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正>目前,耐药性结核病人的增加是造成结核病疫情上升的一个原因,也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较长时间以来,对耐药病例,特别是多耐药病例的治疗仅提出指导性原则,缺少参考方案。最近(1997年)WHO提出了一套可供参考的方案,现简要介绍如下。

  • 标签: 结核病人 多耐药 利福平 指导性原则 耐药性 参考方案
  • 简介:在讨论耐多药结核病问题时,不可避免要涉及复治肺结核问题。长期以来,复治肺结核分类及标准化疗方案成为许多结核病专业人士和专家关注的重点问题。除了在多种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论文和探讨之外,由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于2007年在贵阳市举办了“复治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研讨会”。同年,在卫生部的领导下,

  • 标签: 复治肺结核 标准化疗方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耐多药结核病 医学杂志 专业人士
  • 简介:标准的初治肺结核化疗方案加上严格的化学治疗管理(DOTS策略)可使约90%的初治肺结核患者获得痊愈,但复治肺结核因为情况复杂,治疗效果不尽人意,这类患者已经成为我国耐药结核病尤其是多耐药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和超级耐药结核病等多重耐药性结核病产生的主要群体。因此,重视复治肺结核化疗方案的制定,将有助于控制耐药结核病的行。

  • 标签: 复治肺结核 化疗方案 多耐药结核病 初治肺结核 DOTS策略 耐药性结核病
  • 简介:肺结核病是以细胞免疫水平低下为特征的疾病,患者的保护性免疫往往处于劣势,重病患者和耐药及耐多药患者表现更为突出,对这些病人即便采用有效的抗结核化疗有时也难以控制结核病的进展,为此采用含

  • 标签: 免疫长 加免疫 化疗加
  • 简介:<正>自然界中存在极少量的耐药菌自然界中存在的结核菌含有极少量的抗结核耐药菌,这是由于细菌突变引起的。出现耐INH菌的概率是10-6,即100万个菌中发生1个;耐RFP菌为10-8,即1/1亿;耐EMB为10-6,耐SM为10-5,1/10万。一个肺结核空洞大约含109(10亿个)菌。在肺结核空洞内不太可能同时存在两种耐药菌,比如同时耐INH及耐RFP,因为同时耐INH及RFP的概率只有1/1014。不合理抗结核化疗会产生耐药菌病例1.单独用一种抗结核药治疗活动性肺结

  • 标签: 耐药菌株 肺结核空洞 抗结核药 抗结核化疗 自然界 突变
  • 简介: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常见肿瘤,它的1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是23%和4%.手术切除足胰腺癌惟一的治愈方法.但是,在初次诊断时只有15%~20%的患者还有手术切除机会,绝大多数已进展成为局部晚期胰腺癌甚至是转移性胰腺癌而丧失手术切除机会,其中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期为8~12个月,转移性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期只有3~6个月.

  • 标签: 胰腺癌化疗
  • 简介:目的:比较博宁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999年4月至2002年1月住院的5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应用博宁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用化疗,观察其止痛效果。结果:治疗组止痛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率为60%p<0.05。结论:博宁联合化疗比单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止痛效果好。

  • 标签: 博宁 联合化疗 单独化疗 治疗 骨转移癌 疼痛
  • 简介:<正>化学疗法使结核病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从50年代异烟肼问世后,结核病的控制进入了化疗时代。随着新的抗结核化学药物的陆续发现,以及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化学疗法不仅对结核病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已成为当今控制结核病最有效的武器。化学疗法之所以成为结核病控制中的主要武器,在于它显著提高了病人的治疗效果,大幅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全程管理 全程督导 化学疗法 化疗方案 结核病防治
  • 简介:化疗药物治疗是目前癌症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特别是化疗药物经静脉注射时,若渗出血管外可引起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如局部红肿、水泡甚至出现组织糜烂、坏死等。发生此类并发症后,一方面给患者带来痛苦,另一方面会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为此

  • 标签: 化疗 药物外渗 护理对策 癌症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ES)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浙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晚期卵巢癌患者7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均行新辅助化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和顺铂(TP)方案,观察组采用ES联合TP方案。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顺利完成3个周期化疗,观察组白细胞下降程度、食欲减退、发热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对象在化疗后CA125、肿瘤负荷和腹腔积液深度均出现明显下降,化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中腹水量、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残留病灶大小≤2cm占比为8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且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2%、63.1%和86.8、60.5%;2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γ2=0.207,P=0.649),对照组和观察组1、3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89.4%、68.4%和94.7%、76.3%,2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γ2=4.042,P=0.040)。结论ES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肿瘤减灭术切净率,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

  • 标签: 晚期卵巢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新辅助化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比较吉西他滨动脉灌注化疗和外周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旨在评估吉西他滨动脉灌注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纳入标准,43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21例采用动脉灌注化疗(灌注组),22例采用外周静脉化疗(静脉组),两组均采用吉西他滨为基础联合5-FU化疗。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临床受益反应、肿瘤客观缓解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灌注组的临床受益率为81%,显著高于静脉组的50%(P=0.033);灌注组的疼痛改善率为76.2%,亦显著高于静脉组的45.5%(P=0.039);灌注组的肿瘤客观有效率为33.3%,略高于静脉组的22.7%,相差不显著(P=0.498);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外周静脉化疗相比,吉西他滨动脉灌注化疗能显著提高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受益率,其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

  • 标签: 胰腺肿瘤 药物疗法 吉西他滨 动脉灌注
  • 简介:细胞毒性药物化疗越来越多地用于早期癌的术后辅助治疗;其副反应常常可通过使用抗呕吐、抗腹泻和抗组胺药物减轻;随着癌症病人生存期的延长,远期不良反应逐渐明显。应将不育和致癌作用告知病人,使其在知情的情况下作出选择。

  • 标签: 细胞毒性药物 化疗 临床研究 癌症病人 抗组胺药物 术后辅助治疗
  • 简介: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指在恶性肿瘤局部实施手术前应用的全身性化疗,可缩小瘤体,使肿瘤降期以手术根治或保乳手术,减少手术创伤,并可减少术中微小转移,同时其也是最好的体内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为以后的辅助治疗提供借鉴。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以HER2阳性表达为特征,恶性程度高,易复发并发生远处转移,化疗效果差,预后也较差。有研究对222例HER2过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行化疗,结果显示曲妥珠单抗与多种化疗药物联用均可显著提高有效率[1]。现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1例乳腺癌患者采用TCH(多西他赛75mg/m2,卡铂AUC(areaundertheconcentrationcurves)6mg/kg,赫赛汀首剂8mg/kg,第2周期为6mg/kg)方案术前新辅助化疗降期行保乳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TCH方案 新辅助化疗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胰腺癌多细胞团簇做化疗药物敏感试验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胶原凝胶微滴三维培养胰腺癌细胞株SWl990、PCT-3和ASPC-1细胞。在形成多细胞团簇后,采用CD-DST法和CCK-8法测定其对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5-FU)、健择(GEM)及奥沙利铂(OXA)3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与分散细胞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形成多细胞团簇的3种胰腺癌细胞对不同浓度5-FU、GEM及OXA三种药物的敏感性均较分散细胞的敏感性显著下降(P〈0.05)。50μg/m15-FU对SW1990、PCT.3、ASPC-1多细胞团簇的抑制率分别为(53.96±4.32)%、(58.49±5.98)%、(49.57±4.36)%;25μmlGEM对SWl990、PCT-3、ASPC-1细胞团簇的抑制率为(53.02±4.06)%、(61.90±4.89)%、(38.09±4.88)%,10μg/mlOXA对3种细胞团簇的抑制率为(57.33±6.27)%、(50.90±4.90)%、(47.26±4.29)%,均显著低于对分散细胞的抑制率(P〈0.05)。结论肿瘤细胞形成细胞团簇后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明显降低,耐药性增加,更符合体内状态。

  • 标签: 胰腺肿瘤 球形体 细胞 药物筛选试验
  • 简介:近年来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已成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ocallyadvancedbreastcancer,LABC)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但部分患者在治疗初始阶段,对治疗无反应或反应缓慢,需继续化疗才能判断疗效。如何准确有效监测NAC早期反应、预测疗效、鉴别治疗无反应者,以免遭受无效治疗、毒副反应和术后化疗盲目用药,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极为重要。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价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个体化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
  • 简介:<正>痰菌阴转率是评价化疗近期效果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多以痰菌连续2个月阴性直至疗程结束前持续阴性为阴转的标准。但其依据似为"约定俗成"。本研究欲通过对化疗不同月份及痰菌连续阴

  • 标签: 痰菌阴转率 化疗病人 连续 转阴 近期效果 疗程
  • 简介:目的肺癌患者化疗后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60%。为解决问题分析如下。方法随机抽样按有无呼吸道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结果呼吸道感染与病人化疗后白细胞数。身体状况,及抗生素应用等相关因素,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结论恶性肿瘤病人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或真菌感染等,如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死亡,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 标签: 肺癌 化疗 呼吸道感染 病因 医院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