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但抗血小板治疗的具体时程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冠状动脉药物支架置入术后抗血小板药物应至少应用12个月,以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发生,但最新研究发现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并不增加患者获益。尤其是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问世后,抗血小板治疗时程已缩短至3个月。但也有研究者指出,短程抗血小板治疗可增加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现根据最新临床研究,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时程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 疗程
  • 简介:自1995年报道cDNA编码的脂素至今仅有10年时间。令医学界惊喜的发现接踵而来:人们研究发现它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等疾病之间有着极有趣的联系。低脂素血症是预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脂素在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多种代谢性疾病,特别是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干预和治疗中可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脂素与噻唑烷二酮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噻唑烷二酮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心脑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 代谢性疾病
  • 简介:大量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备的终末分化器官,而且是一个具有多种内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功能的内分泌器官。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脂肪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中新近发现的抵抗素、脂素为研究的热点。以下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 标签: 抵抗素 脂联素 代谢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生长于胃粘膜表面与粘液层之间的微需氧菌,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Hp感染已被确认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根除Hp能够治愈消化性溃疡且减少溃疡复发率,有效而又被患者所接受的治疗Hp方案仍在努力发展中.目前任何单一药物都不能满意地根除Hp,经多年临床研究出现了多种联合方案.2004年至2005年,我们采用丽珠胃三(由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三复合包装片剂)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丽珠胃三联 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 慢性活动性胃炎 现报告如下 枸橼酸铋钾
  • 简介:法洛四症是最常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手术效果良好,30年远期生存率约90%。然而根治术后中远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肺动脉瓣反流、三尖瓣反流、主动脉根部扩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等,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术后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因此,法洛四症患者术后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和管理,在合适的时机对这些并发症进行治疗,以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瓣返流 主动脉根部扩张 心律失常
  • 简介:素是脂肪细胞特异性细胞因子,其血浆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肥胖症、2型糖尿病以及动脉硬化疾病的发病有关。血浆脂素在血管损伤的早期和晚期均具有终止炎症反应,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此外,脂素还可通过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纠正高胰岛素和高糖血症所致的高血压;通过调节代谢降低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

  • 标签: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加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中对淋巴结的清扫及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初治的,行甲状腺全切+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手术的100例T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纳米碳组与对照组。统计2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右侧RLN后方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数、甲状旁腺病理检获及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及血钙水平。结果纳米碳组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数为(10.96±5.43)枚,高于对照组(8.22±4.40)枚,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P=0.01),其中纳米碳组平均每例RLN后方淋巴结清扫数为(1.62±1.95)枚,高于对照组(0.76±1.21)枚,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P=0.01)。纳米碳组转移淋巴结数为(2.02±2.40)枚,对照组转移淋巴结数为(1.84±2.61)枚,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05),纳米碳组与对照组术后第1天甲状旁腺素测量值及甲状旁腺激素下降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3,P〉0.05;t=1.04,P〉0.05)。甲状旁腺误切率纳米碳组为2%(1/50),对照组为6%(3/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结论活性纳米碳在TC手术中有利于中央区淋巴结的彻底清扫,但对术中甲状旁腺的功能保护可能更加依赖于术者的经验及血供的保护。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素
  • 简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ti,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与慢性胃炎、胃癌关系密切,根除Hp在治疗上述疾病中有重要意义。我国属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为(63.9±4.3)%,属世界上高感染地区。

  • 标签: 三联疗法 根除 幽门螺杆菌 枸橼酸铋钾 阿莫西林 呋喃唑酮
  • 简介:目的检测脂素水平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早期糖尿病(DM)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究SIRT1对脂素的调控作用。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42只,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10)、DM组(n=10)、DM+白藜芦醇(RES)组(n=11)和DM+尼克酰胺(NIA)组(n=11)。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DM大鼠模型。进行基础代谢和血清学检测,HE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脂素水平;Westernblotting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肝组织SIRT1和脂素受体(AdipoR)等表达变化。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与DM组相比,空腹血糖(FBG)在DM+RES组显著降低(P〈0.05);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DM+RES组显著降低(P〈0.01),在DM+NIA组显著升高(P〈0.05);甘油三酯(TG)在DM+RES组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DM+RES组显著升高(P〈0.01)。与DM组相比较,DM+RES组的脂素水平略有升高(P〉0.05),DM+NIA组血清脂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显微镜下,DM组大鼠肝脏可见不同程度炎细胞浸润、甚至变性,DM+RES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减轻,DM+NIA组大鼠肝脏肝细胞散在小泡性脂滴。与DM组相比较,DM+RES组AdipoR2和SIRT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WIS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DM+NIA组AdipoR2和SIR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DM组比较,AdipoR2和SIRT1mRNA在DM+RES组表达显著增加(P〈0.01),WISP-1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DM+NIA组AdipoR2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早期DM肝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SIRT1信号分子可能通过调节AdipoR的表达来调控脂素的水平,参与DM内分泌系统的病理生理演变。

  • 标签: 糖尿病 肝损伤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脂联素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内源性睾酮缺失对血清脂素(Adip)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观察32例老年前列腺癌睾丸全切患者与30例前列腺次全切或全切以及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ISN)和C肽、血清Adip以及IR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QUICKI)。结果去势组Adi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1.43±0.79)vs(2.38±0.77)mg/L,P〈0.05],HOMA-I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75±4.84)vs(1.10±3.45),P〈0.01];总睾酮与ISN(r=-0.17,P=0.043)、C肽(r=-0.249,P=0.32)和HOMA-IR(r=-0.781,P〈0.01)呈负相关,与Adip水平(r=0.819,P〈0.01)和QUICK(r=0.420,P=0.026)呈正相关。结论内源性睾酮缺乏可能通过对IR及Adip水平的影响参与调节男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前列腺癌 去势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分析缬沙坦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脂素、TGF-β1、periostin表达影响。方法将45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观察组,观察组和模型组行VMC造模,空白组正常饲养;空白组、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观察组用缬沙坦干预;检测脂素、TNF-α、IL-8、Periostin、TGF-β1水平,评估炎症积分。结果观察组脂素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P〈0.05),模型组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观察组及模型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观察组与模型组心肌组织中TGF-β1、periostin、IL-8水平及炎症积分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缬沙坦可抑制TGF-β1表达,调控脂素、periostin表达,降低炎症因子释放改善心肌组织损伤。

  • 标签: 缬沙坦 病毒性心肌炎 脂联素 TGF-Β1 PERIOSTIN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住院患者上肢收缩压差异(IASBPD)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老年患者1542例,于病情平稳或相对平稳24h后行无创血压检测,根据IASBPD值将患者分为0~5mmHg组570例、6~15mmHg组834例、≥16mmHg组138例。收集并比较3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其他合并疾病、C-反应蛋白(CRP)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IASBPD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总体IASBPD为(8.5±5.4)mmHg,高血压患者与无高血压患者的IASBPD分别为(10.6±5.2)mmHg和(4.3±2.6)mmH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女性、BMI及CRP水平、高血压、高血压家族史、降压药使用、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他合并疾病是影响IASBPD的相关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286,95%CI1.784~2.929)、BMI(OR=1.101,95%CI1.054~1.150)、高血压(OR=7.726,95%CI5.575~10.706)、糖尿病(OR=1.701,95%CI1.125~2.570)、高脂血症(OR=2.182,95%CI1.660~2.869)及CRP(OR=1.260,95%CI1.190~1.333)是影响IASB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住院患者IASBPD较大,高血压、女性、BMI、糖尿病、高脂血症、CRP是影响IASBPD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血压 危险因素 双上肢收缩压差异
  • 简介:目的:探讨脂素、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45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饮酒和甜菜碱组。酶比色法检测肝脏三酰甘油(TG)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脂素、瘦素和TNF-α。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饮酒导致肝脏TG含量增高,血清和肝脏脂素降低、瘦素增高。与饮酒组相比,甜菜碱组肝脏TG减少,血清、肝脏脂素增高,血清、肝脏瘦素无差异。肝脏TNF-α水平存3组问无差异。血清脂素与肝脏TG含量呈负相关(r=-0.605,P=0.000)。血清瘦素、肝脏脂素和瘦素不是肝脏TG含量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血清脂素是预测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提高血清脂素可降低肝脏TG含量.瘦素和TNF-α与酒精性脂肪肝无独立相关性.

  • 标签: 脂联素 瘦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三酰甘油 酒精性脂肪肝
  • 简介: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内服、外用、静滴药物致硫仑样反应的有关病例报道明显呈上升趋势,这暴露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药物的副作用及相互配伍禁忌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现根据我院近2年以来急诊处治的5例硫仑样反应病例整理报道分析如下:

  • 标签: 先锋必 甲硝唑 双硫仑样反应病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为1%~3%[1]。发生于颈廓清术后的乳糜胸极少,尤其是侧乳糜瘘胸更为罕见[2],个案报道也很少,国外1907年由Stuart首次报道,共报道30余例;国内1992年王利利首次报道1例因舌癌行颈清扫后侧乳糜胸,至今报道约20余例。本文报道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颈廓清术后侧乳糜胸1例,进一步探讨该罕见并发症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及治疗。

  • 标签: 颈部淋巴结清扫 乳糜胸
  • 简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脑炎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副肿瘤边缘叶脑炎,常发生在伴有畸胎瘤的年轻女性患者中,以精神行为异常、抽搐、意识及呼吸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脑电图、头部MRI一般无特异性表现,血及脑脊液中抗NMDAR抗体阳性,有潜在致死性。本病较为罕见,目前国外报道数百例,国内仅报道2例,现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1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 边缘叶脑炎 畸胎瘤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肾上腺功能的腹腔镜侧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9例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40(22-58)岁。CT提示侧肾上腺肿瘤。结果9例均行保留肾上腺功能的腹腔镜侧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随访4个月-6年,中位随访时间3.2年。9例均存活,肾上腺功能正常,无需长期激素替代治疗。结论侧嗜铬细胞瘤临床少见,治疗难度大,行保留肾上腺功能的腹腔镜侧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既可完整切除侧肾上腺肿瘤,又避免患者长期激素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双侧 腹腔镜 保留肾上腺功能
  • 简介:目的评价甘氨唑钠(希美钠)联合放疗治疗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增敏放疗组30例肿瘤患者采取希美钠联合放疗,与采取普通放疗的30例病例进行比较。结果增敏放疗组完全缓解22例(73.33%),普通放疗组完全缓解12例(40%)。两组毒副作用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增敏放疗组近期疗效优于普通放疗组,且毒副作用未见明显增加。

  • 标签: 甘氮双唑钠 放疗增敏 放射疗法 毒副作用 肿瘤
  • 简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因甲状旁腺腺瘤、增生或癌引起甲状旁腺素(PTH)自主性分泌过多而导致的以钙磷代谢紊乱、骨和(或)肾病变为临床特征的疾病。我院近期收治1例侧甲状旁腺腺瘤和增生合并右侧甲状腺腺瘤,采用内镜辅助探查手术,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甲状旁腺腺瘤 内镜 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