或轻度延长(P>0.05)。F波:58例F波出现率降低,7例F波消失,异常率95.6%;54例(79.4%)同时伴F波潜伏期离散度增大,为(7.8±4.5)ms;F

  • 标签: F波 神经传导速度 神经源性损害 波潜伏期 离散度 生理信息
  • 简介:目的了解孕20周前妊娠妇女甲状腺疾病的患病情况,探讨在妊娠前半期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的必要性。方法选取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早孕建卡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妊娠妇女4986例,采用ABBOTTARCHITECTi4000SR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TSH、FT4、TPOAb水平。结果①随孕周增加TSH中位数值波动上升,FT4中位数值逐渐下降;妊娠早期与中期TSH、FT4中位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为12.88%,妊娠中期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妊娠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妊娠期妇女中TPOAb阳性率为11.41%,TPOAb与TSH水平呈正相关,与FT4水平无相关,TSH水平与FT4水平呈负相关;TPOAb阳性组中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患病率明显高于TPOAb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较高,TPOAb是妊娠期甲减的危险因素和重要预测指标,对妊娠期妇女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是非常必要的,且筛查应尽早,确保孕妇及其后代的安全。

  • 标签: 妊娠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 简介:目的总结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分析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预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能治愈出院,无1例病人发展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无休克、败血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以及精心的护理,有助于尽快找出发病的原因,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护理 预后
  • 简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炎症引起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和导致不同程度的广泛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常子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重。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

  • 标签: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陪伴护理
  • 简介: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17.2%,死亡率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疗医院,通过对近20年(1985年至2004年)间我院胃镜活检诊断为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分析了解本地区近20年胃癌的动态变化规律,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率。

  • 标签: 内镜 胃癌 检出率 临床病理分析
  • 简介:<正>对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组各16例进行连续2次全夜多导睡眠生理录像监测。结果:患者组睡眠结构紊乱,其中总睡眠时间、Ⅱ期睡眠时间、快速眼动(REM)睡眠时间均明显减少,而慢波睡眠成分增多。Ⅱ期睡眠中睡眠纺锤的时限、密度、相对功率、绝对功率及K综合密度,REM睡眠8~13Hz快活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多因素回归分析示,睡眠纺锤密度、波幅以及K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慢波睡眠 睡眠结构紊乱 多因素回归分析 睡眠时间 快速眼动
  • 简介:<正>基线调查于1997~1998年,实查成都市社区≥55岁居民5353人,2000~2001年复查其中3687人。实际随访2869人(77.81%),失访818人(22.19%)。结果:正常2764人,可疑痴呆58例,阿尔茨默病(AD)25例(均为轻度痴呆)。可疑痴呆和AD患者基线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总分和各分项评分均低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痴呆 查成 基线调查 失访 认知功能
  • 简介:近年来,小G蛋白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得到重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以Ras及Rho为主的小G蛋白家族成员介导多种信号通路,广泛参与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参与左心室重构及氧化心激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在心力衰竭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小G蛋白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小G蛋白 心力衰竭 凋亡 心室重构 氧化应激反应
  • 简介:<正>调查282对患者和对照。患者组轻中度痴呆238例,重度痴呆44例。发病年龄(76.0±8.2)岁。在40~49、50~59,60~69、≥70岁,患者组参加娱乐活动的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与≥40岁不参加娱乐活动者相比,≥40岁参加活动的量每增加1次年,与原娱乐活动量者相比,比值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重度痴呆 中度痴呆 活动量 生活事件 发病年龄
  • 简介:目的探讨广东地区胰腺疾病在住院患者构成比中的变化。方法分别收集1994年至2003年(A组)和1984年至1993年(B组)两个10年间广东地区13家医院胰腺疾病发病情况,对比分析胰腺疾病在住院患者构成比例中的变化。结果A组胰腺疾病6172例,占住院患者总数1468794例的4.20‰;B组胰腺疾病1772例,占住院患者总数713986例的2.48‰,A组显著高于B组(P〈0.001)。A组胰腺炎患者4060例,占该组总住院患者的2.76‰;B组胰腺炎患者1110例,占该组总住院患者的1.55‰,两者差异显著(P〈0.001)。A组胰腺癌患者1621例,占该组总住院患者的1.01‰,B组胰腺癌患者497例,占该组总住院患者的0.70‰,两者差异显著(P〈0.001)。A组和B组胰腺假性囊肿为192例和29例,分别占同期胰腺炎的4.72%(192/4060)和2.61%(29/1110),差异显著(P=0.002)。结论广东地区近10年胰腺疾病在住院患者构成中的比例高于前10年,提示胰腺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 标签: 胰腺炎 胰腺肿瘤 病例对照研究 发病率
  • 简介:目的:探讨1个凝血因子Ⅹ(FⅩ)缺陷症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凝血、抗凝及纤溶功能筛查以及凝血因子活性及抗原含量检测进行表型诊断;以WesternBlotting检测血浆中FⅩ抗原含量和分子量大小;以中和试验检测FⅩ的抑制物。以PCR方法对F10基因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和5’端非翻译区进行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进行基因诊断;构建F10基因突变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测定表达产物的FⅩ促凝活性(FⅩ:C)和FⅩ抗原含量(FⅩ:Ag)。结果:先证者FⅩ:C和FⅩ:Ag分别为〈1%和53.36%,中和试验结果阴性,诊断为交叉反应物质阳性(CRM+)的FⅩ缺陷症。F10基因分析发现2个杂合突变:IVS5+1G〉A和Asp368del。Asp368del体外表达显示FⅩ:C和FⅩ:Ag分别为(0.52±0.04)%和(85.9±5.0)%,为CRM+突变。结论:F10基因双重杂合突变IVS5+1G〉A和Asp368del导致该家系遗传性FⅩ缺陷症。剪接位点突变IVS5+1G〉A导致内含子无法正常剪接,影响FⅩ正常表达。Asp368del突变蛋白能够正常表达,但功能降低。

  • 标签: 凝血因子Ⅹ 缺陷 基因突变 分子机制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革阴性杆菌现状及耐药性检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老年病房住院并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应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K-B琼脂扩散法行药敏试验.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208株病原菌,其中革阴性(G-)杆菌150株(72.1%),革兰阳性菌33株(14.9%),真菌25株(12.0%).150株G-杆菌中,大肠埃希菌41株、铜绿假单胞菌39株、不动杆菌属32株、肺炎克雷伯菌20株.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19株,占31.1%.大多数G杆菌对亚胺培南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老年下呼吸道感染G-菌中以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为主,致病菌呈多重耐药趋势应引起重视.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下呼吸道感染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简介:阿尔茨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病理上以老年斑(senileplaques,SP)和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为主要特点。虽然近年来AD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 标签: 血纤蛋白原 阿尔茨海默病 p淀粉样蛋白 凝血功能 炎症反应
  • 简介:阿尔茨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理生理变化复杂,目前尚无明确、特异、可靠的实验室方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然而,随着人们对AD发病机理的研究及检测技术的发展,近年不断有相关的辅助诊断技术受到重视.如结构磁共振(sMRI)用于评估脑萎缩;功能磁共振(fMRI)用于检测脑血流及新陈代谢的减少;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用于评估大脑各区纤维连接程度以及脑脊液中Aβ1-42/1-40和tau蛋白及其过磷酸产物的检测.然而拉曼光谱因其可检测有机或无机混合物各成分的独特优势,使其在AD病理机制研究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该技术对AD诊断的可行性及前景做一概述,以期有助于临床医师决策,并为研究者进一步探究梳理思路.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拉曼光谱技术 外周血 生化标志物
  • 简介:目的观察对含氟脲嘧啶联合化疗方案对药的大肠癌,在加用HCPT后的联合化疗效及毒性变化。方法晚期大肠癌患者接受5-FU/CF治疗2个周期后未达到PR及以上疗效者于第3、4周期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加用HCPT治疗2个或2个以上周期,结果20例用5-FU/CF治疗未达PR的患者,加用HCPT后。仍有15%的有效率(PR)。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对5-FU耐药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的原方案基础上加用HCPT,仍可取得一定疗效,且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 标签: 晚期大肠癌 羟基喜树碱 联合化疗 治疗 5-FU 毒副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部治疗的阿尔茨默病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普通治疗组患者40例,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补肾益智颗粒+针刺治疗;综合治疗组患者40例,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补肾益智颗粒+针刺治疗+经颅电刺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8周、12周、16周、20周、24周对三组患者进行ADAS-cog量表、MMSE量表及ADL量表评分.结果对照组、普通治疗组、综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DAS-cog量表及MMSE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ADL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24周后综合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及普通治疗组患者ADAS-cog量表、MMSE量表及AD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默病的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