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淋巴上皮瘤癌(1ymphoepithelioma-ikecarcinoma,LELC),由未分化的恶性上皮细胞和密集的淋巴组织间质组成。

  • 标签: 淋巴上皮瘤样癌 乳腺
  • 简介: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内服、外用、静滴药物致双硫仑反应的有关病例报道明显呈上升趋势,这暴露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药物的副作用及相互配伍禁忌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现根据我院近2年以来急诊处治的5例双硫仑反应病例整理报道分析如下:

  • 标签: 先锋必 甲硝唑 双硫仑样反应病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分析胃炎早期胃癌临床诊治情况并总结经验。方法:收集2009年上海市3所医院内科门诊的早期胃癌筛查结果.同时收集2009年本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早期胃癌中的胃炎早期胃癌病例。结果:上海市3所医院施行胃镜检查41993例,胃癌805例,早期胃癌为158例,占胃癌手术患者19.6%,其中符合胃炎早期胃癌8例.占早期胃癌患者5.1%。内镜下表现为充血(绯红)3例,表浅糜烂5例。手术病理证实Ⅱa型(浅表隆起型)1例,Ⅱb型(浅表平坦型)7例;黏膜下层1例,黏膜层7例。结论:加强对胃炎早期胃癌的临床研究,尤其是提高胃镜下识别能力,以及开展色素胃镜、胃镜电子染色以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诊断胃炎早期胃癌,有望进一步提高胃癌临床诊治水平。

  • 标签: 早期胃癌 胃炎样早期胃癌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可用于HIV感染的诊断、监测和血液筛查,我国的常规HIV抗体检测程序分为筛查试验(包括初筛和复检)和确证试验。但在日常检测中,仍不可避免地出现筛查试验阳性-确证试验阴性,即筛查假阳性现象[1]。本文对我院2011年1月出现的1例HIV抗体检测初筛试验和复核试验结果不吻合,后经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试验为阴性的标本进行分析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体 筛查试验 假阳性 确证试验
  • 简介:目的用无创方法检测青年和老年人心.踝血管指数(CAVI),分析动脉粥硬化(AS)和血管硬度的影响因素。方法845例住院、门诊及正常体检者(男594例、女251例,年龄35-85岁)测定CAVI,并进行诊室血压、血脂、血糖、肾功能、心电图及胸部X线检查,记录既往史。结果845例中54.2%CAVI异常(458例);CAVI增加与年龄、血压、脉压差等因素密切相关;随年龄增长,并存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血脂异常,特别是冠心病、高血脂检出率升高;吸烟对CAVI影响显著,吸烟并存疾病可使CAVI进一步升高。结论CAVI是新的AS评估指标,与多种因素有关,吸烟及吸烟并存疾病对CAVI均有明显影响。结果提示,AS应根据患者各自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个性化综合防治。

  • 标签: 心-踝血管指数 动脉粥样硬化 年龄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髓癌(medu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MTMC)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颐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4例甲状腺微小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微小髓癌。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家族史或临床MEN-2表现,11例术前测定了降钙素及癌胚抗原(careino-embryonicantigen,CEA)水平,中位值分别为81.61(3.36~1187)pg/ml、7.42(0.81—90.75)μg/ml。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4(8~63)个月,无死亡病例。8例(57.14%)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其中5例(35.71%)患者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降钙素异常升高的比率明显增高(P〈0.01)。6例(42.86%)患者术后降钙素持续或复发增高,其中5例术前基线降钙素水平〉100pg/ml。术后降钙素水平恢复正常的患者其降钙素基线水平及CEA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后降钙素水平增高者(P〈0.05),而2组的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检测降钙素可有效发现甲状腺髓癌(medullarythyroidcancer,MTC),对CEA增高患者,亦需排除MTC;较之肿瘤大小,基线降钙素水平更关乎于术式选择和术后效果,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基线降钙素〉100pg/ml的MTMC难以通过手术获得生化治愈。

  • 标签: 甲状腺微小髓样癌 淋巴结转移 降钙素 甲状腺髓样癌
  • 简介:目的总结甲状腺髓癌(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0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手术治疗的42例MTC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为MTC,颈部淋巴结经病理证实转移率为76.19%(32/42),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61.90%(26/42)。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02(1—502)个月,随访5年以上35例(83.33%),5年生存率为85.71%(30/35),死亡5例。结论MTC淋巴结转移率高,治疗应以根治性切除为原则,原发灶处理宜行甲状腺全切除,淋巴结清扫应力求彻底,至少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髓样癌
  • 简介:2001年患者参与肿瘤临床试验明确成为英国国家癌症计划中的一部分;2003年超过8%的癌症患者参与临床试验;在支持在局域研究网中开展临床试验建立了国家癌症研究网;新的治疗模式的引入对癌症临床试验的方法学产生挑战

  • 标签: 临床试验 肿瘤临床 癌症患者 患者参与 治疗模式 方法学
  • 简介:医学文献的读者经常会遇到关于临床试验的文章,介绍推荐某种临床实践的依据。具备正确评估这些文献的能力对客观评述临床试验非常重要。只依赖于发表的文章而没有其他试验资料的评估是局限的。最重要的支持文件是试验方案。对特别感兴趣的试验值得努力去获得实验方案的复印件——重要的临床试验方案发表的越来越多。

  • 标签: 临床试验 等效试验 试验操作 医学文献
  • 简介:1病例资料男,73岁,因左侧腰背部胀痛不适2个月于2012年6月2日到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B超示:左上腹脾肾间158mm×107mm×105mm实质性肿块(图1)。MR示:左侧肾上腺区见大小约13cm×10cm×9cm团块状混杂信号灶,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左肾脏受压,腹膜后见肿大淋巴结影,直径约1.8cm(图2)。

  • 标签: 肾上腺区 肝样腺癌 原发性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实质性肿块 肿大淋巴结
  • 简介: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材料,近年来不少电子厂、电镀厂利用三氯乙烯良好的脱脂去污性能作为电子零件的清洗剂。由于防护不当,致中毒或皮肤“药疹皮炎”时有发生。特别是“药疹皮炎,”1994年国内首次报道以来,病例不断增加,由于此病来势凶猛,死病率高。因此配合救治工作,做好皮肤护理,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及减少死亡显得更为重要。现将三氯乙烯致药疹皮炎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药疹样皮炎 三氯乙烯 护理现状 皮肤护理 首次报道 救治工作
  • 简介:目的研究动脉粥硬化患者血浆apelin水平的变化,并探讨apelin与动脉粥硬化的关系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动脉粥硬化患者40例,非动脉粥硬化对照者30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浆apelin的水平,并测定两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动脉粥硬化组血浆apelin水平明显高于非动脉粥硬化对照组,两组间BMI、WHR、TC、LDL有显著性差异。血浆apelin水平与BMI、WHR呈正相关。结论动脉粥硬化患者血浆apelin水平升高,并与BMI及WHR呈正相关,提示apelin可能参与肥胖相关的动脉粥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APELIN 患者 临床分析
  • 简介:研究表明动脉粥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在内皮损伤、脂质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损伤、遗传、感染、物理化学等损伤刺激下,多种炎症因子、免疫机制及相关细胞因子网络交叉作用于血管壁,形成慢性炎症。炎症反应贯穿于动脉粥硬化的启动、形成和发展以及不稳定斑块,众多的的炎症标志物为动脉粥硬化的评估和临床预测提供一条重要途径。抗炎症治疗在动脉粥硬化的防治中不断取得突破。

  • 标签: 内科学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标志物 防治
  • 简介: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由宫颈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被确认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本文就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因及诊断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诊断 综述
  • 简介:对于颈动脉斑块的评估,经典的策略是通过影像学进行狭窄程度分级,从而决定临床干预方式.而随着临床经验和研究证据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斑块稳定性这一指标比狭窄程度更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症状和预后、评估再血管化指征.本文整合了近年来经典或新型影像技术(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分子成像等)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这些技术在斑块形态及稳定性方面评估的原理和优劣,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 简介:随着B超、CT、MRI等影像辅助手段的发展,腹腔内副脾的诊断率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10%的人存在副脾[1]。然而脾囊肿的发病率罕见,不到1%[1]。本院收治两例“胰腺体尾部副脾来源的表皮囊肿”,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 标签: 脾表皮样囊肿 胰腺体尾部 文献复习 胰体 MRI 诊断率
  • 简介:动脉粥硬化是一种动脉壁疾病,可以导致它许多常见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外周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早期的病理学描述认为动脉粥硬化是一种终末期退行性疾病,最终会导致动脉管腔的广泛性狭窄。但是,发生动脉粥硬化的病理生理以及细胞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提供了许多新的机会来改善和治疗动脉粥硬化病程中的不同方面。在斑块的生物学中内皮、炎症和平滑肌细胞的重要作用,提示动脉粥硬化不是一种固定性损伤,而是可以被明显改善的疾病与单纯的管腔狭窄相比,细胞的组成和斑块的生物学特性与病程的进展和并发症的产生更具相关性。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学 内皮细胞层 一氧化氮 内皮功能不全 eNOS激活
  • 简介:目的研究人颈动脉粥硬化斑块组织与外周血白细胞的DNA相对端粒长度是否有相关性,外周血白细胞能否反映血管组织的相对端粒长度,从而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动脉粥硬化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取12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颈动脉内膜斑块组织及外周血,提取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检测相对端粒长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人颈动脉斑块的平均相对端粒长度(Relativetelomerelength,RTL)为0.56士0.12(平均值士标准差),显著高于外周血白细胞的平均相对端粒长度(0.45±0.13)(P=0.038)。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水平、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表明来自同一患者颈动脉斑块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的RTL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标化相关系数β=0.87;P=-0.0001);外周血白细胞RTL与年龄呈负相关(标化相关系数β=0.704,P〈0.001);颈动脉斑块样本RTL与年龄呈负相关(标化相关系数β=-0.528,P=0.002)。结论人颈动脉斑块组织与外周血白细胞的相对端粒长度具有相关性,外周血白细胞是替代血管组织研究端粒长度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端粒长度 实时荧光定量PCR 颈动脉斑块 外周血白细胞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