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以M-ANNHEIM分类系统为指导,研究慢性胰腺炎(CP)的临床表现、病因、危险因素,探讨M-ANNHEIM分类系统对CP的有效性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2月到2009年12月在长海医院住院的C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M-ANNHEIM分类系统进行分类.结果307例CP患者入组,其中男性214例,女性93例,男∶女=2.3∶1,成人256例,青少年(<18岁)51例.有饮酒史129例(42.0%),吸烟110例(35.8%),血脂升高31例(10.1%),12例有胰腺分裂、胰腺创伤后胰管瘢痕形成等胰腺导管因素.胰腺钙化231例(75.2%),外分泌功能不全(脂肪泻)45例(14.7%),内分泌功能不全(糖尿病)58例(18.9%),曾行胰腺外科手术者32例(10.4%),伴有胰腺假性囊肿、胆管梗阻、胰腺癌等严重的器质性并发症者39例(12.7%).M-ANNHEIM临床分期:0期患者为0,Ⅰ期患者220例(71.7%),Ⅱ期69例(22.5%),Ⅲ期12例(3.9%),Ⅳ期6例.M-ANNHEIM临床特征及严重性评分平均为7.78分.轻度69例(22.5%),中度174例(56.7%),进展62例(20.2%).结论M-ANNHEIM分类系统是临床实践的一个简单的、客观的、精确的、有效的和相对非侵害性的分类系统,有助于研究各危险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 标签: 胰腺炎 慢性 M-ANNHEIM分类系统 危险因素 病因
  • 简介:CP是一种胰腺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反复的胰腺炎急性发作和胰腺的纤维变性,最后导致内外分泌功能不全。近10年来,对CP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是,仍然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中,CP的临床分类缺乏一个简单的标准,这样不同的机构之间就很难比较治疗时间和研究方案。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分类系统 外分泌功能不全 炎症性疾病 主要表现 纤维变性
  • 简介:胰腺囊性肿瘤(cysticneoplasmsofthepancreas,PCNs)是指一类因胰管或腺泡组织上皮细胞增生,致使分泌物潴留而发生的肿瘤性囊性病变.临床比较少见,仅占胰腺囊性病变的10%~15%,占全部胰腺肿瘤的1%左右.19世纪初Becourt等首次描述了PCNs的特征,此后一个多世纪,基本都是病例报道,并无全面、系统的阐述.直到1978年,Compagno等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对PCNs进行了最初的分类,即分为浆液性囊性肿瘤(serouscysticneoplasm,SCN)和黏液性囊性肿瘤(mutinouscysticneoplasm,MCN)两大类.

  • 标签: 胰腺囊性肿瘤 NEOPLASMS 分类 组织病理学特征 胰腺囊性病变 浆液性囊性肿瘤
  • 简介:儿童运动障碍疾病(pediatricmovementdisorders)是一大类多表现为间歇性发作和运动增多为特点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作为某些综合征的症状。相对于其他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和神经肌肉疾病,

  • 标签: 儿童 运动障碍 诊断
  • 简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最早由Hachinski和Bowler提出以弥补血管性痴呆(VaD)的局限性,强调应将血管性因素相关的认知障碍进行统一归类。此后众多学者进一步对此术语的范畴进行研究和探讨。由于典型的VaD与神经变性痴呆相比具有较好的记忆功能存留.

  • 标签: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 病理生理学
  • 简介:<正>解放初期,我国实行原苏联1948肺结核十大分类法,分十型四期,执行中有不少矛盾和重复。如第五型局灶型肺结核,假如处于浸润进展期或溶解播散期又如何与第六型浸润型肺结核进行区别,又如第九型肺硬变的分期等等,存在不少问题。1978年柳州会议后,我国自行制订的五大分类法,各型间的特点较明确,且易为初学者所掌握,实行20年

  • 标签: 原发型肺结核 结核病 新分类法 结核性胸膜炎 局灶型肺结核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各种因素,确保医学检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法总结实际工作中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对如何控制好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提出了具体的措施。结果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检验结果的正确性需要对各因素进行相应的控制。结论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对检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相关医护人员应重视分析前质量的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 标签: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 相关因素 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三台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为本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检验结果的一致性提供依据。方法仪器精密度测定用同一标本在分别在三台仪器上重复检测20次,计算CV值;比对试验选择参加室间质评成绩优秀的仪器作为比对仪器,另外两台仪器作为试验仪器,每天采集8份新鲜抗凝全血样本分别在三台仪器上进行检测,连续进行5d。结果三台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均符合要求。两台试验仪器与比对仪器之间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75,比对仪器的相对偏倚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临床实验室同一检测项目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测系统时,应进行比对及偏倚评估,判断其一致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比对分析 偏倚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甲亢的临床特点,总结经验,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老年甲亢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40%;症状以心悸、消瘦多见。结论:老年甲亢起病较隐匿,缺乏其他高代谢症侯群及神经应澈性增高症状,易漏诊或误诊。

  • 标签: 老年人 甲亢 临床特点 老年甲亢 临床分析 高代谢症侯群
  • 简介: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过程中,需尽量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甲状腺术后切口内出血是很严重的并发症,易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甚至危及生命.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行甲状腺手术1256例,共发生术后创口出血12例(0.96%),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行甲状腺手术1256例.术前常规监测血压,有高血压病史及血压升高患者术前均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至150/90mmHg(1mmHg=0.133kPa)以内.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出血;高血压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出血 高血压
  • 简介:食管异物,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异物滞留于食管。经常因为患者饮食不慎而误咽异物,如鱼刺、骨片或脱落的假牙等。异物多嵌在食管狭窄处,在第一狭窄即食管人口处多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引起食管周围炎及脓肿等并发症,如果穿破大血管可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

  • 标签: 食管异物 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正>59例患者,男50例,女9例,>65岁51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43例,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HAP)16例。48例有基础病。34例行病原学诊断,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株,革兰阴性杆菌27株,真菌13株,11例复合感染。药敏试验:肠杆菌科细菌对大多数抗腐药有较好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较差,而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万古霉素敏感。示

  • 标签: 医院获得性肺炎 药敏试验 复合感染 病原学诊断 革兰阳性球菌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对我院发生的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有效的对策.方法总结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有关护理方面的投诉,对护理纠纷变化动态、分布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03年护理发生频率最高,此后我院大力提高护理质量,护理纠纷稍下降,但仍保存在较高水平.在148例护理纠纷中,由护理操作引起的最多,为61例,占41.2%,其次是服务质量,为42例,占28.4%.结论防止护理纠纷应从两方面入手:(1)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及操作技能,强化服务观念;(2)医院方面应在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和改善医疗环境方面不断努力.

  • 标签: 医疗管理 护理纠纷 服务质量
  • 简介:目的通过对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分析提高对PE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20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肺栓塞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急性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2)心电图检查示8例患者出现典型的SIQⅢTⅢ改变及8例非特异性ST—T改变;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压升高者8例,右心室或右心房扩张者5例;(3)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结论重视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结合在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并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肺栓塞的早期诊断率。

  • 标签: 肺栓塞 超声心动图 临床分析
  • 简介:矽肺于临床中经常出现“三症”,是指矽肺并发症、继发症及合并症,综合我院2003年206例矽肺住院患者做了如下的临床分析

  • 标签: 矽肺 临床特点 并发症 合并症 胃炎
  • 简介:目的总结心包疾病病因,拓展临床思路,让心包疾病病人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8例心包疾病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包疾病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结核性心包炎居首位。结论心包疾病常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或由邻近组织病变蔓延而来,也可作为唯一的心脏病损出现,隐袭起病,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

  • 标签: 心包疾病 病因 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青年组与老年组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至2005年12月进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313例,其中分为青年组(≤35岁)21例,中年组135例及老年组(≥60岁)157例,比较其临床病理表现在各年龄组的差异。结果13年来胃镜胃癌的总检出率为1.75%(313/17869),按≤35岁,36~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0岁年龄组段,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7%,4.5%,15.3%,23.3%,28.8%,16.O%,5.4%。胃癌的构成比在40岁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60一69岁达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青年组及老年组胃癌女性分别占57.1%及29.9%。上腹痛症状占78.9%及43.3%,胃窦癌占76.2%及47.8%,贲门癌占5%及6.4%,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共占61.9%及10.8%,低分化腺癌占38.1%及69.4%,高、中分化型痛0及18.5%。结论青年组与老年组胃癌恶性度高,进展快,预后差,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两组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胃癌 青年 老年